指纹识别传感器、集成组件及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52049阅读:91来源:国知局
指纹识别传感器、集成组件及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传感器、集成组件及终端设备。该指纹识别传感器包括:基底;压印层,其形成在所述基底上,所述压印层表面设置有多个凹槽;以及,指纹识别传感元件,其容置于所述多个凹槽中;其中,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元件包括: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若干第一驱动电极,其并列设置且彼此间隔,并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间隔地相对设置,以定义多个第一检测间隙;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其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大致垂直设置;以及,若干第二驱动电极,其并列设置且彼此间隔,并与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间隔地相对设置,以定义多个第二检测间隙;所述若干第二驱动电极与所述若干第一驱动电极沿彼此大致垂直的两个方向设置。
【专利说明】指纹识别传感器、集成组件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生物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纹识别传感器、集成组件及终端 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存储技术的发展,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存储有大量个人 信息等重要资料,其安全性变得更为重要。目前多使用口令、图形等形式来实现对其终端设 备的密码保护。
[0003] 然而,对于口令、图形等加密方式,用户需记住设定的口令和/或图形;此外,在公 共场合,还存在密码泄露的危险。而为了提高安全性,往往需要增加口令和图形的复杂度, 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用户记忆的难度,造成安全与易用之间的冲突。
[0004] 指纹是由手指表面皮肤凹凸不平的纹路组成,是人体独一无二的特征,其复杂程 度可提供用于识别的足够特征。指纹识别即是利用指纹唯一性和稳定性的特点来实现身份 识别,而无需用户记忆。
[0005] 电容式指纹识别传感器在基材衬底上形成导电电路,当手指与传感器接触时,通 过指纹脊的凸起和指纹谷的凹陷所产生的不同电容值来探测并形成指纹图案。
[0006] 在通过指纹识别传感器来进行指纹识别时,人的手指指纹面与指纹识别传感器之 间的距离不能过远,如果距离过远,则很难形成准确的指纹图案。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双方向进行指纹识别的划擦式指纹识别传感器,为用户的使 用增加了便利;此外还提供了 一种可双方向进行指纹识别的指纹识别检测组件,可适用于 终端设备上,尤其适用于透明盖板为一体式设计而无需内嵌实体按键的终端设备。
[0008] 本发明的额外方面和优点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中 变得显然,或者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习得。
[0009]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传感器,包括:基底;压印层,其形成在所述基 底上,所述压印层表面设置有多个凹槽;以及,指纹识别传感元件,其容置于所述多个凹槽 中;其中,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元件包括: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若干第一驱动电极,其并列 设置且彼此间隔,并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间隔地相对设置,以定义多个第一检测间 隙;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其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大致垂直设置;以及,若干第二驱 动电极,其并列设置且彼此间隔,并与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间隔地相对设置,以定义多 个第二检测间隙;所述若干第二驱动电极与所述若干第一驱动电极沿彼此大致垂直的两个 方向设置。
[0010] 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与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两两相交 电连接;和/或,所述若干第一驱动电极与所述若干第二驱动电极两两相交电连接。
[0011] 于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若干第一驱动电极及所述若干第二驱动电极均等间距设 置,且其间距范围在40 μ m-60 μ m范围内;所述若干第一驱动电极的宽度及所述若干第二 驱动电极的宽度彼此相等,且其宽度范围在20 μ m-45 μ m内;所述多个第一检测间隙的大 小及所述多个第二间隙的大小彼此相等,且其间隙范围在20 μ m-40 μ m内;所述至少一第 一感应电极的宽度及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的宽度相等,且其宽度范围在20 μ m-45 μ m 内。
[0012] 于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元件还包括:至少一第三感应电极,其与所 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平行且并列设置,并位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的、与所述若干 第一驱动电极相反的一侧;若干第三驱动电极,其并列设置且彼此间隔,并与所述至少一第 三感应电极间隔地相对设置,以定义多个第三检测间隙;所述若干第三驱动电极位于所述 至少一第三感应电极的、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相反的一侧;至少一第四感应电极,其 与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平行且并列设置,位于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的、与所述若 干第二驱动电极相反的一侧,并与所述至少一第三感应电极大致垂直设置;以及,若干第 四驱动电极,其并列设置且彼此间隔,并与所述至少一第四感应电极间隔地相对设置,以定 义多个第四检测间隙;所述若干第四驱动电极位于所述至少一第四感应电极的、与所述至 少一第二感应电极相反的一侧。
[0013] 于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与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两两相 交电连接;和/或,所述若干第一驱动电极与所述若干第二驱动电极两两相交电连接;和/ 或,所述至少一第三感应电极与所述至少一第四感应电极相交电连接。
[0014] 于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若干第一驱动电极及所述若干第三驱动电极等间距设 置,且其间距范围在40μπι-60μπι内;所述若干第一驱动电极的宽度及所述若干第三驱 动电极的宽度彼此相等,且其宽度范围在20μπι-45μπι内;所述多个第一检测间隙的大 小及所述多个第三检测间隙的大小彼此相等,且其间距范围在20 μ m-40 μ m范围内;所 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的宽度及所述至少一第三感应电极的宽度相等,且其宽度范围在 20 μ m-45 μ m 范围内。
[0015] 于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若干第二驱动电极及所述若干第四驱动电极等间距设 置,且其间距范围在40 μ m-60 μ m内;所述若干第二驱动电极的宽度及所述若干第四驱动 电极的宽度彼此相等,且其宽度范围在20 μ m-45 μ m内;所述多个第二检测间隙的大小及 所述多个第四检测间隙的大小彼此相等,且其间隙范围在20 μ m-40 μ m内;所述至少一第 二感应电极的宽度及所述至少一第四感应电极的宽度相等,且其宽度范围在20 μ m-45 μ m 内。
[0016] 于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元件的材料包括金属颗粒、石墨烯、碳纳米 管或导电高分子材料。
[0017] 于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感应元件为导电网格结构。
[0018]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上述任一种指纹识别传感器。
[0019] 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摸传感器和指纹识别传感器的集成组件,包括:第 一柔性透明基底;第一压印层,其形成在所述第一柔性透明基底上,所述第一压印层表面设 置有多个第一凹槽和多个第二凹槽;第一触摸电极层,其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一凹槽中;指 纹识别传感元件及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元件连接的多条引线,其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一凹槽 中;第二柔性透明基底,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压印层的部分上;第二压印层,其形成在所述第 二柔性透明基底上,所述第二压印层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三凹槽;以及,第二触摸电极层,其 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三凹槽中,所述第一触摸电极层和所述第二触摸电极层用于构成触摸传 感器;其中,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元件包括: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若干第一驱动电极,其并 列设置且彼此间隔,并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间隔地相对设置,以定义多个第一检测 间隙;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其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大致垂直设置;以及,若干第二 驱动电极,其并列设置且彼此间隔,并与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间隔地相对设置,以定义 多个第二检测间隙;所述若干第二驱动电极与所述若干第一驱动电极沿彼此大致垂直的两 个方向设置。
[0020] 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元件还包括:至少一第三感应电极,其与所述 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平行且并列设置,并位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的、与所述若干第 一驱动电极相反的一侧;若干第三驱动电极,其并列设置且彼此间隔,并与所述至少一第三 感应电极间隔地相对设置,以定义多个第三检测间隙;所述若干第三驱动电极位于所述至 少一第三感应电极的、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相反的一侧;至少一第四感应电极,其与 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平行且并列设置,位于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的、与所述若干 第二驱动电极相反的一侧,并与所述至少一第三感应电极大致垂直设置;以及,若干第四驱 动电极,其并列设置且彼此间隔,并与所述至少一第四感应电极间隔地相对设置,以定义多 个第四检测间隙;所述若干第四驱动电极位于所述至少一第四感应电极的、与所述至少一 第二感应电极相反的一侧。
[0021] 于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透明基底和所述第二柔性透明基底为PET膜。
[0022] 于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印层和所述第二压印层为紫外固化树脂、热固胶、 光固胶或自干胶。
[0023] 于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元件为导电网格结构。
[0024] 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上述任一种集成组件。
[0025] 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透明盖板;所述透明盖板具有顶面、与顶 面相对的底面以及连接顶面和底面的侧面;所述透明盖板包括可视区和非可视区;所述集 成组件通过0CA贴合于所述底面,并弯折而通过0CA贴合于所述侧面和所述顶面的所述非 可视区,其中所述集成组件中的指纹识别传感元件位于所述顶面上。所述集成组件中的多 条引线从所述顶面延伸至所述底面。
[0026] 于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成组件中的第一柔性透明基底比所述集成组件中的第 二柔性基底更靠近或更远离所述透明盖板。
[0027] 于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覆盖所述集成组件中的指纹识别传感元 件的保护层。
[0028]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触摸传感器及指纹传感器的集成组件,由于触摸传感器和 指纹识别传感器可利用相同的工艺同时制造为集成组件,因此可以降低成本。另外,可以避 免组成时造成的兀件损坏,提1?成品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9]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 更加明显。
[0030]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指纹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2为沿图1中的AA'线得到的剖视图。
[0032] 图3为沿图1中的BB'线得到的剖视图。
[0033] 图4为可用于指纹识别传感元件的导电网格。
[0034]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指纹识别传感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6为包含本发明实施例的指纹识别传感器的终端设备示意图。
[0036]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与指纹识别传感器的集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8为包含本发明实施例的集成组件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 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 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 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
[0039] 所描述的特征或结构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 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 术人员应意识到,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等,也可 以实践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或者操作以避免模 糊本发明。
[0040]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指纹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的AA'线得到 的剖视图。图3为沿图1中的BB'线得到的剖视图。
[0041] 如图1-3所示,指纹识别传感器1包括:基底11,形成在基底11上的压印层13,及 形成在压印层13中的指纹识别传感元件12。
[0042] 压印层13表面设置有多个凹槽131,指纹识别传感元件12容置于凹槽131中。
[0043] 在一些实施例中,指纹识别传感元件12可完全填充于凹槽131中,即指纹识别传 感元件12的上表面与压印层13的上表面平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0044] 指纹识别传感元件12包括至少一条第一感应电极121、多条第一驱动电极122、至 少一条第二感应电极123和多条第二驱动电极124。
[0045] 如图2所示,多条第一驱动电极122及多条第二驱动电极124均并列设置且彼此 间隔。
[0046]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第一驱动电极122之间的间距d及相邻的第二驱动电极 124之间的间距d彼此相等,d的范围在40 μ m-60 μ m ;第一驱动电极122的宽度wl及第二 驱动电极124的宽度wl彼此相等,wl的范围在20 μ m-45 μ m。
[0047] 多条第二驱动电极124沿大致垂直于多条第一驱动电极122的方向设置。多条第 一驱动电极122和多条第二驱动电极124彼此之间可以两两相交以电连接,也可以不相交, 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048] 当多条第一驱动电极122与多条第二驱动电极124两两相交设置时,在一些实施 例中,可于分别于两两相交点129电连接一条引线,以使两两相交的第一驱动电极122与第 二驱动电极124共用一条引线,从而减少引线数目、简化结构。
[0049] 第一感应电极121与多条第一驱动电极122间隔地相对设置,以定义出多个第一 检测间隙gl,gl的范围例如在20 μ m-40 μ m。
[0050] 第二感应电极123沿大致垂直于第一感应电极121的方向设置。第一感应电极 121与第二感应电极123之间可以相交以电连接,也可以不相交,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051] 图2中以一条第一感应电极121与一条第二感应电极123为例,当第一感应电极 121相交于第二感应电极123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于两者的相交点1210处电连接一条引 线,以使两者共用一条引线,从而减少引线数目、简化结构。
[0052] 而包括多条第一感应电极121和/或多条第二感应电极123时,在一些实施例中, 多条第一感应电极121彼此平行且间隔设置,多条第二感应电极123彼此平行且间隔设置, 第一感应电极121和第二感应电极123分别两两相交电连接,以共用一条引线。
[0053]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感应电极121的宽度《2与第二感应电极123的宽度《2相 等,且w2的范围在20 μ m-45 μ m。
[0054] 第二感应电极123与多条第二驱动电极124间隔地相对设置,以定义出多个第二 检测间隙g2, g2的范围例如在20 μ m-40 μ m。
[0055] 第一感应电极121与多条第一驱动电极122之间形成的耦合电容会根据指纹脊还 是指纹谷位于检测间隙gl上方而有电容值的不同改变。这是因为指纹脊的介电常数通常 是空气(指纹谷)的10至20倍。因此,该耦合电容在指纹脊下比在指纹谷下具有更大的 等效电容值。通过检测该耦合电容的电容值变化(或其上的电压变化),可以判定位于该检 测间隙gl上方的是指纹脊还是指纹谷,从而得到指纹图像。
[0056] 第二感应电极123与多条第二驱动电极124之间的工作原理与第一感应电极121 与多条第一驱动电极122之间的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57] 通过将第一感应电极121与多条第一驱动电极122形成的第一检测机构,及第二 感应电极123与多条第二驱动电极124的第二检测机构,沿彼此大体垂直的两个方向设 置,使用户可以沿两个方向(如图1中的Η方向和V方向)进行指纹识别,方便了用户的使 用。
[0058] 基底11例如可以为玻璃基板、蓝宝石,或者PET、PMMA、PC等。基底111也可以为 柔性印刷电路板(FPC)基底,如BT、FR4、FR5等。
[0059] 压印层13例如可以为紫外固化树脂、热固胶、光固胶或自干胶等。
[0060] 感应电极121、123和驱动电极122、124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形成感应 电极121、123和驱动电极124的材料可选自ΙΤ0 (氧化铟锡)、或金属单质颗粒如金、银、铜、 锌、铝的一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合金导电材料、石墨烯、碳纳米管材料、纳米导电材料如纳米 银等,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0061] 在一些实施例中,感应电极121、123和驱动电极122、124可采用导电网格1212结 构,如图4所示。此时,凹槽131具有与导电网格1212相应的结构。采用导电网格结构,可 降低成本,并且仍可达到相同的指纹识别效果。
[0062] 指纹识别传感器1还可包括引线(未示出),与指纹识别传感元件12电连接,用于 将指纹识别传感元件12电连接到外部电路,例如指纹识别芯片(未示出)。
[0063] 引线也可容置于凹槽中,并可具有与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相同的材质。引线也可 包括导电网格。
[0064] 指纹识别芯片可向驱动电极122U24顺序提供驱动信号,并可通过感应电极121、 123检测感应信号,从而识别指纹。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0065]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指纹识别传感器,通过利用压印层在非硅基底上形成电极和 引线,可以提供传感器的可靠性,并可以较低成本在有限面积内形成较高分辨率的指纹识 别传感器。
[0066]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指纹识别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0067] 首先,准备基底11,例如PET基底。接着,可在基底11上形成压印层13。压印层 13可以为紫外固化树脂、热固胶、光固胶或自干胶等。然后,在压印层13远离基底11的表 面上通过压印工艺形成凹槽131。凹槽131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为例如网格状。
[0068] 然后,可使用刮涂技术在凹槽131中填充例如纳米银墨水,并在大约150°C条件 下烘烤烧结,使纳米银墨水中的银单质烧结成导电电极图案,从而形成感应电极和驱动电 极,并根据需要形成引线。根据一实施例,银墨水固含量大约35%,溶剂在烧结中挥发。 [0069]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指纹识别传感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为了 使指纹识别传感器1产生更为准确的无变形指纹影像,分别在上述的第一感应电极121与 多条第一驱动电极122形成的第一检测区域,及第二感应电极123与多条第二驱动电极124 的第二检测区域中构建一双线成像器。
[0070] 第一检测区域还包括:至少一条第三感应电极125和多条第三驱动电极126。
[0071] 第三感应电极125与第一感应电极121平行并列设置,并位于第一感应电极121 的、与多条第一驱动电极122相反的一侧。
[007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感应电极125的宽度《2也与第一感应电极121的宽度w2 相等,w2的范围在20 μ m-45 μ m。
[0073] 第三感应电极125与多条第三驱动电极126间隔地相对设置,以定义出多个第三 检测间隙g3, g3的范围例如在20 μ m-40 μ m。
[0074] 多条第三驱动电极126位于第三感应电极125的、与第一感应电极121相反的一 侧。
[0075] 多条第三驱动电极126并列设置且彼此间隔。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第三驱动 电极之间的间距d也等于相邻第一驱动电极122之间的间距d,d的范围在40 μ m-60 μ m ; 第三驱动电极126的宽度wl也等于第一驱动电极122的宽度wl,wl的范围在20-45 μ m。
[0076] 第二检测区域还包括:至少一条第四感应电极127和多条第四驱动电极128。
[0077] 第四感应电极127与第二感应电极123平行并列设置,并位于第二感应电极123 的、与多条第二驱动电极124相反的一侧。
[0078]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感应电极127的宽度《2也与第二感应电极123的宽度《2 相等,w2的范围在20 μ m-45 μ m。
[0079] 第四感应电极127与多条第四驱动电极128间隔地相对设置,以定义出多个第四 检测间隙g4, g4的范围例如在20 μ m-40 μ m。
[0080] 多条第四驱动电极128位于第四感应电极127的、与第二感应电极123相反的一 侧。
[0081] 多条第四驱动电极128并列设置且彼此间隔。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第四驱动 电极之间的间距d也等于相邻第二驱动电极124之间的间距d,d的范围在40 μ m-60 μ m ;第 四驱动电极128的宽度wl也等于第二驱动电极124的宽度wl,wl的范围在20μπι-45μπι。
[0082] 第一感应电极121与第三感应电极125之间可以电连接,例如通过引线,但本发明 不以此为限。
[0083] 第三感应电极125沿大致垂直于第四感应电极127的方向设置。第三感应电极 125与第四感应电极127之间可以相交以电连接,也可以不相交,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084] 当第三感应电极125相交于第四感应电极127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于两者的相 交点1211处电连接一条引线,以使两者共用一条引线,从而减少引线数目、简化结构。
[0085]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感应电极125、第三驱动电极126、第四感应电极127及第四 驱动电极128也可采用导电网格结构。
[0086]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是以一条第三感应电极125和一条第四感应电极127为例 进行说明,当包括多条第三感应电极125和/或多条第四感应电极127时,在一些实施例 中,多条第三感应电极125彼此平行且间隔设置,多条第四感应电极127彼此平行且间隔设 置,多条第三感应电极125和多条第四感应电极127分别两两相交电连接,以共用一条引 线。
[0087] 以第一检测区域中的第一感应电极121和第三感应电极125为例,说明双线成像 器的工作原理。手指先通过第一感应电极121或第三感应电极125来确定手指扫过指纹 第一检测区域时的方向,再通过比对第一感应电极121和第三感应电极125的信号变化来 确定手指扫过第一检测区域的速度,例如通过计算相同的指纹检测区域通过第一感应电极 121和第三感应电极125的时间差来获得手指的速度,以此来得到更准确的指纹影像。 [0088] 本发明实施例的指纹识别传感器可适用于任何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终端设备上, 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0089] 以智能手机为例,图6为包含本发明实施例的指纹识别传感器的终端设备示意 图。该终端设备包括透明盖板100,透明盖板100包括可视区101和非可视区102。指纹识 别传感器可设置于可视区或非可视区中。
[0090] 通过将指纹识别传感元件形成于终端设备的透明盖板之上,缩小了指纹识别传感 元件与手指指纹面的距离,可提供更为准确的指纹识别结果。
[0091]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与指纹识别传感器的集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92] 如图7所示,触摸传感器与指纹识别传感器的集成组件2包括:第一柔性透明基底 21和第一压印层23。第一压印层23形成在第一柔性透明基底21上,第一压印层23表面 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231及多个第二凹槽232。
[0093] 集成组件2还包括:第一触摸电极层241,设置在多个第一凹槽231中;以及,指纹 识别传感元件22与指纹识别传感元件22连接的多条引线25,设置在多个第二凹槽232中。
[0094] 集成组件2还包括:第二柔性透明基底26,设置在第一压印层23的部分上;以及 第二压印层27,形成在第二柔性透明基底26上。第二压印层27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三凹槽 271。
[0095] 集成组件2还包括:第二触摸电极层242,设置在多个第三凹槽271中。
[0096] 第一触摸电极层241和第二触摸电极层242用于构成触摸传感器,为了避免模糊 本发明,在此不再赘述。
[0097] 制造所述集成组件的工艺与上述的制造指纹识别传感器的工艺类似,在此不再赘 述。
[0098] 上述的指纹识别传感器可以应用于集成组件2中,因此不再赘述。
[0099]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柔性透明基底21和第二透明柔性基底26为PET膜。
[0100]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触摸传感器及指纹传感器的集成组件,由于触摸传感器和 指纹识别传感器可利用相同的工艺同时制造为集成组件,因此可以降低成本。另外,可以避 免组成时造成的兀件损坏,提1?成品率。
[0101] 图8为包含本发明实施例的集成组件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终端设备例如为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102] 如图8所示,终端设备200包括:透明盖板210。透明盖板210具有顶面211、与顶 面211相对的底面212以及连接顶面211和底面212的侧面213。透明盖板210包括可视 区214和非可视区215。
[0103] 集成组件可通过0CA (光学透明胶)层220贴合于底面212,并弯折而通过0CA层 220贴合于侧面213和顶面211的非显示区215。指纹识别传感元件230位于顶面211上。 多条引线240从顶面211延伸至底面212。
[0104] 集成组件2在透明盖板210上的设置方式不限于图8所示。例如,也可以使第一 柔性透明基底21与透明盖板210相邻,通过0CA层220贴合于底面212。
[0105]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电子装置200还可包括覆盖指纹识别传感元件230的保护层 250。
[0106] 第一触摸电极层241和第二触摸电极层242以及引线25可通过异方导电胶260 电连接到外部电路,例如柔性印刷电路板270,但本公开不以此为限。
[0107] 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 公开的实施方式,相反,本发明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置 换。
【权利要求】
1. 一种指纹识别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底; 压印层,其形成在所述基底上,所述压印层表面设置有多个凹槽;以及, 指纹识别传感元件,其容置于所述多个凹槽中; 其中,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元件包括: 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 若干第一驱动电极,其并列设置且彼此间隔,并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间隔地相 对设置,以定义多个第一检测间隙; 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其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大致垂直设置;以及, 若干第二驱动电极,其并列设置且彼此间隔,并与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间隔地相 对设置,以定义多个第二检测间隙;所述若干第二驱动电极与所述若干第一驱动电极沿彼 此大致垂直的两个方向设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与 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两两相交电连接;和/或,所述若干第一驱动电极与所述若干第 二驱动电极两两相交电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一驱动电极及所 述若干第二驱动电极均等间距设置,且其间距范围在40 μ m-60 μ m范围内;所述若干第一 驱动电极的宽度及所述若干第二驱动电极的宽度彼此相等,且其宽度范围在20 μ m-45 μ m 内;所述多个第一检测间隙的大小及所述多个第二间隙的大小彼此相等,且其间隙范围在 20μ---40μπ?内;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的宽度及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的宽度相 等,且其宽度范围在20 μ m-45 μ m内。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元件还包 括: 至少一第三感应电极,其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平行且并列设置,并位于所述至 少一第一感应电极的、与所述若干第一驱动电极相反的一侧; 若干第三驱动电极,其并列设置且彼此间隔,并与所述至少一第三感应电极间隔地相 对设置,以定义多个第三检测间隙;所述若干第三驱动电极位于所述至少一第三感应电极 的、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相反的一侧; 至少一第四感应电极,其与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平行且并列设置,位于所述至少 一第二感应电极的、与所述若干第二驱动电极相反的一侧,并与所述至少一第三感应电极 大致垂直设置;以及, 若干第四驱动电极,其并列设置且彼此间隔,并与所述至少一第四感应电极间隔地相 对设置,以定义多个第四检测间隙;所述若干第四驱动电极位于所述至少一第四感应电极 的、与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相反的一侧。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指纹识别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与 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两两相交电连接;和/或,所述若干第一驱动电极与所述若干第 二驱动电极两两相交电连接;和/或,所述至少一第三感应电极与所述至少一第四感应电 极相交电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指纹识别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一驱动电极及所 述若干第三驱动电极等间距设置,且其间距范围在40 μ m-60 μ m内;所述若干第一驱动电 极的宽度及所述若干第三驱动电极的宽度彼此相等,且其宽度范围在20 μ m-45 μ m内;所 述多个第一检测间隙的大小及所述多个第三检测间隙的大小彼此相等,且其间距范围在 20 μ m-40 μ m范围内;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的宽度及所述至少一第三感应电极的宽度 相等,且其宽度范围在20 μ m-45 μ m范围内。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指纹识别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二驱动电极及所 述若干第四驱动电极等间距设置,且其间距范围在40 μ m-60 μ m内;所述若干第二驱动电 极的宽度及所述若干第四驱动电极的宽度彼此相等,且其宽度范围在20 μ m-45 μ m内;所 述多个第二检测间隙的大小及所述多个第四检测间隙的大小彼此相等,且其间隙范围在 20μ---40μπ?内;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的宽度及所述至少一第四感应电极的宽度相 等,且其宽度范围在20 μ m-45 μ m内。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指纹识别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元件的 材料包括金属颗粒、石墨烯、碳纳米管或导电高分子材料。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指纹识别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感应元件为 导电网格结构。
10. -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传感 器。
11. 一种触摸传感器和指纹识别传感器的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柔性透明基底; 第一压印层,其形成在所述第一柔性透明基底上,所述第一压印层表面设置有多个第 一凹槽和多个第二凹槽; 第一触摸电极层,其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一凹槽中; 指纹识别传感元件及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元件连接的多条引线,其设置在所述多个第 一凹槽中; 第二柔性透明基底,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压印层的部分上; 第二压印层,其形成在所述第二柔性透明基底上,所述第二压印层表面设置有多个第 三凹槽;以及, 第二触摸电极层,其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三凹槽中,所述第一触摸电极层和所述第二触 摸电极层用于构成触摸传感器; 其中,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元件包括: 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 若干第一驱动电极,其并列设置且彼此间隔,并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间隔地相 对设置,以定义多个第一检测间隙; 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其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大致垂直设置;以及, 若干第二驱动电极,其并列设置且彼此间隔,并与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间隔地相 对设置,以定义多个第二检测间隙;所述若干第二驱动电极与所述若干第一驱动电极沿彼 此大致垂直的两个方向设置。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元件还包括: 至少一第三感应电极,其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平行且并列设置,并位于所述至 少一第一感应电极的、与所述若干第一驱动电极相反的一侧; 若干第三驱动电极,其并列设置且彼此间隔,并与所述至少一第三感应电极间隔地相 对设置,以定义多个第三检测间隙;所述若干第三驱动电极位于所述至少一第三感应电极 的、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相反的一侧; 至少一第四感应电极,其与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平行且并列设置,位于所述至少 一第二感应电极的、与所述若干第二驱动电极相反的一侧,并与所述至少一第三感应电极 大致垂直设置;以及, 若干第四驱动电极,其并列设置且彼此间隔,并与所述至少一第四感应电极间隔地相 对设置,以定义多个第四检测间隙;所述若干第四驱动电极位于所述至少一第四感应电极 的、与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相反的一侧。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透明基底和所 述第二柔性透明基底为PET膜。
14.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印层和所述第二 压印层为紫外固化树脂、热固胶、光固胶或自干胶。
15.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元件为导 电网格结构。
16. -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15任一项所述的集成组件。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盖板;所述透明盖板 具有顶面、与顶面相对的底面以及连接顶面和底面的侧面;所述透明盖板包括可视区和非 可视区;所述集成组件通过OCA贴合于所述底面,并弯折而通过OCA贴合于所述侧面和所述 顶面的所述非可视区,其中所述集成组件中的指纹识别传感元件位于所述顶面上。所述集 成组件中的多条引线从所述顶面延伸至所述底面。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组件中的第一柔性透明 基底比所述集成组件中的第二柔性基底更靠近或更远离所述透明盖板。
19.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盖所述集成组件中的指 纹识别传感元件的保护层。
【文档编号】G06K9/00GK104091154SQ201410313079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日
【发明者】谭强, 丁国栋, 蒋亚兵 申请人: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