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理微博互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26343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理微博互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微博互动效应和地理定位技术结合的地理微博互动系统。该系统包括客户端,能够通过GPS和WIFI基站进行地理范围定位的客户端。地理微博网关,对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和指令进行路由、分发、传输和协议转换,之后发送出去。地理服务器,与地理微博网关进行数据和指令进行交互,用于空间索引,及地理信息管理和维护。微博服务器,与地理微博网关进行数据和指令进行交互,用于动态信息的路由、会话维持和客户端关系管理。本发明具有按地理范围互动的方式,使用方便、客户端的接入方式灵活,及扩展性好和成本低的效果。
【专利说明】—种地理微博互动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计算机信息互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微博互动效应和地理定位技术结合的地理微博互动系统。

【背景技术】
[0002]GPS基站和wifi基站的作用是用于地理定位。目前,应用地理定位技术能够实现查找附近的人或者附近的地标物等功能,其中地理定位可以是查找一个地物或者附近的某几个人在执行的操作。譬如聊天,这种互动形式是点对点的互动。那么与点对点互动类似的还有聊天工具。如与某人或某个群的通讯方式就是点到点的互动形式。现有的聊天模式或者工具虽然可以做到点到点的互动形式,但是无法实现像微博一样,点到面的互动形式。虽然微博可以做到点到面的互动形式,但是无法实现与地理范围结合实现按地理范围互动的形式。


【发明内容】

[0003]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地理范围互动的方式,使用方便、客户端的接入方式灵活,及扩展性好和成本低的地理微博互动系统。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理微博互动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客户端,能够通过GPS和WIFI基站进行地理范围定位的客户端;地理微博网关,对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和指令进行路由、分发、传输和协议转换,之后发送出去;地理服务器,与地理微博网关进行数据和指令进行交互,用于空间索引,及地理信息管理和维护;微博服务器,与地理微博网关进行数据和指令进行交互,用于动态信息的路由、会话维持和客户端关系管理;地理服务器和微博服务器以统一的协议格式与地理微博网关进行交互,接收请求消息和发送响应消息;地理微博网关将用户请求消息,转化为统一的地理微博协议格式,发送给地理服务器和微博服务器进行处理,之后将响应消息转换为客户端协议数据发送给客户端;地理服务器上设置有地图模块。
[000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地理微博网关包括协议转换模块,用来转换客户端协议数据和地理、微博协议数据之间的协议格式。客户端协议处理模块,与协议转换模块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转换模块的协议数据发送到客户端,并且将客户端协议数据传送给转换模块。地理协议处理模块,与路由协议模块、协议转换模块连接,负责处理地理相关的协议数据。微博协议处理模块,与路由协议模块、协议转换模块连接,负责处理微博相关的协议数据。路由协议模块,用于将收到的协议数据路由到相连接的服务器,和从相连接的服务器接收协议数据。路由协议采用负载平衡算法支持服务器接入的横向扩展,为地理微博系统的大规模应用提供性能扩容能力。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地理微博网关是一台或者负载集群。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地理微博网关的数据接入方式是C/S或者web或者wap或者sms。如果用户是web接入方式,则将地理服务器和微博服务器返回的数据转换为http协议数据发送给客户端;同样,如果是C/S接入方式,则将响应数据转换为C/S协议格式。地理服务器和微博服务器不进行协议转换,地理微博的各种协议,即可以采用标准的协议也可以采用私有协议。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客户端上设置有面向用户的地理微博界面模块;所述的地理微博模块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并且能够为客户端产生的操作指令和数据选择对应的协议,发送给地理微博网关。地理微博界面模块的作用是面向用户提供各种功能操作。类似于客户端应用程序。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客户端上设置有地图模块;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客户端通过GPS或WIFI基站获取到所在地的地理坐标。并将客户端持有者身份数据和动态信息发送指令数据给地理微博网关。收到所述指令数据的地理微博网关,将地理坐标信息和需要查询的空间范围路由给地理服务器,地理服务器在地理空间索引中查询,并得到空间范围内的地物信息和空间范围内的地圈,之后地理服务器将结果返回给地理微博网关。收到所述数据的地理微博网关,将地物信息数据、地店和行人动态返回给申请的客户端;如果客户端的申请中包括有要推送给与其相交的其它地圈的动态信息指令或含有接收相交地圈的指令数据的,地理微博网关将向微博服务器发起请求。收到所述数据和指令的微博服务器,当推送指令时,所附带的信息数据将路由给各个相交地圈。当收取指令时,微博服务器则从各个相交地圈取到最新动态数据,之后将最新动态数据返回给地理微博网关。地理微博网关将数据返回给上述发送请求的客户端,此时,客户端完成定位、地物检索和动态信息发送与取回。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空间索引的算法是R-TREE或者BSP树或者cell树。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客户端上地图模块的数据是在线网上取地图数据或者是本地的离线数据。客户端在本地完成空间范围的地物、地店和行人地圈的查找和导航。如果客户端产生了动态信息,则向地理微博网关发起请求;收到上述请求的地理微博网关,将动态信息与之相交的地圈一起路由给微博服务器。由微博服务器查找到与之相交的地圈从而实现客户端远程对应会话,并将动态信息分发给各个会话,形成用户数据包;之后微博服务器上的数据包返回给地理微博网关,由地理微博网关路由到对应的客户端,从而完成动态信息的推送。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地理微博网关可用于各客户端之间建立P2P通道,之后由客户端直接推送动态信息到各相交地圈,客户端对动态信息的获取是逆向反馈。
[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按地理范围互动的方式、使用方便、客户端的接入方式灵活,及扩展性好和成本低的效果。
[0015]由于地圈包括人的地圈之间、地物的地圈之间和临时地圈之间,及上述三者之间的互动形式,达到动态交互信息的目的,实现了按地理范围互动的方式;
[0016]由于结合了微博信息推送和地理定位两项技术,可以使静态地物和进入范围的行人之间充分互动,等同于使静态的地物也动了起来,即持有的移动设备的客户端与街边店面按照地理范围交互,并进行广播或者群发互动。本发明旨在建立地物、人、移动设备三者之间的充分联系和活动,为门店、学校、企业等地圈提供互动的网络环境,为个人寻找地物、参与活动等提供方便。另外,重要参与实体有门店、学校、超市、公司企业等,可进一步为上述实体延伸成为网上门户或网店或个人门户或企业门户,其中网上门户是地圈持有者与他人互动的重要线上场所,这是地理微博最为突出的一个特征。实现了地圈之间互动使用方便的目的。
[0017]又由于地理微博网关转换、路由不同的协议类型,地理服务器只负责管理、维护、搜索地物信息和空间索引;微博服务器只负责管理、维护、分发动态信息及用户、关系和会话管理。因此地理微博网关可以作为一个统一的地理微博平台支持多种协议接入方式,方便各种接入客户端的接入需求。实现了客户端的接入方式灵活的效果。
[0018]又由于通过扩展地理微博网关即可支持新的协议类型,不影晌地理服务器和微博服务器的基本应用,只是在地理微博网关改变协议,就可以满足新客户端的接入要求,因此实现了扩展性好,成本低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发明的信息流程图;
[0021]图3为通过C/S模式接入地理微博网关的示意图;
[0022]图4为通过SMS模式接入地理微博网关的示意图;
[0023]图5为地理微博网关的不意图;
[0024]图6为本发明中客户端的信息流程图;
[0025]图7为现有一般微博的原理分析图不意图;
[0026]图8为本发明地理微博的原理分析图示意图;
[0027]图9为本发明中地圈文本列表界面的方式示意图;
[0028]图10为本发明中地圈地图界面的方式示意图;
[0029]图11为本发明中地圈动态信息看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1]地物是指地面上的实体,如街边店铺、商场、企业、工厂等。
[0032]地店是指分配了地圈的地物,在地理微博中为了给这类地物聚合资源,比如可为地店配置电子门户,将这些分配了地圈的且具有固定地址的地物统称为地店。
[0033]动态:表示参与者所贡献的活动,就是一些活动信息,比如发了微博文本,上传了照片等,也可称之为活动。
[0034]地圈是指在地理微博系统中指以一个地理坐标为圆心,以一定长度为半径的圆。每个使用GPS或WIFI基站定位并设置半径的圆都是一个地圈。地圈分类:有移动地圈、固定地圈和临时地圈之分,比如个人用户不断移动,其地圈是移动的;固定地圈就是地店;临时地圈可理解为临时在地面划的集结点。动态是指表示参与者所贡献的活动,就是一些活动信息,比如发了微博文本,上传了照片等,也可称之为活动。
[0035]地理微博是指按地圈互动的一种微博形式。
[0036]公众是指属于用户的联系人列表,但它不需要双方用户申请、验证和手工关注,只要地圈相交便互为对方公众。
[0037]地圈动态信息看板是指用户查看自己地圈状态、移动轨迹、地物或其他用户进入和出圈的动态。
[0038]微博动态看板是指用户收到的他人动态信息和已发送的自己的动态信息组成的列表,是用户看他人和自己活动的主要界面。地理微博中的微博动态看板,其信息范围在自己的地圈内,即地理微博的微博动态看板能看到在自己地圈范围内的或与自己地圈范围相交的地圈的人或地物的动态信息。
[0039]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地理微博互动系统包括地理服务器10,微博服务器20,地理微博网关30。地理服务器10用于空间索引,并对地理信息进行管理和维护;微博服务器20用于动态信息的路由、会话保持、用户关系管理等;地理微博网关30用于路由和分发消息指令、数据的传输和协议转换。
[0040]地理服务器10和微博服务器20以统一的协议格式与地理微博网关30进行交互,即接收请求消息和发送响应消息;地理服务器10和微博服务器20不进行协议转换;地理微博的各种协议,即可以采用标准的协议也可以采用自定义协议。
[0041]地理微博网关30可以是一台,也可以是负载集群,它对外提供各种接入方式,支持多种协议。它将用户请求消息,转化为统一的地理微博协议格式,发送给地理服务器10和微博服务器20进行处理,然后将响应消息转换为客户端协议数据发送给客户端。如果用户是web接入方式,则将地理服务器10和微博服务器20返回的数据转换为http协议数据发送给客户端。同样,如果是C/S接入方式,则将响应数据转换为C/S协议格式。
[0042]对于地理微博网关的接入方式不限于图中所列的4种,根据实际需要支持多种协议供客户端选择使用。
[0043]如图2所示,地理微博的主要工作流程如下:步骤1000,用户通过客户端(如移动电话130、台式电脑100、平板电脑110、手提电脑120、对讲机140等)上的客户端发起访问请求消息。如,推送客户端动态信息的请求。步骤2000,将请求消息路由到地理微博网关。因为地理微博网关可以是集群,因此依据均衡策略路由请求到具体的网关上。步骤3000,地理微博网关将请求消息转换为对应的协议指令,这些协议指令比如:查询空间范围内的地物;如果属于微博服务器20的指令则交由微博服务器处理,如果属于地理服务器10指令,则交由地理服务器处理;客户端的一个动作,可能会被地理微博网关30分解成一系列的协议指令。步骤4000,地理服务器10处理地理相关请求,如通过地理服务器10检索地物和空间范围内的人。步骤7000,地理服务器返回响应的消息给地理微博网关30 ;步骤5000,微博服务器按处理的相关请求,如处理会话、路由动态信息等;步骤6000,微博服务器20返回响应的消息给地理微博网关30 ;步骤8000,地理微博网关30转换响应消息的协议格式并发送给客户端的设备。
[0044]如图3-4所示,在客户端上设有地理微博界面,该界面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客户端产生的操作指令和数据用对应的协议发送给地理微博网关30。客户端如果采用地图离线模式,则还包括地图完整模块,如地物检索、地理坐标转换等。这等同于将地理服务器10的部分功能交由客户端执行。
[0045]如图5所示,地理微博网关主要包括:协议转换模块400,用来转换客户端协议数据和地理、微博协议数据之间的协议格式。客户端协议处理模块300,与协议转换模块400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转换模块400的协议数据发送到客户端,并且将客户端协议数据传送给转换模块400。地理协议处理模块520,与路由协议模块600、协议转换模块400连接,它负责处理地理相关的协议数据。微博协议处理模块510,与路由协议模块600、协议转换模块400连接,它负责处理微博相关的协议数据。路由协议模块600,用于将收到的协议数据路由到相连接的服务器,和从相连接的服务器接收协议数据。路由协议采用负载平衡算法支持服务器接入的横向扩展,为地理微博互动系统的大规模应用提供性能扩容能力。
[0046]如图6所示,是客户端向地理微博网关30发送信息的流程示意图。目的是为了尽可能保障客户端信息能够发送成功,并且在不成功的情况下告知用户失败原因。
[0047]流程如下:
[0048]步骤201,从发送任务中取出数据,开始执行下一步骤202,尝试连接网关。
[0049]步骤202,连接地理微博网关,如果成功连接,则执行下一步骤203发送数据,否则执行下一步骤204将数据保存在本地。
[0050]步骤203,发送数据,发送完之后,回到步骤201等待新任务。
[0051]步骤204,将数据保存在本地,开始尝试反复发送。执行下一步骤205计数器加I。
[0052]步骤205,计数器加1,以此记录尝试的次数。
[0053]步骤206,连接失败机率超标,系统为此指定一个尝试的失败次数,超过这个次数后算是发送失败了。如果没有超标则执行上一步骤202,否则执行下一步骤207计数器清零。
[0054]步骤207,计数器清零,因为失败次数超标了,便不再尝试,因此执行下一步骤208告诉用户数据发送失败。
[0055]步骤208,告诉用户数据发送失败,包括尝试次数、失败原因。通过这个流程尽量保障客户端数据的发送。
[0056]如图7所不,一般微博的原理分析图
[0057]每个用户的活动范围设为P,P即包含其联系人集合又包含联系人与之互动的信息集合,因此P可代表一个用户在微博中的身份,其中的联系人即可是具体的人,也可以是群组。假设Pl,P2代表两个用户,如果Pl可以接收P2的动态信息,则等同于Pl关注了 P2 ;如果Pl的动态信息可以给P2,则等同于被Pl被P2关注了,这是一般微博的原理。
[0058]此图画了 4个圆Pl, P2, P3, P4,分别表不4个客户端。每个圆表不一个用户的联系人集合范围,相交则表示两个用户建立了关系,关系以R表示。由于微博信息的流动具有方向性,以箭头表示信息流向,如R{P1 — P3,P3 — P1}表示双工信道,R{P2 — P1}表示Pl能看到P2的动态。因此,可知Pl的联系人集合S为{P2,P3},其中关注的集合是{P2,P3},被关注的集合是{P3}。
[0059]如图8所示,是地理微博的原理分析图。
[0060]以上是现有技术中微博的机制解析为几何结构,由此得以启示本发明。本发明认为微博的几何结构,天然适合与地理范围结合的互动要求,说明如下:将微博几何图7对应到地球表面,稍微改动一下得到图8地理微博几何。
[0061]每个圆表不一个地圈,地圈以P表不,P即可是一个持有GPS、WIFI基站或其它的定位装置的用户,也可以是为之分配了地圈的地物,这种分配了地圈的地物在地理微博中称之为地店,参见上述定义。圆心是P通过GPS、WIFI基站或其它定位装置定位的地理坐标位置,半径是在地球表面上的范围。图中的T表示固定的地物,T所指的固定地物在地理微博中是指没有为之分配地圈的地物,仅用来表示一般地球表面上的实体。P与P的地理交集,表示通过地理范围建立了关联,此关系以R表示。比如关系R1,表示Pl与P2在地理上互相进入对方范围。关系的“ {} ”号表示信道方向,P2 — Pl表示Pl能接收到P2的动态信息,Pl — P2表示P2能接受Pl的动态信息了。每个P拥有R的集合和地物T的集合,两个集合都会随着P的移动而变化,有进入和离开的变化,本系统可进一步管理和利用这些变化的历史数据。P的半径可以自定义,范围越大,相交的P就越多,信息量就越大。在移动P和固定P中,移动P多指行人,持有手机或PAD通过GPS和WIFI基站定位,位置不断变换;固定P也就是稳定到一个地点范围基本不动,一般多指为之分配了地圈的地物,如店铺、学校等。(I)地理微博具有按地圈广播信息的特性,即点对面的互动。由于每个P拥有R的集合,根据每个R元素的信道方向,可获取其它符合流向的P的动态信息,也可将自己的动态信息传递给其它P。(2)地理微博具有点对点互动的特性,比如,Pl可以选择与P2对话,对话信息将不会被别人看到,这取决于二者的关系Rl {P2 — PI, Pl — P2},只有Pl到P2的信道是相通的便能通讯。(3)来自地圈内的动态信息也可与非地理终端用户互动。比如P2的好友userl,在userl没有地圈的情况,但与P2有关系:R{P2 — userl},当P2在地理微博上产生的动态信息,userl也会收到。(4)地理微博具有开放性,只要地圈之间相交,便默认形成双向信道的关系R,地理微博系统也可改变这种默认策略。(5)地理微博具有持续关注的特性,等同于收藏。如Pl离开了 P2的地圈,但Pl持续关注(或收藏)了 P2,则Pl仍可收到P2的动态信息。(6)地理微博具有群组的特性,这主要表现在地店的结构。地店拥有成员集合,每个成员产生的动态将作为地店的动态信息推送出去,每个成员可以收到和发到此地店的动态,这为了方便地店的员工参与经营。成员和地店的创建者都是本系统的会员。
[0062]本
【发明内容】
的边界是一种结合地理范围的微博形式。地理微博依托于发明原理,任何吻合本发明原理,或在原理下的任何变种或引伸,都属于使用了本发明。参照图7-8描述
【发明内容】
边界。客户端的地圈与进入该地圈的其它客户端的地圈之间产生互动形为,表现为广播、群发或类似词汇文本、照片、音视频等信息。技术上,信息的传递模式,可以是推送模式,也可以是拉模式。地圈概念涵盖了街边店铺、企业、工厂等具有固定办公地址的组织或单位,也包括指定的临时地圈,比如电信员工龙华山旅游团广州天河上社集结点,只要员工接近集结点设定的地圈,便能互相收到同事的信息。又比如,某个酒店没有设定地圈,假设用户Pl来到该店,则指定为临时地圈,其他进入的人P2便可与该地圈互动,P1,P2在该地圈便可互知动态信息,此类便是临时地圈的应用。临时地圈从用户角度来看是临时的,但在结构上是永久的,而且会保留历史数据。地理微博除了广播或群发这种点到面的互动之夕卜,还向下兼容点对点的互动,比如某用户Pl选择了其地圈内的用户P2进行点对点聊天;又比如,Pl选择与地店P4进行点对点聊天,则P4的成员均可收到Pl的动态;再比如,Pl与P2, P3, P4相交了,则Pl的动态P2,P3, P4均能收到。
[0063]本系统主要的应用技术有客户端定位技术采用gps和wifi基站,服务器主要提供空间索引服务、用户服务和地物数据。
[0064]对于权限的界定。本发明为了使得用户的公众越来越多,将其公众划入两个大类,一个是私有联系人,另一类是公众。对于私有联系人,则由用户自己确认是否加入或向对方申请加为私有联系人;公众是不需要任何验证,只要进入到用户的地圈,则自行加入到该用户的公众里。为了避免拉圾信息干扰用户,用户可针对公众和私有联系人设置信息的过滤权限,本系统信息传输分为出和入,如果用户A拒绝了用户B传入信息,则表示为A不关注该用户B 了 ;如果用户A拒绝了向用户B传出信息,则表示该A用户取消了 B对A的关注。
[0065]如图9-10所示,是地圈文本列表界面和地圈地图界面。上述两个界面是一个地圈的两种界面展示方式。客户端地圈地图界面需要在客户端装载地图,即上述的离线状态下的客户端上设置有地图模块。在界面中包含有一些关键字段,包括:地圈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坐标、半径、地点及统计域等。出入圈的对象,包括地店、地物和行人地圈,地店和地物一般按行业分类,如酒店、餐厅、娱乐等,行人地圈在此主要是指进入的用户,是时刻移动的客体。出入圈的对象随着圈子的移动有进有出,界面上提供有刷新按钮,也可适时自动刷新。
[0066]如图9所示,客户端赵向彬,坐标{经度999999999,纬度2222222},半径{2公里},地点广州天河区天河公园正门。
[0067]当前状态地店20个(其中酒店2个士多店16个超市2个),行人60个地物2000个,其中酒店10个士多店20个超市2个……
[0068]如图11所示是地理微博动态信息看板是用户使用客户端的主体界面。通过本界面,用户知道一些人进入他的地圈后发表了什么需求,做了些什么,并能看到他的位置、来访情况、操作的事情,还可对他的某个动态信息进行评论、赞扬、转发、分享等操作,如有需要,还可以导航到目的地。地理微博动态信息看板包含的主要域有动态发表者,其中发表者类型有访客、地店、发表时间、位置、浏览人数,评论内容、攒扬人数等。
[0069]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地理微博互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客户端,能够通过GPS和WIFI基站进行地理范围定位的客户端; 地理微博网关,对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和指令进行路由、分发、传输和协议转换,之后发送出去; 地理服务器,与地理微博网关进行数据和指令进行交互,用于空间索引,及地理信息管理和维护; 微博服务器,与地理微博网关进行数据和指令进行交互,用于动态信息的路由、会话维持和客户端关系管理; 所述的地理服务器和微博服务器以统一的协议格式与地理微博网关进行交互,接收请求消息和发送响应消息; 所述的地理微博网关将用户请求消息,转化为统一的地理微博协议格式,发送给地理服务器和微博服务器进行处理,之后将响应消息转换为客户端协议数据发送给客户端;所述的地理服务器上设置有地图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理微博互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理微博网关包括 协议转换模块,用来转换客户端协议数据和地理、微博协议数据之间的协议格式;客户端协议处理模块,与协议转换模块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转换模块的协议数据发送到客户端,并且将客户端协议数据传送给转换模块; 地理协议处理模块,与路由协议模块、协议转换模块连接,负责处理地理相关的协议数据; 微博协议处理模块,与路由协议模块、协议转换模块连接,负责处理微博相关的协议数据; 路由协议模块,用于将收到的协议数据路由到相连接的服务器,和从相连接的服务器接收协议数据;路由协议采用负载平衡算法支持服务器接入的横向扩展,为地理微博系统的大规模应用提供性能扩容能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理微博互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理微博网关是一台或者负载集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理微博互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理微博网关的数据接入方式是C/S或者web或者wap或者sms ;如果用户是web接入方式,则将地理服务器和微博服务器返回的数据转换为http协议数据发送给客户端;同样,如果是C/S接入方式,则将响应数据转换为C/S协议格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理微博互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客户端上设置有面向用户的地理微博界面模块;所述的地理微博模块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并且能够为客户端产生的操作指令和数据选择对应的协议,发送给地理微博网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理微博互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客户端上设置有地图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地理微博互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客户端通过GPS或WIFI基站获取到所在地的地理坐标;并将客户端持有者身份数据和动态信息发送指令数据给地理微博网关; 收到所述指令数据的地理微博网关,将地理坐标信息和需要查询的空间范围路由给地理服务器;地理服务器在地理空间索引中查询,并得到空间范围内的地物信息和空间范围内的地圈;之后地理服务器将结果返回给地理微博网关; 收到所述数据的地理微博网关,将地物信息数据、地店和行人动态返回给申请的客户端;如果客户端的申请中包括有要推送给与其相交的其它地圈的动态信息指令或含有接收相交地圈的指令数据的,地理微博网关将向微博服务器发起请求; 收到所述数据和指令的微博服务器,当推送指令时,所附带的信息数据将路由给各个相交地圈;当收取指令时,微博服务器则从各个相交地圈取到最新动态数据,之后将最新动态数据返回给地理微博网关; 地理微博网关将数据返回给上述发送请求的客户端;此时,客户端完成定位、地物检索和动态信息发送与取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理微博互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索引的算法是R-TREE或者BSP树或者cell树。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理微博互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上地图模块的数据是在线网上取地图数据或者是本地的离线数据; 所述的客户端在本地完成空间范围的地物、地店和行人地圈的查找和导航;如果客户端产生了动态信息,则向地理微博网关发起请求;收到上述请求的地理微博网关,将动态信息与之相交的地圈一起路由给微博服务器;由微博服务器查找到与之相交的地圈从而实现客户端远程对应会话,并将动态信息分发给各个会话,形成用户数据包;之后微博服务器上的数据包返回给地理微博网关,由地理微博网关路由到对应的客户端,从而完成动态信息的推送。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理微博互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理微博网关可用于各客户端之间建立P2P通道,之后由客户端直接推送动态信息到各相交地圈,客户端对动态信息的获取是逆向反馈。
【文档编号】G06F17/30GK104184827SQ201410454989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9日
【发明者】赵向彬 申请人:赵向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