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圆形区域拟合的几何匹配图幅接边方法

文档序号:6634431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基于圆形区域拟合的几何匹配图幅接边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图幅接边方法,具体是一种基于圆形区域拟合的几何匹配图幅接边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图幅接边方法中的几何匹配方法匹配效率低、匹配准确率低的问题。基于圆形区域拟合的几何匹配图幅接边方法,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a.选取两个相邻图幅;b.从其中一个图幅中的各个线要素中选取一个线要素作为基准线要素,并设定一个距离阈值;然后,以基准线要素的端点作为圆心、以该距离阈值作为半径生成一个圆形缓冲区;c.选取基准线要素的端点和靠近边界线的两个结点,并根据选取的端点和两个结点生成基准线要素的拟合直线;d.计算各个候选同名线要素的拟合直线与基准线要素的拟合直线之间的斜率差。本发明适用于图幅接边。
【专利说明】基于圆形区域拟合的几何匹配图幅接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图幅接边方法,具体是一种基于圆形区域拟合的几何匹配图幅接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分幅编绘或测绘地图的过程中,由于纸张伸缩、数字化误差和人工操作失误等原因,常常会导致跨越相邻图幅的同名地理要素出现几何位置偏差,由此导致相邻图幅之间无法实现连续无缝拼接,从而严重影响地图的准确性。因此,为了保证相邻图幅之间实现连续无缝拼接,需要对跨越相邻图幅的同名地理要素进行匹配,这一匹配过程即称为图幅接边。现有的几何匹配图幅接边方法是指:选取某一个图幅中的某一个地理要素,并计算该地理要素与相邻图幅中的各个地理要素的距离值,然后判断各个距离值是否小于阈值。如果某一个距离值小于阈值,则认定该距离值对应的两个地理要素为同名地理要素,由此对两个地理要素进行匹配。实践表明,现有几何匹配图幅接边方法存在如下问题:其一,当地理要素数量较大时,由于计算量过大,会导致匹配效率较低。其二,即使某一个距离值小于阈值,该距离值对应的两个地理要素仍然可能为属性不相同的地理要素,由此导致匹配准确率较低。基于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全新的几何匹配图幅接边方法,以解决现有几何匹配图幅接边方法匹配效率低、匹配准确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图幅接边方法中的几何匹配方法匹配效率低、匹配准确率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圆形区域拟合的几何匹配图幅接边方法。
[0004]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基于圆形区域拟合的几何匹配图幅接边方法,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
a.选取两个相邻图幅;
b.从其中一个图幅中的各个线要素中选取一个线要素作为基准线要素,并设定一个距离阈值;然后,以基准线要素的端点作为圆心、以该距离阈值作为半径生成一个圆形缓冲区;然后,从另一个图幅中的各个线要素中选取与该圆形缓冲区相交的若干个线要素,并将选取的各个线要素作为候选同名线要素;
c.选取基准线要素的端点和靠近边界线的两个结点,并根据选取的端点和两个结点生成基准线要素的拟合直线;然后,选取各个候选同名线要素的端点和靠近边界线的两个结点,并根据选取的端点和两个结点生成各个候选同名线要素的拟合直线;
d.计算各个候选同名线要素的拟合直线与基准线要素的拟合直线之间的斜率差;然后,选取与基准线要素的拟合直线之间的斜率差最小的一个候选同名线要素的拟合直线,并将该拟合直线所对应的候选同名线要素作为同名线要素。
[0005]与现有几何匹配图幅接边方法相比,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圆形区域拟合的几何匹配图幅接边方法通过采用圆形区域拟合匹配原理,具备了如下优点:其一,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圆形区域拟合的几何匹配图幅接边方法有效减小了距离值的计算量,由此有效提高了匹配效率。其二,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圆形区域拟合的几何匹配图幅接边方法有效提高了匹配准确率。
[0006]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图幅接边方法中的几何匹配方法匹配效率低、匹配准确率低的问题,适用于图幅接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发明的步骤b的示意图。
[0008]图2是本发明的步骤c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基于圆形区域拟合的几何匹配图幅接边方法,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
a.选取两个相邻图幅;
b.从其中一个图幅中的各个线要素(如图1中的LA11、LA12、LA13)中选取一个线要素作为基准线要素(如图1中的LA11),并设定一个距离阈值;然后,以基准线要素的端点作为圆心、以该距离阈值作为半径生成一个圆形缓冲区;然后,从另一个图幅中的各个线要素(如图1中的LA21、LA22、LA23)中选取与该圆形缓冲区相交的若干个线要素,并将选取的各个线要素作为候选同名线要素(如图1中的LA21、LA22);
c.选取基准线要素(如图2中的LA11)的端点和靠近边界线的两个结点,并根据选取的端点和两个结点生成基准线要素的拟合直线;然后,选取各个候选同名线要素(如图2中的LA2ULA22)的端点和靠近边界线的两个结点,并根据选取的端点和两个结点生成各个候选同名线要素的拟合直线;
d.计算各个候选同名线要素的拟合直线与基准线要素的拟合直线之间的斜率差;然后,选取与基准线要素的拟合直线之间的斜率差最小的一个候选同名线要素的拟合直线,并将该拟合直线所对应的候选同名线要素作为同名线要素。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圆形区域拟合的几何匹配图幅接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 a.选取两个相邻图幅; b.从其中一个图幅中的各个线要素中选取一个线要素作为基准线要素,并设定一个距离阈值;然后,以基准线要素的端点作为圆心、以该距离阈值作为半径生成一个圆形缓冲区;然后,从另一个图幅中的各个线要素中选取与该圆形缓冲区相交的若干个线要素,并将选取的各个线要素作为候选同名线要素; c.选取基准线要素的端点和靠近边界线的两个结点,并根据选取的端点和两个结点生成基准线要素的拟合直线;然后,选取各个候选同名线要素的端点和靠近边界线的两个结点,并根据选取的端点和两个结点生成各个候选同名线要素的拟合直线; d.计算各个候选同名线要素的拟合直线与基准线要素的拟合直线之间的斜率差;然后,选取与基准线要素的拟合直线之间的斜率差最小的一个候选同名线要素的拟合直线,并将该拟合直线所对应的候选同名线要素作为同名线要素。
【文档编号】G06T3/40GK104361560SQ201410651420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7日
【发明者】高保禄, 陈俊杰, 李海芳, 徐成武, 董志锋 申请人:太原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