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芯片卡数据写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41162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Ic芯片卡数据写入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金融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够使多张IC芯片卡同时进行数据写入的IC芯片卡数据写入机构,包括IC塔、平台、升降驱动机构,升降传动机构、写卡夹机构、升降送卡机构和开夹机构,IC塔和升降驱动机构安装在平台上,升降传动机构和升降送卡机构安装在IC塔上,升降驱动机构通过升降传动机构的传动驱动升降送卡机构升降,升降送卡机构将待写入的IC芯片卡送到相应的写卡夹机构处,并由推手将IC芯片卡推入写卡夹机构中进行数据写入,写入完成后IC芯片卡移出写卡夹机构并由升降送卡机构送至走卡通道层将其送出,写卡夹机构在写入时彼此不影响。本实用新型使多张IC芯片卡同时写入,提高效率同时保证数据写入稳定。
【专利说明】IC芯片卡数据写入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金融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够使多张IC芯片卡同时进行数据写入的IC芯片卡数据写入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银行卡、社保卡等非电信类卡片的信息存储形式是依靠磁条来实现,磁条卡普遍存在着安全性差、存储量小的缺点,而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的安全性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IC芯片卡作为一种更安全、容量更大、携带更方便的新型卡片,已渐渐取代非电信类卡片成为当今世界主流的选择。IC芯片卡主要依靠IC芯片存储信息,相比于磁条存储信息,其信息写入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的信息写入方式不能再继续沿用,而现有技术中IC芯片数据写入时间较长,这大大降低了数据写入效率,另外,IC芯片在数据写入过程中也需要保证良好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C芯片卡数据写入机构,能够使多张IC芯片卡同时进行数据写入,在提高IC芯片卡数据写入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数据写入的稳定。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IC芯片卡数据写入机构,包括IC塔、平台、升降驱动机构,升降传动机构、写卡夹机构、升降送卡机构和开夹机构,其中IC塔和升降驱动机构安装在平台上,所述IC塔包括侧板和立板,升降传动机构安装在所述IC塔一侧的侧板上,且所述升降传动机构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相连,在该侧板上还安装有直线导轨及滑块,升降送卡机构通过所述直线导轨及滑块安装在所述IC塔上,所述升降传动机构包括升降往复同步带,所述升降送卡机构与所述升降往复同步带固连,且所述升降送卡机构通过所述升降往复同步带带动升降;写卡夹机构安装在所述IC塔的立板上,且所述写卡夹机构在升降送卡机构升降时依次穿过所述升降送卡机构,所述写卡夹机构上设有写入卡道,所述升降送卡机构上设有输送卡道,所述写入卡道和输送卡道在IC芯片卡数据写入时构成一个输送IC芯片卡的完整通道,所述升降送卡机构上设有送卡滚轮及可移动的推手,IC芯片卡通过所述推手推动进入或移出所述写卡夹机构,通过所述送卡滚轮驱动进入或移出所述升降送卡机构;开夹机构安装在所述升降送卡机构的窄端开口边沿,所述开夹机构包括开夹手,所述写卡夹机构包括写卡夹上夹,所述写卡夹上夹通过所述开夹机构的开夹手压下开启,IC芯片卡在所述写卡夹上夹开启时进入到所述写卡夹机构中,所述写卡夹上夹在所述IC芯片卡完全进入后通过所述开夹机构释放闭合,在所述写卡夹上夹上设有数据写入端口,IC芯片卡上的IC芯片在数据写入时与所述数据写入端口对接。
[0006]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升降驱动电机、减速机以及安装架,升降驱动电机与减速机相连,所述减速机通过安装架固定在所述平台上,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升降传动机构相连。[0007]所述升降传动机构除升降往复同步带外还包括驱动主动轮、驱动同步带、驱动从动轮、升降主动轮、升降从动轮、同步带夹块以及配重块,其中驱动主动轮安装在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上,驱动从动轮、升降主动轮和升降从动轮分别安装在所述IC塔的侧板上,所述驱动从动轮和升降主动轮同轴设置于所述IC塔的塔身底端,升降从动轮设置于所述IC塔的塔身顶端,驱动主动轮通过驱动同步带与驱动从动轮相连,升降主动轮通过升降往复同步带与升降从动轮相连,所述升降送卡机构通过同步带夹块与升降往复同步带的一侧固连,配重块通过同步带夹块安装在所述升降往复同步带的另一侧,所述配重块远离所述升降往复同步带的表面上设有起导向作用的导向片,在IC塔靠近所述升降传动机构一侧的侧板上安装有支板,所述支板上安装有导向槽,所述导向片垂直于所述配重块的一端插入到所述导向槽中。
[0008]所述升降送卡机构包括框架、送卡机构和推手移动机构,其中送卡机构和推手移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送卡滚轮安装在送卡机构上,所述推手安装在推手移动机构上,所述输送卡道设置于所述框架的上沿上。
[0009]所述框架包括框架固定板及框架侧板,所述框架上靠近所述升降传动机构一侧的框架固定板与所述升降往复同步带和所述滑块均固连,所述框架远离所述升降传动机构一侧的框架固定板上设有限位用的感应片,在IC塔远离所述升降传动机构一侧的侧板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与所述感应片相配合的限位开关。
[0010]所述送卡机构除所述送卡滚轮外还包括轴承轮、轴承轮架、直流电机、直流电机架、送卡同步带轮、送卡同步带、送卡支座以及传动轴,其中送卡支座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框架两侧的框架侧板内侧,直流电机通过直流电机架安装在靠近所述升降传动机构一侧的送卡支座上,传动轴通过轴承支承分别安装在送卡支座上,所述直流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直流电机架后与送卡同步带轮相连,所述传动轴远离所述输送卡道的一端也安装有送卡同步带轮,所述送卡同步带轮通过送卡同步带依次相连,所述送卡滚轮安装在所述传动轴靠近所述输送卡道的一端,所述送卡滚轮的正下方设置有轴承轮,所述轴承轮通过轴承轮架安装在所述框架侧板的内侧,IC芯片卡在传送时由所述送卡滚轮和轴承轮之间穿过。
[0011]所述推手移动机构除所述推手外还包括伺服电机、移动同步带、导向轴、导向块、伺服电机架、带轮支座和推手驱动带轮,所述伺服电机架和带轮支座分别安装在所述框架两侧的框架侧板下沿,伺服电机安装在所述伺服电机架的下表面上,且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伺服电机架与推手驱动带轮相连,所述带轮支座上也安装有推手驱动带轮,所述推手驱动带轮通过移动同步带相连,所述导向轴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框架两侧的框架侧板上,所述导向块套装在所述导向轴上,所述导向块通过连接板与移动同步带固连,在所述导向块的下方安装有升降气缸,所述推手安装在所述升降气缸上,所述推手通过所述升降气缸驱动升降。
[0012]所述输送卡道包括长卡道和短卡道,所述短卡道分别设置于写卡夹机构两侧,所述长卡道沿长度方向的边沿设有一个长方形缺口,沿垂直于所述平台的方向看去,所述短卡道及所述长卡道的长方形缺口使得所述输送卡道在沿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形成了 一个方形缺口,所述写卡夹机构在升降送卡机构移动时依次由所述方形缺口中穿过所述升降送卡机构。[0013]所述写卡夹机构除所述写卡夹上夹外还包括写卡夹底座,所述写入卡道设置于所述写卡夹底座上,所述写卡夹底座上设有写卡夹固定块,所述写卡夹机构通过所述写卡夹固定块安装在所述IC塔的立板上,所述写卡夹上夹通过销轴与所述写卡夹底座铰接,所述销轴上设有使所述写卡夹上夹自动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写卡夹上夹包括穿过所述立板的舌状端部,所述开夹机构的开夹手在开启写卡夹上夹时压住所述舌状端部;所述写卡夹上夹的两侧设有调整块,IC芯片卡在所述写卡夹上夹开启时由所述调整块的下方进入到所述写卡夹底座的写入卡道中,所述写卡夹上夹闭合时,IC芯片卡夹在所述调整块之间;在所述写卡夹底座远离所述写卡夹固定块的一端设有定位轴承,所述定位轴承的轴向与写卡夹底座垂直,所述定位轴承的外圈在IC芯片卡进入所述写卡夹机构时与IC芯片卡的边沿接触。
[0014]所述开夹机构除所述开夹手外还包括气缸、气缸底座、连杆、开夹手座以及气缸架,所述开夹机构通过气缸底座安装在所述升降送卡机构的窄端开口边沿,开夹手座和气缸架安装在所述气缸底座上,所述开夹手与所述开夹手座铰接,气缸安装在所述气缸架上,所述气缸的缸杆头部通过连杆与所述开夹手相连,所述开夹机构的开夹手在随升降送卡机构移动时通过所述气缸缸杆的缩回与写卡夹机构无碰触,所述开夹机构的开夹手在所述气缸的缸杆伸出时压住所述写卡夹上夹的舌状端部。
[001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0016]1、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送卡机构沿IC塔上下升降,并把IC芯片卡分配到每个写卡夹机构里,充分的利用了塔式结构的优势,即当升降送卡机构运行到某一个写卡夹机构的时候,其他写卡夹机构可以继续工作,彼此之间不受影响,直到IC芯片卡数据写入完成,实现了多个IC芯片卡同时数据写入,极大地提高了整个设备运行效率和设备的产能。
[0017]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写卡夹机构安装在固定的IC塔上,使得设备在运行过程中,IC芯片卡数据的写入更加稳定,完全避免由于高速运动而带来的线缆及通讯方面的各种不良影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I处放大图;
[0020]图3为图1中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21]图4为图3中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22]图5为图3中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0023]图6为图1中写卡夹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图6中写卡夹机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25]图8为图1中升降送卡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图8中II处放大图;
[0027]图10为图8中升降送卡机构的主视图;
[0028]图11为图1中开夹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1为IC塔,2为平台,3为写卡夹底座,4为写卡夹上夹,5为定位轴承,6为销轴,7为调整块,8为驱动轮,9为升降往复同步带,10为驱动同步带,11为同步带夹块,12为配重块,13为升降主动轮,14为升降从动轮,15为气缸,16为气缸底座,17为连杆,18为开夹手座,19为开夹手,20为气缸架,21为销轴,22为长卡道,23为短卡道,24为框架,25为送卡滚轮,26为轴承轮,27为轴承轮架,28为直流电机,29为限位块,30为移动同步带,31为送卡同步带,32为送卡同步带轮,33为导向轴,34为导向块,35为推手,36为直流电机架,37为伺服电机架,38为带轮支座,39送卡支座39,40为推手驱动带轮,41为框架固定板,42为传动轴,43为卡槽,44为销轴,45为减速机,46为伺服电机,47为安装架,48为直线导轨,49为升降驱动机构,50为升降传动机构,51为写卡夹机构,52为升降送卡机构,53为开夹机构,54为侧板,55为立板,56为驱动从动轮,57为导向片,58为导向槽,59为支板,60为写卡夹固定块,61为舌状端部,62为框架侧板,63为送卡机构,64为推手移动机构,65为写入卡道,66为滑块,67为感应片,68为限位开关,69为连接板,70为升降气缸,71为升降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0031]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IC塔1、平台2、升降驱动机构49,升降传动机构50、写卡夹机构51、升降送卡机构52和开夹机构53,其中如图4所示,所述升降驱动机构49包括升降驱动电机71、减速机45以及安装架47,所述升降驱动电机71与减速机45相连,减速机45通过安装架47固定在平台2上,所述升降驱动电机71为伺服电机。如图1所示,IC塔I垂直安装在所述平台2上,所述IC塔I的塔身包括两个侧板54以及一个与所述侧板54均垂直的立板55,这使得所述IC塔I的塔身横截面呈“凹”字型。升降传动机构50包括驱动主动轮8、驱动同步带10、驱动从动轮56、升降主动轮13、升降往复同步带9、升降从动轮14、同步带夹块11以及配重块12,其中驱动主动轮8安装在所述减速机45的输出轴上,驱动从动轮56、升降主动轮13和升降从动轮14分别安装在IC塔I靠近所述减速机45输出轴一侧的侧板54上,所述驱动从动轮56和升降主动轮13同轴设置于所述IC塔I的塔身底端,且所述驱动从动轮56带动所述升降主动轮13同步转动,升降从动轮14设置于所述IC塔I的塔身顶端,驱动主动轮8通过驱动同步带10与驱动从动轮56相连,升降主动轮13通过升降往复同步带9与升降从动轮14相连。如图2所示,升降送卡机构52通过同步带夹块11与所述升降往复同步带9的一侧固连,在所述升降往复同步带9的另一侧则设有用于平衡所述升降送卡机构52重力的配重块12,所述配重块12通过同步带夹块11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往复同步带9上。如图1所示,在所述配重块12远离所述升降往复同步带9的表面上设有起导向作用的导向片57,在IC塔I靠近所述升降传动机构50 —侧的侧板54上安装有支板59,所述支板59上安装有导向槽58,且所述导向槽58沿垂直于平台2的方向设置,如图4所示,所述导向片57的横截面呈L型,且所述导向片57垂直于所述配重块12的一端插入到所述导向槽58中。
[0032]写卡夹机构51垂直安装在所述IC塔I的立板55上,如图6?7所示,所述写卡夹机构51包括写卡夹底座3和写卡夹上夹4,其中写卡夹底座3与IC塔I的立板55相接触的一端设有写卡夹固定块60,写卡夹机构51通过所述写卡夹固定块60安装在所述IC塔I的立板55上。写卡夹上夹4包括穿过所述立板55的舌状端部61,所述写卡夹上夹4通过销轴6与所述写卡夹底座3铰接,所述销轴6设置于所述舌状端部61的根部下方,且所述销轴6上设有复位弹簧,以使所述写卡夹上夹4能够自动恢复到与所述写卡夹底座3相平行的位置,在所述写卡夹上夹4上设有数据写入端口,所述数据写入端口与数据写入设备相连,工作时IC芯片卡上的IC芯片与所述数据写入端口对接。所述写卡夹底座3上设有写入卡道65,所述写卡夹上夹4的两侧均设有调整块7,如图7所示,工作时,写卡夹上夹4被开夹机构53压下开启,调整块7也随之抬起,IC芯片卡由所述调整块7的下方进入到所述写卡夹底座3的写入卡道65中。在写卡夹底座3远离所述写卡夹固定块60的一端设有定位轴承5,所述定位轴承5的轴向与写卡夹底座3垂直,且所述定位轴承5的外圈在工作时与IC芯片卡的边沿接触以减缓所述IC芯片卡的运行速度并使所述IC芯片卡准确停在写卡夹机构51中,待IC芯片卡进入到写卡夹机构51后,开夹机构53将写卡夹上夹4释放,写卡夹上夹4在所述销轴6上的复位弹簧作用下自动复位,此时写卡夹上夹4两侧的调整块7将IC芯片卡夹在中间,以进一步调整IC芯片卡位置,保证工作时IC芯片卡上的IC芯片与写卡夹机构51上的数据写入端口准确对接。本实用新型在IC塔I上安装有多个写卡夹机构51,所述写卡夹机构51平行设置,且所述写卡夹机构5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写卡夹机构51在数据写入时彼此之间不受影响。
[0033]如图4及图8?10所示,所述升降送卡机构52包括框架24、送卡机构63和推手移动机构64,其中如图4所示,沿垂直于平台2的方向看去,所述框架24为窄端开口的“凸”字型结构,包括两个框架固定板41及两侧的框架侧板62。如图2所示,所述框架24通过同步带夹块11与升降传动机构50的升降往复同步带9固连,在IC塔I靠近所述升降传动机构50 —侧的侧板54上,沿垂直于平台2的方向设有直线导轨48,所述直线导轨48上设有滑块66,所述框架24靠近所述升降传动机构50 —侧的框架固定板41与所述滑块66固连,所述升降送卡机构52即通过所述滑块66和直线导轨48安装在所述IC塔I上,工作时所述升降送卡机构52在升降往复同步带9的带动下沿所述直线导轨48移动。在所述框架24的上沿设有用于传送IC芯片卡的输送卡道,所述输送卡道包括一个长卡道22和两个短卡道23,如图9所示,在所述输送卡道上设有卡槽43,IC芯片卡便在所述卡槽43内移动,工作时,由于升降驱动电机71为伺服电机,升降送卡机构52能够通过伺服系统控制准确移动到指定位置从而使所述升降送卡机构52上的输送卡道与写卡夹机构51上的写入卡道65构成一个输送IC芯片卡的完整通道。两个短卡道23位于同一直线上并分别设置于写卡夹机构51两侧,所述长卡道22沿长度方向的边沿则设有一个长方形缺口,沿垂直于平台2的方向看去,两个短卡道23及所述长卡道22的长方形缺口使得输送卡道在沿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形成了一个方形缺口,升降送卡机构52在移动时,写卡夹机构51由所述方形缺口中穿过。如图4所示,在所述框架24远离所述升降传动机构50 —侧的框架固定板41上设有限位用的感应片67,在IC塔I远离所述升降传动机构50 —侧的侧板54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与所述感应片67相配合的限位开关68,所述感应片67及限位开关68用于限定升降送卡机构52的移动范围,本实施例中,限位开关68的型号为EE-SX77EA,生产厂家为欧姆龙。
[0034]所述送卡机构63包括送卡滚轮25、轴承轮26、轴承轮架27、直流电机28、直流电机架36、三个送卡同步带轮32、送卡同步带31、两个送卡支座39以及传动轴42,其中两个送卡支座39分别通过销轴44安装在框架24两侧的框架侧板62上,所述销轴44上安装有限定所述送卡支座39位置的限位块29,所述送卡支座39能够绕所述销轴44转动抬起。直流电机28通过直流电机架36安装在靠近所述升降传动机构50 —侧的送卡支座39上,所述直流电机28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直流电机架36并与一个送卡同步带轮32相连,两个传动轴42通过轴承支承分别安装在两个送卡支座39上,且两个传动轴42在远离所述输送卡道的一端均安装有送卡同步带轮32,三个送卡同步带轮32通过送卡同步带31相连。两个传动轴42在靠近所述输送卡道的一端均安装有送卡滚轮25,且在所述送卡滚轮25的正下方均设置有轴承轮26,所述轴承轮26为从动轮,如图9所示,所述轴承轮26通过轴承轮架27安装在所述框架侧板62的内侧。工作时IC芯片卡由所述送卡滚轮25和轴承轮26之间穿过,直流电机28通过送卡同步带轮32及送卡同步带31的传动驱动所述送卡滚轮25转动,进而驱动IC芯片卡沿所述输送卡道移动。
[0035]所述推手移动机构64包括伺服电机46、移动同步带30、两个平行的导向轴33、导向块34、推手35、伺服电机架37、带轮支座38和两个推手驱动带轮40,所述伺服电机架37和带轮支座38分别安装在框架24两侧的框架侧板62下沿,伺服电机46安装在所述伺服电机架37的下表面,且所述伺服电机46的输出轴穿过所述伺服电机架37与一个推手驱动带轮40相连,另一个推手驱动带轮40安装在所述带轮支座38上,两个推手驱动带轮40通过移动同步带30相连。所述导向轴33设置在送卡支座39的下方,且所述导向轴33的两端分别垂直安装在框架24两侧的框架侧板62上,所述导向块34套装在所述两个平行的导向轴33上。所述导向块34下表面设有连接板69,所述导向块34通过所述连接板69与移动同步带30固连,如图3所示,在所述导向块34的下方安装有升降气缸70,推手35安装在所述升降气缸70上。工作时,伺服电机46通过推手驱动带轮40及移动同步带30的传动带动导向块34沿导向轴33移动,所述升降气缸70控制推手35的升降,所述推手35推动IC芯片卡在送卡机构63的输送卡道内以及写卡夹机构51的写入卡道65内移动。
[0036]如图11所示,所述开夹机构53包括气缸15、气缸底座16、连杆17、开夹手座18、开夹手19、气缸架20以及销轴21,如图4所示,所述开夹机构53通过气缸底座16安装在所述框架24的窄端开口边沿,开夹手座18和气缸架20安装在所述气缸底座16的同一表面上,用于压下写卡夹上夹4的开夹手19通过销轴21铰接在所述开夹手座18上,推动所述开夹手19转动的气缸15安装在所述气缸架20上,所述气缸15的缸杆头部通过连杆17与所述开夹手19相连,且所述连杆1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气缸15的缸杆头部以及开夹手19铰接。所述开夹机构53随升降送卡机构52移动,在移动时所述气缸15的缸杆为缩回状态以防止开夹手19与写卡夹机构51的写卡夹上夹4相碰,当移动到指定位置时,所述气缸15的缸杆伸出带动所述开夹手19转动,使所述开夹手19压住写卡夹上夹4的舌状端部61,从而将写卡夹机构51的写卡夹上夹4压下开启。
[0037]由于升降驱动机构49中的升降驱动电机71为伺服电机,所述升降送卡机构52通过所述升降驱动电机71驱动及相关伺服系统控制能够准确移动到指定位置,此为现有常用技术。所述推手35由升降送卡机构52上的伺服电机46驱动移动,所述推手35通过所述伺服电机46驱动及相关伺服系统控制能够推动IC芯片卡准确移动到写卡夹机构51内的指定位置,再加上写卡夹机构51上设有定位轴承5及调整块7,进一步保证IC芯片卡定位准确,使IC芯片卡上的IC芯片准确与写卡夹机构51上的数据写入端口对接。
[003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0039]1.设备刚开始运行(即设备中无IC芯片卡)。
[0040]本实用新型为一个IC芯片卡数据写入设备的一部分,如图3所示,整个设备包括一个走卡通道层,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远离升降传动机构50的一侧为输入侧,即未写入数据的IC芯片卡由该侧进入,本实用新型靠近升降传动机构50的一侧为输出侧。首先升降驱动机构49驱动升降送卡机构52移动至所述走卡通道层,从上一机构发出一张未写入数据的IC芯片卡,用于推动IC芯片卡移动的推手35此时位于导向轴33靠近输入侧的一端并处于未升起状态,IC芯片卡可以沿升降送卡机构52上的输送卡道在所述推手35的上方移动,直流电机28带动输入侧的送卡滚轮25驱动IC芯片卡沿所述输送卡道移动至指定位置,此时所述IC芯片卡完全进入到升降送卡机构52中,且所述IC芯片卡的插入端与写卡夹机构51的输入侧边沿还有一段距离,所述IC芯片卡的另一端则与升降送卡机构52上的位于输入侧的框架侧板62之间存在空隙,推手35可由所述空隙中升起并推动IC芯片卡移动。所述IC芯片卡完全进入升降送卡机构52后,升降驱动机构49驱动所述升降送卡机构52沿直线导轨48移动至等待装入IC芯片卡的写卡夹机构51处,此时所述升降送卡机构52上的输送卡道与所述写卡夹机构51上的写入卡道65 —起构成一个传递IC芯片卡的完整通道,开夹机构53的气缸15驱动开夹手19转动将所述写卡夹机构51上的写卡夹上夹4压下开启,推手35在升降气缸70的作用下升起并在伺服电机46驱动下推动IC芯片卡进入到所述写卡夹机构51中,由于伺服系统的控制以及写卡夹机构51上设有定位轴承5和调整块7, IC芯片卡准确停在写卡夹机构51内的指定位置,然后开夹机构53控制写卡夹上夹4合夹,工作时IC芯片卡上的IC芯片与写卡夹机构51上的数据写入端口准确对接,这时就可以对IC芯片卡进行数据写入,升降送卡机构52则重新移动至走卡通道层,重复上述的动作,直到IC芯片卡布满所有写卡夹机构51,写卡夹机构51在数据写入时彼此之间不受影响。
[0041]2.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即所有写卡夹机构装满IC芯片卡,且部分IC芯片卡数据写入完成)。
[0042]首先,升降驱动机构49驱动升降送卡机构52移动至整个设备的走卡通道层,从上一机构发出一张未写入数据的IC芯片卡,直流电机28带动输入侧的送卡滚轮25驱动所述IC芯片卡沿输送卡道22移动至指定位置,然后升降驱动机构49驱动升降送卡机构52移动至数据写入完成的IC芯片卡所在的写卡夹机构51处,开夹机构53的气缸15驱动开夹手19打开写卡夹上夹4,由伺服电机46驱动推手35将数据写入完成的IC芯片卡移动至升降送卡机构上的指定位置,此时所述IC芯片卡的插入端进入到输出侧的送卡滚轮25与轴承轮26之间,所述IC芯片卡的另一端则与写卡夹机构51完全脱离,然后升降气缸70降下推手35,所述推手35在伺服电机46驱动下由未写入数据的IC芯片卡下方移动至升降送卡机构52的输入侧,推手35升起并通过伺服电机46驱动将未写入数据的IC芯片卡推入到写卡夹机构51里,再由开夹机构53控制写卡夹上夹4合夹,开始对IC芯片卡进行数据写入。然后升降送卡机构带着数据写入完成的IC芯片卡移动至走卡通道层,所述数据写入完成的IC芯片卡通过直流电机28带动输出侧的送卡滚轮25驱动将其送到整个设备的下一个机构。
【权利要求】
1.一种IC芯片卡数据写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IC塔(I)、平台(2)、升降驱动机构(49),升降传动机构(50)、写卡夹机构(51)、升降送卡机构(52)和开夹机构(53),其中IC塔(I)和升降驱动机构(49)安装在平台(2)上,所述IC塔(I)包括侧板(54)和立板(55),升降传动机构(50)安装在所述IC塔(I) 一侧的侧板(54)上,且所述升降传动机构(50)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49)相连,在该侧板(54)上还安装有直线导轨(48)及滑块(66),升降送卡机构(52 )通过所述直线导轨(48 )及滑块(66 )安装在所述IC塔(I)上,所述升降传动机构(50)包括升降往复同步带(9),所述升降送卡机构(52)与所述升降往复同步带(9)固连,且所述升降送卡机构(52)通过所述升降往复同步带(9)带动升降;写卡夹机构(51)安装在所述IC塔(I)的立板(55 )上,且所述写卡夹机构(51)在升降送卡机构(52 )升降时依次穿过所述升降送卡机构(52),所述写卡夹机构(51)上设有写入卡道(65),所述升降送卡机构(52)上设有输送卡道,所述写入卡道(65)和输送卡道在IC芯片卡数据写入时构成一个输送IC芯片卡的完整通道,所述升降送卡机构(52)上设有送卡滚轮(25)及可移动的推手(35),IC芯片卡通过所述推手(35)推动进入或移出所述写卡夹机构(51),通过所述送卡滚轮(25)驱动进入或移出所述升降送卡机构(52);开夹机构(53)安装在所述升降送卡机构(52)的窄端开口边沿,所述开夹机构(53)包括开夹手(19),所述写卡夹机构(51)包括写卡夹上夹(4),所述写卡夹上夹(4)通过所述开夹机构(53)的开夹手(19)压下开启,IC芯片卡在所述写卡夹上夹(4)开启时进入到所述写卡夹机构(51)中,所述写卡夹上夹(4)在所述IC芯片卡完全进入后通过所述开夹机构(53)释放闭合,在所述写卡夹上夹(4)上设有数据写入端口,IC芯片卡上的IC芯片在数据写入时与所述数据写入端口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C芯片卡数据写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49 )包括升降驱动电机(71)、减速机(45 )以及安装架(47 ),升降驱动电机(71)与减速机(45 )相连,所述减速机(45 )通过安装架(47 )固定在所述平台(2 )上,所述减速机(45 )的输出轴与所述升降传动机构(50)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IC芯片卡数据写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传动机构(50)除升降往复同步带(9)外还包括驱动主动轮(8)、驱动同步带(10)、驱动从动轮(56)、升降主动轮(13)、升降从动轮(14)、同步带夹块(11)以及配重块(12),其中驱动主动轮(8)安装在所述减速机(45)的输出轴上,驱动从动轮(56)、升降主动轮(13)和升降从动轮(14)分别安装在所述IC塔(I)的侧板(54)上,所述驱动从动轮(56)和升降主动轮(13)同轴设置于所述IC塔(I)的塔身底端,升降从动轮(14)设置于所述IC塔(I)的塔身顶端,驱动主动轮(8)通过驱动同步带(10)与驱动从动轮(56)相连,升降主动轮(13)通过升降往复同步带(9)与升降从动轮(14)相连,所述升降送卡机构(52)通过同步带夹块(11)与升降往复同步带(9)的一侧固连,配重块(12)通过同步带夹块(11)安装在所述升降往复同步带(9)的另一侧,所述配重块(12)远离所述升降往复同步带(9)的表面上设有起导向作用的导向片(57),在IC塔(I)靠近所述升降传动机构(50) —侧的侧板(54)上安装有支板(59),所述支板(59)上安装有导向槽(58),所述导向片(57)垂直于所述配重块(12)的一端插入到所述导向槽(58)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C芯片卡数据写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送卡机构(52)包括框架(24)、送卡机构(63)和推手移动机构(64),其中送卡机构(63)和推手移动机构(64)安装在所述框架(24)上,所述送卡滚轮(25)安装在送卡机构(63)上,所述推手(35)安装在推手移动机构(64)上,所述输送卡道设置于所述框架(24)的上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IC芯片卡数据写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4)包括框架固定板(41)及框架侧板(62),所述框架(24)上靠近所述升降传动机构(50)—侧的框架固定板(41)与所述升降往复同步带(9)和所述滑块(66)均固连,所述框架(24)远离所述升降传动机构(50)—侧的框架固定板(41)上设有限位用的感应片(67),在IC塔(I)远离所述升降传动机构(50)—侧的侧板(54)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与所述感应片(67)相配合的限位开关(6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IC芯片卡数据写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卡机构(63)除所述送卡滚轮(25 )外还包括轴承轮(26 )、轴承轮架(27 )、直流电机(28 )、直流电机架(36 )、送卡同步带轮(32)、送卡同步带(31)、送卡支座(39)以及传动轴(42),其中送卡支座(39)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框架(24)两侧的框架侧板(62)内侧,直流电机(28)通过直流电机架(36)安装在靠近所述升降传动机构(50) —侧的送卡支座(39)上,传动轴(42)通过轴承支承分别安装在送卡支座(39)上,所述直流电机(28)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直流电机架(36)后与送卡同步带轮(32)相连,所述传动轴(42)远离所述输送卡道的一端也安装有送卡同步带轮(32),所述送卡同步带轮(32)通过送卡同步带(31)依次相连,所述送卡滚轮(25)安装在所述传动轴(42)靠近所述输送卡道的一端,所述送卡滚轮(25)的正下方设置有轴承轮(26),所述轴承轮(26)通过轴承轮架(27)安装在所述框架侧板(62)的内侧,IC芯片卡在机构工作时由所述送卡滚轮(25)和轴承轮(26)之间穿过。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IC芯片卡数据写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手移动机构(64)除所述推手(35)外还包括伺服电机(46)、移动同步带(30)、导向轴(33)、导向块(34)、伺服电机架(37)、带轮支座(38)和推手驱动带轮(40),所述伺服电机架(37)和带轮支座(38 )分别安装在所述框架(24 )两侧的框架侧板(62 )下沿,伺服电机(46 )安装在所述伺服电机架(37)的下表面上,且所述伺服电机(46)的输出轴穿过所述伺服电机架(37)与推手驱动带轮(40)相连,所述带轮支座(38)上也安装有推手驱动带轮(40),所述推手驱动带轮(40)通过移动同步带(30)相连,所述导向轴(33)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框架(24)两侧的框架侧板(62)上,所述导向块(34)套装在所述导向轴(33)上,所述导向块(34)通过连接板(69)与移动同步带(30)固连,在所述导向块(34)的下方安装有升降气缸(70),所述推手(35)安装在所述升降气缸(70)上,所述推手(35)通过所述升降气缸(70)驱动升降。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IC芯片卡数据写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卡道包括长卡道(22)和短卡道(23),所述短卡道(23)分别设置于写卡夹机构(51)两侧,所述长卡道(22)沿长度方向的边沿设有一个长方形缺口,沿垂直于所述平台(2)的方向看去,所述短卡道(23 )及所述长卡道(22 )的长方形缺口使得所述输送卡道在沿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形成了一个方形缺口,所述写卡夹机构(51)在升降送卡机构(52)移动时依次由所述方形缺口中穿过所述升降送卡机构(5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C芯片卡数据写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写卡夹机构(51)除所述写卡夹上夹(4)外还包括写卡夹底座(3),所述写入卡道(65)设置于所述写卡夹底座(3)上,所述写卡夹底座(3)上设有写卡夹固定块(60),所述写卡夹机构(51)通过所述写卡夹固定块(60 )安装在所述IC塔(I)的立板(55 )上,所述写卡夹上夹(4)通过销轴(6 )与所述写卡夹底座(3)铰接,所述销轴(6)上设有使所述写卡夹上夹(4)自动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写卡夹上夹(4)包括穿过所述立板(55)的舌状端部(61),所述开夹机构(53)的开夹手(19)在开启写卡夹上夹(4)时压住所述舌状端部(61);所述写卡夹上夹(4)的两侧设有调整块(7),IC芯片卡在所述写卡夹上夹(4)开启时由所述调整块(7)的下方进入到所述写卡夹底座(3)的写入卡道(65)中,所述写卡夹上夹(4)闭合时,IC芯片卡夹在所述调整块(7)之间;在所述写卡夹底座(3)远离所述写卡夹固定块(60)的一端设有定位轴承(5),所述定位轴承(5)的轴向与写卡夹底座(3)垂直,所述定位轴承(5)的外圈在IC芯片卡进入所述写卡夹机构(51)时与IC芯片卡的边沿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C芯片卡数据写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夹机构(53)除所述开夹手(19)外还包括气缸(15)、气缸底座(16)、连杆(17)、开夹手座(18)以及气缸架(20),所述开夹机构(53)通过气缸底座(16)安装在所述升降送卡机构(52)的窄端开口边沿,开夹手座(18 )和气缸架(20)安装在所述气缸底座(16)上,所述开夹手(19)与所述开夹手座(18 )铰接,气缸(15 )安装在所述气缸架(20 )上,所述气缸(15 )的缸杆头部通过连杆(17)与所述开夹手(19)相连,所述开夹机构(53)的开夹手(19)在随升降送卡机构(52)移动时通过所述气缸(15)缸杆的缩回与写卡夹机构(51)无碰触,所述开夹机构(53)的开夹手(19)在所述气缸(15)的缸杆伸出时压住所述写卡夹上夹(4)的舌状端部(61)。
【文档编号】G06K17/00GK203689545SQ201420009201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7日
【发明者】董峰, 李虎 申请人:沈阳友联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