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板以及触控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41189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覆盖板以及触控板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覆盖板以及一种触控板。覆盖板具有一透光区以及一装饰区。装饰区位于透光区的至少一侧。覆盖板包括一第一基底、一装饰结构以及一强化层。第一基底具有一第一面、一第二面以及一侧面。装饰结构设置在第一基底的第一面的一侧,且装饰结构位于装饰区中。强化层设置在第一基底的侧面上,且强化层并至少部分覆盖侧面。触控板包括上述的覆盖板以及一触控感测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强化层提高覆盖板的机械强度并提高以此覆盖板形成的触控板的制造合格率与产品可靠性。【专利说明】覆盖板以及触控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覆盖板以及触控板,特别涉及一种在基底的侧面设置强化层的覆盖板与触控板。【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触控感应技术迅速地发展,许多消费性电子产品例如移动电话(mobilephone)、全球定位系统(GPSnavigatorsystem)、平板计算机(tabletPC)、个人数码助理(PDA)以及笔记本记算机(laptopPC)等均有与触控功能结合的产品推出。在触控板的结构中,位于外侧的覆盖板由于需具有高机械强度用以形成保护、覆盖或是美化对应装置的效果,故一般常以强化玻璃形成覆盖板。然而,当应用的强度需求规格增加导致强化玻璃本身强度可能不符需求,或是当已完成化学强化的玻璃再进行切割或磨边等加工之后可能导致玻璃局部区域的强化层被移除或产生出不具有强化层的新表面,进而降低玻璃本身的强度。故如何增加覆盖板的强度实为一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覆盖板以及触控板,利用在覆盖板中的第一基底的侧面设置强化层,借此达到提高覆盖板的机械强度,并进而提高以此覆盖板形成的触控板的制造合格率与产品可靠性。[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覆盖板,具有一透光区以及一装饰区,且装饰区位于透光区的至少一侧。覆盖板包括一第一基底、一装饰结构以及一强化层。第一基底具有一第一面、一第二面以及一侧面。装饰结构设置在第一基底的第一面的一侧,且装饰结构位于装饰区中。强化层设置在第一基底的侧面上,且强化层至少部分覆盖侧面。[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板,包括一覆盖板以及一触控感测组件。覆盖板具有一透光区以及一装饰区,装饰区位于透光区的至少一侧。覆盖板包括一第一基底、一装饰结构以及一强化层。第一基底具有一第一面、一第二面以及一侧面。装饰结构设置在第一基底的第一面的一侧,且装饰结构位于装饰区中。强化层设置在第一基底的侧面上,且强化层至少部分覆盖侧面。【专利附图】【附图说明】[0006]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覆盖板的示意图;[0007]图2为沿图1中A-A’剖线所绘示的剖视图;[0008]图3到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一基底与强化层的搭配状况示意图;[0009]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覆盖板的示意图;[0010]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覆盖板的示意图;[0011]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触控板的示意图;[0012]图12到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触控感测组件的示意图;[0013]图16到图2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网格电极的示意图;[0014]图2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触控板的示意图;[0015]图2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触控板的示意图;[0016]图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触控板的示意图;[0017]图2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触控板的示意图;[0018]图2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的触控板的示意图;[0019]图2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的覆盖板的示意图;[0020]图2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1的覆盖板的示意图;[0021]图2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的覆盖板的示意图;[0022]图2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3的覆盖板的示意图;[0023]图3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4的覆盖板的示意图。[0024]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0025]11-13,21-23触控板[0026]101-103,201-203,301-305覆盖板[0027]110第一基底[0028]IlOA第一面[0029]IlOB第二面[0030]IlOE蚀刻结构[0031]IlOP平面[0032]IlOS侧面[0033]120强化层[0034]130装饰结构[0035]131第一装饰层[0036]132第二装饰层[0037]133第三装饰层[0038]140遮光层[0039]150触控感测组件[0040]150C走线[0041]150M网格电极[0042]150R触控信号接收电极[0043]150S触控电极[0044]150T触控信号驱动电极[0045]150X第一轴向电极[0046]150Y第二轴向电极[0047]155绝缘层[0048]155P绝缘块[0049]160外围走线[0050]210第二基底[0051]230遮蔽结构[0052]231第一遮蔽层[0053]239第二遮蔽层[0054]370内框层[0055]380缓冲绝缘层[0056]390防污层[0057]395功能孔洞[0058]Rl透光区[0059]R2装饰区[0060]X第一方向[0061]Xl第一子电极[0062]X2第一连接线[0063]Y第二方向[0064]Yl第二子电极[0065]Y2第二连接线[0066]Z垂直投影方向【具体实施方式】[0067]为使本实用新型所属【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特列举本实用新型的数个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0068]实施例1[0069]请参考图1到图8。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覆盖板的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A-A’剖线所绘示的剖视图。图3到图8所示为本实施例的第一基底与强化层的搭配状况示意图。为了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附图仅为示意用以容易了解本实用新型,其详细的比例可依照设计的需求进行调整。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一种覆盖板101,具有一透光区Rl以及一装饰区R2,装饰区R2位于透光区Rl的至少一侧。在本实施例中,装饰区R2优选围绕透光区R1,但并不以此为限。覆盖板101包括一第一基底110、一强化层120以及一装饰结构130。第一基底110具有一第一面110A、一第二面IlOB以及一侧面110S。第一面IlOA与第二面IlOB分别为第一基底110上相对的上下表面,而侧面IlOS可视为第一基底110除了第一面IlOA与第二面IlOB的外的剩余侧表面,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一基底110可包括玻璃基底、强化玻璃基底、陶瓷基底、塑胶基底或其他具有高机械强度特性的适合材料所形成的基底。装饰结构130设置在第一基底110的第一面IlOA的一侧,且装饰结构130位于装饰区R2中,用以在第一基底110的第二面IlOB的一侧形成装饰效果。装饰结构130可由单层或多层堆栈的装饰层例如彩色油墨、彩色光致抗蚀刻剂或其他具有颜色或材质效果的材料所形成。强化层120设置在第一基底110的侧面IlOS上,且强化层120至少部分覆盖侧面110S。在本实施例中,强化层120可通过点涂、喷涂、浸泡或其他适合的方式形成,故强化层120可包括一强化涂层或强化涂胶,但并不以此为限。通过在第一基底110的侧面IlOS形成强化层120,可弥补第一基底110的边缘经过切割或磨边等加工之后可能导致的强度降低的问题,达到提高覆盖板101整体的机械强度的目的。此外,本实施例的覆盖板101可还包括一遮光层140,设置在装饰结构130上。换句话说,装饰结构130在一垂直第一基底110的垂直投影方向Z上至少部分设置在遮光层140与第一基底110之间。遮光层140可包括一深色油墨层、一深色光致抗蚀刻剂层或一反射层,用以与使用非黑色装饰层例如白色装饰层所形成的装饰结构130进行搭配,用以产生所需的装饰效果。[0070]进一步说明,如图3与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基底110的侧面IlOS可通过倒角加工后而变为由多个平面IlOP所构成的侧面IlOS(此状况一般称为C角),强化层120可视需要全面覆盖侧面IlOS(如图3所示)或仅部分覆盖部分的平面IlOP(如图4所示)。此外,第一基底110的侧面IlOS也可通过加工处理后而变为一曲面(如图5所示,此状况一般称为R角)。通过本实施例的强化层120的设置,可弥补第一基底110经过上述各加工处理之后可能导致的强度降低的问题,达到提高机械强度的目的。另外,侧面IlOS虽可通过侧面蚀刻后具有多个蚀刻结构IlOE(如图6所示)用以增加机械强度,但可以再通过本实施例的强化层120的设置,进一步提高机械强度。上述的侧面蚀刻可用以将第一基底110中通过切割或磨边等加工的切削断面所产生的微小锐利尖刺状的碎裂变为一颗颗的圆弧状或齿状的平缓凹槽用以达到平滑化的效果。另外,本实施例的第一基底的第一面IlOA与第二面IlOB除了可分别为一般相对的两平面外,第二面IlOB也可为部分平面与部分曲面的结合,且第二面IlOB可与曲面的侧面IlOS搭配(如图7所示),而使得此状况下的第一基底110可视为一所谓的2.2?基底。此外,如图8所示,第二面IlOB也可与侧面IlOS构成一连续曲面,此状况下的第一基底110可视为一所谓的2.5D基底。[0071]下文将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同实施例进行说明,且为简化说明,以下说明主要针对各实施例不同的部分进行详述,而不再对相同的部分作重复赘述。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相同的组件是以相同的标号进行标示,用以方便在各实施例间互相对照。[0072]实施例2[0073]请参考图9。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覆盖板102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强化层120优选是至少部分覆盖装饰结构130,而装饰结构130优选是部分设置在强化层120与第一基底110之间。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装饰结构130可先形成在第一基底110上并部分覆盖第一基底110的侧面110S,而强化层120是在装饰结构130之后形成,借此可确保在第一基底110的边缘区域的装饰效果O[0074]实施例3[0075]请参考图10。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覆盖板103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强化层120至少部分设置在装饰结构130与第一基底110之间,装饰结构130至少部分覆盖强化层120。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强化层120可先形成在第一基底110上并覆盖第一基底110的侧面110S,而装饰结构130是在强化层120之后形成,借此可确保进行装饰结构130的制造工艺时第一基底110的机械强度。[0076]实施例4[0077]请参考图11。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触控板11包括覆盖板101以及一触控感测组件150。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感测组件150设置在第一基底110上,且触控感测组件150至少部分位于透光区R1。触控感测组件150设置在第一基底110的第一面IlOA的一侧,且触控感测组件150可视需要部分延伸到装饰区R2,此延伸到装饰区R2的触控感测组件150可与位于装饰区R2的组件例如图案符号(icon,未图示)对应用以提供触控感测的功能。触控感测组件150可与位于装饰区R2的外围走线160电连接,并通过外围走线160与其他组件例如柔性电路板(未图示)相连用以传递相关的触控信号。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以前述的覆盖板101与触控感测组件150进行搭配而形成触控板11,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所提供的覆盖板都可视需要触控感测组件搭配组合而形成不同的触控板。[0078]关于本实施例的触控感测组件150的进一步说明,请参考图12到图15。图12到图15所示为本实施例的触控感测组件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感测组件150可包括多个触控电极150S以及多条走线150C。各走线150C与对应的触控电极150S电连接。各触控电极150S彼此互相电绝缘设置,用以进行一自电容式(selfcapacitance)触控检测,但并不以此为限。各触控电极150S的形状可为矩形、菱形、三角形或其他适合的几何形状。此外,如图13所示,触控电极150S可包括至少一触控信号驱动电极150T以及至少一触控信号接收电极150R彼此互相分离设置,用以进行一互电容式(mutualcapacitance)触控检测,但并不以此为限。[0079]如图14所示,触控感测组件150也可包括多条第一轴向电极150X以及多条第二轴向电极150Y。第一轴向电极150X沿一第一方向X延伸设置,第二轴向电极150Y沿一第二方向Y延伸设置,第一轴向电极150X与第二轴向电极150Y在垂直投影方向Z上至少部分互相重叠,且第二轴向电极150Y与第一轴向电极150X电绝缘。第一方向X优选是大体上与第二方向Y互相垂直,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一轴向电极150X与第二轴向电极150Y可分别为一触控信号驱动电极或一触控信号接收电极,用以互相搭配进行互电容式触控检测,但并不以此为限。此外,一绝缘层155可设置在第一轴向电极150X与第二轴向电极150Y之间,用以电隔离第一轴向电极150X与第二轴向电极150Y,但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其他适合的方式电隔离第一轴向电极150X与第二轴向电极150Y。例如绝缘层155是一透明基底,第一轴向电极150X与第二轴向电极150Y分别位于透明基底的相对两面上。第一轴向电极150X与第二轴向电极150Y也可以都设置在一基底的同样一面上,且第一轴向电极150X与第二轴向电极150Y之间的绝缘层155可为涂布或镀上的一绝缘膜薄层。[0080]如图15所示,各第一轴向电极150X也可包括多个第一子电极Xl以及至少一第一连接线X2设置在两相邻的第一子电极Xl之间,且第一连接线X2电连接两相邻的第一子电极XI。各第二轴向电极150Y也可包括多个第二子电极Yl以及至少一第二连接线Y2设置在两相邻的第二子电极Yl之间,且第二连接线Y2电连接两相邻的第二子电极Y1。此外,至少一绝缘块155P可设置在第一连接线X2与第二连接线Y2之间,用以电隔离第一轴向电极150X与第二轴向电极150Y,但并不以此为限。值得说明的是,上述的触控电极150S、走线150C、第一轴向电极150X、第二轴向电极150Y、第一子电极X1、第一连接线X2、第二子电极Yl以及第二连接线Y2优选可分别由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ITO)、氧化铟锋(indiumzincoxide,IZO)与氧化招锋(aluminumzincoxide,ΑΖ0)、金属或者是金属氧化物与金属组合的堆栈结构,例如是铟锡氧化物/银/铟锡氧化物或其他适合的导电材料所形成,但并不以此为限,其型态可以为网格状,但并不以此为限。上述的金属可包括金属材料例如铝、铜、银、铬、钛、钥的其中至少一种、上述材料的复合层或上述材料的合金,但并不以此为限,且其型态可以为网格状,例如金属网格,但并不以此为限。上述的导电材料可包括导电粒子、碳纳米管、石墨烯、硅烯或纳米银丝,但并不以此为限,且其型态可以为网格状,例如导电网格,但并不以此为限。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感测组件150并不以上述图12到图15所示的型态为限,而上述图12到图15所示的各种触控感测组件150的型态也可视需要应用在后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0081]在本实施例中,各触控电极150S、各走线150C、各第一轴向电极150X、各第二轴向电极150Y、各第一子电极X1、各第一连接线X2、各第二子电极Yl以及各第二连接线Y2至少其中一种可包括图案化块状电极或网格电极。换句话说,触控感测组件150可包括图案化块状电极或网格电极。请参考图16到图20。图16到图20所示为本实施例的网格电极的示意图。如图16到图20所示,触控感测组件150可包括网格电极150M,且网格电极150M可包括规则排列的多边形网格(如图16所示)、不规则形状网格例如不规则排列的不规则多边形网格(如图17所示)、圆形网格(如图18到图20所示)或其他适合的规则或不规则形状的网格。此外,上述的圆形网格可由相同大小的圆形以规则方式堆栈排列所形成(如图18所示)、由相同大小的圆形以不规则方式排列所形成(如图19所示)或由大小不同的圆形以不规则方式排列所形成(如图20所示)。[0082]实施例5[0083]请参考图21。图2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触控板12的示意图。如图21所示,与上述实施例4不同的地方在于,触控板12还包括一第二基底210与第一基底110对应设置,而触控感测组件150设置在第二基底210上并至少部分对应透光区Rl。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触控感测组件150与外围走线160设置在第二基底210面对第一基底110的一侧,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视需要将触控感测组件150设置在第二基底210背对第一基底110的一侧或将触控感测组件150分别设置在第二基底210的上下两侧。此外,第二基底210可包括玻璃基底、薄玻璃基底、塑胶基底、或由上述材料所组合的复合基底,或者是一显示器的基底,其中薄玻璃基底可包括厚度小于0.25毫米(mm)的含碱玻璃、无碱玻璃或强化玻璃,但并不以此为限,而上述显示器的基底可为液晶显示器的彩色滤光基底、阵列基底、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封装盖板或其他显示器中所使用的基底。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视需要在第二基底210的侧面设置强化层,用以进一步提高第二基底210的机械强度。[0084]实施例6[0085]请参考图22。图2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触控板13的示意图。如图22所示,与上述实施例5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触控感测组件150可部分设置在第一基底110上且部分设置在第二基底210上。举例来说,上述的第一轴向电极150X可设置在第一基底110上而第二轴向电极150Y可设置在第二基底210上,但并不以此为限。[0086]实施例7[0087]请参考图23。图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触控板21的示意图。如图23所示,与上述实施例4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触控板21包括一覆盖板201以及触控感测组件150。本实施例的覆盖板201与上述实施例4的覆盖板不同的地方在于,覆盖板201还包括一遮蔽结构230,设置在第一基底110的第一面IlOA的一侧,且遮蔽结构230位于装饰区R2中。遮蔽结构230至少部分覆盖装饰区R2中未被装饰结构130覆盖的第一基底110,且遮蔽结构230至少部分覆盖装饰结构130与遮光层140。遮蔽结构230可由单层或多层材料层所构成的结构,举例来说,本实施例的遮蔽结构230可包括一第一遮蔽层231以及一第二遮蔽层239在垂直投影方向Z上依序堆栈设置,且第一遮蔽层231设置在第二遮蔽层239与第一基底110之间。第一遮蔽层231可由单层或多层堆栈的装饰层例如彩色油墨、彩色光致抗蚀刻剂或其他具有颜色或材质效果的材料所形成,第一遮蔽层231与装饰结构130优选具有相近或相同的颜色,但并不以此为限。此外,第二遮蔽层239的光密度大于第一遮蔽层231的光密度,举例来说,第二遮蔽层239可为反射层、深色油墨层、深色光致抗蚀刻剂层或其他光密度比较高的材料所形成。通过遮蔽结构230的设置,可补偿第一基底110在装饰区R2未被装饰结构130覆盖的区域所可能造成的视效上的不良影响,借此达到提高外观质量的效果。[0088]实施例8[0089]请参考图24。图2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触控板22的示意图。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板22包括一覆盖板202以及触控感测组件150,与上述实施例7的覆盖板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强化层120优选是至少部分覆遮蔽结构230,而第一遮蔽层231优选是部分设置在强化层120与第一基底110之间。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第一遮蔽层231可先形成在第一基底110上并部分覆盖第一基底110的侧面110S,而强化层120是在遮蔽结构230之后形成,借此可确保在第一基底110的边缘区域的装饰效果。[0090]实施例9[0091]请参考图25。图2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的触控板23的示意图。如图25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板23包括一覆盖板203以及触控感测组件150,与上述实施例7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强化层120是至少部分设置在遮蔽结构230与第一基底110之间,遮蔽结构230的第一遮蔽层231至少部分覆盖强化层120。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强化层120可先形成在第一基底110上并覆盖第一基底110的侧面110S,而遮蔽结构230是在强化层120之后形成,借此可确保进行遮蔽结构230的制造工艺时第一基底110的机械强度。[0092]实施例10[0093]请参考图26。图2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的覆盖板301的示意图。如图26所示,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装饰结构130可包括一第一装饰层131以及一第二装饰层132在垂直投影方向Z上堆栈设置,第一装饰层131设置在第二装饰层132与第一基底110之间。第一装饰层131以及第二装饰层132可为具有相近或相同的颜色的油墨、光致抗蚀刻剂或其他具有颜色或材质效果的材料。另外,第一装饰层131以及第二装饰层132也可以是不同的颜色的油墨、光致抗蚀刻剂或其他具有颜色或材质效果的材料,用以增加装饰层的表现方式。此外,本实施例的覆盖板301可选择性地还包括一内框层370、一缓冲绝缘层380以及一防污层390。内框层370至少部分设置在装饰结构130与第一基底110之间,且内框层370设置在透光区Rl与装饰区R2的交界处,用以遮蔽装饰结构130中各装饰层边缘因堆栈而产生的不均匀装饰效果。缓冲绝缘层380至少部分设置在装饰结构130与遮光层140之间,用以保护装饰结构130且避免装饰结构130受到其他工艺影响而发生变质的状况。缓冲绝缘层380可包括无机材料例如氮化娃(siliconnitride)、氧化娃(siliconoxide)与氮氧化娃(siliconoxynitride)、有机材料例如丙烯酸类树脂(acrylicresin)或其它适合的绝缘材料。此外,缓冲绝缘层380也可视需要部分延伸到开口区Rl或部分延伸到遮蔽结构230与第一基底110之间,但并不以此为限。防污层390设置在第一基底110的第二面IlOB上,用以在作为触控操作面的第二面IlOB上形成防污效果,但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防污层390也可视需要部分覆盖强化层120,用以避免油污、指纹等沾留在第一基底110的侧面IlOS与第二面IlOB的交界处,或部分设置在强化层120与第一基底110之间。此外,本实施例的装饰结构130可还包括一第三装饰层133设置在第二装饰层132上,第一装饰层131、第二装饰层132以及第三装饰层133的边缘优选是在装饰结构130靠近透光区Rl的一侧互相切齐,但并不以此为限。[0094]实施例11[0095]请参考图27。图2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1的覆盖板302的示意图。如图27所示,与上述实施例10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装饰层131与第二装饰层132是在装饰结构130靠近透光区Rl的一侧互相偏移设置,也就是说第二装饰层132与第三装饰层133可在装饰结构130靠近透光区Rl的一侧内缩于第一装饰层131的图形范围之内,或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使第三装饰层133进一步在装饰结构130靠近透光区Rl的一侧内缩在第二装饰层132的图形范围之内,借此可改善装饰结构130靠近透光区Rl的一侧的边缘起伏程度,避免后续形成在装饰结构130的导电层(未图示)例如外围走线或触控感测组件发生断线或破裂等问题。此外,内框层370除了设置在透光区Rl与装饰区R2的交界处,并进一步至少遮蔽第一装饰层131与第二装饰层132在装饰结构130靠近透光区Rl的一侧互相偏移的区域,用以遮蔽装饰结构130中各装饰层因偏移设置所产生的不均匀装饰效果。另外,装饰结构130也可以视需要设置一功能孔洞(图27未示),功能孔洞位于装饰区R2,且内框层370至少部分设置在功能孔洞的边缘,用以克服装饰结构130的边界因堆栈结构而产生功能孔洞边缘不均匀装饰效果。[0096]实施例12[0097]请参考图28。图2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的覆盖板303的示意图。如图28所示,与上述实施例10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三装饰层133与第二装饰层132是在装饰结构130靠近透光区Rl的一侧互相偏移设置,且第三装饰层133与第一装饰层131可在装饰结构130靠近透光区Rl的一侧互相切齐,借此可改善装饰结构130的边缘起伏程度,但并不以此为限。[0098]实施例13[0099]请参考图29。图2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3的覆盖板304的示意图。如图29所示,与上述实施例11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三装饰层133、第二装饰层132以及第一装饰层131是在装饰结构130靠近透光区Rl的一侧互相偏移设置,借此可改善装饰结构130的边缘起伏程度。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第三装饰层133进一步在装饰结构130靠近透光区Rl的一侧内缩于第二装饰层132的图形范围之内。此外,本实施例的防污层390部分覆盖强化层120,用以避免油污、指纹等沾留在第一基底110的侧面IlOS与第二面IlOB的交界处。值得说明的是,图26到图29所示的内框层370、缓冲绝缘层380、防污层390均可视需要选择性地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且图26到图29所示的覆盖板也可与上述的触控感测组件进行搭配用以构成不同的触控板结构。[0100]实施例14[0101]请参考图30。图3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4的覆盖板305的示意图。如图30所示,与上述实施例11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装饰结构130还包括一功能孔洞395,功能孔洞395位于装饰区R2,且内框层370至少部分设置在功能孔洞395的边缘,用以克服装饰结构130的边界因堆栈结构而产生功能孔洞395边缘不均匀装饰效果。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功能孔洞395也可视需要设置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0102]上述所有实施例的遮光层的光密度(OpticalDensity,0D)可以大于或等于装饰结构的光密度,这样的好处是当装饰结构的光遮蔽效果不足时,可以通过遮光层加强光遮蔽效果。同样地,上述所有实施例的遮蔽结构也可以采用比装饰结构的OD值还要高的材料,用以进一步补强光遮蔽效果并防止基底边缘区域的漏光。[010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覆盖板是利用在第一基底的侧面设置强化层,借此达到提高覆盖板机械强度的目的。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利用上述的覆盖板与触控感测组件进行搭配用以形成触控板,通过设置在第一基底的侧面的强化层提高触控板的制造合格率与产品可靠性。[010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覆盖板,其特征在于,具有一透光区以及一装饰区,所述装饰区位于所述透光区的至少一侧,所述覆盖板包括:一第一基底,所述第一基底具有一第一面、一第二面以及一侧面;一装饰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的所述第一面的一侧,且所述装饰结构位于所述装饰区中;以及一强化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的所述侧面上,且所述强化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底的所述侧面包括多个平面、一曲面或多个蚀刻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层包括一强化涂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结构包括一第一装饰层以及一第二装饰层在所述第一基底的垂直投影方向上堆栈设置,所述第一装饰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装饰层与所述第一基底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覆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饰层与所述第二装饰层在所述装饰结构靠近所述透光区的一侧互相偏移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覆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结构还包括一第三装饰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装饰层上,其中所述第三装饰层与所述第一装饰层在所述装饰结构靠近所述透光区的一侧互相偏移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覆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结构还包括一第三装饰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装饰层上,所述第三装饰层与所述第二装饰层在所述装饰结构靠近所述透光区的一侧互相偏移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遮光层,设置在所述装饰结构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覆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包括一油墨层、一光致抗蚀刻剂层或一反射层。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覆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的光密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装饰结构的光密度。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缓冲绝缘层,设置在所述装饰结构与所述遮光层之间。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装饰结构。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层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装饰结构与所述第一基底之间。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内框层,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装饰结构与所述第一基底之间,且所述内框层设置在所述透光区与所述装饰区的交界处。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覆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结构还包括一功能孔洞,所述功能孔洞位于所述装饰区,且所述内框层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功能孔洞的边缘。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内框层,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装饰结构与所述第一基底之间,且所述内框层设置在所述透光区与所述装饰区的交界处并对应配置在所述垂直投影方向上的所述第一装饰层与所述第二装饰层在所述装饰结构靠近所述透光区的一侧互相偏移的区域。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防污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的所述第二面上。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覆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污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强化层。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遮蔽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的所述第一面的一侧,且所述遮蔽结构位于所述装饰区中,其中所述遮蔽结构至少部分覆盖所述装饰区中未被所述装饰结构覆盖的第一基底,且所述遮蔽结构至少部分覆盖所述装饰结构。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覆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遮蔽结构。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覆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层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遮蔽结构与所述第一基底之间。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覆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结构包括一第一遮蔽层以及一第二遮蔽层在所述第一基底的垂直投影方向上依序堆栈设置,且所述第二遮蔽层的光密度大于所述第一遮蔽层的光密度。23.一种触控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覆盖板;以及一触控感测组件。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测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上,且所述触控感测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透光区。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基底与所述第一基底对应设置,其中所述触控感测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底上,且所述触控感测组件至少部分对应所述透光区。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测组件包括图案化块状电极或网格电极。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电极包括多边形网格、不规则形状网格或圆形网格。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测组件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彼此互相电绝缘设置。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包括至少一触控信号驱动电极以及至少一触控信号接收电极。30.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测组件包括:多条第一轴向电极,沿一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以及多条第二轴向电极,沿一第二方向延伸设置,其中所述第二轴向电极与所述第一轴向电极电绝缘。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轴向电极包括多个第一子电极以及至少一第一连接线设置在两相邻的所述第一子电极之间,所述第一连接线电连接两相邻的所述第一子电极,各所述第二轴向电极包括多个第二子电极以及至少一第二连接线设置在两相邻的所述第二子电极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线电连接两相邻的所述第二子电极。32.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底包括玻璃基底、薄玻璃基底、塑I父基底、由上述材料所组合的复合基底,或一显不器的基底。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玻璃基底包括厚度小于0.25毫米的含碱玻璃、无碱玻璃或强化玻璃。【文档编号】G06F3/041GK203658976SQ201420011014【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申请日期:2014年1月2日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0日【发明者】黄湘霖,苏国彰,刘锦璋,王文俊申请人: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