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642127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电子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本体以及至少一触控笔。本体包括触控显示萤幕、至少一连接埠设置槽及至少一第一磁性元件。连接埠设置槽设置于本体的一侧,且第一磁性元件邻近连接埠设置槽设置。至少一触控笔包括对应于第一磁性元件的至少一第二磁性元件,触控笔能够覆盖连接埠设置槽。
【专利说明】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子装置,特别关于一种具有触控笔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触控技术的成熟,现今的电子装置多搭配一可触控操控的显示面板,且为了提供更好的操作体验,多会搭配触控笔使用,其中更以具有内嵌式触控笔收纳槽的设计广受大众的欢迎。
[0003]一般的作法,多为于电子装置内部预留触控笔的收纳空间,仅将触控笔的一端露出于电子装置外,以方便使用者拿取。然而,此种作法的缺点为此收纳空间在日趋轻薄短小的电子装置中须占用一定的内部空间,使得薄形化、电子零件排列配置更趋捉襟见肘。
[0004]此外,此种限制甚而会影响到电子装置内部散热流场、若为了配合的收纳空间可能须将电子装置的PCB切割成不规则形状,更可能因而降低了整体的效能,且额外的切割作业亦会使得成本增加。
[000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不占用电子装置内部空间的触控笔及其收纳结构,释放电子装置内部的空间,并可更有效的利用其内部空间。例如可增加电池的体积以提供更长的使用时间、或者让电子零件的堆迭与成本更加发挥经济效益等等的一种电子装置结构实为当前重要的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不占用电子装置内部空间的触控笔及其收纳结构。
[0007]为达上述目的,依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本体以及至少一触控笔。
[0008]本体包括触控显示萤幕、至少一连接埠设置槽及至少一第一磁性元件。连接埠设置槽设置于本体的一侧,且第一磁性元件邻近连接埠设置槽设置。
[0009]至少一触控笔包括对应于第一磁性元件的至少一第二磁性元件,触控笔能够覆盖连接埠设置槽。
[0010]在一实施例中,触控笔覆盖于连接埠设置槽时,触控笔的外观曲线与本体为一连续弧线。
[0011 ] 在一实施例中,触控笔的一端包括笔尖结构。
[0012]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一第一磁性元件为多个第一磁性元件。
[0013]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一第二磁性元件为多个第二磁性元件。
[0014]在一实施例中,触控笔能够整合为一单一构件。
[0015]在一实施例中,触控笔能够搭配触控显示萤幕使用。
[0016]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一连接埠设置槽为多个连接埠设置槽、至少一触控笔为多个触控笔,且各该触控笔覆盖于各连接埠设置槽。
[0017]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磁性元件的磁性与第二磁性元件的磁性相反。[0018]承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触控笔的外观搭配将连接埠设置槽的方式,可将触控笔收纳于连接埠设置槽,以达成不占用电子装置内部空间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的触控笔呈现完全覆盖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2A为图1的电子装置的触控笔呈现半覆盖的示意图。
[0021]图2B为图1的电子装置的触控笔分离示意图。
[0022]图3为图1的电子装置沿AA割线的剖面示意图。
[0023]图4为图1的触控笔搭配电子装置的触控显示萤幕的使用示意图。
[00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的又一实施态样的立体示意图。
[0025]符号说明:
[0026]1、2:电子装置
[0027]10:本体
[0028]102:触控显示萤幕
[0029]104、204:连接埠设置槽
[0030]106:第一磁性元件
[0031]12、22:触控笔
[0032]12a:笔尖结构
[0033]122:第二磁性元件
[0034]AA: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触控笔的电子装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元件符号加以说明。
[0036]首先,本说明书所叙述电子装置可为显示装置、平板电脑、桌上型电脑或行动通讯装置。电子装置可具有较实施例所示更多或更少的组件、可组合二或多个组件,或者可具有该等组件的一不同组态或配置。
[0037]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的触控笔呈现完全覆盖的立体示意图。图2A、图2B分别为图1的电子装置的触控笔呈现半覆盖、分离示意图。图3为图1的电子装置沿AA割线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1的触控笔搭配电子装置的触控显示萤幕的使用示意图。
[003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子装置I可至少包括本体10以及至少一触控笔12。
[0039]本体10包括触控显示萤幕102 (图4)、至少一连接埠设置槽104 (图2A、图2B)以及至少一第一磁性元件106。触控笔12能够搭配触控显示萤幕102使用。连接埠设置槽104设置于本体10的一侧,且第一磁性元件106邻近连接埠设置槽104设置。
[0040]此处的连接埠设置槽104具有数个连接埠,例如耳机连接埠、电源连接埠、资料传输连接埠等等,且此连接埠设置槽104配置的位置以及各该连接埠的配置将会依据不同的电子装置及其需求而有所调整,不应以图面的配置为限制。换言之,亦可有一实施态样的电子装置可包括多个连接埠。[0041]请特别参考图2,本实施例的触控笔12可包括至少一第二磁性元件122。且触控笔12的一端包括笔尖结构12a。触控笔12能够覆盖于连接埠设置槽104,且触控笔12的外观曲线与本体10为一连续弧线。简言之,本实用新型的触控笔12将不会破坏电子装置I的外观曲线。
[0042]且,当第一磁性元件106吸附于第二磁性元件122时,本实施例的触控笔12可完全覆盖于连接埠设置槽104(如图1),或是将触控笔12掀开,使连接埠设置槽104的多个连接埠外露于该电子装置I (如图2A),而此时第一磁性元件106仍吸附于第二磁性元件122,即电子装置I的触控笔12呈现半覆盖的状态。换言之,本案将触控笔12收纳于连接埠设置槽104的其一优点在于,触控笔12亦可作为连接埠设置槽104不使用时达到防尘、防止金属接点氧化、保护用,其二优点为当触控笔12呈现半覆盖的状态时,使用者可将传输线连接至对应的连接埠,而触控笔12仍吸附于电子装置第一磁性元件106上,无须担心触控笔12会遗失。
[0043]此外,本实施例的触控笔12能够整合为一单一构件。简言之,触控笔12为一体成型。
[0044]其中,第一磁性元件106的磁性与第二磁性元件122的磁性相反。故,第一磁性元件106与第二磁性元件122两者可互相吸引。例如,若第一磁性元件106为N极,则第二磁性元件则为S极,故当触控笔12设置于连接埠设置槽104时,可通过第二磁性元件122与第一磁性元件106间的吸力(第一磁性元件106与第二磁性元件122的结合),使触控笔12吸附于连接埠设 置槽104而不脱落或掉落。
[0045]此外,为了使触控笔12能够吸附于连接埠设置槽104而不掉落,较佳地,第二磁性元件122与第一磁性元件106相对设置。
[0046]补充说明的是,此处所称的「第二磁性元件122与第一磁性元件106『相对设置』」、「第一磁性元件106『邻近』连接埠设置槽104设置」是指第一磁性元件106与第二磁性元件122设置的位置将会为于位于对方的磁性作用范围以内,使得触控笔12可呈现半覆盖(如图2A)、完全覆盖(如图1)于连接埠设置槽104的状态,且第一磁性元件106与第二磁性元件122间的磁吸力将可以使触控笔12不会脱落或掉落。
[0047]另外,虽本实施例仅例示一个第一磁性元件106搭配一个第二磁性元件122的实施态样。但亦可有一实施例的第一磁性元件为多个第一磁性元件、至少一第二磁性元件122为多个第二磁性元件。故磁性元件的数量、形状、配置位置将不以图面为限制。
[004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的又一实施态样的立体示意图。与前述实施例相异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包括多个连接埠设置槽204以及多个触控笔22,且各该触控笔22将会对应一个连接埠设置槽204设置。
[0049]各该元件与元件间的配置与前述实施例相似,故将不再赘述。
[005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触控笔的外观搭配将连接埠设置槽的方式,可将触控笔收纳于连接埠设置槽,以达成不占用电子装置内部空间的目的。
[0051]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包括一触控显示萤幕、至少一连接埠设置槽及至少一第一磁性元件,该连接埠设置槽设置于该本体的一侧,且该第一磁性元件邻近该连接埠设置槽设置;以及 至少一触控笔,包括对应于该第一磁性元件的至少一第二磁性元件,该触控笔能够覆盖该连接埠设置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笔覆盖于该连接埠设置槽时,该触控笔的外观曲线与该本体为一连续弧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笔的一端包括一笔尖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磁性元件为多个第一磁性元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二磁性元件为多个第二磁性元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笔能够整合为一单一构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笔能够搭配该触控显示萤幕使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连接埠设置槽为多个连接埠设置槽、该至少一触控笔为多个触控笔,且各该触控笔对应覆盖于各该连接埠设置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磁性元件的磁性与该第二磁性元件的磁性相反。
【文档编号】G06F3/041GK203720809SQ201420083628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6日
【发明者】杨字民, 黄正浩, 叶长鑫 申请人: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