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型计算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643434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笔记型计算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笔记型计算机,包含底座、触控屏幕、第一枢纽结构以及第二枢纽结构。第一枢纽结构枢接于底座的一侧,第二枢纽结构枢接第一枢纽结构,第二枢纽结构包含一锁扣部,锁扣部可拆卸地锁附触控屏幕,其中当锁扣部锁附触控屏幕且触控屏幕与底座之间的夹角介于0度与预定角度时,第二枢纽结构相对第一枢纽结构转动,当锁扣部锁附触控屏幕且触控屏幕与底座之间的夹角大于预定角度时,第一枢纽结构以及第二枢纽结构同步地相对底座转动。
【专利说明】笔记型计算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笔记型计算机,特别是有关于笔记型计算机的枢纽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者触控技术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多电子装置的显示屏幕也随着搭配触控功能。纵使是已具有键盘或触控板的笔记型计算机,也逐渐开发出可触控操作的显示屏幕,使得笔记型计算机的使用者可利用手指碰触屏幕桌面并直接地拉移对象,例如移动桌面上的光标或图标等,而不需要再透过触控板或鼠标间接地操作桌面上的光标或图标。
[0003]然而,目前一般的笔记型计算机的使用模式并不利于触控使用。换个角度而言,当使用者欲完全利用触控模式来操作触控屏幕中的图标时,笔记型计算机的键盘或触控板反而会造成使用者在使用触控屏幕上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是在提供一种笔记型计算机,以解决先前技术的问题。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笔记型计算机,包含底座、触控屏幕、第一枢纽结构以及第二枢纽结构。第一枢纽结构枢接(pivotally connected)于底座的一侧,第二枢纽结构枢接第一枢纽结构,第二枢纽结构包含一锁扣部,锁扣部可拆卸地锁附触控屏幕,其中当锁扣部锁附触控屏幕且触控屏幕与底座之间的夹角介于O度与预定角度时,第二枢纽结构相对第一枢纽结构转动,当锁扣部锁附触控屏幕且触控屏幕与底座之间的夹角大于预定角度时,第一枢纽结构以及第二枢纽结构同步地相对底座转动。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笔记型计算机可具有多种使用模式,例如一般笔电模式以及触控操作模式。当使用者欲完全以触控操作模式操控触控屏幕内的图标或拉移对象时,可将触控屏幕翻转到笔记型计算机的底座的背面,或者是将触控屏幕从笔记型计算机上拆卸下来,以避免笔记型计算机的底座上的键盘或触控板影响触控屏幕的操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为让本实用新型及其优点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说明参考如下:
[0008]图1是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笔记型计算机的组合图。
[0009]图2是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笔记型计算机的爆炸图。
[0010]图3是绘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枢纽结构与第二枢牛结构自图1的X视角观看的爆炸图。
[0011]图4是绘示图3中自-X视角观看的第一枢纽结构30与第二枢纽结构40的组装图,且图4省略绘示上盖体。
[0012]图5是绘示图1的笔记型计算机的触控屏幕分离的状态图。
[0013]图6是绘示图5的锁扣部的局部放大图。[0014]图7是绘示图1中的第一枢纽结构与第二枢纽结构的内部透视图。
[0015]图8是绘示图1的笔记型计算机位于笔电模式的示意图。
[0016]图9是绘示图1的笔记型计算机的触控屏幕与底座之间的角度为预定角度的示意图。
[0017]图10至图12是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笔记型计算机旋转为平板模式的连续示意图。
[0018]符号说明
[0019]99:笔记型计算机
[0020]10:底座
[0021]IOa:底座的一侧
[0022]20:触控屏幕
[0023]20a:触控屏幕的一侧
[0024]30:第一枢纽结构
[0025]40:第二枢纽结构
[0026]100:枢接部
[0027]101:第一枢接面
[0028]110:输入部
[0029]232:凹槽
[0030]300:转轴盖
[0031]301:第二枢接面
[0032]310:第一转轴
[0033]320:第一固定部
[0034]330:底盖
[0035]331:端部
[0036]332:凹槽
[0037]400:锁扣部
[0038]401:板体
[0039]402:弹性件
[0040]403:卡勾
[0041]403a、432a:斜面
[0042]404:推拉件
[0043]410:第二转轴
[0044]411:止挡面
[0045]420:第二固定部
[0046]421:止挡块
[0047]430:主体架
[0048]431:端部
[0049]432:定位板
[0050]433:主板体[0051]434:破口
[0052]435:滑动槽
[0053]440:电连接部
[0054]450:上盖体
[0055]460:下盖体
[0056]461:凸块
[0057]462:开口
[0058]Θ:预定角度
[0059]X、Y、Z:坐标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60]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61]首先,下述实施例中,系揭示一种具有触控屏幕的笔记型计算机。此种笔记型计算机的触控屏幕可以完全翻转到笔记型计算机的底座的背面,或者也可以与笔记型计算机的底座分离。此外,下述实施例中,若提到触控屏幕与底座之间的夹角,其指的是触控屏幕的触控面与底座具有键盘的一面之间的夹角。在部分实施例中,此夹角可介于O度到360度之间。
[0062]请一并参考图1与图2,其分别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笔记型计算机的组合图与爆炸图。如图所示,笔记型计算机99包含有底座10、触控屏幕20、第一枢纽结构30以及第二枢纽结构40。第一枢纽结构30枢接于底座10的一侧10a,第二枢纽结构40与触控屏幕20连接,其中第二枢纽结构40可相对第一枢纽结构30转动,使得触控屏幕20与底座10之间的夹角介于O度与一预定角度之间,使用者此时可藉由传统的方式操作笔记型计算机99。当触控屏幕20与底座10之间的夹角等于此预定角度时,第一枢纽结构30与第二枢纽结构40可接着同步地相对底座10转动,使得触控屏幕20相对底座10之间的夹角大于此预定角度。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此预定角度可为180度,且触控屏幕20相对底座10之间的夹角最大可旋转至360度。此时触控屏幕20可完全翻转至底座10的背面,使用者可完全以触控的方式操作触控屏幕20,增加触控屏幕20操作上的便利性。
[0063]更详细而言,底座10可具有枢接部100,此枢接部100大致上朝着X方向突出于底座10的一侧10a。在图1中,系绘示有两个枢接部100分别位于底座10的一侧IOa的两端。此两个枢接部100分别具有互相面对的第一枢接面101,此两个第一枢接面101也突出于底座10的一侧10a。第一枢纽结构30嵌设于两个第一枢接面101之间。换言之,第一枢纽结构30的两端可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一枢接面101上,且第一枢纽结构30可相对于底座10的第一枢接面101转动。
[0064]接着,请继续参考图1与图2,第二枢纽结构40枢接于第一枢纽结构30且第二枢纽结构40包含锁扣部400。锁扣部400可拆卸地连接触控屏幕20。换言之,使用者可视实际使用情况将触控屏幕20连接在第二枢纽结构40上,或者是将触控屏幕20自第二枢纽结构40拆离。此外,当锁扣部400锁附住触控屏幕20且触控屏幕20与底座10之间的夹角介于O度与此预定角度时,第二枢纽结构40系相对第一枢纽结构30转动。
[0065]更详细而言,第一枢纽结构30可包含有底盖330以及转轴盖300。在图1中,可具有两个转轴盖300,分别立于底盖330的两端。两转轴盖300分别具有互相面对的第二枢接面301 (图2),第二枢纽结构40可嵌设于两个第二枢接面301之间。换言之,第二枢纽结构40的两端可分别枢接于两个第二枢接面301上。如此一来,当触控屏幕20与底座10之间的夹角介于O度与此预定角度时,第二枢纽结构40可相对于第一枢纽结构30的第二枢接面301转动。
[0066]于一具体实施例,第二枢纽结构40的扭力值可小于第一枢纽结构30,使得第二枢纽结构40转动时,第一枢纽结构30不会被第二枢纽结构40牵引而跟着旋转。
[0067]于一具体实施例,底座10可更包含输入部110 (如键盘或触控板等),且在触控屏幕20与底座10之间的角度大于此预定角度后,输入部110的输入功能可自动关闭,此时使用者即可完全以触控的方式操作触控屏幕20上的图标,而不必担心输入部110的功能会影响触控操作。
[0068]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二枢纽结构40可更包含电连接部440,当触控屏幕20锁扣于第二枢纽结构40的锁扣部400时,电连接部440可电性连接于底座10与触控屏幕20之间。
[0069]以下将更详尽介绍第一枢纽结构30与第二枢纽结构40的详细结构与作动方式,以使得本实用新型更清楚易懂。请参考图3,其系绘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枢纽结构30与第二枢纽结构40爆炸图。如图所示,第一枢纽结构30包含有两个第一转轴310、两个第一固定部320、两个转轴盖300以及一个底盖330,其中上述组件的数量只是举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0070]请同时参考图2与图3,第一转轴310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枢接面101,而第一转轴310另一端连接第一固定部320,第一固定部320可连接第二枢纽结构4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轴310可固设于第一固定部320并且与第一枢接面101枢接,但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转轴310可视产品实际应用情况而与第一固定部320枢接或者与第一枢接面101枢接,且皆可带动第一枢纽结构30相对底座10的第一枢接面101转动。
[0071]请继续参考图3,底盖330的两端部331以及两个第一固定部320可分别具有多个锁孔。在组装第一枢纽结构30时,可对准第一固定部320的锁孔与底盖330端部331上的锁孔,并藉由螺丝将第一固定部320锁固于底盖330的端部331上。接着,再藉由转轴盖300盖合第一固定部320与部分的第一转轴310 (请参考图2),而自转轴盖300裸露出的第一转轴310可与图2中的第一枢接面101连接或枢接。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螺丝锁附,也可利用其它类似的锁附件锁附。
[0072]请继续参考图3,第二枢纽结构40可包含两个第二转轴410、两个第二固定部420、一个主体架430、一个锁扣部400、一个电连接部440、一个上盖体450以及一个下盖体460,其中第二转轴410、主体架430、锁扣部400、电连接部440可夹设于上盖体450以及下盖体460之间,第二固定部420连接第二转轴410,且位于上盖体450以及下盖体460外。其中,上述组件的数量只是举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0073]在第二枢纽结构40的第二固定部420可与第一固定部320固设连接。更详细而言,第二固定部420可具有多个螺孔,第二固定部420的一端枢接第二转轴410,且夹设于上盖体450以及下盖体460内,而第二固定部420的此些螺孔则裸露于上盖体450以及下盖体460之外。在组装第一枢纽结构30以及第二枢纽结构40时,第一固定部320的螺孔、第二固定部420的螺孔以及底盖330的端部331的螺孔可互相对齐,再藉由螺丝等类似的锁附件将第一固定部320、第二固定部420以及底盖330锁固连接。
[0074]需说明的是,第一枢纽结构30的底盖330可具有凹槽332,此凹槽332可位于底盖330的两端部331之间,而第二枢纽结构40的下盖体460的外形与凹槽332的外形可互补,使得第一固定部320与第二固定部420锁固连接时,下盖体460可恰好容纳于凹槽332内。
[0075]请继续参考图3,第二转轴410的一端可固设于主体架430上,第二转轴410另一端则枢接第二固定部420。更详细而言,第二转轴410固设于主体架430的一端可设计有多个螺孔。同时,主体架430的端部431也具有相应的螺孔,可用以与第二转轴410的螺孔对准,并藉由螺丝等锁附件将第二转轴410与主体架430锁附连接。产品实际应用时,主体架430可为长板状,夹设于上、下盖体450、460之间,可用以增加第二枢纽结构40转动时的稳固性。
[0076]接着,请一并参考图2与图3。在一实施例中,主体架430可包含有定位板432以及主板体433,且定位板432设立于主板体433上,并朝-X方向突出于主板体433的表面。在上盖体450与下盖体460组装后,主体架430的主板体433夹设于上、下盖体450、460内,而定位板432裸露于上、下盖体450、460外。相对的,触控屏幕20的一侧20a可具有凹槽232。在锁扣部400锁附触控屏幕20时,裸露于上、下盖体450、460外的定位板432可对准触控屏幕20的一侧20a的凹槽232,使得定位板432可限位于的凹槽232内,以加强触控屏幕20与第二枢纽结构40连结时的稳固性。
[0077]接着,请继续参考图3,第二枢纽结构40的锁扣部400包含板体401、弹性件402以及卡勾403。卡勾403与板体401相连接,且朝-X方向突出于板体401的表面。在上盖体450与下盖体460组装后,板体401夹设于上盖体450与下盖体460内,而卡勾403裸露于上、下盖体450、460外,卡勾403用以卡扣住触控屏幕20。此外,主体架430的主板体433在定位板432的-Z方向的一侧具有破口 434,锁扣部400的卡勾403可穿过此破口 434而与主体架430的定位板432紧邻设置。此时,当触控屏幕20与第二枢纽结构40连结时,卡勾403与定位板432皆位于触控屏幕20 —侧20a的凹槽232内,且凹槽232的内壁面可更进一部内凹,以方便卡勾403卡扣住触控屏幕20,使得触控屏幕20可固定在第二枢纽结构40上。
[0078]接下来,将进一步说明锁扣部400的弹性件402的设置位置以及锁扣部400的作动方式,请一并参考图3至图6,其中图4系绘示图3中第一枢纽结构30与第二枢纽结构40的组装图,且图4系省略绘示上盖体450,图5系绘示笔记型计算机99的触控屏幕20分离的状态图,图6系绘示图5的局部放大图。
[0079]首先,如图4,弹性件402的一端可连接板体401的表面上,另一端可连接下盖体460的一凸块461。在一实施例中,凸块461可为圆柱形。如此一来,藉由弹性件402的拉伸或压缩,锁扣部400的板体401可相对下盖体460移动,进而卡勾403也随之移动,使得卡勾403可选择性地卡扣在触控屏幕20的凹槽232内。
[0080]更进一步而言,请一并参考图3与图6,锁扣部400的板体401可更包含有一推拉件404,下盖体460更包含一开口 462。当上、下盖体450、460组合时,开口 462与推拉件404相互面对,且在上、下盖体450、460夹设住板体401后,推拉件404可被限位于开口 462中。
[0081]接着,请一并参考图5与图6。如图所示,当笔记型计算机99的触控屏幕20与底座10之间的夹角介于O度至一预定角度(如180度)之间时,使用者可藉由将推拉件404往-Y方向推抵,使得卡勾403完全面对(切齐)定位板432 (如图6中的实线部分)。更具体而言,定位板432的表面可凹设有滑动槽435,此时卡勾403可完全容纳入滑动槽435中,因此触控屏幕20可没有阻碍的抽离于第二枢纽结构40。此时,弹性件402处于图4所示的被压缩的状态。同理,当触控屏幕20结合于第二枢纽结构40上时,定位板432位于凹槽232内,若使用者不施与-Z方向的外力于推拉件404上时,弹性件402的弹性力即可驱使卡勾403朝Y方向卡扣住触控屏幕20,此时卡勾403的位置如图6所示的虚线位置。
[0082]在一实施例中,当使用者不施予-Y方向的外力于推拉件404上时,虚线位置处的卡勾403与定位板432可分别具有互相对齐的斜面403a、432a。此斜面403a、432a可作为触控屏幕20与第二枢纽结构40结合时的导引面。换言之,当触控屏幕20欲装设入第二枢纽结构40时,触控屏幕20凹槽232的边缘可先沿着斜面432a滑动。当触控屏幕20的凹槽232边缘碰触到斜面403a时,卡勾403可被触控屏幕20往-Y方向推抵,待定位板432完全置入触控屏幕20的凹槽232内时,卡勾403可藉由弹性件402的弹性力自动往Y方向移动而抵扣住触控屏.20。
[0083]以下图示将更进一步的呈现上述实施例的笔记型计算机99的具体应用的状态。
[0084]首先,藉由上述实施例的第一枢纽结构30与第二枢纽结构40,下列图标将分别展示笔记型计算机99三种使用模式,分别为笔电模式、分离平板模式以及旋转平板模式。
[0085]请参考图7与图8,其中图7系绘示图1中的第一枢纽结构30与第二枢纽结构40的内部透视图,图8系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笔电模式下的笔记型计算机99。如图所示,在第二枢纽结构40组装至第一枢纽结构30后,第一转轴310位于第二转轴410与底座10的枢接部100之间。而当笔记型计算机99欲操作于笔电模式下时,第二转轴410可转动约120度,此时第一转轴310保持不动(由于第二枢纽结构40的扭力值小于第一枢纽结构30的扭力值),以成为图8中的笔电模式。此时,使用者可以完全藉由底座10的输入部110操控触控屏幕20中的图标或对象。
[0086]而在图8的笔电模式下,若想转换为分离平板模式,则可藉由将推拉件404往-Y方向推抵,即可将触控屏幕20自第二枢纽结构40抽离,如图5所示。
[0087]接着,请一并参考图7以及图9至图12,其中第9至图12系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笔记型计算机99旋转为平板模式的连续示意图。并且,图10系绘示图7中AA’线段的剖面图,图11与图12系图7中BB’线段的剖线图。
[0088]首先,在完全转变为旋转平板模式前,笔记型计算机99的触控屏幕20与底座10之间的角度需先转动至相夹预定角度Θ的位置,如图9与图10所示。值得一提的是,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二枢纽结构40的第二转轴410可包含有止挡面411,而第二枢纽结构40的第二固定部420可更包含止挡块421,而当触控屏幕20与底座10之间的夹角为预定角度Θ时,止挡块421可与止挡面411相抵。在一实施例中,止挡块421与第二固定部420可为一体成形的结构,但不以此为限。止挡块421也可以是利用黏附的方式设置于第二固定部420上,止挡块421的位置可用以调整预定角度Θ的大小。更具体而言,在图10中,第二转轴410约在旋转180度(即预定角度Θ为180度)后,第二转轴410的止挡面411与止挡块421相抵。而若止挡块421的位置朝向图10中的Z方向移动,使得止挡块421更靠近上盖体450,就会造成预定角度Θ小于180度。
[0089]接着,请参考图11与图12,在触控屏幕20与底座10之间的角度相夹预定角度Θ后,因为第二转轴410的止挡面411与止挡块421相抵,所以接下来第一枢纽结构30可自然的被转动。并且,请参考图11,在第一枢纽结构30相对底座10旋转超过90度时,触控屏幕20开始背对底座10的输入部110。此时,输入部110的输入功能可被自动关闭,且输入部110可作为承载座,放置在一承载面(如桌子)上,以方便使用者完全以触控的方式操作触控屏幕20。接着,请参考图12,当第一枢纽结构30相对底座10旋转约莫180度时,触控屏幕20可完全被翻转到输入部110的背面供使用者触控操作,且此时整个笔记型计算机99操作上的弹性更大,可让使用者视实际使用需求横放或直立触控屏幕20。
[009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可藉由笔记型计算机的底座一侧的两个枢纽结构,使得触控屏幕可被翻转到底座的背面。此外,笔记型计算机的其中一个枢纽结构可设置有锁扣部,可与触控屏幕锁附或触控屏幕可抽离余锁扣部,以增加整个笔记型计算机操作上的选择性。
[0091]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笔记型计算机,其特征在于,包含: 底座; 触控屏眷; 第一枢纽结构,枢接于该底座的一侧;以及 第二枢纽结构,枢接该第一枢纽结构,该第二枢纽结构包含锁扣部,该锁扣部可拆卸地锁附该触控屏幕; 其中,当该锁扣部锁附该触控屏幕且该触控屏幕与该底座之间的夹角介于O度与预定角度时,该第二枢纽结构相对该第一枢纽结构转动,当该锁扣部锁附该触控屏幕且该触控屏幕与该底座之间的夹角大于该预定角度时,该第一枢纽结构以及该第二枢纽结构同步地相对该底座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型计算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枢纽结构包含第一转轴与第一固定部,该第一固定部连接该第二枢纽结构,该底座的该侧突出有枢接面,该第一转轴连接于该第一固部与该枢接面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笔记型计算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枢纽结构包含第二转轴、第二固定部以及主体架,该第二固定部固设于该第一固定部,该第二转轴的一端固设于该主体架,该第二转轴的另一端枢接该第二固定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笔记型计算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转轴位于该第二转轴与该底座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笔记型计算机,其特征在于,该主体架包含定位板,该触控屏幕的一侧具有凹槽,当该锁扣部锁附该触控屏幕时,该定位板位于该凹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笔记型计算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枢扭结构包含上盖体与下盖体,该第二转轴以及该主体架夹设于该上盖体与该下盖体之间,该定位板突出于该上、下盖体外。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笔记型计算机,其特征在于,该锁扣部包含: 板体,夹设于该上盖体与该下盖体之间; 弹性件,该弹性件的一端连接该板体,该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该下盖体;以及 卡勾,连接该板体且突出于该上、下盖体外,该卡勾与该定位板紧邻设置; 其中,当该定位板位于该凹槽内时,该弹性件的弹性力驱使该卡勾朝预定方向卡扣住该触控屏幕。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笔记型计算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转轴包含止挡面,该第二固定部包含止挡块,当该触控屏幕与该底座之间的夹角为该预定角度时,该止挡块与该止挡面相抵。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型计算机,其特征在于,当该触控屏幕与该底座之间的夹角介于该预定角度与360度之间时,该第一枢纽结构以及该第二枢纽结构同步地相对该底座转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型计算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枢纽结构更包含电连接部,该电连接部电性连接于该底座与该触控屏幕之间。
【文档编号】G06F1/16GK203812158SQ201420215058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9日
【发明者】张奕文, 粘永圣, 施并昌 申请人: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