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选址规划装置和方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5519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选址规划装置和方案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城市轨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选址规划装置和方案。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轨道交通以其节能、省地、运量大、全天候、少污染且安全等特点,成为缓解城市拥堵的最佳方案。经济发达国家城市的交通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只有采用大客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和轻轨)系统,才是从根本上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状况的有效途径。

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称为城市轨道交通。在我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具有固定线路,铺设固定轨道,配备运输车辆及服务设施等的公共交通设施。“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包含范围较大的概念,在国际上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而言,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别于道路交通),主要为城市内(有别于城际铁路,但可涵盖郊区及城市圈范围)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

目前,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选址规划使用的模型一般为一次性的,并不可以循环再利用,这样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不利于站点选址过程中对站点周围的环境的更换,不利于后期站点成型的建设,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及扩展功能好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选址规划装置和方案,其装置可循环再利用,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地形趋势,更有利于后期轨交站台的建设,实用性更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选址规划装置,它由数个轨交站点规划模块相互拼接构成;所述的数个轨交站点规划模块均由支撑底座、若干个建构筑物模型、多个轨交站台模型和多条交通轨道模型构成;所述的建构筑物模型、道路边线模型、轨交站台模型和交通轨道模型的底部均设有磁铁层;所述的支撑底座由底板、软磁层和太空泥构成;底板上部以及周边包设有软磁层,软磁层与底板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填设有太空泥。

进一步地,所述的数个轨交站点规划模块之间通过侧壁的软磁层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底座上开设有数个插孔,插孔内插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端设有与交通轨道模型底部磁铁层相配合连接的磁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插孔内嵌设有磁性挡片。

本发明中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选址规划方案,它包含如下步骤:

一、根据建设方案对模型进行设计论证并投入建设;

二、将支撑底座根据其结构加工制作完成后,根据建设方案中环境地形进行模型地形模拟,即,在需要地表上凸处将太空泥按压堆成凸起,在需要地表凹陷处将太空泥按压呈凹处即可;

三、当环境地形模拟完成后,补充选址处周边现状道路模型及规划道路红线,并将选址处的所需建构筑物按照一定的缩放比例进行加工制作,制作完成后,利用磁性连接将这些建筑物吸附在支撑底座上;

四、根据建设方案上的轨道建设路线,在支撑底座上进行交通轨道模型的铺设;

五、模拟轨交站点建设时序,在轨交站台开始投入建造器件,当该影响区域内建构筑物发生时空变化时,即可在支撑底座上进行增减建构筑物组件,实现模拟高仿真的反应轨交站台的建设环境。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选址规划装置和方案,其装置可以循环再利用,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地形趋势,更有利于后期轨交站台的建设,实用性更强。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扩展功能好、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本附图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典型实施例,轨道等相关行业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中附图进行二次开发。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支撑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中,1、轨交站点规划模块;2、支撑底座;3、建筑物模型;4、道路边线模型;5、轨交站台模型;6、交通轨道模型;7、底板;8、太空泥;9、软磁层;10、插孔;11、支撑柱;12、磁性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它由数个轨交站点规划模块1相互拼接构成;所述的数个轨交站点规划模块1均由支撑底座2、若干个建筑物模型3、若干个轨交站台模型5和若干条交通轨道模型6构成;所述的建筑物模型3、道路边线模型4、轨交站台模型5和交通轨道模型6的底部均通过胶粘设有磁铁层;所述的支撑底座2由底板7、软磁层9和太空泥8构成;底板7上部以及周边通过胶包设有软磁层9,软磁层9与底板7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填设有太空泥8。

进一步地,所述的数个轨交站点规划模块1之间通过侧壁的软磁层9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底座2上开设有数个插孔10,该插孔10开设在软磁层9上,插孔10内插设有支撑柱11,支撑柱11的顶端通过胶粘设有与交通轨道模型5底部磁铁层相配合连接的磁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插孔10内嵌设有磁性挡片12。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由于整个城市的地表环境的多样化,在进行轨交站点选址的时候,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地表形态的塑造,因此在进行模型建设的时候就需要将这一因素设计进去,本发明采用太空泥8作为支撑底座2内部填充物,利用太空泥易变形、可塑性强的特性,通过按压来实现地表凹凸的形态,方便地表环境的形成,同时采用磁性链接将建筑物模型3、道路边线模型4、轨交站台模型5、交通轨道模型6设置在支撑底座2上,极大地方便对模型的拆卸与拼装组合,可以随时根据城市建设进度来改变整个模型的布局和样式,方便快捷。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城市轨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选址规划装置,由数个轨交站点规划模块相互拼接构成;本装置的数个轨交站点规划模块均由支撑底座、若干个建构筑物及周边道路模型、多个轨交站台模型和多条交通轨道模型构成;所述的建构筑物模型、道路边线模型、轨交站台模型和交通轨道模型的底部均设有磁铁层;所述的支撑底座由底板、软磁层和太空泥构成;底板上部以及周边设有软磁层,软磁层与底板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填设有太空泥。本装置可以循环再利用,同时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地形趋势,更有利于后期轨交站台的建设,扩展性及实用性更强。

技术研发人员:李舸鹏;乐接旺;陈磊;徐韬;张存;朱世友;贺维国;林永清;李仲;高家伦;孔亮;陈鑫炜;龙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04
技术公布日:2017.12.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