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上商品销售切换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56884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线上销售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线上商品销售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线上销售,主要是在主页上展示商品的图片和名称,供消费者选择,这样的商品销售方法,缺少消费者互动,容易在订单生成后产生纠纷,同时图片占用空间大,商品展示需要很多页,非常的不便,不仅页面利用率低,而且商户投入的成本高,消费者翻看选择商品也存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线上商品销售切换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线上商品销售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开始;步骤2:商品信息查询浏览;步骤3:商品主页;步骤4:订单生成;步骤5:订单处理;步骤6:订单信息发送;步骤7:订单信息反馈;步骤8:订单生效;步骤9:结束。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包括商品名称模块和商品图片模块,商品名称模块对应商品图片模块,相同的所述商品名称模块和商品图片模块共同导向一个所述的步骤3。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包括线上采购模块和线上预约模块,线上采购模块和线上预约模块导向步骤5。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对接消费者模块,消费者模块对接步骤7,消费者模块包括订单信息接收模块和订单修改、确认、取消模块,订单信息接收模块对接订单修改、确认、取消模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线上商品销售切换方法,主要是通过将商品名称模块和商品图片模块进行整合、切换,使得视野范围有限的网页上,可以展示更多的商品,而每一件商品名称对接图片和主页,能够最大程度的节约消费者的时间,优化主页利用率,节省商户的成本,提高商户利润,同时改进订单流程,最终形成一个毫无争议的订单,避免商户和消费者之间产生矛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线上商品销售切换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可知:一种线上商品销售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开始;

步骤2:商品信息查询浏览;

步骤3:商品主页;

步骤4:订单生成;

步骤5:订单处理;

步骤6:订单信息发送;

步骤7:订单信息反馈;

步骤8:订单生效;

步骤9:结束。

所述步骤2包括商品名称模块和商品图片模块,商品名称模块对应商品图片模块,相同的所述商品名称模块和商品图片模块共同导向一个所述的步骤3。

所述步骤4包括线上采购模块和线上预约模块,线上采购模块和线上预约模块导向步骤5。

所述步骤6对接消费者模块,消费者模块对接步骤7,消费者模块包括订单信息接收模块和订单修改、确认、取消模块,订单信息接收模块对接订单修改、确认、取消模块。

本发明的原理及优点:消费者点击网页,进入步骤1,根据自身需求,开始进入步骤2,步骤2包括商品名称模块和商品图片模块,消费者搜索的结果和网页直接展示的都是商品名称模块,鼠标移动到的商品名称模块,会直接显示对应的商品图片模块,点击商品名称模块或商品图片模块,进入步骤3,步骤3可以完整的看到该商品的信息,消费者根据具体需求,进入步骤4,步骤4包括线上采购模块和线上预约模块,后台进入步骤5,整理信息进入步骤6,将订单信息发送给消费者,消费者的手机收到订单处理信息,进行订单修改、确认、取消,最终形成一个毫无争议的订单,消费者进行订单修改、确认、取消后,进入步骤7,商家后台进入步骤8,整个交易进入步骤9,步骤2中商品名称模块和商品图片模块的切换,属于现有技术,订单的生产和信息发生等,也属于现有技术,主要是通过将商品名称模块和商品图片模块进行整合、切换,使得视野范围有限的网页上,可以展示更多的商品,而每一件商品名称对接图片和主页,能够最大程度的节约消费者的时间,优化主页利用率,节省商户的成本,提高商户利润,同时改进订单流程,最终形成一个毫无争议的订单,避免商户和消费者之间产生矛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上商品销售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开始;商品信息查询浏览;商品主页;订单生成;订单处理;订单信息发送;订单信息反馈;订单生效;结束。本发明主要是通过将商品名称模块和商品图片模块进行整合、切换,使得视野范围有限的网页上,可以展示更多的商品,而每一件商品名称对接图片和主页,能够最大程度的节约消费者的时间,优化主页利用率,节省商户的成本,提高商户利润,同时改进订单流程,最终形成一个毫无争议的订单,避免商户和消费者之间产生矛盾。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晨;方维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交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11.09
技术公布日:2018.04.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