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双切换有线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3864发布日期:2020-05-26 17:21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机双切换有线键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双切换有线键盘。



背景技术:

计算机作为现阶段常见的生产设备,在办公室工作的人员均需要配置计算机。而且,现在可能出现同一个人需要同时操作两台电脑的情况,而出现此种情况,需要在桌面放置两个键盘,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切换时,需要同时切换键盘,操作不便。且键盘占据的桌面面积较大,可能造成桌面拥挤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计算机双切换有线键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计算机双切换有线键盘,包括键盘本体、切换组件和连接线缆,所述切换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键盘本体上,且所述切换组件的第一信号连接端与所述键盘本体的内部电路电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线缆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切换组件的第二信号连接端电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线缆的第二端分别与两台计算机主机电连接;

所述切换组件包括基座、切换板和切换插头,所述基座与所述键盘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基座上竖直设置有两个与所述切换插头适配的插孔,所述切换板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插孔的上方,所述切换板的中点通过支撑杆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切换插头的上端通过连接杆与所述切换板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切换插头为所述切换组件的第二信号端,且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线缆的第二端电连接,两个所述插孔为所述切换组件的第一信号端,且均与所述键盘本体的内部电路电连接。

具体地,所述支撑杆竖直设置,且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基座的上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通过转轴与所述切换板的中点可转动连接;

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切换插头的上端面中点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通过球头杆与所述切换板的两端下侧面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面与所述切换板的下侧面之间设置有弹簧组件,所述弹簧组件包括多个弹簧,多个所述弹簧的下端均与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弹簧的上端均与所述切换板的下侧面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弹簧沿所述连接杆呈环形分布。

具体地,所述切换插头为下小上大结构,所述切换插头的外侧面和所述插孔的内侧面为接触式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切换组件设置在所述键盘本体的左上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双切换有线键盘通过切换组件将一个键盘本体与两台计算机主机连接,使得可以通过操作切换组件实现键盘在两个计算机主机之间切换控制的目的,方便使用,且不占据额外的桌面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计算机双切换有线键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切换组件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弹簧组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双切换有线键盘,包括键盘本体1、切换组件2和连接线缆3,切换组件2固定设置在键盘本体1上,且切换组件2的第一信号连接端与键盘本体1的内部电路电连接,两个连接线缆3的第一端均与切换组件2的第二信号连接端电连接,两个连接线缆3的第二端分别与两台计算机主机电连接;切换组件2设置在键盘本体1的左上角。

如图2所示,切换组件2包括基座4、切换板7和切换插头8,基座4与键盘本体1固定连接,基座4上竖直设置有两个与切换插头8适配的插孔5,切换板7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插孔5的上方,切换板7的中点通过支撑杆6与基座4固定连接,两个切换插头8的上端通过连接杆9与切换板7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切换插头8为切换组件2的第二信号端,且分别与两个连接线缆3的第二端电连接,两个插孔5为切换组件2的第一信号端,且均与键盘本体1的内部电路电连接。

支撑杆6竖直设置,且支撑杆6的下端与基座4的上侧面固定连接,支撑杆6的上端通过转轴与切换板7的中点可转动连接;连接杆9的下端与切换插头8的上端面中点固定连接,连接杆9的上端通过球头杆与切换板7的两端下侧面可转动连接。切换插头8为下小上大结构,切换插头8的外侧面和插孔5的内侧面为接触式电连接。

如图2和图3连接杆9的上端面与切换板7的下侧面之间设置有弹簧组件10,弹簧组件10包括多个弹簧,多个弹簧的下端均与连接杆9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多个弹簧的上端均与切换板7的下侧面固定连接,多个弹簧沿连接杆9呈环形分布。

本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双切换有线键盘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连接线缆3的第二端与两台计算机主机连接,两个连接线缆3的第一端分别与两个切换插头8电连接。

以图2为例,将右侧的切换插头8插入右侧的插孔5内,此时,与右侧切换插头8连接的计算机可以通过键盘本体1进行控制。

当需要切换控制计算机时,按下切换板7的左端,使得左侧的切换插头8插入左侧的插孔5内,此时在杠杆的作用下,右侧的切换插头8从插孔5内拔出,右侧切换插头8与插孔5分离,左侧切换插头8与插孔5连接,因此,与左侧切换插头8连接的计算机可以通过键盘本体1进行控制。

在实际的制作中,可以通过调节支撑杆6和连接杆9的长度,使得左侧的切换插头8在插孔5内时,右侧的切换插头8与插孔5分离,同样的,当右侧的切换插头8在插孔5内时,左侧的切换插头8与插孔5分离,具体的长度可以通过有限次的实验得出,不需要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技术中并未为支撑杆6和连接杆9的长度进行规定。

同时,为了增加切换插头8与切换板7连接的稳定性,在切换插头8和切换板7之间设置弹簧组件10,弹簧组件10可以起到拉动切换插头8的功能,避免在进行切换时,作用力全部由球头杆提供,影响球头杆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计算机双切换有线键盘,其特征在于:包括键盘本体、切换组件和连接线缆,所述切换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键盘本体上,且所述切换组件的第一信号连接端与所述键盘本体的内部电路电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线缆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切换组件的第二信号连接端电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线缆的第二端分别与两台计算机主机电连接;

所述切换组件包括基座、切换板和切换插头,所述基座与所述键盘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基座上竖直设置有两个与所述切换插头适配的插孔,所述切换板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插孔的上方,所述切换板的中点通过支撑杆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切换插头的上端通过连接杆与所述切换板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切换插头为所述切换组件的第二信号端,且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线缆的第二端电连接,两个所述插孔为所述切换组件的第一信号端,且均与所述键盘本体的内部电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双切换有线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竖直设置,且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基座的上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通过转轴与所述切换板的中点可转动连接;

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切换插头的上端面中点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通过球头杆与所述切换板的两端下侧面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计算机双切换有线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面与所述切换板的下侧面之间设置有弹簧组件,所述弹簧组件包括多个弹簧,多个所述弹簧的下端均与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弹簧的上端均与所述切换板的下侧面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弹簧沿所述连接杆呈环形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双切换有线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插头为下小上大结构,所述切换插头的外侧面和所述插孔的内侧面为接触式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双切换有线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设置在所述键盘本体的左上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双切换有线键盘,包括键盘本体、切换组件和连接线缆,所述切换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键盘本体上,且所述切换组件的第一信号连接端与所述键盘本体的内部电路电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线缆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切换组件的第二信号连接端电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线缆的第二端分别与两台计算机主机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双切换有线键盘通过切换组件将一个键盘本体与两台计算机主机连接,使得可以通过操作切换组件实现键盘在两个计算机主机之间切换控制的目的,方便使用,且不占据额外的桌面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赵革委;闫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2.18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