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互联网用耐高温的计算机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03829发布日期:2022-06-14 23:54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互联网用耐高温的计算机主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主机领域,具体为一种互联网用耐高温的计算机主机。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电脑科技的突飞猛进,使得电脑的运行速度不断地提高,并且电脑主机内部的电子元件的发热功率亦不断地攀升,为了预防电脑主机内部的电子元件过热,而导致电子元件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失效,所以提供足够的散热效能至电脑内部的电子元件将变得非常重要。
3.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5910639u)公开了一种计算机主机,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1、现有的主机,主板均贴近机箱内壁的一侧安装,内部散热效率较低,同时主机外壳耐高温性能较差,导致主机外壳在遇到高温时,容易发生高温变形,缩短了主机外壳的使用寿命;2、且现有的主机结构简单,只能拆卸一侧的侧板进行内部零件安装,机箱主体内壁的四周对安装空间限制较大,导致安装的效率较低,使用感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互联网用耐高温的计算机主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主机内部散热较差且外壳不耐高温容易形变,以及机箱内部结构不便于零件安装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互联网用耐高温的计算机主机,包括机箱主体,所述机箱主体的两侧均固定嵌套有贯穿至其内壁的散热板,且机箱主体的顶部活动搭接有顶盖,且顶盖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提手;
5.所述顶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托架和背板,且承托架与背板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承托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硬盘架和两个安装架,且两个安装架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板定位板,两个所述安装架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四个插槽,且其中两个插槽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八个所述插槽四个为一组其内分别活动插接有两个散热风扇组件,所述机箱主体的背面通过手拧螺栓与背板固定连接,且主板定位板的一侧开设有贯穿至其另一侧的穿线槽。
6.优选的,所述机箱主体的材质为耐高温金属板,所述散热板的材质为镂空蜂窝板。
7.优选的,所述承托架活动套接在机箱主体的内部,且背板的宽度与机箱主体内壁的宽度相配合。
8.优选的,所述机箱主体背面的边缘与背板的背面均开设有四个螺栓孔,且背板的背面开设有贯穿至其另一面的主板嵌槽。
9.优选的,所述硬盘架的宽度为背板宽度的1/2,且硬盘架与其中一个安装架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主板定位板的材质为金属蜂窝板,两个所述安装架以主板定位板侧面的中线为轴对称设置在其两侧,四个所述滑槽分别开设在安装架远离顶盖一侧的四个插槽内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承托架和安装架可对耐高温金属板材质的机箱主体内壁起到支撑作用,两个安装架将主板定位板悬空设置,可避免主板靠近机箱主体内壁的一侧安装,导致热量堆积使机箱主体形变,在两组插槽和四个限位滑块的配合下,使两个散热风扇组件可分别设置在主板定位板的两侧,加速主板以及机箱内部组件的冷却效率,实用性较高。
1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提手和顶盖,可将承托架、硬盘架以及安装架向上抽出,解除机箱主体对安装的限制,使组件的安装更为灵活和便利,实用性更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剖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爆炸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安装架的立体视图。
18.图中:1、机箱主体;2、散热板;3、顶盖;4、提手;5、承托架;6、背板;7、硬盘架;8、安装架;9、主板定位板;10、插槽;11、滑槽;12、限位滑块;13、散热风扇组件;14、手拧螺栓;15、穿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19.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互联网用耐高温的计算机主机,包括机箱主体1,机箱主体1的两侧均固定嵌套有贯穿至其内壁的散热板2,且机箱主体1的顶部活动搭接有顶盖3,且顶盖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提手4;
20.顶盖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托架5和背板6,且承托架5与背板6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承托架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硬盘架7和两个安装架8,且两个安装架8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板定位板9,两个安装架8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四个插槽10,且其中两个插槽10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11,且滑槽11内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12,八个插槽10四个为一组其内分别活动插接有两个散热风扇组件13,机箱主体1的背面通过手拧螺栓14与背板6固定连接,且主板定位板9的一侧开设有贯穿至其另一侧的穿线槽15。
21.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机箱主体1的材质为耐高温金属板,散热板2的材质为镂空蜂窝板,通过承托架5和安装架8可对耐高温金属板材质的机箱主体1内壁起到支撑作用。
22.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承托架5活动套接在机箱主体1的内部,且背板6的宽度与机箱主体1内壁的宽度相配合,通过提手4 和顶盖3,可将承托架5、硬盘架7以及安装架8向上抽出,解除机箱主体1 对安装的限制,使组件的安装更为灵活和便利,实用性更高。
23.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机箱主体1背面的边缘与背板6的背面均开设有四个螺栓孔,且背板6的背面开设有贯穿至其另一面的主板嵌槽。
24.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硬盘架7的宽度为背板6宽度的1/2,且硬盘架7与其中一个安装架8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1/2宽度的硬盘架7便于主板安装的同时,也便于散热。
25.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4所示,主板定位板9的材质为金属蜂窝板,两个安装架8以主板定位板9侧面的中线为轴对称设置在其两侧,四个滑槽11分别开设在安装架8远离顶盖3一侧的四个插槽10内部,两个安装架8将主板定位板9悬空设置,可避免主板靠近机箱主体1内壁的一侧安装,导致热量堆积使机箱主体1形变,在两组插槽10和四个限位滑块12的配合下,使两个散热风扇组件13可分别设置在主板定位板9的两侧,加速主板以及机箱内部组件的冷却效率,实用性较高,散热风扇组件13的一侧均设置有与主板插口相配合的电源数据线。
26.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和优点:该种互联网用耐高温的计算机主机在使用时,工作过程如下:
27.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首先通过提手4将顶盖3、承托架5、硬盘架7以及安装架8向上抽出,然后可将电源和dvd读机分别插接在承托架5内固定,再将硬盘组将插接在硬盘架7内固定,主板可通过小螺栓固定连接在主板定位板9的一侧,上述硬件数据电源线可通过穿线槽15穿插连接至主板上,对后将两个散热风扇组件13分别插接在两组插槽10内,再将四个限位滑块12在滑槽11内向相反的方向滑动,使其对两个散热风扇组件13 定位,避免脱出,通过提手4将上述部件重新插接在机箱主体1内部,并通过四个手拧螺栓14使背板6与机箱主体1固定连接即可。


技术特征:
1.一种互联网用耐高温的计算机主机,包括机箱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主体(1)的两侧均固定嵌套有贯穿至其内壁的散热板(2),且机箱主体(1)的顶部活动搭接有顶盖(3),且顶盖(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提手(4);所述顶盖(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托架(5)和背板(6),且承托架(5)与背板(6)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承托架(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硬盘架(7)和两个安装架(8),且两个安装架(8)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板定位板(9),两个所述安装架(8)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四个插槽(10),且其中两个插槽(10)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11),且滑槽(11)内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12),八个所述插槽(10)四个为一组其内分别活动插接有两个散热风扇组件(13),所述机箱主体(1)的背面通过手拧螺栓(14)与背板(6)固定连接,且主板定位板(9)的一侧开设有贯穿至其另一侧的穿线槽(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联网用耐高温的计算机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主体(1)的材质为耐高温金属板,所述散热板(2)的材质为镂空蜂窝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联网用耐高温的计算机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架(5)活动套接在机箱主体(1)的内部,且背板(6)的宽度与机箱主体(1)内壁的宽度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联网用耐高温的计算机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主体(1)背面的边缘与背板(6)的背面均开设有四个螺栓孔,且背板(6)的背面开设有贯穿至其另一面的主板嵌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联网用耐高温的计算机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架(7)的宽度为背板(6)宽度的1/2,且硬盘架(7)与其中一个安装架(8)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联网用耐高温的计算机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定位板(9)的材质为金属蜂窝板,两个所述安装架(8)以主板定位板(9)侧面的中线为轴对称设置在其两侧,四个所述滑槽(11)分别开设在安装架(8)远离顶盖(3)一侧的四个插槽(10)内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主机领域,具体为一种互联网用耐高温的计算机主机,包括机箱主体,所述机箱主体的两侧均固定嵌套有贯穿至其内壁的散热板,且机箱主体的顶部活动搭接有顶盖,且顶盖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提手。该种互联网用耐高温的计算机主机,通过承托架和安装架可对耐高温金属板材质的机箱主体内壁起到支撑作用,两个安装架将主板定位板悬空设置,可避免主板靠近机箱主体内壁的一侧安装,导致热量堆积使机箱主体形变,在两组插槽和四个限位滑块的配合下,使两个散热风扇组件可分别设置在主板定位板的两侧,加速主板以及机箱内部组件的冷却效率,实用性较高,通过提手和顶盖,可将承托架、硬盘架以及安装架向上抽出,实用性更高。实用性更高。实用性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51)Int.Cl.G06F1/18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柳安良
技术研发日:2021.11.09
技术公布日:2022/6/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