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粮仓的三维建图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1052324发布日期:2022-08-06 08:05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粮仓的三维建图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粮食储藏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粮仓的三维建图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我国幅员辽阔,又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的生产及储存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中国近五十年来大量出土的文物和历史考证,中国原始农业启蒙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发展于新石器时代(距今约一万年左右)。而粮食的储藏是农业栽培的继续,储藏技术是伴随着农业的发展而发展的。进入新时期时代以后,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粮食出现了剩余,才逐渐由粮食加工发展到储藏。而粮仓是粮食储藏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3.在建造粮仓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粮仓的选址问题,一般情况下,粮仓对环境以及空气干燥度要求较高,原因是在粮食长期存储的过程中,空气湿润容易造成粮食潮湿发霉,大大影响粮食质量问题,而全国每个地方的气候不同,干燥地区适合建设粮仓,但是潮湿地区不便于建设粮仓,若统一将全国各地的粮仓建在较为干燥的地方,则对选址的工作人员造成较大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若粮仓建设在较远的干燥地区,也不方便处于潮湿地区的人口取用粮食。
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建设粮仓初期,在选址方面对环境的要求较高,还存在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在建造粮仓之前,能减小环境问题对粮仓的影响,从而利于后续粮食的储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粮仓的三维建图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粮仓的三维建图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获取建设粮仓的目标区域的航拍照片信息和实景照片信息;基于所述目标区域的航拍照片信息,分析所述目标区域的地貌信息;判断所述目标区域的地貌是否包括盆地地形及其他洼陷地形;若是,则基于所述实景照片信息,分析所述目标区域的积水量信息;判断所述目标区域的积水量信息是否达到预设的阈值;若是,则在所述目标区域的盆地地形及其他洼陷地形区域位置处按照等比例建模布设排水机构。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预先建造的粮仓进行三维建图时,需要先获取目标区域的航拍照片,根据航拍照片能了解目标区域的地貌地形,不同地区的地貌地形是不同的,例如有些地区是丘陵、有些地区是高原地区,有些地区是盆地等,当存在盆地或者洼陷地形时,中间的地势低于外围的地势,因此容易出现积水的问题;当出现积水的问题时,需要根据实景照片判断积水量,当积水量较多时,则需要在该目标区域内布设排水机构,并且
等比例建立三维模型,在后期建造粮仓时,按照这个三维图建造粮仓的同时建造排水机构。因此在建造粮仓的三维图时,根据当地地形能合理设置排水机构,当外部环境不利时,能便于营造一个干燥的存粮环境,从而利于后续粮食的储存。动态配置排水机构,能增强在全国各个地区建造粮仓的普适性,减少建造粮仓时对潮湿环境的担忧,从而利于粮仓选址工作的推进。
8.可选的,在构建粮仓的三维图时,还获取历史中预设时间段的天气数据信息;基于所述历史中预设时间段的天气数据信息,分析得到全年降雨数据,所述全年降雨数据信息包括全年降雨量、全年降雨次数及降雨分布时间段;基于所述全年降雨量、全年降雨次数及降雨分布时间段,分析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盆地地形及其他洼陷地形区域位置的积水概率和最大积水量;判断所述目标区域的盆地地形及其他洼陷地形区域位置的积水概率是否达到预设的概率阈值,以及所述最大积水量是否达到预设的积水量阈值;若所述积水概率达到预设的概率阈值和/或所述最大积水量是否达到预设的积水量阈值,则在所述目标区域的盆地地形及其他洼陷地形区域位置处布设排水机构。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布设排水机构时还需要考虑天气因素,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的历史天气数据,获得全年降雨数据,降雨量较多时,一方面会导致积水量较多,另一方面会造成空气湿度较大,而不利于粮食贮存;根据全年降雨数据,分析得到积水概率和最大积水量,当积水概率较大时,容易造成地面常年维持湿润的状态,当积水量较大时,可能积水会出现涌进粮仓的情况,这些因素都不利于粮食储藏,因此当存在这些情况时,均需要布设排水机构,从而能在构建粮仓的三维图时能够更加贴合实际情况,根据目标区域的气候特征动态配置排水机构。
10.可选的,所述获取历史中预设时间段的天气数据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基于所述历史中预设时间段的天气数据信息,所述预设时间段至少为两个完整年度,分析所述目标区域的全年气候特征;基于所述目标区域的全年气候特征,预估未来时间段的各个季度气候特征;基于所述各个季度气候特征,分析得到各个季度的降雨量;基于所述各个季度的降雨量,判断夏季的降雨量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一降雨量阈值;若是,则基于所述实景照片信息,分析得到目标区域的森林植被面积和植物品种信息;判断所述植物品种是否属于储水植物品种;若是,则判断所述森林植被面积是否达到预设的面积阈值;若是,则无需在所述目标区域的盆地地形及其他洼陷地形区域位置处布设排水机构。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实景照片,能分析出森林植被面积和植物品种,森林植被面积和植物品种也关乎积水量和积水概率,对于降雨量较大的区域,若森林植被面积较大或者存在一些具有存水功能的植物品种,能大大减少积水量和积水概率,因此当存在一些具有存水功能的植物品种时,需要进一步判断在这个植物品种的植被面积是否达到面积阈值,若达到面积阈值时,则代表此处的积水较少,则无需布设排水机构,根据不同的天
气情况、植物品种和植被面积,动态配置排水机构,在构建粮仓的三维图时更加合理且符合实际情况。
12.可选的,所述分析得到目标区域的森林植被面积和植物品种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若所述植物品种属于储水植物品种且所述森林植被面积未达到预设的面积阈值;或者,若所述植物品种不属于储水植物品种且所述森林植被面积达到预设的面积阈值;则基于所述实景照片信息,分析得到目标区域的土壤入渗率信息;判断所述目标区域的土壤入渗率是否达到预设的入渗率阈值;若是,则无需在所述目标区域的盆地地形及其他洼陷地形区域位置处布设排水机构。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植物品种和森林植被面积没有同时满足的情况下,则要考虑目标区域的土壤入渗率,因此需要根据实景照片获取目标区域土壤入渗率,当土壤入渗率较高时,则说明积水概率较小,积水量也会较小,这能维持较为干燥的地面环境,利于后期的粮食储藏,因此无需布设排水机构,通过结合土壤入渗率的因素来动态配置排水机构,在构建粮仓的三维图时更加合理且符合实际情况。
14.可选的,所述布设排水机构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森林植被面积是否达到预设的面积阈值,则在所述目标区域的盆地地形及其他洼陷地形区域位置处布置植树点;同时,基于所述全年降雨量,判断所述全年降雨量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二降雨量阈值;若否,则在所述目标区域的盆地地形及其他洼陷地形区域的外围布设排水管道;若是,则所述排水管道的位置处,加设积水量报警装置。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布设排水点时,根据森林植被面积大小,当森林植被面积不足时,则为了方便后期因为频繁降雨造成水土流失以及容易出现积水问题,因此需要在目标区域的盆地地形及其他洼陷地形区域的外围布设植树点;然后当全年降雨量过大时,需要设置排水管道进行疏通积水,更严重时,需要设置积水量报警装置,能有效监控粮仓的外部环境,利于营造一个较好的储粮环境,从而提高粮食的储藏质量。
16.可选的,所述若植物品种属于储水植物品种之后还包括:在所述目标区域的盆地地形及其他洼陷地形区域的外围布设集水装置和水循环装置;所述集水装置,与所述排水管道连接,用于收集雨水;所述水循环装置,与所述集水装置连接,用于将雨水供给所述目标区域的植被。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集水装置和水循环装置,能对雨水进行收集,一方面能减少地面的积水,另一方面能通过水循环对附近的植被进行养护,植被拥有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样能防止水土流失,减小地面的积水概率,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动态配置排水机构,在构建粮仓的三维图时更加合理且符合实际情况。
18.可选的,所述分析所述目标区域的全年气候特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基于所述目标区域的全年气候特征,分析得到目标区域的主要风向;
基于所述目标区域的主要风向,在粮仓的墙体上布设通风窗,所述通风窗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目标区域的主要风向相同。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全年气候特征,分析得到主要风向,比如说该区域的主要风向为东北风,则在粮仓的墙体上布设朝向东北方向开设的通风窗,有利于对粮仓内的粮食进行通风,且保持粮仓内部环境的干燥,有利于粮食储藏。
20.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粮仓的三维建图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粮仓的三维建图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航拍照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建设粮仓的目标区域的航拍照片信息;实景照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建设粮仓的目标区域的实景照片信息;地貌信息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所述目标区域的地貌信息;积水量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所述目标区域的积水量信息;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目标区域的地貌是否包括盆地地形及其他洼陷地形,还用于判断所述目标区域的积水量信息是否达到预设的阈值;结构布设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区域的盆地地形及其他洼陷地形区域位置处布设排水机构。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预先建造的粮仓进行三维建图时,需要先获取目标区域的航拍照片,根据航拍照片能了解目标区域的地貌地形,不同地区的地貌地形是不同的,例如有些地区是丘陵、有些地区是高原地区,有些地区是盆地等,当存在盆地或者洼陷地形时,中间的地势低于外围的地势,因此容易出现积水的问题;当出现积水的问题时,需要根据实景照片判断积水量,当积水量较多时,则需要在该目标区域内布设排水机构,并且等比例建立三维模型,在后期建造粮仓时,按照这个三维图建造粮仓的同时建造排水机构。因此在建造粮仓的三维图时,根据当地地形能合理设置排水机构,当外部环境不利时,能便于营造一个干燥的存粮环境,从而利于后续粮食的储存。动态配置排水机构,能增强在全国各个地区建造粮仓的普适性,减少建造粮仓时对潮湿环境的担忧,从而利于粮仓选址工作的推进。
22.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23.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因此在建造粮仓的三维图时,根据当地地形能合理设置排水机构,当外部环境不利时,能便于营造一个干燥的存粮环境,从而利于后续粮食的储存;动态配置排水机构,能增强在全国各个地区建造粮仓的普适性,减少建造粮仓时对潮湿环境的担忧,从而利于粮仓选址工作的推进;2.在布设排水机构时还需要考虑天气因素,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的历史天气数据,获得全年降雨数据;根据全年降雨数据,分析得到积水概率和最大积水量,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粮食储藏,当积水概率和最大积水量超出设定值时,均需要布设排水机构,从而能在构建
粮仓的三维图时能够更加贴合实际情况,根据目标区域的气候特征动态配置排水机构。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粮仓的三维建图系统的硬件架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用于粮仓的三维建图方法的流程图。
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一种用于粮仓的三维建图方法的流程图。
2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一种用于粮仓的三维建图方法的流程图。
2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4的一种用于粮仓的三维建图方法的流程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航拍照片获取模块;2、实景照片获取模块;3、地貌信息分析模块;4、积水量分析模块;5、判断模块;6、结构布设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粮仓的三维建图系统。
33.包括航拍照片获取模块1、实景照片获取模块2、地貌信息分析模块3、积水量分析模块4、判断模块5和结构布设模块6。
34.航拍照片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建设粮仓的目标区域的航拍照片信息;在建设粮仓初期,一般会采用无人机高空拍摄,获取目标区域的地面远景照片。
35.实景照片获取模块2,用于获取建设粮仓的目标区域的实景照片信息;通过相机进行现场近景拍照的形式获取目标区域的近景照片。
36.地貌信息分析模块3,用于分析目标区域的地貌信息;与航拍照片获取模块1通讯连接,通过高空拍摄的航拍照片,利用图形比对的方式分析出目标区域的地貌,根据地貌判断出该地貌属于哪种地形(地形类型包括盆地、丘陵、高原、平原等)。
37.积水量分析模块4,用于分析目标区域的积水量信息;根据实景照片,利用图像分析,获取照片内的积水面积信息,根据积水面积信息,获取单位深度下的积水量信息。
38.判断模块5,用于判断目标区域的地貌是否包括盆地地形及其他洼陷地形,还用于判断目标区域的积水量信息是否达到预设的阈值。举例来说,积水量预设的阈值为100单位,则判断目标区域内的积水量是否达到100单位。
39.结构布设模块6,用于在目标区域的盆地地形及其他洼陷地形区域位置处布设排水机构。
40.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粮仓的三维建图系统的实施原理为:在对预先建造的粮仓进行三维建图时,需要先获取目标区域的航拍照片,根据航拍照片能了解目标区域的地貌地形,不同地区的地貌地形是不同的,例如有些地区是丘陵、有些地区是高原地区,有些地区是盆地等,当存在盆地或者洼陷地形时,中间的地势低于外围的地势,因此容易出现积水的问题;当出现积水的问题时,需要根据实景照片判断积水量,当积水量较多时,则需要在该目标区域内布设排水机构,并且等比例建立三维模型,在后期建造粮仓时,按照这个三维图建造粮仓的同时建造排水机构。因此在建造粮仓的三维图时,根据当地地形能合理设置排水机构,当外部环境不利时,能便于营造一个干燥的存粮环境,从而利于后续粮食的储存。动
态配置排水机构,能增强在全国各个地区建造粮仓的普适性,减少造粮仓时对潮湿环境的担忧,从而利于粮仓选址工作的推进。
41.基于上述硬件架构,参照图2,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用于粮仓的三维建图方法,其中实施例1包括步骤s100~s600。
42.步骤s100:获取建设粮仓的目标区域的航拍照片信息和实景照片信息。
43.具体来说,在建设粮仓初期,一般会采用无人机高空拍摄,获取目标区域的地面远景照片;通过相机进行现场近景拍照的形式获取目标区域的实景照片。
44.步骤s200:基于目标区域的航拍照片信息,分析目标区域的地貌信息。
45.具体来说,通过高空拍摄的航拍照片,利用图形比对的方式分析出目标区域的地貌,根据地貌判断出该地貌属于哪种地形(地形类型包括盆地、丘陵、高原、平原等)。
46.步骤s300:判断目标区域的地貌是否包括盆地地形及其他洼陷地形。
47.具体来说,当该地域的凹陷面积达到一定值(例如500m2时),则说明该目标区域的地貌包括盆地地形或者属于洼陷地形。
48.步骤s400:若是,则基于实景照片信息,分析目标区域的积水量信息;若否,则重新获取建设粮仓的目标区域的航拍照片信息和实景照片信息。
49.具体来说,当存在盆地以及洼陷地形时,则从实景照片能看出积水(例如水坑、水池内的积水),结合实景照片和航拍照片,分析出积水量(由于积水的深度从实景照片不便得知,因此本方案只需计算每深度单位下的积水量,即只需获取积水面积)。
50.步骤s500:判断目标区域的积水量信息是否达到预设的阈值。
51.举例来说,积水量预设的阈值为100单位,则判断目标区域内的积水量是否达到100ml每单位。
52.步骤s600:若是,则在目标区域的盆地地形及其他洼陷地形区域位置处按照等比例建模布设排水机构;若否,则无需布设排水机构。
53.实施例2参照图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与s100的同步进行的步骤还包括步骤sa00~se00:步骤sa00:获取历史中预设时间段的天气数据信息。
54.通过与天气系统建立通讯连接,当前执行主体(例如控制器)获取历史的天气数据,举例来说,获取过去连续两年内的天气数据。
55.步骤sb00:基于历史中预设时间段的天气数据信息,分析得到全年降雨数据,全年降雨数据信息包括全年降雨量、全年降雨次数及降雨分布时间段。
56.具体来说,在布设排水机构时还需要考虑天气因素,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的历史天气数据,获得全年降雨数据,降雨量较多时,一方面会导致积水量较多,另一方面会造成空气湿度较大,而不利于粮食贮存。
57.步骤sc00:基于全年降雨量、全年降雨次数及降雨分布时间段,分析得到目标区域的盆地地形及其他洼陷地形区域位置的积水概率和最大积水量。
58.具体的,根据全年降雨数据,分析得到积水概率和最大积水量,当积水概率较大时,容易造成地面常年维持湿润的状态,当积水量较大时,可能积水会出现涌进粮仓的情况,这些因素都不利于粮食储藏;举例来说,当全年降雨量为500ml,全年降雨次数为60次,
降雨主要分布时间段为6-8月,则在6-8月的积水概率为80%,最大积水量为300单位。
59.步骤sd00:判断目标区域的盆地地形及其他洼陷地形区域位置的积水概率是否达到预设的概率阈值,以及最大积水量是否达到预设的积水量阈值。
60.举例来说,预设的概率阈值为75%,预设的积水量阈值为400单位。
61.步骤se00:若积水概率达到预设的概率阈值和/或最大积水量达到预设的积水量阈值,则在目标区域的盆地地形及其他洼陷地形区域位置处布设排水机构;若积水概率未达到预设的概率阈值,同时最大积水量未达到预设的积水量阈值,则无需布设排水机构。
62.具体的,若积水概率达到预设的概率阈值和/或最大积水量达到预设的积水量阈值,则说明该区域的地面较为湿润,容易出现积水,当在此处建造粮仓时,会出现积水进入粮仓内部的风险,因此需要布设排水机构,从而能在构建粮仓的三维图时能够更加贴合实际情况,根据目标区域的气候特征动态配置排水机构。
63.实施例3参照图4,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a00(获取历史中预设时间段的天气数据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sa00~sh00:步骤sa00:基于历史中预设时间段的天气数据信息,预设时间段至少为两个完整年度,分析目标区域的全年气候特征。
64.具体来说,在获取了往年至少两个年度的天气数据后,能推测目标区域的全年气候特征,例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等。
65.步骤sb00:基于目标区域的全年气候特征,预估未来时间段的各个季度气候特征。
66.具体来说,当目标区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时,气候特征是: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在夏季,四季气温变化分明,年降雨量较少,大陆性强。
67.步骤sc00:基于各个季度气候特征,分析得到各个季度的降雨量。
68.举例来说,根据往年的天气数据,分析出春季和秋季的降雨量约为100ml,冬季的降雨量约为50ml,夏季的降雨量约为300ml。
69.步骤sd00:基于各个季度的降雨量,判断夏季的降雨量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一降雨量阈值。
70.举例来说,预设的第一降雨量阈值为250ml。
71.步骤se00:若是,则基于实景照片信息,分析得到目标区域的森林植被面积和植物品种信息;若否,则重新获取历史中预设时间段的天气数据信息。
72.步骤sf00:判断植物品种是否属于储水植物品种。
73.具体的,根据实景照片,能分析出森林植被面积和植物品种,森林植被面积和植物品种也关乎积水量和积水概率,对于降雨量较大的区域,若森林植被面积较大或者存在一些具有存水功能的植物品种(例如猴面包树,在雨季时,一棵猴面包树能够贮存几吨甚至更多的水分),能大大减少积水量和积水概率。
74.步骤sg00:若是,则判断森林植被面积是否达到预设的面积阈值。
75.步骤sh00:若否,则在目标区域的盆地地形及其他洼陷地形区域位置处布设排水机构,若是,则无需在目标区域的盆地地形及其他洼陷地形区域位置处布设排水机构。
76.具体来说,当存在一些具有存水功能的植物品种时,需要进一步判断这个植物品
种的植被面积是否达到面积阈值(例如300m2),若达到面积阈值时,则代表此处的积水较少,则无需布设排水机构,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植物品种和植被面积,动态配置排水机构,在构建粮仓的三维图时更加合理且符合实际情况。
77.实施例4参照图5,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e00中分析得到目标区域的森林植被面积和植物品种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se10~se40:se10:判断植物品种是否属于储水植物品种,同时判断森林植被面积是否达到预设的面积阈值。
78.se20:若植物品种属于储水植物品种且森林植被面积未达到预设的面积阈值;或者,若植物品种不属于储水植物品种且森林植被面积达到预设的面积阈值;则基于实景照片信息,分析得到目标区域的土壤入渗率信息。
79.若植物品种不属于储水植物品种且森林植被面积未达到预设的面积阈值时,需要布设排水机构。
80.若植物品种属于储水植物品种且森林植被面积达到预设的面积阈值时,无需布设排水机构。
81.具体来说,当植物品种和植被面积二者之一满足的情况下时,则说明还是具有有一定的吸附雨水的能力,但是可能远远不够达到无需布设排水机构的条件;因此在植物品种和森林植被面积没有同时满足的情况下,则要考虑目标区域的土壤入渗率。
82.步骤se30:判断目标区域的土壤入渗率是否达到预设的入渗率阈值。
83.步骤se40:若是,则无需在目标区域的盆地地形及其他洼陷地形区域位置处布设排水机构;若否,则需要布设排水机构。
84.具体来说,需要根据实景照片,通过实景照片的图像信息分析土壤类型(例如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不同的土壤类型,其土壤入渗率也就有所不同;因此通过土壤类型获取目标区域土壤入渗率,当土壤入渗率较高时,则说明积水概率较小,积水量也会较小,这能维持较为干燥的地面环境,利于后期的粮食储藏,因此无需布设排水机构,通过结合土壤入渗率的因素来动态配置排水机构,在构建粮仓的三维图时更加合理且符合实际情况。
85.实施例5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100中的布设排水机构的步骤包括:步骤sg00中判断森林植被面积是否达到预设的面积阈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sg10~sg30:步骤sg10:若否,则在目标区域的盆地地形及其他洼陷地形区域位置处布置植树点;若是,则无需布置植树点。
86.具体的,当存在储水植物品种时,一方面考虑到当地的绿化问题,另一方面考虑到可以在区域内大面积种植储水植物品种,因此需要在目标区域的盆地地形及其他洼陷地形区域的外围布设植树点,能在大降雨期间,具有存水效果,减少积水,利于为粮食的储存提供干燥环境。
87.步骤sg20:基于全年降雨量,判断全年降雨量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二降雨量阈值(需
要注意的是,步骤sg10和步骤sg20没有次序关系)。
88.步骤sg30:若否,则在目标区域的盆地地形及其他洼陷地形区域的外围布设排水管道;若是,则排水管道的位置处,加设积水量报警装置。
89.然后当全年降雨量未超过第二降雨量阈值(例如600ml)时,需要设置排水管道进行疏通积水,更严重时,需要设置积水量报警装置;排水管道可以围绕在粮仓的外圈布置,排水管道低于粮仓的地基,通过设置排水沟和管道,来疏通雨水,当全年降雨量未超过第二降雨量阈值(例如600ml)时,说明可能会存在降雨量过大的情况,通过设置积水量报警装置,时刻检测水位,当水位过高时进行报警;能有效监控粮仓的外部环境,利于营造一个较好的储粮环境,从而提高粮食的储藏质量。
90.实施例6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f00:判断植物品种是否属于储水植物品种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sf10。
91.步骤sf10:若植物品种属于储水植物品种,在目标区域的盆地地形及其他洼陷地形区域的外围布设集水装置和水循环装置。
92.集水装置,与排水管道连接,用于收集雨水。
93.水循环装置,与集水装置连接,用于将雨水供给目标区域的植被。
94.具体的,集水装置可以为水池,水池与排水管道连通,能收集雨水,水循环装置可以为水泵和喷头的组合装置,通过喷头对附近的植物进行浇水;设置集水装置和水循环装置,能对雨水进行收集,一方面能减少地面的积水,另一方面能通过水循环对附近的植被进行养护,植被拥有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样能防止水土流失,减小地面的积水概率,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动态配置排水机构,在构建粮仓的三维图时更加合理且符合实际情况。
95.实施例7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a00中分析目标区域的全年气候特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sa10~sa20:步骤sa20:基于目标区域的全年气候特征,分析得到目标区域的主要风向。
96.步骤sa20:基于目标区域的主要风向,在粮仓的墙体上布设通风窗,通风窗的开口方向与目标区域的主要风向相同。
97.具体的,通过全年气候特征,分析得到主要风向,比如说该区域的主要风向为东北风,则在粮仓的墙体上布设朝向东北方向开设的通风窗,有利于对粮仓内的粮食进行通风,且保持粮仓内部环境的干燥,有利于粮食储藏。
98.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99.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100.具体来说,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用于粮仓的三维建图方法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10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