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板模块以及具有触控板模块的电子计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95759发布日期:2024-03-13 20:43阅读:7来源:国知局
触控板模块以及具有触控板模块的电子计算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输入装置的领域,尤其是关于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电子设备的蓬勃发展为人类的生活带来许多的便利性,因此如何让电子设备的操作更人性化是重要的课题。举例来说,日常生活常见的电子设备为笔记本电脑、手机、卫星导航装置等,由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存储容量以及处理器运算效能大幅提升,使得其所具有的功能日益变得强大且复杂。为了能有效率地操作这些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制造商使用了触控板作为输入装置以操控所述电子设备。

2、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的笔记本电脑与其触控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触控板模块1设置于笔记本电脑2的外壳21中,并至少部分显露于外以供使用者接触而对笔记本电脑2进行操作,例如,使用者可通过手指接触触控板模块1且于触控板模块1上滑动以移动屏幕22上的游标23,亦可通过按压触控板模块1而使笔记本电脑2执行特定功能,因使触控板模块1可替代鼠标的功用,令使用者不需因额外携带或装设鼠标而带来不便。

3、请同步参阅图2~图3,图2为图1所示触控板模块于未被触压时的概念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触控板模块于被按压后的概念示意图。笔记本电脑2的外壳21具有向内凹陷的框架24,触控板模块1配置于框架24内,触控板模块1包括配置于框架24相对两侧的支撑结构11与触发部12以及触压板13,而触控板模块1的触压板13连接于支撑结构11,使得触控板模块1的触压板13能以支撑结构11为支点而相对于触发部12摆动。此外,触控板模块1包括开关14,开关14位于触压板13的下方并相对应于触发部12。

4、再者,当使用者触压触压板13时,触压板13以支撑结构11为支点而相对于触发部12向下摆动,直至触控板模块1的开关14抵顶位于框架24上的触发部12,如此一来,开关14被触发而输出开关信号予笔记本电脑2,借此令笔记本电脑2执行相对应的功能。而当使用者不再触压触压板13时,触压板13会因应支撑结构11的弹性力而相对于触发部12向上摆动,使得触压板13恢复原位。

5、上述触控板模块1的支撑结构11主要是以铁件或塑胶结构(例如是海棉)来连接上下部件,并通过铁件或塑胶结构的形变使得触压板13可以上下摆动,然而,现有的触控板模块1的缺点在于,支撑结构11所在的区域无法下压作动,只有非支撑结构11所在的区域能够下压作动。也就是说,触控板模块1的触压板13仅有局部可下压作动,无法整面可下压作动。因此,如何针对上述的问题进行改善,实为本领域相关人员所关注的焦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板模块,其结构设计可使触压板的全部区域皆可被下压作动,有效解决现有的触控板模块的触压板仅局部可下压作动的问题。

2、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3、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板模块,应用于电子计算机,触控板模块配置于电子计算机的框架内,触控板模块包括基板、触压板、多个支撑元件、多个感测元件以及反馈元件。基板包括板体以及形成于板体上的多个弹臂。触压板配置于基板的上方,触压板因应外力的触压而朝靠近基板的方向移动。这些支撑元件配置于基板与触压板之间,且这些支撑元件分别对应于这些弹臂。当触压板朝靠近该基板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触压板带动这些支撑元件分别抵压对应的弹臂,使得这些弹臂产生形变而具有形变量。这些压力感测元件配置于触压板的下方并分别对应于这些弹臂。当这些弹臂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形变量达到门槛值时,对应的压力感测元件输出压力感测信号。反馈元件电性连接于这些压力感测元件,反馈元件因应压力感测信号而产生触觉反馈。

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压板包括电路板与上盖板,上盖板配置于电路板的上方,这些支撑元件配置于电路板上,反馈元件配置于电路板上并电性连接于电路板,且反馈元件位于这些支撑元件之间。

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板模块更包括软性电路板。软性电路板配置于这些支撑元件与基板之间,且软性电路板电性连接于电路板,这些压力感侧元件配置于软性电路板并电性连接于软性电路板。

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软性电路板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一表面面向电路板,第二表面面向基板,这些压力感测元件配置于软性电路板的第二表面上。

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基板的这些弹臂分别具有摆动部以及开设于摆动部上的镂空区域,这些支撑元件分别配置于触压板与对应的摆动部之间,这些压力感测元件分别位于对应的镂空区域内。

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当触压板朝靠近基板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触压板带动这些支撑元件分别抵压对应的弹臂,使得这些弹臂的摆动部朝远离板体的方向摆动而具有形变量。

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基板的该板体为矩形,这些弹臂分别形成于板体的四个角隅处。

1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基板的这些弹臂是经由冲压制程而形成于板体上。

1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反馈元件为线性谐振制动器(linear resonantactuator)。

12、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亦提供一种电子计算机,包括外壳、处理器以及触控板模块。外壳具有向内凹陷的框架。处理器配置于外壳内。触控板模块配置于框架内并与处理器电性相连,触控板模块包括基板、触压板、多个支撑元件、多个感测元件以及反馈元件。基板包括板体以及形成于板体上的多个弹臂。触压板配置于基板的上方,触压板因应外力的触压而朝靠近基板的方向移动。这些支撑元件配置于基板与触压板之间,且这些支撑元件分别对应于这些弹臂。当触压板朝靠近该基板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触压板带动这些支撑元件分别抵压对应的弹臂,使得这些弹臂产生形变而具有形变量。这些压力感测元件配置于触压板的下方并分别对应于这些弹臂。当这些弹臂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形变量达到门槛值时,对应的压力感测元件输出压力感测信号。反馈元件配置于触压板并电性连接于这些压力感测元件,反馈元件因应压力感测信号而产生触觉反馈。

13、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板模块,其结构设计可使触压板的全部区域皆可被下压作动,有效解决现有的触控板模块的触压板仅局部可下压作动的问题。再者,本发明实施例的触压板模块具有多个压力感测元件以及反馈元件,当触压板的任一区域因应外力的触压时,对应于被触压区域的压力感测元件输出压力感测信号,进而使得反馈元件产生如震动形态的触觉反馈,借以提升使用者的操作手感。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板模块的结构设计简单且容易进行组装,有效降低制作成本以及整体的重量。

14、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触控板模块,应用于一电子计算机,该触控板模块配置于该电子计算机的一框架内,该触控板模块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模块,其中该触压板包括一电路板与一上盖板,该上盖板配置于该电路板的上方,所述支撑元件配置于该电路板上,该反馈元件配置于该电路板上并电性连接于该电路板,且该反馈元件位于所述支撑元件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板模块,更包括一软性电路板,该软性电路板配置于所述支撑元件与该基板之间,且该软性电路板电性连接于该电路板,所述压力感侧元件配置于该软性电路板并电性连接于该软性电路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板模块,其中该软性电路板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面向该电路板,该第二表面面向该基板,所述压力感测元件配置于该软性电路板的该第二表面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模块,其中该基板的所述弹臂分别具有一摆动部以及开设于该摆动部上的一镂空区域,所述支撑元件分别配置于该触压板与对应的该摆动部之间,所述压力感测元件分别位于对应的该镂空区域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板模块,其中当该触压板朝靠近该基板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该触压板带动所述支撑元件分别抵压对应的该弹臂,使得所述弹臂的该摆动部朝远离该板体的方向摆动而具有该形变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模块,其中该基板的该板体为一矩形,所述弹臂分别形成于该板体的四个角隅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模块,其中该基板的所述弹臂是经由一冲压制程而形成于该板体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模块,其中该反馈元件为线性谐振制动器。

10.一种电子计算机,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板模块,包括基板、触压板、多个支撑元件、多个压力感测元件以及反馈元件。基板包括板体以及形成于板体上的多个弹臂。触压板配置于基板的上方。这些支撑元件配置于基板与触压板之间并分别对应于这些弹臂。当触压板朝靠近基板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触压板带动这些支撑元件分别抵压对应的弹臂,使得这些弹臂产生形变。这些压力感测元件分别对应于这些弹臂。当这些弹臂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形变量达到门槛值时,对应的压力感测元件输出压力感测信号。反馈元件电性连接于这些压力感测元件并因应压力感测信号而产生触觉反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触控板模块的电子计算机。

技术研发人员:黄韦强,李超伟,张学钊,谢杰紘,邱显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