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18794发布日期:2024-04-01 14:32阅读:10来源:国知局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具体涉及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1、三维重建是一种通过对三维物体的图像进行处理、计算和三维还原,得到三维物体的三维重建数据,最终在计算机中真实地重建出三维物体的三维虚拟模型的技术。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带来更佳的数据展示效果,例如,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将视频会议场景下的2d视频数据转换为3d视频数据,可以增强参会者的临场感与沉浸感,从而提升参会者的参会体验。

2、目前,在生成三维重建数据时,采用多个深度相机采集目标对象的图像,再根据采集到的多个图像计算目标对象的三维重建数据,三维重建数据的精度对数据展示的效果而言至关重要。因此,如何提高三维重建数据的精度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可以实现图像采集的精确同步,并提高三维重建数据的精度。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3、获取待处理图像集合,上述待处理图像集合中包括m个待处理图像,m为正整数;上述m个待处理图像是由m个采集单元基于第一同步控制信号分别从不同的方位对目标对象采集得到的,上述第一同步控制信号是由信号控制单元传输给上述m个采集单元的,上述信号控制单元与上述m个采集单元之间分别通过对应的控制线连接;

4、利用三维重建模型对上述m个待处理图像进行处理,得到m个目标图像和n个深度图像,n为自然数;

5、根据上述m个目标图像和上述n个深度图像确定上述目标对象的三维重建数据。

6、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另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7、响应于触发控制信号,获取采集控制参数,上述采集控制参数为信号控制单元存储的第一采集频率,上述信号控制单元与m个采集单元之间分别通过对应的控制线连接;

8、基于上述采集控制参数生成第一同步控制信号;

9、通过上述对应的控制线将上述第一同步控制信号分别传输给上述m个采集单元,以使得上述m个采集单元基于上述第一同步控制信号采集目标对象的图像,并向计算机设备发送上述目标对象的图像,上述目标对象的图像用于上述计算机设备生成上述目标对象的三维重建数据。

10、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另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11、接收信号控制单元通过对应的控制线传输的第一同步控制信号,上述信号控制单元与m个采集单元之间分别通过对应的控制线连接,上述第一同步控制信号是由上述信号控制单元基于第一采集频率生成的;

12、响应于上述第一同步控制信号,从对应的方位采集目标对象的图像;

13、向计算机设备发送上述目标对象的图像,以使得上述计算机设备基于上述目标对象的图像生成上述目标对象的三维重建数据。

14、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15、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处理图像集合,上述待处理图像集合中包括m个待处理图像,m为正整数;上述m个待处理图像是由m个采集单元基于第一同步控制信号分别从不同的方位对目标对象采集得到的,上述第一同步控制信号是由信号控制单元传输给上述m个采集单元的,上述信号控制单元与上述m个采集单元之间分别通过对应的控制线连接;

16、处理模块,用于利用三维重建模型对上述m个待处理图像进行处理,得到m个目标图像和n个深度图像,n为自然数;

17、上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上述m个目标图像和上述n个深度图像确定上述目标对象的三维重建数据。

18、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另一种图像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19、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触发控制信号,获取采集控制参数,上述采集控制参数为信号控制单元存储的第一采集频率,上述信号控制单元与m个采集单元之间分别通过对应的控制线连接;

20、处理模块,用于基于上述采集控制参数生成第一同步控制信号;

21、上述处理模块,还用于通过上述对应的控制线将上述第一同步控制信号分别传输给上述m个采集单元,以使得上述m个采集单元基于上述第一同步控制信号采集目标对象的图像,并向计算机设备发送上述目标对象的图像,上述目标对象的图像用于上述计算机设备生成上述目标对象的三维重建数据。

22、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另一种图像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23、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接收信号控制单元通过对应的控制线传输的第一同步控制信号,上述信号控制单元与m个采集单元之间分别通过对应的控制线连接,上述第一同步控制信号是由上述信号控制单元基于第一采集频率生成的;

24、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响应于上述第一同步控制信号,从对应的方位采集目标对象的图像;

25、处理模块,用于向计算机设备发送上述目标对象的图像,以使得上述计算机设备基于上述目标对象的图像生成上述目标对象的三维重建数据。

26、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装置和通信接口,上述处理器、上述通信接口和上述存储装置相互连接,其中,上述存储装置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上述处理器用于调用上述可执行程序代码,用以实现上述的图像处理方法。

27、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上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用以实现如上述的图像处理方法。

28、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上述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用以实现上述的图像处理方法。

29、本申请通过多个采集单元分别从不同的方位对目标对象进行采集得到多个待处理图像,多个待处理图像可以较好的表征目标对象在不同方位上的特征信息,以提供更多视角下的图像数据,能更好地缓解并解决目标对象被遮挡所带来的重建效果下降的问题。然后利用三维重建模型确定多个待处理图像对应的目标图像和深度图像,并根据目标图像和深度图像计算目标对象的三维重建数据。通过目标图像和深度图像计算目标对象的三维重建数据,可以有效解决真实物理世界尺度的问题,保证了三维重建后的尺度和真实世界中目标对象的尺度一致,提高了三维重建数据的准确性。并且,本申请中的多个待处理图像是多个采集单元在接收到信号控制单元通过控制线传输的第一同步控制信号时执行采集的,相比于软同步(即利用计算机进程提供同步信号)的方法,本申请通过信号控制单元以硬件同步的方式避免了采集指令收发的差异,保证了采集到的各个图像的时间戳严格对齐,实现图像采集的精确同步,基于精确同步的待处理图像可以得到高准确度的深度图像,进而提高了三维重建数据的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处理图像集合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采集单元中的每个采集单元对应设置有数据接收队列,所述获取待处理图像集合,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重建模型中包括深度计算模块和所述m个采集单元中的每个采集单元对应的数据处理线程,所述利用三维重建模型对所述m个待处理图像进行处理,得到m个目标图像和n个深度图像,包括:

6.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8.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0.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1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12.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13.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装置和通信接口,所述处理器、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存储装置相互连接,其中,所述存储装置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或者,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6~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或者,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8~9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用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或者,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6~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或者,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8~9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

1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或者,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6~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或者,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8~9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可应用于云技术、智慧平台、应用软件、车载等领域或场景,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图像集合,待处理图像集合中包括M个待处理图像;M个待处理图像是由M个采集单元基于第一同步控制信号分别从不同的方位对目标对象采集得到的,第一同步控制信号是由信号控制单元传输给M个采集单元的,信号控制单元与M个采集单元之间分别通过对应的控制线连接;利用三维重建模型对M个待处理图像进行处理,得到M个目标图像和N个深度图像;根据M个目标图像和N个深度图像确定目标对象的三维重建数据。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图像采集的精确同步,并提高三维重建数据的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易阳,余晓铭,周易,徐怡廷,彭程威,李峰,左小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