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确定炮孔间距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4037252发布日期:2023-05-05 13:26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确定炮孔间距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属于矿山开采,尤其涉及一种确定炮孔间距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目前,在上向(即从下往上)中深孔爆破回采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侧崩爆破才能够回采完整个采场,为了保证后一次爆破作业工作面处的安全,需要采取爆破控制措施对各次爆破后的眉线进行控制和保护。其中,眉线指回采巷道端壁面的接触线。对于眉线保护效果影响最大的是炮孔间距。

2、然而,现有技术只是根据专家经验确定炮孔间距,这样获得的炮孔间距的准确率较低,导致对眉线的保护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炮孔间距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炮孔间距,从而提高对眉线的保护效果。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炮孔间距的方法,包括:

3、获取目标岩体的炮孔的空气垫层长度,所述炮孔指所述目标岩体中放置炸药的孔;

4、根据所述空气垫层长度确定所述炮孔对应的单孔爆破漏斗范围;

5、根据所述单孔爆破漏斗范围确定炮孔间距集合,所述炮孔间距集合包括多个初始炮孔间距;

6、基于所述炮孔间距集合对所述目标岩体的三维模型进行仿真试验,得到每个所述初始炮孔间距各自对应的试验结果;

7、根据所述试验结果从所述炮孔间距集合中确定目标炮孔间距。

8、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空气垫层长度确定所述炮孔对应的单孔爆破漏斗范围,包括:

9、确定用于对所述炮孔进行爆破的炸药包的体积;

10、根据所述体积和所述空气垫层长度,确定所述单孔爆破漏斗范围。

11、可选的,所述确定用于对所述炮孔进行爆破的炸药包的体积,包括:

12、检测所述炸药包的形状是否为球形;

13、若所述炸药包的形状为球形,则获取所述炮孔的装药点与所述炸药包的距离以及所述炮孔的线装药密度;

14、根据所述距离和所述线装药密度,计算得到所述体积。

15、可选的,所述检测所述炸药包的形状是否为球形,包括:

16、获取所述炸药包的装药长度和第一直径,以及所述炮孔的第二直径;

17、根据所述装药长度和所述第一直径,确定所述炸药包的长径比;

18、若所述长径比小于或等于预设倍数的所述第二直径,则确定所述炸药包的形状为球形。

19、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距离和所述线装药密度,计算得到所述体积,包括:

20、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体积:

21、

22、

23、其中,q表示所述体积,r表示所述炮孔的半径,l表示所述距离,q表示所述线装药密度,α表示所述目标岩体的衰减指数,m表示装药量。

24、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炮孔间距集合对所述目标岩体的三维模型进行仿真试验,得到试验结果,包括:

25、在对所述三维模型进行仿真试验的过程中,获取所述三维模型中的所述目标岩体在设定位置的爆炸荷载;

26、根据所述爆炸荷载确定所述试验结果。

27、可选的,所述试验结果包括岩体损伤值和眉线损伤结果;所述根据所述试验结果从所述炮孔间距集合中确定目标炮孔间距,包括:

28、将所述炮孔间距集合中,对应的试验结果中所述岩体损伤值大于或等于设定阈值,且所述眉线损伤结果满足设定条件的初始炮孔间距,确定为所述目标炮孔间距。

29、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炮孔间距的装置,包括:

30、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岩体的炮孔的空气垫层长度,所述炮孔指所述目标岩体中放置炸药的孔;

31、第一范围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空气垫层长度确定所述炮孔对应的单孔爆破漏斗范围;

32、集合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单孔爆破漏斗范围确定炮孔间距集合,所述炮孔间距集合包括多个初始炮孔间距;

33、仿真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炮孔间距集合对所述目标岩体的三维模型进行仿真试验,得到每个所述初始炮孔间距各自对应的试验结果;

34、第一间距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试验结果从所述炮孔间距集合中确定目标炮孔间距。

35、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上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确定炮孔间距的方法。

36、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确定炮孔间距的方法。

37、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可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确定炮孔间距的方法。

38、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3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炮孔间距的方法,通过获取目标岩体的炮孔的空气垫层长度,炮孔指目标岩体中放置炸药的孔;根据空气垫层长度确定炮孔对应的单孔爆破漏斗范围;根据单孔爆破漏斗范围确定炮孔间距集合,炮孔间距集合包括多个初始炮孔间距;基于炮孔间距集合对目标岩体的三维模型进行仿真试验,得到每个初始炮孔间距各自对应的试验结果;根据试验结果从炮孔间距集合中确定目标炮孔间距。与现有技术只是基于专家经验确定炮孔间距相比,本申请提供的方法首先需要结合空气垫层长度和单孔爆破漏斗范围确定炮孔间距集合,再根据仿真试验得到的每个初始炮孔间距各自对应的试验结果,确定炮孔间距,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炮孔间距,从而提高对眉线的保护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确定炮孔间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炮孔间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空气垫层长度确定所述炮孔对应的单孔爆破漏斗范围,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确定炮孔间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用于对所述炮孔进行爆破的炸药包的体积,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确定炮孔间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炸药包的形状是否为球形,包括: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确定炮孔间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距离和所述线装药密度,计算得到所述体积,包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炮孔间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炮孔间距集合对所述目标岩体的三维模型进行仿真试验,得到试验结果,包括: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确定炮孔间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结果包括岩体损伤值和眉线损伤结果;所述根据所述试验结果从所述炮孔间距集合中确定目标炮孔间距,包括:

8.一种确定炮孔间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确定炮孔间距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确定炮孔间距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适用于矿山开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确定炮孔间距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岩体的炮孔的空气垫层长度;根据空气垫层长度确定炮孔对应的单孔爆破漏斗范围;根据单孔爆破漏斗范围确定炮孔间距集合;基于炮孔间距集合对目标岩体的三维模型进行仿真试验,得到每个初始炮孔间距对应的试验结果;根据试验结果确定目标炮孔间距。与现有技术根据专家经验确定炮孔间距相比,采用该方法需要结合空气垫层长度和单孔爆破漏斗范围确定炮孔间距集合,再根据仿真试验得到的每个初始炮孔间距各自对应的试验结果,确定炮孔间距,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炮孔间距,从而提高对眉线的保护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赖运美,曹铭宇,梁德义,黄沛生,许杨丰,吕震,杨桂远,原桂强,龙显日,罗富寿,陈闻舞,钟杰,黄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凡口铅锌矿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