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4384195发布日期:2023-06-08 05:07阅读:50来源:国知局
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正在迅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离散制造业企业一直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将国家和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更完善的服务的同时也在响应国家号召节能减排,为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做精确的计算,还可以通过分析各环节碳排放的数据,找出潜在的减排环节和方式,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得到更大的优势。

2、现在传统的离散制造企业在着重提升品质和产量的同时,也都重视信息化的建设,建设基于物联网scada技术和云技术的mes,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能应用生产数据来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但同时这些生产数据没有进行深度的应用,例如“碳排放”的计算,在国家号召节能减排的大前提下,及早实时碳排放数据的统计,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同时,碳排放量也是能源消耗量,也有助于帮助企业针对能耗大户(设备、产线)进行产量或能效分析,帮助企业进行设备或产线升级,提高生产效率、节能减排。

3、以往的碳排放因为是人工收集,无法准确统计到各环节生产设备耗能、原材料耗能、产品运输耗能、办公区耗能、生活区耗能,或者统计到的数据存在很大的误差,再根据“排放因子法”和“非现场测量”的定量分析得到偏差更大的误差数据,因此企业可能会投入更大的资源造成假节能减排。

4、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通过人工进行碳排放收集,无法准确统计各个环节的碳排放数据,在进行碳排放量的计算时存在误差较大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包括:获取工艺设计系统中的工艺生产路线,其中,每条工艺生产路线包括多个生产环节;采集工艺生产路线中与生产维度对应的能源数据,其中,能源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能耗数据和产出数据;依据能源数据确定与工艺生产路线对应的碳排放计算模型;依据碳排放计算模型确定碳排放量。

3、可选地,工艺生产路线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得到:响应于目标对象的选择指令,确定目标生产装置,其中,目标生产装置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在目标生产装置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确定多个目标生产装置的执行顺序;依据执行顺序确定工艺生产路线,并确定工艺生产路线的属性信息。

4、可选地,采集工艺生产路线中与生产维度对应的能源数据,包括:确定能源数据的生产维度,其中,生产维度为与生产计划对应的生产维度;依据生产维度确定能源数据的采集频率;依据采集频率采集能源数据,其中,能源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实际生产能耗数据、生产装置的外能耗数据和办公能耗数据。

5、可选地,依据能源数据确定与工艺生产路线对应的碳排放计算模型,包括:确定碳排放计算模型的采集场景,其中,采集场景包括瞬时采集和累积采集;在碳排放计算模型的采集场景为瞬时采集的情况下,获取当前生产装置在采集结束时间时对应的第一位号采集值,其中,当前生产装置用于产生能源数据;依据第一位号采集值和模型修正系数,确定瞬时采集的场景下对应的碳排放计算模型;在碳排放计算模型的采集场景为累积采集的情况下,获取当前生产装置在采集开始时间对应的第二位号采集值;依据第一位号采集值、第二位号采集值和模型修正系数,确定累积采集的场景下对应的碳排放计算模型。

6、可选地,模型修正系数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得到:确定能源数据的属性信息,其中,属性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能源数据的可信度、能源数据的精度、能源数据的性质;依据属性信息和能源数据的数据类型,确定模型修正系数。

7、可选地,依据碳排放计算模型确定碳排放量,包括:确定能源因子,其中,能源因子为按照能源规范确定的基准因子;依据能源因子、碳排放计算模型和模型修正系数,确定碳排放量。

8、可选地,依据碳排放计算模型确定碳排放量之后,方法还包括:将碳排放量存储至数据库中,其中,碳排放量的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原辅料的碳排放量、生产过程的碳排放量、运输交付的碳排放量;剔除碳排放量中的异常计量数据,得到目标碳排放量;依据碳排放量的类型对目标碳排放量进行分类。

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碳排放量的计算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工艺设计系统中的工艺生产路线,其中,每条工艺生产路线包括多个生产环节;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工艺生产路线中与生产维度对应的能源数据,其中,能源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能耗数据和产出数据;第一确定模块,用于依据能源数据确定与工艺生产路线对应的碳排放计算模型;第二确定模块,用于依据碳排放计算模型确定碳排放量。

1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连接,用于执行实现以下功能的程序指令:获取工艺设计系统中的工艺生产路线,其中,每条工艺生产路线包括多个生产环节;采集工艺生产路线中与生产维度对应的能源数据,其中,能源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能耗数据和产出数据;依据能源数据确定与工艺生产路线对应的碳排放计算模型;依据碳排放计算模型确定碳排放量。

1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通过运行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1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工艺设计系统中的工艺生产路线,其中,每条工艺生产路线包括多个生产环节;采集工艺生产路线中与生产维度对应的能源数据,其中,能源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能耗数据和产出数据;依据能源数据确定与工艺生产路线对应的碳排放计算模型;依据碳排放计算模型确定碳排放量,达到了根据工艺生产路线中的多个生产环节中的能源数据进行碳排放量计算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根据碳排放计算模型计算工艺生产路线中的多个生产环节的碳排放量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通过人工进行碳排放收集,无法准确统计各个环节的碳排放数据,在进行碳排放量的计算时存在误差较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生产路线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所述工艺生产路线中与生产维度对应的能源数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所述能源数据确定与所述工艺生产路线对应的碳排放计算模型,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修正系数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所述碳排放计算模型确定碳排放量,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所述碳排放计算模型确定碳排放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8.一种碳排放量的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通过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工艺设计系统中的工艺生产路线,其中,每条工艺生产路线包括多个生产环节;采集工艺生产路线中与生产维度对应的能源数据,其中,能源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能耗数据和产出数据;依据能源数据确定与工艺生产路线对应的碳排放计算模型;依据碳排放计算模型确定碳排放量。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通过人工进行碳排放收集,无法准确统计各个环节的碳排放数据,在进行碳排放量的计算时存在误差较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黄方葆,胡超级,陈俊伟,张建,方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