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显示模组框贴防漏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24091发布日期:2023-06-29 13:14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控显示模组框贴防漏光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触控设备制造,具体涉及一种触控显示模组框贴防漏光结构。


背景技术:

1、偏光片是现阶段多数显示设备所必需使用的重要元件,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特定光束的偏振方向,达到控制光路开关的作用。

2、在偏光片应用于触控显示产品时,需要依次将背光板、lcd、偏光片、泡棉层及触摸屏进行贴合装配,各组件之间贴合厚度的尺寸公差需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否则会造成漏光现象。如偏光片与lcd的贴合组装尺寸公差通常为±0.1mm,lcd与背光板的贴合组装尺寸公差为±0.1mm,而泡棉和偏光片的贴合组装尺寸公差为±0.15mm,理想状态下泡棉可覆盖pol偏光片并形成贴合压紧状态,不会造成漏光,但是,实际组装过程中经常会有局部贴合厚度的误差超过标准尺寸公差,从而影响到其它部件的定位基准,使泡棉层吻合不紧密而导致光线透射至外界,形成漏光缺陷,在普通触控显示设备中,漏光现象在一定程度下是一种常见缺陷,而对于高档触控显示产品而言,漏光事件需要降低至较小概率,所需制造成本高、校核工作繁琐,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加以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模组框贴防漏光结构,用以在可控成本及较少工作量下有效完善漏光缺陷,提升触控显示产品质量。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触控显示模组框贴防漏光结构,包括背光板、lcd、偏光片、泡棉层、触摸屏。其中,所述背光板、所述lcd、所述偏光片、所述泡棉层与所述触摸屏依次叠放组成多层结构体,所述泡棉层呈中部空缺的框架形态,所述泡棉层在垂直方向分为上层泡棉与下层泡棉,所述上层泡棉下表面、所述下层泡棉上表面皆设有多个圆弧凸台横向排列组成的波浪面。

3、进一步的,所述泡棉层的框架内壁处贴合设有定型框架,所述定型框架侧壁粘附于所述上层泡棉或所述下层泡棉的内壁。

4、进一步的,所述定型框架的厚度大于所述上层泡棉或所述下层泡棉的厚度。

5、进一步的,所述定型框架材质与所述泡棉层相同。

6、进一步的,所述上层泡棉与所述下层泡棉的二个所述波浪面波峰顶部重合。

7、进一步的,所述上层泡棉与所述下层泡棉的所述波浪面贴合间隙处填充设有遮光胶水。

8、进一步的,所述波浪面的波浪轮廓中波峰与波谷的垂直间距≥0.5mm。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泡棉层分成上、下层泡棉及其波浪面贴合结构,形成针对偏光片至触摸屏之间的弹性贴合结构,由于波浪面形态所提供的垂直弹性变形幅度较大,且不会对泡棉层自身形态造成较大影响,二个波浪面之间的贴合能在防漏光密闭状态下提供较大的尺寸调节距离,从而能够有效弥补贴合尺寸误差并防止出现漏光缺陷,在可控成本及较少工作量下有效完善漏光缺陷,有效提升触控显示产品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触控显示模组框贴防漏光结构,包括背光板、lcd、偏光片、泡棉层、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板、所述lcd、所述偏光片、所述泡棉层与所述触摸屏依次叠放组成多层结构体,所述泡棉层呈中部空缺的框架形态,所述泡棉层在垂直方向分为上层泡棉与下层泡棉,所述上层泡棉下表面、所述下层泡棉上表面皆设有多个圆弧凸台横向排列组成的波浪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控显示模组框贴防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棉层的框架内壁处贴合设有定型框架,所述定型框架侧壁粘附于所述上层泡棉或所述下层泡棉的内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触控显示模组框贴防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框架的厚度大于所述上层泡棉或所述下层泡棉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触控显示模组框贴防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框架材质与所述泡棉层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控显示模组框贴防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泡棉与所述下层泡棉的二个所述波浪面波峰顶部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控显示模组框贴防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泡棉与所述下层泡棉的所述波浪面贴合间隙处填充设有遮光胶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控显示模组框贴防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面的波浪轮廓中波峰与波谷的垂直间距≥0.5mm。


技术总结
一种触控显示模组框贴防漏光结构,其中背光板、LCD、偏光片、泡棉层与触摸屏依次叠放组成多层结构体,泡棉层呈中部空缺的框架形态,泡棉层在垂直方向分为上层泡棉与下层泡棉,上层泡棉下表面、下层泡棉上表面皆设有多个圆弧凸台横向排列组成的波浪面。利用泡棉层分成上、下层泡棉及其波浪面贴合结构,形成针对偏光片至触摸屏之间的弹性贴合结构,由于波浪面形态所提供的垂直弹性变形幅度较大,且不会对泡棉层自身形态造成较大影响,二个波浪面之间的贴合能在防漏光密闭状态下提供较大的尺寸调节距离,从而能够有效弥补贴合尺寸误差并防止出现漏光缺陷,在可控成本及较少工作量下有效完善漏光缺陷,有效提升触控显示产品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徐洪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联信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