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38819发布日期:2023-11-22 22:34阅读:29来源:国知局
触控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触控显示,具体涉及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显示触控集成屏幕对触摸物体的识别精度和最小尺寸越来越精细化,例如高精度的红外触控(其中一种光学触控)可以做到1mm直径的触摸物体的精准识别,电容触控可以做到2mm尺寸笔尖的触摸书写。要做到如此高精度的识别,就要要求触摸物系统在实际的触摸状态中具有足够高得信噪比以及稳定的触摸状态。

2、针对电容式显示触控集成屏幕(如图1所示),显示屏1′和触摸屏2′(包括盖板201′、发送电极202′和接收电极203′)之间存在电容耦合,会吸收触摸屏的信号量。若显示屏和触摸屏之间的距离不固定,是变化的,将导致电容触控信号变得不稳定。

3、针对光学式显示触控集成屏幕(如图2所示),由于光学触控框205′上设置的led发射管发出的光网会建立在盖板玻璃204′的外表面,为了保证识别到准确的触摸,也需要保证盖板玻璃的平面的稳定性,盖板玻璃的表面不能外凸,若盖板玻璃的表面发生外凸时,会导致光线被遮蔽,造成不能识别到外凸部分的触摸信号。也即也需要保证盖板玻璃204′与显示屏之间的距离的稳定性,而现有技术难以保证。

4、综上,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状态的稳定性较差,导致触控显示模组的触控信号的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触控显示模组的触控信号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包括:

3、显示模组;

4、触控屏,所述触控屏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的一侧;

5、第一线圈层,所述第一线圈层与所述显示模组固定连接;

6、第二线圈层,所述第二线圈层与所述触控屏固定连接;

7、所述第一线圈层和所述第二线圈层用于在通电后产生相互作用力。

8、可选的,所述触控屏为电容屏,所述电容屏包括:第一盖板、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第一电极层和所述显示模组之间;

9、所述第二线圈层固定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一电极层之间;或,所述第二线圈层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或,所述第二线圈层固定于所述第二电极层背离所述第一盖板的一侧。

10、可选的,所述第二线圈层固定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一电极层之间包括:所述第二线圈层固定于所述第一盖板朝向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表面,或者,所述第二线圈层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极层朝向所述第一盖板的一侧表面。

11、可选的,所述第二线圈层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包括:所述第二线圈层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上朝向所述第二电极层的一侧表面,或者,所述第二线圈层固定于所述第二电极层朝向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表面。

12、可选的,所述触控屏为电容屏,所述电容屏包括:第二盖板和电极层,所述电极层上设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13、所述第二线圈层固定于所述第二盖板上朝向所述电极层的一侧表面,或者,所述第二线圈层固定于所述电极层上朝向所述第二盖板的一侧表面,或者,所述第二线圈层固定于所述电极层上背离所述第二盖板的一侧表面。

14、可选的,所述第一线圈层和所述第二线圈层用于在通电后产生吸引力或互斥力。

15、可选的,所述第一线圈层和所述第二线圈层中的电流为交流,且所述第一线圈层中的交流电和所述第二线圈层中的交流电的相位差为0°或180°;或者,所述第一线圈层和所述第二线圈层中的电流为直流,且所述第一线圈层中的电流和所述第二线圈层中的电流的方向相同或相反。

16、可选的,所述触控屏为光学触控屏,所述光学触控屏包括第三盖板和光学触控框,所述光学触控框位于所述第三盖板背离所述显示模组一侧的边缘;所述第二线圈层与所述第三盖板朝向所述显示模组的一侧表面固定;所述第一线圈层和所述第二线圈层用于在通电后产生吸引力。

17、可选的,所述第一线圈层和所述第二线圈层中的电流为交流,且所述第一线圈层中的交流电和所述第二线圈层中的交流电的相位差为0°;或者,所述第一线圈层和所述第二线圈层中的电流为直流,且所述第一线圈层中的电流和所述第二线圈层中的电流的方向相同。

18、可选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屏;所述第一线圈层固定于所述显示屏朝向所述触控屏的一侧表面或背向所述触控屏的一侧。

19、可选的,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背光部件,所述背光部件位于所述显示屏背向所述触控屏的一侧;

20、所述第一线圈层固定于所述显示屏背向所述触控屏的一侧为:所述第一线圈层固定于所述背光部件背向所述显示屏的一侧表面或者所述显示屏背向所述触控屏的一侧表面。

21、可选的,所述第一线圈层包括一个或若干个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线圈层包括一个或若干个第二线圈。

22、可选的,所述第一线圈和/或所述第二线圈的线径小于或等于2毫米。

23、可选的,所述触控显示模组,还包括: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一线圈层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和所述第二线圈层电连接。

24、可选的,所述触控屏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存在间隙。

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任一种触控显示模组。

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置了第一线圈层和第二线圈层,所述第一线圈层与所述显示模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线圈层与所述触控屏固定连接,第一线圈层和第二线圈层在通电后相互之间产生的作用力使得显示模组和触控屏之间各个位置的距离恒定且相等,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状态的稳定性提高,从而避免了距离变化对触控信号检测的影响,提升了触控信号的检测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屏为电容屏,所述电容屏包括:第一盖板、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第一电极层和所述显示模组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圈层固定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一电极层之间包括:所述第二线圈层固定于所述第一盖板朝向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表面,或者,所述第二线圈层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极层朝向所述第一盖板的一侧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圈层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包括:所述第二线圈层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上朝向所述第二电极层的一侧表面,或者,所述第二线圈层固定于所述第二电极层朝向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屏为电容屏,所述电容屏包括:第二盖板和电极层,所述电极层上设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层和所述第二线圈层用于在通电后产生吸引力或互斥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层和所述第二线圈层中的电流为交流,且所述第一线圈层中的交流电和所述第二线圈层中的交流电的相位差为0°或180°;或者,所述第一线圈层和所述第二线圈层中的电流为直流,且所述第一线圈层中的电流和所述第二线圈层中的电流的方向相同或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屏为光学触控屏,所述光学触控屏包括第三盖板和光学触控框,所述光学触控框位于所述第三盖板背离所述显示模组一侧的边缘;所述第二线圈层与所述第三盖板朝向所述显示模组的一侧表面固定;所述第一线圈层和所述第二线圈层用于在通电后产生吸引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层和所述第二线圈层中的电流为交流,且所述第一线圈层中的交流电和所述第二线圈层中的交流电的相位差为0°;或者,所述第一线圈层和所述第二线圈层中的电流为直流,且所述第一线圈层中的电流和所述第二线圈层中的电流的方向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屏;所述第一线圈层固定于所述显示屏朝向所述触控屏的一侧表面或背向所述触控屏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背光部件,所述背光部件位于所述显示屏背向所述触控屏的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层包括一个或若干个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线圈层包括一个或若干个第二线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和/或所述第二线圈的线径小于或等于2毫米。

14.根据权利要求1-5、8-13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一线圈层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和所述第二线圈层电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5、8-13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屏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存在间隙。

1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触控显示模组包括:显示模组;触控屏,所述触控屏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的一侧;第一线圈层,所述第一线圈层与所述显示模组固定连接;第二线圈层,所述第二线圈层与所述触控屏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线圈层和所述第二线圈层用于在通电后产生相互作用力。本技术提供的触控显示模组提高了触控信号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演,杨自旺,张永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