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箱内部元件的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05241发布日期:2023-04-19 12:19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箱内部元件的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机箱,具体为一种机箱内部元件的限位结构。


背景技术:

1、机箱作为电脑配件中的一部分,它起的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电脑配件,起到一个承托和保护作用。

2、如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加固的机箱组件”,其公告号为:cn215264666u,该申请包括机箱壳体、防尘机构和散热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机箱壳体的上下两侧设置防尘组件,利用过滤网、防尘滤芯和活性炭吸附层的多重吸附过滤,能够有效地防止灰尘进入到机箱的内部,进而影响机箱内部元件的工作性能,防尘效率高,而且在散热机构中风扇转动下,可以快速地实现内外空气的热交换,从而实现对机箱内部的快速降温,通过在机箱内部设置可以进行高度调节的led灯条,对机箱内部不同位置进行照明,便于对机箱内部元件进行检修。

3、虽然现有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但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问题如下:机箱内部元件接线一般利用捆扎绑在一起,但是各个线路显得混乱,如电源线、显卡连接线和主板连接线,其各部分容易缠绕在一起,这样拆装维修极其不便。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机箱内部元件的限位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箱内部元件的限位结构,包括机箱本体,所述机箱本体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箱,所述机壳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线机构;

2、所述排线机构包括t型导轨,所述t型导轨的内腔开设有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左排线板,所述左排线板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座,所述滑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拉动杆,所述拉动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右排线板。

3、优选的,所述机壳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通风盖,所述通风盖内腔的底部开设有通风孔,所述机壳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防撞条,所述机壳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usb接口,所述机壳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耳机插孔,所述耳机插孔位于usb接口的内侧,所述机壳的顶部安装有电源按键。

4、优选的,所述散热箱内腔的底部安装有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散热箱的顶部安装有防尘网。

5、通过电动马达和扇叶的设置,能够将机壳内热量排出外部,避免机壳的温度过高而导致元件损坏,同时通过防尘网的设置,对杂质起到过滤的效果,防止杂质会进入机壳的内部。

6、优选的,所述电动马达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电动马达的一侧与散热箱的内壁固定连接。

7、通过固定杆的设置,提高了电动马达与散热箱之间连接时的稳定性,防止电动马达会缺乏支撑结构而导致工作时会产生晃动。

8、优选的,所述滑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凹槽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部与导向块的表面活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右排线板的内腔开设有右卡槽,所述左排线板的内腔开设有左卡槽,所述右排线板的底部与支撑板的顶部活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机箱本体的左侧安装有侧盖,所述侧盖内腔的四角均螺纹连接有连接螺丝,所述侧盖的右侧通过连接螺丝与机箱本体的左侧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箱内部元件的限位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机箱内部元件的限位结构,通过右排线板向背侧移动,通过右排线板的移动带动拉动杆移动,通过拉动杆的移动带动滑座移动,通过滑座的移动使复位弹簧拉伸发生形变,此时右排线板带动右卡槽移动,然后将连接线贯穿右卡槽,在左卡槽和右卡槽的配合下对连接线进行限位,达到了方便排线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机箱内部元件接线一般利用捆扎绑在一起,但是各个线路显得混乱,如电源线、显卡连接线和主板连接线,其各部分容易缠绕在一起,这样拆装维修极其不便的问题。

13、2、该机箱内部元件的限位结构,通过左卡槽和右卡槽的设置,对连接线起到限位的效果,防止连接线会出现晃动的现象,通过导向槽的设置,使导向块在凹槽内移动更加顺畅,进一步的对导向块移动位置进行限位。



技术特征:

1.一种机箱内部元件的限位结构,包括机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本体(1)包括机壳(101),所述机壳(10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机构(2),所述散热机构(2)包括散热箱(201),所述机壳(10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线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箱内部元件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0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通风盖(102),所述通风盖(102)内腔的底部开设有通风孔(103),所述机壳(10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防撞条(105),所述机壳(10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usb接口(107),所述机壳(10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耳机插孔(106),所述耳机插孔(106)位于usb接口(107)的内侧,所述机壳(101)的顶部安装有电源按键(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箱内部元件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箱(201)内腔的底部安装有电动马达(204),所述电动马达(20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203),所述散热箱(201)的顶部安装有防尘网(2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箱内部元件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马达(20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02),所述固定杆(202)远离电动马达(204)的一侧与散热箱(201)的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箱内部元件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3010)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3013),所述凹槽(309)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导向槽(3012),所述导向槽(3012)的内部与导向块(3013)的表面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箱内部元件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排线板(307)的内腔开设有右卡槽(306),所述左排线板(304)的内腔开设有左卡槽(305),所述右排线板(307)的底部与支撑板(308)的顶部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箱内部元件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本体(1)的左侧安装有侧盖(5),所述侧盖(5)内腔的四角均螺纹连接有连接螺丝(4),所述侧盖(5)的右侧通过连接螺丝(4)与机箱本体(1)的左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机箱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机箱内部元件的限位结构,包括机箱本体,所述机箱本体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箱,所述机壳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线机构,所述排线机构包括T型导轨。该机箱内部元件的限位结构,通过右排线板向背侧移动,通过右排线板的移动带动拉动杆移动,通过拉动杆的移动带动滑座移动,通过滑座的移动使复位弹簧拉伸发生形变,此时右排线板带动右卡槽移动,然后将连接线贯穿右卡槽,在左卡槽和右卡槽的配合下对连接线进行限位,达到了方便排线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机箱内部元件接线一般利用捆扎绑在一起,但是各个线路显得混乱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兰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鑫源凯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