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二次结构机电洞口预留设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92173发布日期:2024-01-23 12:12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BIM的二次结构机电洞口预留设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具体涉及一种利用bim 技术来表达二次结构中机电安装洞口预留信息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1、现阶段建筑工程设计多为二维平面设计,各专业设计图单独表达,专业之间也缺乏整体协调,现有设计方法难以提供二次结构机电洞口预留准确信息。工程施工阶段,机电安装与二次结构施工界面交叉问题十分普遍,实际施工时往往是二次结构先施工完成,后安装的机电管线,在需穿墙部位采用现场凿洞方式处理。这种后凿洞处理方式,一方面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和导致施工返工,工期和成本浪费显而易见;另一方面,机电管线穿墙部位与构造柱冲突时,施工难以处理,易造成二次结构质量隐患甚至结构安全问题。

2、bim 技术具有可视化、模拟性、协调性、可出图性等方面的优势,通过设计-施工一体化bim 技术的应用,可从技术源头上实现对二次结构机电洞口预留信息的精确控制,从而有效规避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 的二次结构机电洞口预留设计方法,致力于从技术源头上对二次结构机电洞口预留信息进行精确控制,避免机电安装阶段对二次结构后凿洞处理所造成的质量隐患、成本浪费和工期延误问题。

2、本发明通过以下步骤予以实现:

3、步骤一,创建建筑、结构、机电各个专业设计bim 模型并完成合并;

4、步骤二,对设计bim 模型进行碰撞检查,完成设计bim 模型的调整和管线综合布置;

5、步骤三,组织机电施工人员对bim 模型进行会审,形成施工bim 模型;

6、步骤四,基于施工bim 模型,生成二次结构墙体留洞图;

7、步骤五,在墙体留洞图基础上,完成构造柱、过梁等深化设计;

8、步骤六,处理步骤五中构造柱与洞口冲突问题,更新完善施工bim 模型;

9、步骤七,将墙体留洞图与构造柱、过梁等深化设计图进行整合,最终形成二次结构机电留洞设计图。

10、所述设计bim 模型是指根据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专业已完成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应用revit软件创建各专业设计bim 模型并进行整合。

11、进一步地,应用navisworks协同平台查找机电管线之间、机电管线与结构的碰撞冲突问题。

12、进一步地,协调设计人员根据碰撞报告,并按照各专业管线布置原则、净空控制等要求,对机电管线进行设计调整和避让,完成所述设计bim 模型管线综合设计。

13、进一步地,在所述设计bim 模型管线综合设计的基础上,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可视化评审,结合典型剖面图,对机电管线施工顺序、排布方式、支吊架布置、安装操作空间等建造过程信息进行施工会审和确认,完成施工bim 模型。

14、进一步地,基于所述施工bim 模型,导出带有机电预留洞口信息标注的平面图,包括专业名称、洞口尺寸及标高等准确信息。其中,对于圆形洞口,标记洞口直径和圆心标高;对于矩形洞口,标记洞口宽度、高度以及洞口底标高。

15、进一步地,所述预留洞口标高信息为相对标高,为便于后期施工,标高系统的基准线为建筑1米线。

16、上述步骤五中构造柱和过梁深化设计工作由原结构设计人员完成。

17、上述步骤六中构造柱与洞口冲突问题的处理,优先原则是构造柱避让机电洞口;如构造柱无法避让,则需要对有冲突的管线路由进行调整。

18、本发明的特点在于,以施工建造和管理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通过设计-施工一体化bim 模型的应用,解决了传统设计无法提供二次结构机电洞口预留准确信息的难题,为二次结构施工提供了机电安装洞口尺寸、标高等准确信息,从技术源头上实现对二次结构施工阶段机电洞口预留的精确控制,实现墙体及机电预留洞口施工“一次成活”,避免了机电安装阶段对二次结构后开洞处理所造成的质量隐患、成本浪费和工期延误问题,可显著提升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并能有效节约施工成本。



技术特征:

1. 一种基于bim 的二次结构机电洞口预留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 的二次结构机电洞口预留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bim 模型会审是指利用bim 可视化优势,组织机电施工人员根据典型剖面图,对机电管线施工顺序、排布方式、支吊架布置、安装操作空间建造过程信息进行施工会审和确认。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 的二次结构机电洞口预留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的墙体留洞信息应包含专业名称、洞口尺寸及标高信息;其中,圆形洞口标记洞口直径和圆心标高;对于矩形洞口,标记洞口宽度、高度以及洞口底标高;预留洞口标高信息为相对标高,为便于后期施工,标高系统的基准线为建筑1米线。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 的二次结构机电洞口预留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构造柱和过梁深化设计工作由原结构设计人员完成。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 的二次结构机电洞口预留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构造柱与洞口冲突问题的处理,优先原则是构造柱避让机电洞口;如构造柱无法避让,则需要对有冲突的管线路由进行调整。


技术总结
一种基于BIM的二次结构机电洞口预留设计方法,包括:创建建筑、结构、机电各个专业的设计BIM模型并完成合并;对设计BIM模型进行碰撞检查,完成设计BIM模型的调整和管线综合布置;组织机电施工人员对BIM模型进行会审,形成施工BIM模型;基于施工BIM模型,生成二次结构墙体留洞图;在墙体留洞图基础上,完成构造柱、过梁等深化设计;处理构造柱与洞口冲突问题,更新完善施工BIM模型;将墙体留洞图与构造柱、过梁等深化设计图进行整合,最终形成二次结构机电留洞设计图。本发明能从技术源头上实现对二次结构施工阶段机电洞口预留的准确控制,从而有效避免机电安装阶段对二次结构后开孔处理所造成的质量隐患、成本浪费和工期延误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任路,刘祥明,张磊,余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