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部件三维模型接口装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597906发布日期:2023-06-28 21:49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炉部件三维模型接口装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锅炉设计,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锅炉部件三维模型接口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1、模块化设计开始在我国受到重视,并逐步得到应用。我国机床行业中不少厂家应用模块化设计原理进行新产品的开发或系列设计,取得不少成果。除机床外,国内在不少机械产品上均逐步应用了模块化设计原理。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飞速发展,三维技术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高端制造业中已有成熟、广泛的应用。因三维技术的精准、直观、高效等特点,在产品设计上可实现:1)精细化设计;2)协同设计;3)数字化移交;4)性能模拟分析。

2、目前,国内锅炉企业常用的三维设计软件包括pdms、creo、nx、solidworks、inventor等,主要用于锅炉三维建模、碰撞检查、锅炉辅助设备的设计检查、系统布置等。目前,三维模块化产品设计在锅炉行业的应用较少。利用模块化方式生产的主要是小型锅炉。利用三维设计软件进行锅炉模块化设计有一些研究,基于模块化的设计方法研究已涉及到余热炉、炉排垃圾炉的系统及组件构建上,并结合实例推理(cbr)、推理模型和模糊评估算法等方法进行理论研究和三维平台开发。

3、然而模块化模型的装配通常通过三维软件的约束功能实现,导致复杂装配需要大量的约束,这些约束使得模型的装配难度加大、模型容量加大、运行效率下降,并且模块化建模有对模块间参数传递的需求,常规的装配方式各模块相对独立,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装配模式,以取代约束装配方式,更好的服务模块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部件三维模型接口装配方法,提高模型装配效率,避免过多约束,影响模型使用;2)通过接口方式传递关联参数,使各模型间参数关联,协同响应变化。

2、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锅炉部件三维模型接口装配方法。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锅炉部件三维模型接口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步骤一:统计模块关联参数,其中,在此步骤中至少确定装配基础模块,以及确定参数输入模块和接收模块;

5、步骤二:建立模块接口,在所述参数输入模块中,对关联参数进行分析,并用线性特征进行表达,所述线性特征为模块接口,以及对输入模块建立定位接口;

6、步骤三:链接模块接口,利用三维设计软件自顶向下设计方法,将接口从对应参数输入模块中链接过来,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配合模块;

7、步骤四:审核模块接口,对模块接口进行评审;

8、步骤五:发布接口模块,通过三维设计软件产品族编辑方式,将接口模块发布到模块人机交互界面中;以及将接口模块发布并存放至重用件库中,方便模块独立调用;

9、步骤六:应用接口模块,进行锅炉方案设计时,按步骤一确定的模块装配逻辑,依次将所需的锅炉部件模块调用进装配中。

10、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的锅炉部件三维模型接口装配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装配基础模块的确定具体为:

12、对锅炉模块参数进行统计,将模块间有关联关系的参数记录,找到关联关系交汇最多的模块,将其作为装配基础。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参数输入模块和接收模块的确定具体为:

14、找到装配基础模块后,对全部关联参数进行分析,确定各模块装配逻辑顺序,以此确定参数输入模块与接收模块。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线性特征为直线和曲线。

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完成模块接口建立后,通过图层、引用集方式,将模块接口单独存放。

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对模块接口进行评审至少包括:

18、判断接口是否能反映模块间的参数关系、判断接口是否能响应参数变化、判断接口在模块间是否正确传递。

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接收模块为下一逻辑模块的参数输入模块时,需同时建立接口供下一模块使用。

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六具体为:

21、通过重用方式调用,对模块进行唯一性命名,并在模块调用的过程中,选择、确认各模块接口,完成模块间的定位与参数链接;基于锅炉方案设计计算数据,将参数输入模型模块中,并调整模块参数,使装配模型满足锅炉方案设计需求。

22、本发明提出的锅炉部件三维模型接口装配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通过模型接口进行锅炉部件三维模型的装配,可以减小模型装配容量,降低装配难度,提升模型装配效率。锅炉部件模型和整体装配通过接口使参数关联,协同快速响应锅炉部件参数的调整,便于为锅炉结构优化提供参数依据;

24、设计单位可以在使用锅炉模块化模型装配时,更快捷高效的完成装配;减小锅炉模型容量,加快模型使用效率,降低对电脑等硬件需求;实现关联参数快速响应变化,提升锅炉优化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25、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锅炉部件三维模型接口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部件三维模型接口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基础模块的确定具体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部件三维模型接口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参数输入模块和接收模块的确定具体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部件三维模型接口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特征为直线和曲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部件三维模型接口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完成模块接口建立后,通过图层、引用集方式,将模块接口单独存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炉部件三维模型接口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模块接口进行评审至少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炉部件三维模型接口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收模块为下一逻辑模块的参数输入模块时,需同时建立接口供下一模块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锅炉部件三维模型接口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具体为: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锅炉部件三维模型接口装配方法,包括统计模块关联参数,确定装配基础模块,以及确定参数输入模块和接收模块;建立模块接口;链接模块接口,利用三维设计软件自顶向下设计方法,将接口从对应参数输入模块中链接过来;审核模块接口;发布接口模块,将接口模块发布到模块人机交互界面中;应用接口模块,进行锅炉方案设计时,按步骤一确定的模块装配逻辑,依次将所需的锅炉部件模块调用进装配中。通过模型接口进行锅炉部件三维模型的装配,可以减小模型装配容量,降低装配难度,提升模型装配效率。锅炉部件模型和整体装配通过接口使参数关联,协同快速响应锅炉部件参数的调整,便于为锅炉结构优化提供参数依据。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辅,吴鸿宇,杨斯琦,张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