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工时数据库的构建方法、生产工时的确定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4536531发布日期:2023-06-27 12:44阅读:26来源:国知局
生产工时数据库的构建方法、生产工时的确定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具体涉及一种生产工时数据库的构建方法、生产工时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1、工时消耗是生产及各项活动的时间消耗,研究工时消耗的目的,在于消除不必要的时间消耗,为制定先进合理的劳动定额提供依据。

2、对于产品的生产工时,目前行业内的主流算法为基于秒表法的测量技术。具体为,需要多位工时分析的工程师对同一工序同时进行观测并用秒表记录,然后通过山积图对每个工序的作业时间进行累加,特别指出的是宽放时间和异常时间的判定、记录、分析必须全程由人工跟踪。

3、但是上述方法耗时较长且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产工时数据库的构建方法、生产工时的确定方法及装置,以可以根据生产工时数据库自动得到产品的生成工时,解决目前产品的生成工时需要人工测量,耗时较长且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的问题。

2、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产工时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多个子工艺的检测生产工时、标准生产工时和影响因子;针对同一子工艺,根据该子工艺的检测生产工时、标准生产工时和影响因子确定该子工序的工时计算规则;遍历所述多个子工艺,得到每个子工艺的工时计算规则;利用所述多个子工艺的检测生产工时、影响因子和工时计算规则得到所述生产工时数据库。

3、具体的,所述获取多个子工艺的检测生产工时包括:针对同一子工艺,获取操作人员在进行该子工艺的操作时的定位追踪信息,根据所述定位追踪信息确定所述操作人员在进行该子工艺的操作时的有效操作时长和人机比;根据所述有效操作时长和所述人机比确定该子工艺的检测生产工时;遍历所述多个子工艺,得到每个子工艺的检测生产工时。

4、具体的,在根据所述定位追踪信息确定所述操作人员在进行该子工艺的操作时的有效操作时长和人机比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定位追踪信息确定所述操作人员在进行该子工艺的操作时的运行轨迹;判断所述运行轨迹是否异常;当所述运行轨迹异常时,获取所述操作人员在进行该子工艺的操作时的影像信息;利用所述影像信息对所述运行轨迹是否异常进行再次判断;当再次判断的结果为所述运行轨迹异常时,删除所述定位追踪信息。

5、具体的,所述根据所述有效操作时长和所述人机比确定该子工艺的检测生产工时包括:判断在所述有效操作时长内每个时刻的人机比是否一致;当每个时刻的人机比一致时,利用所述有效操作时长与所述人机比相乘,得到该子工艺的检测生产工时;否则,根据所述人机比将所述有效操作时长分成多个时间段,其中每个时间段内的人机比是一致的;针对每个时间段,利用该时间段的操作时长与该时间段的人机比相乘,得到该时间段的检测生产工时,将每个时间段的检测生产工时相加得到该子工艺的检测生产工时。

6、具体的,根据该子工艺的检测生产工时、标准生产工时和影响因子确定该子工序的工时计规则包括:将该子工艺的检测生产工时和影响因子输入到预设的当前试验规则中,得到试验生产工时;计算所述试验生产工时与所述标准生产工时的差值;当所述差值符合预设的第一条件时,将所述当前试验规则作为所述工时计算规则;当所述差值不符合所述第一条件时,获取下一试验规则,并将所述下一试验规则作为所述当前试验规则,并返回将该子工艺的检测生产工时和影响因子输入到预设的当前试验规则中得到试验生产工时的步骤。

7、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生产工时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确定生产工时的产品的工艺信息和产品信息;在利用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生产工时数据库的构建方法构建得到的生产工时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工艺信息相对应的子工艺;针对每个子工艺,在所述生产工时数据库查找与该工艺相对应的检测生产工时、工时计算规则和影响因子的标识信息;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在所述产品信息中获取该子工艺的影响因子;将该工艺的检测生产工时和影响因子输入到该工艺的工时计算规则中得到该工艺的理论生产工时;根据每个子工艺的理论生产工时得到待确定生产工时的产品的理论生产工时。

8、具体的,生产工时的确定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述待确定生产工时的产品的实际生产工时;根据所述待确定生产工时的产品的实际生产工时和理论生产工时对所述生产工时数据库进行可靠性验证。

9、根据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生产工时数据库的构建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工时计算规则确定模块和生产工时数据库构建模块;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子工艺的检测生产工时、标准生产工时和影响因子;所述工时计算规则确定模块,用于针对同一子工艺,根据该子工艺的检测生产工时、标准生产工时和影响因子确定该子工序的工时计算规则;遍历所述多个子工艺,得到每个子工艺的工时计算规则;所述生产工时数据库构建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多个子工艺的检测生产工时、影响因子和工时计算规则得到所述生产工时数据库。

10、根据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生产工时的确定装置,包括第二获取模块、子工艺确定模块和生产工时确定模块;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确定生产工时的产品的工艺信息和产品信息;所述子工艺确定模块,用于在利用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生产工时数据库的构建方法构建得到的生产工时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工艺信息相对应的子工艺;所述生产工时确定模块,用于针对每个子工艺,在所述生产工时数据库查找与该工艺相对应的检测生产工时、工时计算规则和影响因子的标识信息;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在所述产品信息中获取该子工艺的影响因子;将该工艺的检测生产工时和影响因子输入到该工艺的工时计算规则中得到该工艺的理论生产工时;根据每个子工艺的理论生产工时得到待确定生产工时的产品的理论生产工时。

11、根据第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之间互相通信连接,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从而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生产工时数据库的构建方法或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生产工时的确定方法。

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产工时数据库的构建方法、生产工时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生产工时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包括:获取多个子工艺的检测生产工时、标准生产工时和影响因子;针对同一子工艺,根据该子工艺的检测生产工时、标准生产工时和影响因子确定该子工序的工时计算规则;遍历所述多个子工艺,得到每个子工艺的工时计算规则;利用所述多个子工艺的检测生产工时、影响因子和工时计算规则得到所述生产工时数据库。由此,可以利用生产工时数据库计算可到产品的生产工时,解决目前产品的生成工时需要人工测量,耗时较长且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生产工时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多个子工艺的检测生产工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定位追踪信息确定所述操作人员在进行该子工艺的操作时的有效操作时长和人机比之前,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有效操作时长和所述人机比确定该子工艺的检测生产工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该子工艺的检测生产工时、标准生产工时和影响因子确定该子工序的工时计算规则包括:

6.一种生产工时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一种生产工时数据库的构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生产工时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工时数据库的构建方法、生产工时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生产工时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包括:获取多个子工艺的检测生产工时、标准生产工时和影响因子;针对同一子工艺,根据该子工艺的检测生产工时、标准生产工时和影响因子确定该子工序的工时计算规则;遍历所述多个子工艺,得到每个子工艺的工时计算规则;利用多个子工艺的检测生产工时、影响因子和工时计算规则得到生产工时数据库。由此可以利用生产工时数据库计算可到产品的生产工时,解决目前产品的生成工时需要人工测量,耗时较长且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朱玉洋,帅子应,胡有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一(韶山)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