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纤纤维编织的纤维丝自动布局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617034发布日期:2023-06-29 11:52阅读:44来源:国知局
基于光纤纤维编织的纤维丝自动布局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纤维丝布局,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光纤纤维编织的纤维丝自动布局方法。


背景技术:

1、近些年来,全网部署oxc和roadm已经成为了全球运营商公认的趋势,很多全球主流运营商已在城域网中部署oxc和roadm,对光背板的需求量激增,相关光通信设备商具有也在积极跟进,如推出了新的城域波分解决方案,采用了专为城域网和接入网设计的oxc,部署oxc可显著降低最终用户与云数据中心间的连接时延,实现一跳到云。另外,chatgpt在全球的应用热潮,会快速推动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建设,算力需求剧增,光背板可大幅减少数据中心中的服务器数量,提高密度、提高算力,减少功耗。因此,会迅速拉动对光背板的需求。

2、现有技术中在制作光背板时,无法实现纤维丝在纳米聚合物薄膜上的自动布局,导致生产效率低,同时在进行纤维丝在纳米聚合物薄膜布局时,需求较多的设备,设备集成度低,占用较大空间,也不利于生产精度及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光纤纤维编织的纤维丝自动布局方法,可以实现纤维丝在纳米聚合物薄膜上的自动布局,实现1000+纤维丝能够编织形成1个全背光板,有效提高了产品工作效率和制作精度,降低设备的布局数量,达到集成化、微小化的目的。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纤维编织的纤维丝自动布局方法,包括:

3、获取纳米聚合物薄膜的属性信息;

4、获取客户端输入的设计需求;

5、根据属性信息及设计需求设计纤维丝在纳米聚合物薄膜上的路径排列图;

6、将路径排列图导入设备工控机,设备工控机按照路径排列图进行纤维丝自动布局。

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属性信息包括尺寸参数及形状参数。

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根据属性信息及设计需求设计纤维丝在纳米聚合物薄膜上的路径排列图,包括:

9、根据属性信息及设计需求,确定纳米聚合物薄膜的n个设计信息指标,形成向量c1;

10、确定已经配置了路径排列图的样本纳米聚合物薄膜p个,确定每个样本纳米聚合物薄膜对应的n个样本设计信息指标,基于p个样本纳米聚合物薄膜的n个样本设计信息指标,组成一个p行n列的矩阵b1;

11、将向量c1及矩阵b1进行差异优化处理,得到处理矩阵b和处理向量c;

12、

13、

14、其中,b1i,j为矩阵b1的第i行j列的值;cj为向量c的第j个值;i=1、2、3……p,j=1、2、3……n;max()为取括号内的最大值;min()为取括号内的最小值;

15、计算处理向量c与处理矩阵b的每一行的匹配指数;

16、

17、其中,pi为处理向量c与处理矩阵b中第i行的匹配指数,i=1、2、3……p;

18、确定匹配指数最大的行数对应的样本纳米聚合物薄膜,作为目标样本纳米聚合物薄膜;确定目标样本纳米聚合物薄膜对应的样本路径排列图,作为纤维丝在纳米聚合物薄膜上的路径排列图。

1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设备工控机按照路径排列图进行纤维丝自动布局,包括:

20、设备工控机将路径排列图映射到纳米聚合物薄膜上,得到映射图像;

21、对映射图像进行特征解析,确定若干个布局区域及每个布局区域对应的布局起点;

22、在每个布局区域的起点,设置纤维丝布局模块;

23、基于纤维丝布局模块将纤维丝布局在对应的布局区域。

2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基于纤维丝布局模块将纤维丝布局在对应的布局区域时,还包括:

25、确定纤维丝布局模块的移动路径序列图像;

26、在映射图像上确定与移动路径序列图像对应的子映射图像;

27、确定子映射图像上的第一路径及移动路径序列图像上的第二路径;

28、判断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是否完全重合,在确定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不是完全重合时,确定不重合的局部的第二路径,作为待修正路径进行修正处理。

2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基于纤维丝布局模块将纤维丝布局在对应的布局区域后,还包括:

30、由光学平坦度探测仪基于光学方法探测纳米聚合物薄膜上纤维丝的平坦度;

31、确定纳米聚合物薄膜上纤维丝的布局图形分布,查询预设的布局图形分布-平坦度数据表,确定预设平坦度;

32、将平坦度与预设平坦度进行比较,在确定平坦度小于预设平坦度时,对纳米聚合物薄膜上的纤维丝进行平整按压处理。

3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判断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是否完全重合,包括:

34、确定第一路径对应的第一路径图像的像素点的第一均值;

35、确定第二路径对应的第二路径图像的像素点的第二均值及第二路径图像像素的长度参数及宽度参数;

36、根据第一均值、第二均值、第二路径图像像素的长度参数及宽度参数计算第一路径图像与第二路径图像的重合度;

37、

38、其中,h为第一路径图像与第二路径图像的重合度;p为第二路径图像的像素的长度参数;q为第二路径图像的像素的宽度参数;rs,t为第二路径图像的第s行t列的像素点的值;e(r)为第二路径图像的像素点的第二均值;ws,t为第一路径图像的第s行t列的像素点的值,e(w)为第一路径图像的像素点的第一均值;

39、将第一路径图像与第二路径图像的重合度与预设重合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是否完全重合。

4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确定不重合的局部的第二路径,作为待修正路径进行修正处理,包括:

41、确定不重合的局部的第一路径,作为参考路径;

42、确定待修正路径相对于参考路径的偏差角度及偏差长度,基于偏差角度及偏差长度对待修正路径进行修正处理。

4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映射图像包括的若干个布局区域进行渲染,基于布局区域内每一个像素点的实际像素值,生成对应的图像层并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4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在确定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不是完全重合时,发出报警提示。

45、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纤维编织的纤维丝自动布局方法,可以实现纤维丝在纳米聚合物薄膜上的自动布局,实现1000+纤维丝能够编织形成1个全背光板,有效提高了产品工作效率和制作精度,降低设备的布局数量,达到集成化、微小化的目的。

46、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47、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光纤纤维编织的纤维丝自动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纤纤维编织的纤维丝自动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信息包括尺寸参数及形状参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纤纤维编织的纤维丝自动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属性信息及设计需求设计纤维丝在纳米聚合物薄膜上的路径排列图,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纤纤维编织的纤维丝自动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备工控机按照路径排列图进行纤维丝自动布局,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光纤纤维编织的纤维丝自动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纤维丝布局模块将纤维丝布局在对应的布局区域时,还包括: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光纤纤维编织的纤维丝自动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纤维丝布局模块将纤维丝布局在对应的布局区域后,还包括: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光纤纤维编织的纤维丝自动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是否完全重合,包括: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光纤纤维编织的纤维丝自动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不重合的局部的第二路径,作为待修正路径进行修正处理,包括: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光纤纤维编织的纤维丝自动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映射图像包括的若干个布局区域进行渲染,基于布局区域内每一个像素点的实际像素值,生成对应的图像层并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光纤纤维编织的纤维丝自动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确定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不是完全重合时,发出报警提示。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纤维编织的纤维丝自动布局方法,包括:获取纳米聚合物薄膜的属性信息;获取客户端输入的设计需求;根据属性信息及设计需求设计纤维丝在纳米聚合物薄膜上的路径排列图;将路径排列图导入设备工控机,设备工控机按照路径排列图进行纤维丝自动布局。可以实现纤维丝在纳米聚合物薄膜上的自动布局,实现1000+纤维丝能够编织形成1个全背光板,有效提高了产品工作效率和制作精度,降低设备的布局数量,达到集成化、微小化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赖明芳,毕鹏军,汤岳云,陈曲,刘松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比洋光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