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27480发布日期:2023-07-20 11:15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服务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数据处理中心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服务器。


背景技术:

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驾驶、无人商超、智能机器人等越来越普及,这些都需要数据高效快捷的传输且能迅速反馈。现有的云计算难以完全满足各种需求,边缘算力的需求急剧增加。边缘算力应用范围比较广,边缘算力平台使用环境也千差万别。服务器作为计算的基础资源,承载边缘算力的主体,这要求应用于边缘算力的服务器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使用场景、应对不同的使用环境。相较于传统服务器,应用于边缘算力的服务器不仅能在适宜的室内环境工作,还能在户外高温、高湿、高灰尘、高盐雾等各种恶劣环境也能无故障运行。

2、现有的服务器技术中,例如cn209572296u公开了一种机房服务器安装柜,其包括底板、顶板、若干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连接的插接头和插孔,底板和顶板侧边沿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支撑杆配合连接的插接头和插孔,若干支撑杆依次首尾连接构成支撑架,底板和顶板通过若干支撑杆架连接形成容纳框体,底板设置有通风网,顶板设置有散热风扇。但是在使用时散热风扇将安装柜内的热风排出,冷风从通风网进入安装柜内,从而实现安装柜内电子元器件散热,但是这种方式在工作时不可避免带入灰尘、湿气和杂质等,从而影响电子元器件寿命,其不适应于恶劣环境下使用;并且其散热介质为空气(空气导热系数是一般在0.02w/(mk)~0.05w/(mk)之间),散热效率较低很难适用于边缘算力等场景。

3、虽然现有的服务器技术中也有一些通过全氟化合物(导热系数约为0.2w/(mk))作为绝缘的冷却液对服务器散热,例如cn218336875u公开了一种液冷换热系统,其服务器安装于冷却柜内,但是工作时需要冷却柜外另设换热器组件、液冷散热设备,以及布设在三者之间的连接管道,以使冷却柜内的冷却液循环和散热。然而这种液冷方式设备整体的体积较大,不易安装,且冷却液容易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服务器。一体式的液冷机箱内设有密封的容纳腔和冷却腔,容纳腔和冷却腔内装有冷却液,液冷机箱将容纳腔、冷却腔及两者内冷却液与外界隔离;进一步容纳腔和冷却腔内的冷却液依靠设于液冷机箱内的循环装置在两者之间循环,无需在冷却柜外另设换热器组件、液冷散热设备,以及布设在三者之间的连接管道。相较于传统服务器,本发明在工作时不会带入灰尘、杂质,提高电子元器件寿命或冷却液的寿命;整体的体积较小,易安装且冷却液不容易泄漏;适用于边缘算力等场景。

2、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器,其包括一体式的液冷机箱、以及设于所述液冷机箱内的循环装置、设于所述液冷机箱内的容纳腔、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电子元器件、以及设于所述液冷机箱内的冷却腔,所述液冷机箱分别密封所述容纳腔和冷却腔,所述容纳腔与冷却腔均用于容置冷却液,所述容纳腔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冷却腔连通的流体输出端和流体循环端;所述服务器工作时所述电子元器件浸泡在冷却液中,所述循环装置将所述容纳腔内的冷却液由流体输出端输送至所述冷却腔内,并将所述冷却腔内的冷却液由所述流体循环端输送至所述容纳腔内。

3、优选地,所述液冷机箱顶部还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开口以及可开合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可盖合在所述开口上,使所述容纳腔均被所述液冷机箱密封。

4、优选地,所述液冷机箱还包括内箱体和套设于所述内箱体外的外箱体,所述内箱体内形成有所述容纳腔,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内箱体顶部,所述内箱体外侧壁与所述外箱体内侧壁之间的间隔形成所述冷却腔;所述外箱体的外侧壁设有散热翅片。

5、优选地,所述外箱体的外侧壁还设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位于所述散热翅片外侧;所述服务器还包括设于冷却液内的感温器、以及与所述感温器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散热风扇和循环装置连接。

6、优选地,所述循环装置包括循环泵和换热板,所述电子元器件为多个且功率较高的电子元器件安装在所述换热板上;所述换热板内设有换热通道,所述换热通道的输出端通过所述流体输出端对所述冷却腔输送所述冷却液,所述换热通道的输入端与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冷却液内,将所述冷却液对所述换热通道输送所述冷却液。

7、优选地,所述循环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冷却腔内的导流斗罩,所述导流斗罩的进液口朝上设置,且所述进液口由下至上呈向外扩展的结构,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电子元器件上方,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流体循环端位于所述电子元器件的下方。

8、优选地,所述进液口的上端外周壁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进液口的上端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两个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进液口靠近所述容纳腔内壁处设有多个流体通孔,所述流体通孔连通所述上腔室和下腔室。

9、优选地,所述流体输出端和流体循环端分别为流体输出口和流体循环口,所述流体输出口分别与所述换热通道的输出端和冷却腔连通,所述流体循环口分别和所述容纳腔和冷却腔连通,所述流体输出口位于所述电子元器件上方,所述流体输出口高于所述流体循环口。

10、优选地,所述换热通道的输出端还设有与其连通的输出管,所述输出管与流体循环口连通;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通过输入管连通。



技术特征:

1.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一体式的液冷机箱、以及设于所述液冷机箱内的循环装置、设于所述液冷机箱内的容纳腔、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电子元器件、以及设于所述液冷机箱内的冷却腔,所述液冷机箱分别密封所述容纳腔和冷却腔,所述容纳腔与冷却腔均用于容置冷却液,所述容纳腔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冷却腔连通的流体输出端和流体循环端;所述服务器工作时所述电子元器件浸泡在冷却液中,所述循环装置将所述容纳腔内的冷却液由流体输出端输送至所述冷却腔内,并将所述冷却腔内的冷却液由所述流体循环端输送至所述容纳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机箱顶部还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开口以及可开合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可盖合在所述开口上,使所述容纳腔均被所述液冷机箱密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机箱还包括内箱体和套设于所述内箱体外的外箱体,所述内箱体内形成有所述容纳腔,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内箱体顶部,所述内箱体外侧壁与所述外箱体内侧壁之间的间隔形成所述冷却腔;所述外箱体的外侧壁设有散热翅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的外侧壁还设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位于所述散热翅片外侧;所述服务器还包括设于冷却液内的感温器、以及与所述感温器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散热风扇和循环装置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装置包括循环泵和换热板,所述电子元器件为多个且功率较高的电子元器件安装在所述换热板上;所述换热板内设有换热通道,所述换热通道的输出端通过所述流体输出端对所述冷却腔输送所述冷却液,所述换热通道的输入端与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冷却液内,将所述冷却液对所述换热通道输送所述冷却液。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冷却腔内的导流斗罩,所述导流斗罩的进液口朝上设置,且所述进液口由下至上呈向外扩展的结构,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电子元器件上方,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流体循环端位于所述电子元器件的下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的上端外周壁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进液口的上端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两个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进液口靠近所述容纳腔内壁处设有多个流体通孔,所述流体通孔连通所述上腔室和下腔室。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输出端和流体循环端分别为流体输出口和流体循环口,所述流体输出口分别与所述换热通道的输出端和冷却腔连通,所述流体循环口分别和所述容纳腔和冷却腔连通,所述流体输出口位于所述电子元器件上方,所述流体输出口高于所述流体循环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通道的输出端还设有与其连通的输出管,所述输出管与流体循环口连通;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通过输入管连通。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数据处理中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服务器。其包括一体式的液冷机箱、以及设于液冷机箱内的循环装置、设于液冷机箱内的容纳腔、设于容纳腔内的电子元器件、以及设于液冷机箱内的冷却腔,液冷机箱分别密封容纳腔和冷却腔,容纳腔与冷却腔均用于容置冷却液,容纳腔上分别设有与冷却腔连通的流体输出端和流体循环端;电子元器件浸泡在冷却液中,循环装置将容纳腔内的冷却液由流体输出端输送至冷却腔内,并将冷却腔内的冷却液由流体循环端输送至容纳腔内,冷却腔对冷却液进行冷却。本发明适用于边缘算力、恶劣环境下等场景使用;设备整体的体积较小,易安装且冷却液不容易泄漏。

技术研发人员:李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云边低碳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