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碳联合市场发展路径模拟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197184发布日期:2023-08-21 20:14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碳联合市场发展路径模拟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市场模拟,涉及一种市场发展路径模拟方法,尤其是一种电-碳联合市场发展路径模拟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我国碳市场起步较晚,相关运行机制及监管体制仍有待完善,由此带来了碳市场与电力市场协同运行下的电力系统运行机制与源荷调节能力不匹配、需求侧互动难以发挥碳优势等新的问题。

2、现有关于碳市场发展路径的研究主要关注碳市场本身,如碳市场金融化等,较少关注与电力市场的协同运行,因此,亟待提出一种电-碳联合市场发展路径模拟方法及系统,补充了目前针对电-碳市场联合运行定量分析领域的空白,解决了以往针对单一市场定性分析普适性差、准确性低的缺点。

3、经检索未发现和本发明相同或相似的现有技术的公开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电-碳联合市场发展路径模拟方法,能够解决单一市场定性分析普适性差、准确性低技术问题。

2、本发明解决其现实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电-碳联合市场发展路径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1、解析区域电-碳联合市场发展驱动因素;

5、步骤2、根据步骤1获得的驱动因素,采集电-碳联合市场发展路径模拟所需数据,并进行数据预处理;

6、步骤3、构建电-碳联合市场发展影响度模型,结合步骤2中采集的区域电-碳联合市场相关数据,得到市场发展影响度矩阵,并基于市场生产要素弹性替代理论得出资本-技术弹性替代值;

7、步骤4、根据求得的资本-技术替代弹性值进行生产要素替代弹性分析,得到电-碳联合市场发展路径。

8、而且,所述步骤1的具体方法包括:

9、分别从需求供给、市场交易和政策环境的多个方面解析区域电-碳联合市场发展驱动因素为:

10、从需求供给维度,驱动因素主要包括能源需求与消费、电力需求与消费以及碳排放量。

11、从市场交易维度,驱动因素主要包括发电成本、电力交易量与价格以及碳交易量与价格。

12、从政策环境维度,驱动因素主要包括减排与环境政策以及电力体制改革。

13、而且,所述步骤2的的具体方法为:

14、采集能源需求与消费、电力需求与消费、碳排放量、电力交易量与价格、碳交易量与价格、清洁发展投资和新能源接入电网比例数据,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异常值、缺失值以及归一化处理。

15、而且,所述步骤3的具体步骤包括:

16、(1)构建电-碳联合市场发展影响度模型为:

17、y=ax

18、式中,a=[aij]为q×p维的市场发展影响度矩阵,aij表示第j个自变量对第i个因变量的影响作用;

19、(2)通过异质面板数据分析得出电-碳联合市场发展影响度矩阵;

20、(3)基于市场生产要素弹性替代理论得出资本-技术弹性替代值。

21、而且,所述步骤4的具体方法为:

22、当资本-技术替代弹性σ>1时,资本投资与技术之间存在替代弹性,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的选择就会偏向于更容易进入的群体;当σ≤1时,资本投资与技术之间不存在替代弹性,此时,市场的发展需要资本和技术的同步推动。

23、在计算出区域电-碳联合市场的生产要素替代弹性后,结合数据分析得到的市场发展影响度矩阵,采用迭代的思路,通过调整市场发展驱动因素实现市场发展程度向好发展的方式开展具体发展路径决策,结合所需要模拟运行的时长作为停止迭代的判别依据,最终得到电-碳联合市场发展路径。

24、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25、1、本发明提出一种电-碳联合市场发展路径模拟方法,基于递归广义线性模型,建立了区域电-碳联合市场发展影响度模型,补充了目前针对电-碳市场联合运行定量分析领域的空白,解决了以往针对单一市场定性分析普适性差、准确性低的缺点。

26、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生产要素替代弹性理论的电-碳联合市场发展路径决策方法,能够通过区域能源经济及碳交易市场运行等数据,得出全面准确的电-碳市场发展影响因素及驱动作用,解决了电-碳联合市场运行模拟仿真技术的难题,支撑相关部门实现针对两个市场的模拟运行分析。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碳联合市场发展路径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碳联合市场发展路径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方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碳联合市场发展路径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的具体方法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碳联合市场发展路径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具体步骤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碳联合市场发展路径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具体方法为: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碳联合市场发展路径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解析区域电‑碳联合市场发展驱动因素;步骤2、根据步骤1获得的驱动因素,采集电‑碳联合市场发展路径模拟所需数据,并进行数据预处理;步骤3、构建电‑碳联合市场发展影响度模型,结合步骤2中采集的区域电‑碳联合市场相关数据,得到市场发展影响度矩阵,并基于市场生产要素弹性替代理论得出资本‑技术弹性替代值;步骤4、根据求得的资本‑技术替代弹性值进行生产要素替代弹性分析,得到电‑碳联合市场发展路径。本发明能够解决单一市场定性分析普适性差、准确性低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庞超,霍现旭,陈天恒,丁一,魏立勇,赵晨阳,程宝华,张剑,孔祥玉,刘子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