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识别运输轨迹重叠程度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374566发布日期:2023-09-08 13:47阅读:27来源:国知局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轨迹识别,尤其涉及一种识别运输轨迹重叠程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1、

2、目前,市面上的常规做法:通过运输轨迹经纬度坐标点进行落点离散拟合,求出轨迹之间的重叠程度,重叠程度越高,轨迹可靠率越高,但是这种方法在车辆运输轨迹偏差过大或者残缺时,误差非常明显,导致电子联单生成的效率与准确性、可靠性等方面有着直接且严重的影响,故此如何在现有数据质量与算法体系条件下,建立一种体系性的、能够涵盖多重运输轨迹重叠程度判定的方法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瓶颈性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识别运输轨迹重叠程度的方法,以解决的问题。

2、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识别运输轨迹重叠程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在基于数据处理完成后的情况下,将一定时间段内的同一车辆的轨迹进行拟合,经过多次拟合后,形成一条相对理想的估计模板;

4、s2:基于轨迹理想模板与网格化的地图底图进行复合,同时将轨迹中的疑问落点区域进行标签化处理,为轨迹重叠判定清除一定的数据影响;

5、s3:最后将实际轨迹与理想轨迹模板进行比对,通过两种轨迹的离散拟合程度,求出不同实际轨迹的重叠程度。

6、其中,s1的多次拟合过程中对路径进行对比性优化,优化对比结合实际地图数据进行。

7、其中,s2的疑问落点区域进行三个角度的分析;所述的三个角度分别为地图模型分析、卫星图像分析,以及人工现场勘查分析。

8、其中,s3的理想轨迹模板作为每次实际轨迹的对照组,对多组实际轨迹进行对照计算。

9、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每一辆车的运输轨迹对象化的技术处理,在运输轨迹重叠程度的判定之前,为多种运输轨迹拟合理想模板,再比对实际运输轨迹与理想轨迹模板的拟合程度,从而解决残缺轨迹重叠程度判定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识别运输轨迹重叠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识别运输轨迹重叠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s1的多次拟合过程中对路径进行对比性优化,优化对比结合实际地图数据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识别运输轨迹重叠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s2的疑问落点区域进行三个角度的分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识别运输轨迹重叠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三个角度分别为地图模型分析、卫星图像分析,以及人工现场勘查分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识别运输轨迹重叠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s3的理想轨迹模板作为每次实际轨迹的对照组,对多组实际轨迹进行对照计算。


技术总结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识别运输轨迹重叠程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基于数据处理完成后的情况下,将一定时间段内的同一车辆的轨迹进行拟合,经过多次拟合后,形成一条相对理想的估计模板;S2:基于轨迹理想模板与网格化的地图底图进行复合,同时将轨迹中的疑问落点区域进行标签化处理,为轨迹重叠判定清除一定的数据影响;S3:最后将实际轨迹与理想轨迹模板进行比对,求出不同实际轨迹的重叠程度;通过将每一辆车的运输轨迹对象化的技术处理,在运输轨迹重叠程度的判定之前,为多种运输轨迹拟合理想模板,再比对实际运输轨迹与理想轨迹模板的拟合程度,从而解决残缺轨迹重叠程度判定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郑能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数研锦瀚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