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辅助散热装置、存储设备、服务器及计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43074发布日期:2023-06-29 17:22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冷辅助散热装置、存储设备、服务器及计算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冷辅助散热装置。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水冷辅助散热装置的存储设备、包括上述存储设备的服务器以及计算机。


背景技术:

1、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各运行模块会产生热量,一般通过散热装置对发热部件进行降温,以保证计算机正常运行。

2、相关技术中,散热装置一般包括散热风扇以及散热器,并且散热风扇朝向散热器的鳍片吹气,对散热器的鳍片进行降温并增加鳍片周围空气热对流,通过散热器的鳍片与发热部件及周围空气进行热交换,实现对发热部件的降温。

3、当发热部件的发热效率较高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散热效率,需要增加散热风扇的转速,以加快鳍片周围空气流通速率,但是散热风扇的噪音大小与转速大小呈正比,转速越大,噪音越大,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4、综上所述,如何提高散热装置散热效率的同时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冷辅助散热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风扇组件向散热器组件吹气,实现风冷散热;同时,风扇组件吹出的气流作用于承压件并压缩第一腔室,使第一腔室内的冷却液流入液冷通道,实现液冷散热;风冷散热与液冷散热的组合可有效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避免因风扇组件转速过高而带来的噪音问题,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

2、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水冷辅助散热装置的存储设备、包括上述存储设备的服务器以及计算机。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水冷辅助散热装置,包括:

5、风扇组件,用于向散热器组件吹气;

6、散热器组件,设置于所述风扇组件的一侧,所述散热器组件包括上盖、散热主体以及下盖,所述散热主体设置有散热鳍片以及贯穿其轴向的第一通孔;所述下盖与所述散热主体之间形成有液冷通道,所述液冷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形成液冷腔室;所述液冷腔室内设置有可移动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将所述液冷腔室分隔为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盛放冷却液且密封,所述第一腔室朝向所述风扇组件的表面设置有可移动的承压件;所述第二腔室设置有与外界连通出气孔;

7、所述风扇组件向所述承压件吹气时,所述承压件受气压作用力压缩所述第一腔室,所述密封结构向挤压所述第二腔室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腔室内的冷却液流入所述液冷通道。

8、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可吸收或释放冷却液的压缩结构,所述承压件受气压作用力压缩所述第一腔室时,所述压缩结构被压缩释放所述冷却液,所述承压件复位时,所述压缩结构恢复并吸收所述冷却液。

9、可选地,所述压缩结构为吸湿海绵。

10、可选地,所述下盖包括底板以及凸出设置于所述底板的柱状结构,所述散热主体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柱状结构伸入所述第二通孔内,且所述柱状结构的外壁面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环状腔室;

11、所述密封结构沿所述柱状结构的轴向可移动的套设于所述柱状结构的外周,并将所述环状腔室分隔为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所述第二腔室,另一部分与所述液冷通道、所述第一通孔形成所述第一腔室。

12、可选地,还包括用于为所述密封结构的复位提供动力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抵接于所述密封结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上盖。

13、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柱状结构。

14、可选地,所述柱状结构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密封结构移动距离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凸出设置于所述柱状结构的外周侧面。

15、可选地,所述底板背离所述散热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导热层。

16、可选地,所述导热层为散热硅脂层。

17、可选地,所述上盖扣设于所述散热主体的上端面、并将所述第二通孔完全覆盖,所述出气孔设置于所述上盖。

18、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朝向所述风扇组件的一端设置有导风槽,所述导风槽的开口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尺寸。

19、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均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轴向平行,多个所述第一通孔环绕并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外周。

20、可选地,所述下盖设置有环状密封槽,所述散热主体设置有与所述环状密封槽配合的密封凸部,所述密封凸部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外侧。

21、可选地,所述下盖的环状密封槽与所述散热主体的密封凸部螺纹密封连接或粘接密封连接。

22、可选地,所述液冷通道包括多个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通槽,且所述液冷通道设置于所述散热主体朝向所述下盖的端面。

23、可选地,所述散热主体中第一通孔的内侧壁凸出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平行于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导向槽的一端贯穿所述散热主体的上端面,且所述导向槽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散热主体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的距离;

24、所述承压件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配合的导向凸部、并相对于所述导向槽可移动。

25、可选地,所述风扇组件包括风扇框和设置于所述风扇框的风扇主体,所述风扇主体向所述散热器组件的投影将所述散热器组件完全覆盖。

26、一种存储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水冷辅助散热装置。

27、一种服务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水冷辅助散热装置。

28、一种计算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水冷辅助散热装置。

29、在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水冷辅助散热装置的过程中,当发热元件高效散热时,风扇组件朝向散热器组件吹气,流经散热主体的散热鳍片的气流流速增加,可实现风冷散热;同时风扇组件可向承载件吹气,较大的气流压力作用于承载件的表面,使承载件在第一通孔内向压缩第一腔室的方向移动,第一腔室内盛放有冷却液,在承压件向压缩第一腔室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第一腔室被挤压同时释放冷却液,冷却液流出至液冷通道,在液冷通道内冷却液吸热升华,第一腔室内的压力增加,使密封结构向挤压第二腔室的方向移动,第二腔室内的气体由出气孔流出且第二腔室的体积减小,在液冷通道内冷却液与下盖以及散热主体进行热量交换,同时冷却液受热气化,实现液冷散热;当但热元件的散热效率降低时,气化的冷却液因温度降低液化并积聚至液流通道,风扇组件转速降低,向下的冗余风量不足以推动承压件移动,密封结构在外力作用下复位,并挤压第一腔室,推动液冷通道内的冷却液回流、被压缩结构吸收,直至承压件复位至顶部。

30、本发明提供的水冷辅助散热装置可同时实现液冷与风冷散热,相比于仅设置风冷散热装置,可有效提高散热效率,相同的散热效率情况下,可使风扇组件的转速降低,避免因风扇组件转速过高而带来的噪音问题,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另外,冷却液位于密封设置的第一腔室内,可避免散热器漏液问题。

31、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水冷辅助散热装置的存储设备、包括上述存储设备的服务器以及计算机。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冷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4025)内设置有可吸收或释放冷却液(408)的压缩结构(407),所述承压件(406)受气压作用力压缩所述第一腔室时,所述压缩结构(407)被压缩释放所述冷却液(408),所述承压件(406)复位时,所述压缩结构(407)恢复并吸收所述冷却液(4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结构(407)为吸湿海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403)包括底板以及凸出设置于所述底板的柱状结构(4033),所述散热主体(402)设置有第二通孔(4026),所述柱状结构(4033)伸入所述第二通孔(4026)内,且所述柱状结构(4033)的外壁面与所述第二通孔(4026)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环状腔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冷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为所述密封结构(405)的复位提供动力的弹性件(404),所述弹性件(404)一端抵接于所述密封结构(405),另一端抵接于所述上盖(4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冷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404)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柱状结构(403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冷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结构(4033)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密封结构(405)移动距离的限位凸起(4034),所述限位凸起(4034)凸出设置于所述柱状结构(4033)的外周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冷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背离所述散热主体(402)的一侧设置有导热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冷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为散热硅脂层(4032)。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冷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401)扣设于所述散热主体(402)的上端面、并将所述第二通孔(4026)完全覆盖,所述出气孔(4011)设置于所述上盖(401)。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水冷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4025)朝向所述风扇组件(1)的一端设置有导风槽(4021),所述导风槽(4021)的开口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通孔(4025)的横截面尺寸。

12.根据权利要求4-10任一项所述的水冷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4025)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4025)的轴向均与所述第二通孔(4026)的轴向平行,多个所述第一通孔(4025)环绕并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4026)的外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水冷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403)设置有环状密封槽(4031),所述散热主体(402)设置有与所述环状密封槽(4031)配合的密封凸部,所述密封凸部位于所述第二通孔(4026)的外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水冷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403)的环状密封槽(4031)与所述散热主体(402)的密封凸部螺纹密封连接或粘接密封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水冷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通道(4024)包括多个连通所述第一通孔(4025)与所述第二通孔(4026)的通槽,且所述液冷通道(4024)设置于所述散热主体(402)朝向所述下盖(403)的端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水冷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主体(402)中第一通孔(4025)的内侧壁凸出设置有导向槽(4023),所述导向槽(4023)沿平行于所述第一通孔(4025)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导向槽(4023)的一端贯穿所述散热主体(402)的上端面,且所述导向槽(4023)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散热主体(402)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的距离;

17.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水冷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组件(1)包括风扇框(101)和设置于所述风扇框(101)的风扇主体(102),所述风扇主体(102)向所述散热器组件(4)的投影将所述散热器组件(4)完全覆盖。

18.一种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水冷辅助散热装置。

19.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水冷辅助散热装置。

20.一种计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水冷辅助散热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冷辅助散热装置、存储设备、服务器及计算机,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水冷辅助散热装置包括风扇组件和散热器组件;散热器组件包括上盖、散热主体以及下盖,散热主体设置有散热鳍片以及第一通孔;下盖与散热主体之间形成有液冷通道,液冷通道与第一通孔连通、形成液冷腔室;密封结构将液冷腔室分隔为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盛放冷却液且密封,第一腔室朝向风扇组件的表面设置有可移动的承压件;第二腔室设置有与外界连通出气孔。本发明提供的水冷辅助散热装置可同时实现液冷与风冷散热,可有效提高散热效率;相同的散热效率情况下,可使风扇组件的转速降低,避免因风扇组件转速过高而带来的噪音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贾政,李文方,刘耀阳,马志强,吴恭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