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光伏大棚水果种植适应性探究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5568548发布日期:2023-09-24 06:37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光伏大棚水果种植适应性探究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适应性评价,特别涉及一种有机光伏大棚水果种植适应性探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1、2016年以来,广西水果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水果种植地。然而,目前当地水果种植园区普遍新能源接入比例较低,对外部电网的依赖程度较高,并不符合发展预期,因此具有显著的农光互补落地应用潜力。在当地发展农光互补工程实践,推进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既能为当地农民带来经济效益,也能以此为依托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分布式光伏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2、有机光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太阳能电池,在建筑光伏一体化,如光伏窗户和光伏大棚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不同于传统无机材料,有机材料的结构化吸收使得半透明有机光伏可以实现太阳能光谱的选择性利用,兼顾光电转换效率和可见光透过率。而如火龙果等许多水果作为喜光作物,有一定的光照需求。因此,可以尝试在半透明有机光伏大棚中进行喜光水果种植,兼顾水果的光照需要和光伏发电,在探索一条光伏与农业有机耦合发展道路的同时,也可以为种植园区有效地节省土地空间。

3、目前,国内外关于有机光伏大棚水果种植适应性探究方法多为经验判断,没有固定的参数指标,可复制性不高,而且,由于完全依赖经验性的主观判断会造成检验结果对检验人员的经验要求较高,检验人员根据经验和主观的判断虽说是必要的,但是若完全依赖经验的主观判断也同样会导致检验结果的准确度浮动较大和检验手段可复制性不高的情况,也就是说,目前缺乏系统的主客观相结合的统一的可复制的评价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国内外关于有机光伏大棚水果种植适应性探究方法多为经验判断,没有固定的参数指标,可复制性不高,而且,由于完全依赖经验性的主观判断会造成检验结果对检验人员的经验要求较高,检验人员根据经验和主观的判断虽说是必要的,但是若完全依赖经验的主观判断也同样会导致检验结果的准确度浮动较大和检验手段可复制性不高的情况,也就是说,目前缺乏系统的主客观相统一的评价标准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光伏大棚水果种植适应性探究方法及装置,能够结合水果在培育过程中如生长周期、产量、单果果重等客观因素,也结合检验人员对水果品质的评价,主客观因素相结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复制性。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有机光伏大棚水果种植适应性探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s1:有机光伏电池选型;

4、s2:搭建有机光伏水果种植大棚,设置不同的实验组;

5、s3:观测有机光伏实验组和对照组水果的农业指标,所述农业指标包括生长周期、产量、单果果重和品质;

6、s4:通过所述步骤s3的农业指标计算水果的种植适应度,并基于所述水果的种植适应度评价有机光伏大棚水果种植的适应性。

7、优选的,所诉步骤s1中的所述有机光伏电池选型为通过光伏电池的颜色选型,且所选有机光伏电池的其他参数保持一致,所述参数包括生产厂家和电池材料。

8、优选的,有机光伏水果种植大棚的大棚覆盖材质为半透明材质。

9、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不同实验组之间的控制变量为电池的颜色。

10、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所述对照组为露天种植的水果,与有机光伏实验组的区别在于是否使用有机光伏大棚,其他实验参数保持一致。

11、优选的,所述试验参数包括补光灯型号和补光时长。

12、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水果生长周期指标的定义方法如下:

13、

14、式中,d为水果一轮生长时间,即从开花到成熟采摘所需的时长(单位:天);

15、水果产量指标的定义方法为:

16、a2=n

17、式中,n为水果平均株产量(单位:个);

18、水果单果果重指标的定义方法为:

19、a3=m

20、式中,m为抽样水果的平均质量(单位:千克);

21、水果品质采用主观判断法,其具体方法为:抽样比较不同有机光伏实验组和对照组水果产品的口感差异,以百分制分别进行评分,并转化为品质指标:

22、a4=x%

23、式中,x为评分。

24、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的种植适应度为:

25、f=a1·a2·a3·a4

26、式中,a1为水果生长周期指标,a2为水果产量指标,a3为水果单果果重指标,a4为水果品质指标。

27、一种有机光伏大棚水果种植适应性探究装置,应用于如上所述的一种有机光伏大棚水果种植适应性探究方法,包括半透明水果种植大棚、有机光伏电池组,所述有机光伏电池组设于所述半透明水果种植大棚中,所述有机光伏电池组包括若干个有机光伏电池,且所述若干个有机光伏电池有颜色区分,所述半透明水果大棚的棚布为半透明材质。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9、提出了一种水果种植园区的农光互补发展新方式,探索了“双碳”目标下新农村的科学发展途径。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关于有机光伏大棚水果种植的相关研究,对这一新发展理念的效益缺少评估手段,本发明围绕有机光伏大棚水果种植的适应性评价方式展开,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此外,本发明通过结合水果在培育过程中如生长周期、产量、单果果重等客观因素,也结合检验人员对水果品质的评价,主客观因素相结合,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复制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有机光伏大棚水果种植适应性探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光伏大棚水果种植适应性探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诉步骤s1中的所述有机光伏电池选型为通过光伏电池的颜色选型,且所选有机光伏电池的其他参数保持一致,所述参数包括生产厂家和电池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光伏大棚水果种植适应性探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光伏水果种植大棚的大棚覆盖材质为半透明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机光伏大棚水果种植适应性探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不同实验组之间的控制变量为电池的颜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光伏大棚水果种植适应性探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对照组为露天种植的水果,与有机光伏实验组的区别在于是否使用有机光伏大棚,其他实验参数保持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有机光伏大棚水果种植适应性探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参数包括补光灯型号和补光时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光伏大棚水果种植适应性探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水果生长周期指标的定义方法如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有机光伏大棚水果种植适应性探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的种植适应度为:

9.一种有机光伏大棚水果种植适应性探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有机光伏大棚水果种植适应性探究方法,包括半透明水果种植大棚、有机光伏电池组,所述有机光伏电池组设于所述半透明水果种植大棚中,所述有机光伏电池组包括若干个有机光伏电池,且所述若干个有机光伏电池有颜色区分,所述半透明水果大棚的棚布为半透明材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光伏大棚水果种植适应性探究方法及装置,涉及适应性评价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有机光伏电池选型;S2:搭建有机光伏水果种植大棚,设置不同的实验组;S3:观测有机光伏实验组和对照组水果的农业指标;S4:通过农业指标计算水果的种植适应度,并基于所述水果的种植适应度评价有机光伏大棚水果种植的适应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果种植园区的农光互补发展新方式。此外,本发明通过结合水果在培育过程中如生长周期、产量、单果果重等客观因素,也结合检验人员对水果品质的评价,主客观因素相结合,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复制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燕,郭小璇,谢满承,陈翀旻,鲍海波,陈子民,谭兆同,朱迪,苏宏宇,赵岩,周平,余泓夫,汪德敖,李家卫,马震寰,唐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