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电路板和触控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11852发布日期:2023-08-24 13:23阅读:29来源:国知局
触控电路板和触控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触控,具体涉及一种触控电路板和触控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1、随着智能手机等触控设备的应用场景逐渐扩宽,人们对触控屏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采用网状金属制作的电容型触控传感器因其较低的通道阻抗以及相对较低的成本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关技术中的网状金属触控电极易于损坏,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电路板和触控显示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触控电路板中的网状金属触控电极易于损坏,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2、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电路板,包括触控电极层,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每个触控电极包括多个钝角拐角。钝角拐角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直角拐角而言,尖角放电现象出现的概率较低,从而降低了触控电路板被损坏的风险,进而提升了触控电路板的使用寿命。

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控电极还包括第一边缘线,第一边缘线包括第一子部、第二子部和第三子部,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之间的夹角为第一钝角拐角,第二子部和第三子部之间的夹角为第二钝角拐角,第一钝角拐角和第二钝角拐角的开口方向相同。利用两个钝角拐角,即第一钝角拐角和第二钝角拐角取代相关技术中的一个直角拐角,缓解了尖角放电现象,提高了触控电极的可靠性,进而提升触控电路板的使用寿命。

4、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控电极还包括第二边缘线,第二边缘线和第一边缘线平行设置。第一边缘线和第二边缘线之间的区域形成触控电极的一线条区段,该线条区段作为一个网格的部分边缘线,用于限定网格的部分边界。

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控电极还包括第二边缘线和第三边缘线,第二边缘线与第一边缘线关于第一对称轴呈镜像对称,第三边缘线关于第二对称轴呈轴对称,第一对称轴和第二对称轴重合。

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边缘线为直线。

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边缘线包括第四子部、第五子部和第六子部,第六子部的中心位于第一对称轴上;第四子部和第五子部之间的夹角为第三钝角拐角,第五子部和第六子部之间的夹角为第四钝角拐角,第三钝角拐角和第四钝角拐角的开口方向相反。这种情况下,触控电极上的拐角的数量增多,从而使得触控电极更加曲折,进而降低触控电极在外光源照射下的可视风险。

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四子部和第一子部平行,第五子部和第二子部平行。也就是说,第三边缘线朝向第二边缘线内凹。由于第三边缘线的远离第二边缘线的一侧为网格,网格可能对应显示面板中的子像素。通过设置第三边缘线朝向第二边缘线内凹,相比于第三边缘线向背离第二边缘线的方向外凸而言,可以避免对子像素发出的光造成遮挡。

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三边缘线的延伸方向上,触控电极的宽度先增大再减小。这样可以防止交汇处电流过大造成电荷拥堵,从而进一步降低静电荷损坏触控电极的风险。

10、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电路板。触控电路板中的触控电极包括多个钝角拐角。钝角拐角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直角拐角而言,尖角放电现象出现的概率较低,从而降低了触控电路板被损坏的风险,进而提升了触控电路板的使用寿命。

11、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控显示模组还包括显示面板,与触控电路板叠置;显示面板包括子像素,子像素在触控电路板上的正投影为多边形,至少一个钝角拐角环绕于正投影的顶角和/或最长边。一方面,利用钝角拐角代替相关技术中的直角拐角,缓解尖角放电现象,从而降低了触控电路板被损坏的风险。另一方面,触控电极的对应子像素最长边的位置设置钝角拐角,相比于直线条触控电极而言,增加了触控电极的弯曲程度,从而降低外光源照射下的可视风险。

1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电路板和触控显示模组,其中,触控电路板包括触控电极层,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每个触控电极包括多个钝角拐角。钝角拐角相比于锐角拐角和直角拐角而言,尖角放电现象出现的概率较低,从而降低了触控电路板被损坏的风险,进而提升了触控电路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触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电极层,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每个所述触控电极包括多个钝角拐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还包括第一边缘线,所述第一边缘线包括第一子部、第二子部和第三子部,所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二子部之间的夹角为第一钝角拐角,所述第二子部和所述第三子部之间的夹角为第二钝角拐角;所述第一钝角拐角和所述第二钝角拐角的开口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还包括第二边缘线,所述第二边缘线和所述第一边缘线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还包括第二边缘线和第三边缘线,所述第二边缘线与所述第一边缘线关于第一对称轴呈镜像对称,所述第三边缘线关于第二对称轴呈轴对称,所述第一对称轴和所述第二对称轴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边缘线为直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边缘线包括第四子部、第五子部和第六子部,所述第六子部的中心位于所述第一对称轴上;所述第四子部和所述第五子部之间的夹角为第三钝角拐角,所述第五子部和所述第六子部之间的夹角为第四钝角拐角,所述第三钝角拐角和所述第四钝角拐角的开口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子部和所述第一子部平行,所述第五子部和所述第二子部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边缘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触控电极的宽度先增大再减小。

9.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电路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面板,与所述触控电路板叠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子像素,所述子像素在所述触控电路板上的正投影为多边形,至少一个所述钝角拐角环绕于所述正投影的顶角或最长边。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电路板和触控显示模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触控电路板中的网状金属触控电极易于损坏,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其中,触控电路板包括触控电极层,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每个触控电极包括多个钝角拐角。钝角拐角相比于锐角拐角和直角拐角而言,尖角放电现象出现的概率较低,从而降低了触控电路板被损坏的风险,进而提升了触控电路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郭振,夏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