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5201982发布日期:2023-08-22 07:44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电子标签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1、rfid电子标签能起到标识识别、物品跟踪、信息采集的作用。目前,rfid电子标签作为物联网的信息载体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如超市、物流、产线等领域中,以方便对物品进行智能管理。

2、现有的由两层亮白pet材质、一层inlay层和一层底纸层组成的四层材料结构的rfid电子标签。中间层(亮白pet材质)需要打孔用于放置芯片,防止inlay层直接复合后芯片处会产生凸点,造成打印白点印刷不清晰等问题。

3、按照传统双层材料套位模式,只需拉伸inlay层将芯片位置与打孔孔洞进行套位即可,但直接拉伸inlay层,则可能会损伤inlay层的天线与芯片的黏结,影响产品性能。因此,目前市面上对于该类电子标签大多采用二次加工生产模式。具体为:首先,将中间层材料进行黑标印刷以及冲孔;接着,进行inlay层同尺寸裁切(不拉开跳距),将inlay层的芯片位置转到孔洞上;分成这两道生产工序,进行四层材料的复合。但该生产模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4、1.中间层材料需要线外加工或者委外进行印刷和冲孔,产生额外的外加工成本,常规委外印刷加冲孔的单价高昂。

5、2.委外加工冲孔工序会造成一定比例的冲孔废料残留在材料上,品质来料不易检查且材料上产线进行二次生产过程较难监控孔残留问题,造成生产上的损耗。

6、3.inlay层同尺寸裁切(不拉开跳距)速度最快只能到8-10m/min,一台普通国产设备的日产量仅仅只有12万,生产效率低下。

7、4.inlay层同尺寸裁切(不拉开跳距)工艺对裁切刀治具要求较高,且同尺寸裁切过程易存在大量的pet裁切切丝残留,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

8、5.复合工序产生的较多质量问题,进而会影响后道的替标效率。

9、综上所述,该生产模式存在效率较低,成本较高,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用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该电子标签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底纸层、中间层、inlay层和面层,中间层设有孔洞,inlay层的芯片嵌设在孔洞内,包括如下步骤:

3、s1,将中间层进行在线打孔,进入步骤s2;

4、s2,将打孔后的中间层与底纸层进行复合,形成带孔洞的两层复合材料,进入步骤s3;

5、s3,通过控制带孔洞的两层复合材料,使孔洞对准inlay层的芯片并与inlay层进行复合形成三层复合材料,进入步骤s4;

6、s4,在三层复合材料的inlay层上覆上面层,形成四层复合材料,进入步骤s5;

7、s5,对四层复合材料进行模切、排废和分切,形成产品。

8、进一步的,步骤s1中,按照inlay层的跳距设置进行在线打孔。

9、更进一步的,采用雕刻刀顶针对中间层挤压而进行打孔。

10、进一步的,步骤s1中,采用真空吸废将废孔料吸走。

11、进一步的,步骤s3中,通过检测孔洞和inlay层的mark点来相应地控制拉动带孔洞的两层复合层而使孔洞对准inlay层的芯片。

12、更进一步的,步骤s3中,分别采用追标电眼来检测孔洞和inlay层的mark点。

13、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层和面层均为pet层。

14、更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层和面层均为亮白的pet层。

15、进一步的,所述底纸层为格拉辛底纸层。

1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标签的制造设备,用于实施上述的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

17、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18、中间层无需印刷mark黑点,节约印刷成本;中间层联机在线打孔,没有额外高昂的加工工序和加工成本;没有来自第一道加工带来的质量风险,如打孔残留,印刷偏差等;采用同尺寸复合,无需inlay层同尺寸裁切,大幅提升生产速度,并且因为减少了一道裁切工序,减少治具的损耗,以及避免了同尺寸裁切过程造成的质量风险;通过控制拉动带孔洞的两层复合材料去套inlay层的芯片位,不伤inlay层,保证产品的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该电子标签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底纸层、中间层、inlay层和面层,中间层设有孔洞,inlay层的芯片嵌设在孔洞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按照inlay层的跳距设置进行在线打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雕刻刀顶针对中间层挤压而进行打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采用真空吸废将废孔料吸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通过检测孔洞和inlay层的mark点来相应地控制拉动带孔洞的两层复合层而使孔洞对准inlay层的芯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分别采用追标电眼来检测孔洞和inlay层的mark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和面层均为pet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和面层均为亮白的pet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纸层为格拉辛底纸层。

10.一种电子标签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实施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子标签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和设备。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该电子标签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底纸层、中间层、Inlay层和面层,中间层设有孔洞,Inlay层的芯片嵌设在孔洞内,包括如下步骤:S1,将中间层进行在线打孔,进入步骤S2;S2,将打孔后的中间层与底纸层进行复合,形成带孔洞的两层复合材料,进入步骤S3;S3,通过控制带孔洞的两层复合材料,使孔洞对准Inlay层的芯片并与Inlay层进行复合形成三层复合材料,进入步骤S4;S4,在三层复合材料的Inlay层上覆上面层,形成四层复合材料,进入步骤S5;S5,对四层复合材料进行模切、排废和分切,形成产品。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子标签的制造设备。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铭,施子斌,袁志芳,周建峰,赵云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信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