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监管的冒泡站点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5538648发布日期:2023-09-23 14:36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大气污染监管的冒泡站点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大气监管,尤其是一种大气污染监管的冒泡站点识别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科学独立权威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全面加强,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强劲支撑。现有生态环境监测网络通过对重点区县域的空气、水、生态、污染源等方面的监测,建立起基于监测数据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排名制度。

2、目前,现有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排名制度能整体上反映出各地各站点一段时间内的空气质量和变化程度,但不能通过纵向对比得到各站点监测数据的变化规律,对短时污染过程造成的监测数据偏高情况不能准确判断,以排名为依据的污染防控治理精确性较低,不利于有关部门开展区县域污染防治整改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气污染监管的冒泡站点识别方法和系统,可以快速大批量地过滤区县监测站点,准确识别出具有污染过程特征明显的冒泡点,有助于区域污染成因精准溯源,为有关部门提供技术支持,提高系统效能,并可以用于协助有关部门开展重点区县域精准的污染防治整改工作。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气污染监管的冒泡站点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针对不同大气污染物分别确定对应的报警阈值和高值阈值,并确定基准值;

4、获取多个区县域监测站点的大气监测数据,并基于所述报警阈值和所述基准值对大气监测数据标记报警点;

5、基于预设的规则和所述高值阈值剔除标记报警点后的大气监测数据中的异常点,并进行冒泡过程补标记处理;

6、基于处理后的大气监测数据对所述区县域监测站点进行筛选和排序,得到其中的冒泡站点和非冒泡站点。

7、进一步的,选择区县站点所在城市的全部国控标准站的平均值作为所述基准值。

8、进一步的,所述报警点的标记需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高于所述报警阈值、高于所述基准值1倍。

9、进一步的,所述异常点的剔除规则包括:大气监测数据前后两小时中有数据缺失;以及报警点浓度低于所述高值阈值,并且前后5小时浓度全部低于高值阈值。

10、进一步的,所述冒泡过程补标规则包括:若报警点浓度大于所述高值阈值,且前后5小时中存在高于所述高值阈值的时刻,则将该时刻与报警点时刻所确定的时段全部标记为报警点。

11、进一步的,对所述区县域监测站点进行筛选,将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站点标记为冒泡站点,不满足的站点标记为非冒泡站点:

12、整月报警点个数大于10;

13、整月大于高值阈值的高值点个数大于10;

14、整月非报警时刻,区县站点与基准值的差值累加和小于800;

15、整月全部报警点分布在至少3个自然日中。

16、进一步的,将所述冒泡站点按报警时刻的风向集中度进行排序。

17、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大气污染监管的冒泡站点识别系统,包括:

18、确定模块,用于针对不同大气污染物分别确定对应的报警阈值和高值阈值,并确定基准值;

19、获取和标记模块,用于获取多个区县域监测站点的大气监测数据,并基于所述报警阈值和所述基准值对大气监测数据标记报警点;

20、剔除和补标记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的规则和所述高值阈值剔除标记报警点后的大气监测数据中的异常点,并进行冒泡过程补标记处理;

21、筛选和排序模块,用于基于处理后的大气监测数据对所述区县域监测站点进行筛选和排序,得到其中的冒泡站点和非冒泡站点。

22、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数据总线;其中: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数据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所述的大气污染监管的冒泡站点识别方法的程序。

2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大气污染监管的冒泡站点识别方法的步骤。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通过上述大气污染监管的冒泡站点识别方法,可以基于区县域监测站点长期的监测数据,结合站点当地国家级标准站监测数据设置的基准,建立一套识别污染过程特征明显的站点(冒泡点)的方法流程,可以快速大批量地过滤区县监测站点,准确识别出具有污染过程特征明显的冒泡点,有助于区域污染成因精准溯源,为有关部门提供技术支持,提高系统效能,并可以用于协助有关部门开展重点区县域精准的污染防治整改工作。



技术特征:

1.一种大气污染监管的冒泡站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气污染监管的冒泡站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区县站点所在城市的全部国控标准站的平均值作为所述基准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气污染监管的冒泡站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点的标记需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高于所述报警阈值、高于所述基准值1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气污染监管的冒泡站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点的剔除规则包括:大气监测数据前后两小时中有数据缺失;以及报警点浓度低于所述高值阈值,并且前后5小时浓度全部低于高值阈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气污染监管的冒泡站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冒泡过程补标规则包括:若报警点浓度大于所述高值阈值,且前后5小时中存在高于所述高值阈值的时刻,则将该时刻与报警点时刻所确定的时段全部标记为报警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气污染监管的冒泡站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区县域监测站点进行筛选,将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站点标记为冒泡站点,不满足的站点标记为非冒泡站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气污染监管的冒泡站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冒泡站点按报警时刻的风向集中度进行排序。

8.一种大气污染监管的冒泡站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数据总线;其中: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数据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大气污染监管的冒泡站点识别方法的程序。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大气污染监管的冒泡站点识别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大气监管领域,尤其是一种大气污染监管的冒泡站点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针对不同大气污染物分别确定对应的报警阈值和高值阈值,并确定基准值;获取多个区县域监测站点的大气监测数据,并基于所述报警阈值和所述基准值对大气监测数据标记报警点;基于预设的规则和所述高值阈值剔除标记报警点后的大气监测数据中的异常点,并进行冒泡过程补标记处理;基于处理后的大气监测数据对所述区县域监测站点进行筛选和排序,得到其中的冒泡站点和非冒泡站点。可以快速大批量地过滤区县监测站点,准确识别出具有污染过程特征明显的冒泡点,有助于区域污染成因精准溯源,并可以用于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区县域精准的污染防治整改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高元官,张辰,李刚,谢德援,郭凤艳,聂乐,朱珊娴,崔文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