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象限分析的10kV及以下配网项目投资后评审评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542243发布日期:2023-09-23 19:07阅读:63来源:国知局
基于象限分析的10kV及以下配网项目投资后评审评价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10kv及以下配网项目投资后评审评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象限分析的10kv及以下配网项目投资后评审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1、国家电网高度重视配电网的发展,加大配电网建设改造力度,大力推进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重点对山区县配电网网架薄弱、农村低电压等问题开展了专项规划建设工作。配网投资资金巨大,进行配网项目投资后评审是落实投资规范性、提升投资效率的重要环节。目前的项目投资后评审主要针对于220-35kv电网的单个项目,对于10kv及以下配电网项目投资后评审缺乏有效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象限分析的10kv及以下配网项目投资后评审评价方法,首先构建经济效益、运行效能两个维度共15项指标组成的后评审指标体系,通过数字化手段获取相关信息系统数据,区分正向指标、逆向指标进行指标评分,运用考虑增量的min-max法对所有15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分,通过指标归一化,解决不同指标在数值单位、方向和离散度上存在的差异,运用critic权重法对评分进行客观赋权,并结合delphi法进行必要的修正,最后根据经济效益、运行效能综合得分情况,将各城市配网投资后评审结果分布于基于四象限图的配电网投资评价策略矩阵中,形成预警和改进建议,有效提升10kv及以下配网投资的规范性和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象限分析的10kv及以下配网项目投资后评审评价方法,构建经济效益、运行效能两个维度共15项指标组成的后评审指标体系,通过数字化手段获取相关信息系统数据,区分正向指标、逆向指标并进行指标评分,运用考虑增量的min-max法对15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分,通过指标归一化,解决不同指标在数值单位、方向和离散度上存在的差异,运用critic权重法对评分进行客观赋权,并结合delphi法进行修正,最后根据经济效益、运行效能综合得分情况,将各城市配网投资后评审结果分布于基于四象限图的配电网投资评价策略矩阵中,形成预警和改进建议。

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后评审指标体系包括经济效益评估指标和运行效能评估指标;其中,

4、(1)经济效益评估指标分别为:配网单位资产售电量、配网单位投资新增电量、配网资产收益率、配网工程造价水平、配网单位资产运行维护费比率、投资偏差率;

5、(2)运行效能评估指标分别为:低电压台区比例、台区综合线损率、10kv线路n-1通过率、10kv线路百公里故障率、10kv配变负载率、10kv线路负载率、供电可靠率、用户报修率、频繁停电台区比例。

6、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区分正向指标、逆向指标并进行指标评分,运用考虑增量的min-max法对15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的具体方式如下:

7、1)区分正向指标、逆向指标:

8、正向指标分别为:配网单位资产售电量、配网单位投资新增电量、配网资产收益率、10kv线路n-1通过率、10kv配变负载率、10kv线路负载率、供电可靠率;

9、逆向指标分别为:配网工程造价水平、配网单位资产运行维护费比率、投资偏差率、低电压台区比例、台区综合线损率、10kv线路百公里故障率、用户报修率、频繁停电台区比例;

10、2)考虑指标现状和年度提升情况的指标评分:

11、2.1)正向指标

12、即指标值越大越好的指标,该类指标的评分公式如下:

13、

14、2.2)逆向指标

15、即指标越小越好的指标,该类指标的评分公式如下:

16、

17、3)加权平均:

18、运用critic权重法对评分进行客观赋权,并结合delphi法进行必要的修正,critic权重法是基于评价指标的“对比强度”和“指标之间冲突性”来衡量指标的客观权重,它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变异性和关联性对指标的影响,通过结合critic权重法和delphi法,消除权重确定主观上偏差和客观上片面、将各指标数据综合为经济效益和运行效能得分的综合结果。

19、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经济效益和运行效能综合得分情况,将各城市配网投资后评审评价结果分布于基于四象限图的配电网分析矩阵中,形成预警和改进建议的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20、处于第一象限,属于运营高效区,主要特点是运行效能和经济效益都较好;

21、处于第二象限,属于效益关注区,主要特点是运行效能高但经济效益相对落后;

22、处于第三象限,属于运营低效区,主要特点是运行效能和经济效益都较差;

23、处于第四象限,属于效能关注区,主要特点是经济效益较好但运行效能相对落后。

2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1)本发明提升了配网项目投资的精准性,通过经济效益和运行效能的指标测算,将经济效益和运行效能的结果进行深度关联,是的配网项目投资效果得到科学评价。

26、(2)本发明采用基于四象限图投资后评审评价矩阵,同时支撑对多个对象的批评评价,对评价对象提出预警和改进建议,达到提升配网项目投资准确性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象限分析的10kv及以下配网项目投资后评审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经济效益、运行效能两个维度共15项指标组成的后评审指标体系,通过数字化手段获取相关信息系统数据,区分正向指标、逆向指标并进行指标评分,运用考虑增量的min-max法对15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分,通过指标归一化,解决不同指标在数值单位、方向和离散度上存在的差异,运用critic权重法对评分进行客观赋权,并结合delphi法进行修正,最后根据经济效益、运行效能综合得分情况,将各城市配网投资后评审结果分布于基于四象限图的配电网投资评价策略矩阵中,形成预警和改进建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象限分析的10kv及以下配网项目投资后评审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评审指标体系包括经济效益评估指标和运行效能评估指标;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象限分析的10kv及以下配网项目投资后评审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分正向指标、逆向指标并进行指标评分,运用考虑增量的min-max法对15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的具体方式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象限分析的10kv及以下配网项目投资后评审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经济效益和运行效能综合得分情况,将各城市配网投资后评审评价结果分布于基于四象限图的配电网分析矩阵中,形成预警和改进建议的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象限分析的10kV及以下配网项目投资后评审评价方法。构建经济效益、运行效能两个维度共15项指标组成的后评审指标体系,通过数字化手段获取相关信息系统数据,区分正向指标、逆向指标并进行指标评分,运用考虑增量的min‑max法对15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分,通过指标归一化,解决不同指标在数值单位、方向和离散度上存在的差异,运用CRITIC权重法对评分进行客观赋权,并结合Delphi法进行修正,最后根据经济效益、运行效能综合得分情况,将各城市配网投资后评审结果分布于基于四象限图的配电网投资评价策略矩阵中,形成预警和改进建议。

技术研发人员:金尔晗,卢章芳,林荣聪,倪识远,杨屹洲,肖吉良,吴桂联,李衍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