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装置、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41510发布日期:2024-02-20 20:35阅读:14来源:国知局
管理装置、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系统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管理装置、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对环境问题的意识的提高,对为了制造在市场流通的产品而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关注日益提高。供应链中的上游企业(前端企业)有时会被对产品进行进货的下游企业(后端企业)请求公开为了制造该产品而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前端企业计算为了制造产品而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将其向后端企业公开。例如,在日本特开2016-126372中公开了对产品(包括材料和部件)的输送过程中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行计算的方法。当从前端企业获取到表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信息时,后端企业将表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信息与对应的进货产品关联地进行管理。

2、在此,在上述日本特开2016-126372中,后端企业有时会在意料外的不适当的定时从前端企业获取表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信息。在该情况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管理变得困难,可能会产生管理错误。因此,理想的是抑制产品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管理错误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供能抑制产品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管理错误产生的管理装置、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系统。

2、本公开的第一方案是被配置为对从上游侧的第一企业向下游侧的第二企业交货的至少一个产品进行管理的所述第二企业的管理装置。所述管理装置包括:第一控制器,被配置为将所述产品的识别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企业;以及第二控制器,被配置为对所述产品进行管理。所述第一企业的管理装置被配置为基于从所述第一控制器接收到所述识别信息来将第一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信息是基于由所述产品的制造而排放出的第一二氧化碳量的信息。所述第二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获取到的所述第一信息来将所述产品与所述第一二氧化碳量相互建立关联地进行管理。

3、在所述第一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控制器被配置为接收基于由所述产品的制造和输送而排放出的第二二氧化碳量的第二信息。

4、在所述第一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控制器被配置为:在向所述第二企业交货了多个所述产品的情况下,将每个所述产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所述产品相互建立关联地进行管理。若如此构成,则无论交货的产品的个数如何,都能对每个产品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行管理。

5、在所述第一方案中,也可以是,管理装置还包括第三控制器,该第三控制器基于附加于所述产品的码信息来获取所述识别信息。其结果是,能抑制错误的识别信息被发送至第一企业。

6、在所述第一方案中,也可以是,从所述第一企业的上游侧的第三企业向所述第一企业进货作为所述产品的基础的原始产品。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控制器被配置为接收基于所述第一企业中的所述第一二氧化碳量和第三二氧化碳量的第三信息。其中,所述第三二氧化碳量是在所述第三企业中由所述原始产品的制造而排放出的二氧化碳量。也可以是,所述第二控制器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二氧化碳量和所述第三二氧化碳量的合计值与所述产品相互建立关联地进行管理。

7、本公开的第二方案是在所述第二企业中对从上游侧的第一企业向下游侧的第二企业交货的产品进行管理的管理方法。所述管理方法包括:将所述产品的识别信息从所述第二企业发送至所述第一企业;基于由所述第一企业的第一管理装置接收到所述识别信息,将第一信息从所述第一企业发送至所述第二企业;以及在所述第二企业中,基于所述第一信息来将所述产品与所述第一二氧化碳量相互建立关联地进行管理。所述第一信息是基于由所述产品的制造而排放出的第一二氧化碳量的信息。

8、本公开的第三方案是管理系统。所述管理系统包括:第一管理装置,设于上游侧的第一企业;以及管理装置,设于下游侧的第二企业。产品被从所述第一企业向所述第二企业交货。所述管理装置被配置为将所述产品的识别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企业。所述管理装置被配置为对所述产品进行管理。所述第一管理装置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管理装置接收到所述识别信息来将第一信息发送至所述管理装置。所述第一信息是基于由所述产品的制造而排放出的第一二氧化碳量的信息。所述管理装置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信息来将所述产品与所述第一二氧化碳量相互建立关联地进行管理。

9、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案、第二方案、第三方案,能抑制产品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管理错误产生。



技术特征:

1.一种管理装置(100),是被配置为对从上游侧的第一企业(201)向下游侧的第二企业(101)交货的至少一个产品(202)进行管理的所述第二企业(101)的管理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理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理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理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6.一种管理方法,是在第二企业(101)中对从上游侧的第一企业(201)向下游侧的所述第二企业(101)交货的产品(202)进行管理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7.一种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管理装置、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系统。被配置为对从上游侧的第一企业(201)向下游侧的第二企业(101)交货的至少一个产品(202)进行管理的所述第二企业(101)的管理装置(100)包括:第一控制器(130),被配置为将所述产品(202)的识别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企业(201);以及第二控制器(120),被配置为对所述产品(202)进行管理。所述第一企业(201)的第一管理装置(200)被配置为基于从所述第一控制器(130)接收到所述识别信息来将第一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控制器(130)。所述第一信息是基于由所述产品(202)的制造而排放出的第一二氧化碳量的信息。所述第二控制器(120)被配置为将所述产品(202)与所述第一二氧化碳量相互建立关联地进行管理。

技术研发人员:驹田笃史,小笠原满,石井正彦,浅野英贵,石井伴和,户次幸司,米川纮辅,竺原庆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