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体力学模型碰撞模拟的参数获取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72995发布日期:2023-11-09 14:42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体力学模型碰撞模拟的参数获取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流体力学模型碰撞模拟的参数获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1、流体力学模型在进行碰撞模拟时,通常需要对碰撞过程中的格点参数进行计算,以获取模拟碰撞过程的效果。目前在进行格点参数计算时,通常采用的是通过计算设备芯片内的加法寄存器,对碰撞过程中所产生的分布作用力进行累加计算。

2、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所采用的加法寄存器的计算过程有一定的周期,例如,周期为5秒,则需要等待5秒确定上一次加法计算获取到计算结果后,才能应用上一次所获取的计算结果进行下一次加法计算,而当计算量比较大的情况下,这种方式会显著降低格点参数的获取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体力学模型碰撞模拟的参数获取方法及装置,以准确高效的获取流体力学模型碰撞模拟的参数。

2、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流体力学模型碰撞模拟的参数获取方法,包括:获取流体力学模型碰撞模拟时,针对格点所产生的指定方向的分布作用力;

3、通过加法寄存器对各所述分布作用力进行并行累加计算获取格点当前的密度;

4、根据所述密度和所述分布作用力获取格点的三维速度,并将所述密度和所述三维速度作为格点参数。

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流体力学模型碰撞模拟的参数获取装置,包括:

6、分布作用力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流体力学模型碰撞模拟时,针对格点所产生的指定方向的分布作用力;

7、密度获取模块,用于通过加法寄存器对各所述分布作用力进行并行累加计算获取格点当前的密度;

8、格点参数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密度和所述分布作用力获取格点的三维速度,并将所述密度和所述三维速度作为格点参数。

9、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

10、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11、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12、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流体力学模型碰撞模拟的参数获取方法。

1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流体力学模型碰撞模拟的参数获取方法。

14、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加法寄存器对各分布作用力进行并行累加计算,从而当上一次计算结果还未获得时,就可以对另外的分布作用力进行下一次计算,并且在获取到格点当前密度之后,根据所获取的密度获取三维速度,从而提高了格点参数的获取效率。

15、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流体力学模型碰撞模拟的参数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加法寄存器对各所述分布作用力进行并行累加计算获取格点当前的密度,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密度和所述分布作用力获取格点的三维速度,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各三维方向所关联的目标分布作用力,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密度和所述目标分布作用力获取格点在各所述三维方向上的所述三维速度,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各三维方向分别计算所述第一类分布作用力的合力与所述第二类分布作用力的合力的差值之前,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密度和所述分布作用力获取格点的三维速度,并将所述密度和所述三维速度作为格点参数之后,还包括:

8.一种流体力学模型碰撞模拟的参数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体力学模型碰撞模拟的参数获取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流体力学模型碰撞模拟时,针对格点所产生的指定方向的分布作用力;通过加法寄存器对各分布作用力进行并行累加计算获取格点当前的密度;根据密度和分布作用力获取格点的三维速度,并将密度和三维速度作为格点参数。通过加法寄存器对各分布作用力进行并行累加计算,从而当上一次计算结果还未获得时,就可以对另外的分布作用力进行下一次计算,并且在获取到格点当前密度之后,根据所获取的密度获取三维速度,从而提高了格点参数的获取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思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