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异地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234871发布日期:2023-12-01 15:23阅读:36来源:国知局
数据异地传输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数据传输和金融,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异地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数据库规模存量日渐增长。但是数据往往会因为各种不可抗力而遭到毁坏,如地震、火灾、丢失等。因此,为了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以及业务运行的连续性,异地容灾的备份方案将成为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

2、通过在不同地点建立备份系统,从而进一步提高数据抵抗各种可能安全因素的容灾能力。但在数据异地传输的过程中,一般存在数据泄露或丢失的风险,影响信息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数据异地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2、根据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异地传输方法,包括:

3、响应于接收到的针对待备份数据的异地传输请求,获取待备份数据的操作日志;

4、根据上述操作日志,得到上述待备份数据的重要等级;

5、基于上述待备份数据的重要等级,对上述待备份数据进行拆分,得到多个数据集,其中,每一个上述数据集中包括重要等级不同的待备份数据;以及

6、向目标服务器发送上述多个数据集。

7、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上述根据上述操作日志,得到上述待备份数据的重要等级,包括:

8、从上述操作日志中,得到上述待备份数据的多个操作时刻;

9、根据上述多个操作时刻,得到相邻操作时刻的多个间隔时长;

10、基于上述多个间隔时长,得到上述待备份数据的操作频率;以及

11、基于上述操作频率,得到上述重要等级。

12、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上述基于上述操作频率,得到上述重要等级,包括:

13、根据上述操作频率,确定上述待查询数据的属性信息;

14、根据上述待查询数据的属性信息,得到上述重要等级。

15、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上述待备份数据包括多个数据表;上述基于上述待备份数据的重要等级,对上述待备份数据进行拆分,得到多个数据集,包括:

16、基于上述多个数据表的重要等级,从上述多个数据表中确定待拆分数据表,其中,上述待拆分数据表的重要等级大于上述第一预定阈值;

17、对上述待拆分数据表按预定行数进行拆分,得到多个行数据组;

18、将上述多个行数据组与其他未拆分的数据表进行随机组合,生成上述多个数据集。

19、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多个行数据组包括n个行数据组,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还包括:

20、针对第n个行数据组,将每一个行数据与其他n-1个行数据组中的每一个行数据进行关联度匹配,得到多个关联度值,其中,n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n的整数;

21、基于上述多个关联度值,从上述n-1个行数据组中得到与上述第n个行数据的关联度值大于第二预定阈值的目标行数据;

22、将上述目标行数据添加至上述第n个行数据组;以及

23、在确定n小于n的情况下,返回执行关联度匹配操作,并递增n;

24、在确定n等于n的情况下,得到重分配后的多个行数据组。

25、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

26、根据上述多个数据集的数据量,从上述多个数据集中确定用于网络传输的第一数据集和用于物理传输的第二数据集;

27、向上述目标服务器发送上述第一数据集;以及

28、将上述第二数据集存储至存储介质中,并运输至上述目标服务器的所在地。

29、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

30、将上述第一数据进行按照预定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得到待验证信息;

31、向上述目标服务器发送上述待验证信息和上述第一数据集;

32、在确定上述待验证信息被验证通过情况下,对上述第一数据集和上述第二数据集执行数据恢复操作。

33、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异地传输装置,包括:获取模块、获得模块、拆分模块和第一发送模块。

34、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上述数据异地传输方法。

35、本公开的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上述数据异地传输方法。

36、本公开的第五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数据异地传输方法。

37、根据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异地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通过操作日志确定待备份数据的重要等级,并对其按等级拆分,以获得多个不同等级的数据集,每一个上述数据集中包括重要等级不同的待备份数据,将含有不同等级待备份数据的数据集发送至目标服务器。由于不同重要等级的待备份数据被拆分至不同的数据集中,因此,至少部分的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异地传输导致的数据丢失或泄露的问题,实现了提高数据传输过程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数据异地传输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日志,得到所述待备份数据的重要等级,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操作频率,得到所述重要等级,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待备份数据包括多个数据表;所述基于所述待备份数据的重要等级,对所述待备份数据进行拆分,得到多个数据集,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多个行数据组包括n个行数据组,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8.一种数据异地传输装置,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异地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应用于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和金融技术领域。该数据异地传输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的针对待备份数据的异地传输请求,获取待备份数据的操作日志;根据上述操作日志,得到上述待备份数据的重要等级;基于上述待备份数据的重要等级,对上述待备份数据进行拆分,得到多个数据集,其中,每一个上述数据集中包括重要等级不同的待备份数据;以及向目标服务器发送上述多个数据集。

技术研发人员:刘钊,任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