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混合现实技术快速精确定位脑内血肿的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75325发布日期:2023-11-09 17:39阅读:65来源:国知局
利用混合现实技术快速精确定位脑内血肿的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混合现实技术,具体涉及利用3d-slicer技术、合成相机软件及3d查看器,精确定位脑内血肿的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1、脑出血是由脑血管破裂引起的急性重症。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对于基层医院,是神经外科的常见急症,现脑出血手术方式都在向精准微创方向发展。

2、神经外科常用的精准定位方式包括立体定向,神经导航,3d打印技术等。这些手术方式都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通过这些技术可以精准定位血肿,明确手术路径;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对脑组织的损伤同时完全清除血肿。

3、但脑出血作为神经外科急重症,急诊患者常意识不清伴有头部不配合的摆动,致使ct检查时无法保持眶耳基线为基本线行ct扫描且无法行体表标记,从而致使血肿标记困难。大部分基层医院没有昂贵的立体定向,神经导航设备或3d打印设备,致使术者无法在手术前和手术中准确判断血肿位置。即使有导航等血肿定位设备,但因急诊ct无法精细扫描致使设备无法准确定位。脑出血患者为急诊危重病人,需急诊行手术治疗;如果通过标记体表,增加ct层数,导入导航设备来标记血肿,将占用太多抢救时间。

4、为了抢救脑出血患者,就需要寻找到一个快速、准确、廉价的定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在无精细扫描和定位的急诊ct下,实现血肿裸眼3d展示,以达到急重症脑出血患者脑内血肿术前快速标记和定位,同时实现术中观察血肿位置、方向、血肿穿刺角度等。

2、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混合现实技术快速精确定位脑内血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患者进行常规行急诊头部ct平扫;s2,将扫描的ct影像转换成dicom格式图片;s3,将s2中转换好格式的图片导入3d-slicer软件中;s4,通过3d-slicer软件制作出颅骨、血肿和头皮的3d模型;s5,在头皮的3d模型中标记血肿范围;s6,保存标记有血肿范围的头皮图片;s7,将患者手术侧头皮网格标记;s8,采集网格标记后的头皮图片;s9,将s6中的图片和s8中的图片进行融合,实现s6中3d模型的头皮图片血肿重叠到s8中患者头皮图片网格线上,精准标记出血肿范围;s10,通过3d-slicer软件导出血肿与颅骨3d模型;s11,通过3d查看器查看;s12,通过混合现实技术实现颅骨、血肿与患者的头部匹配,进而定位血肿。

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11中,3d查看器为微软windows10操作系统自带的3d查看器。

4、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s12中,混合现实技术包括通过摄像头对患者头部进行摄录,同时将3d查看器的内容和摄像头的视频内患者头颅影像相融合。

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9中,通过头皮血肿融合标记血肿位置,从而规划头皮切口。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切开头皮后,暴露颅骨,判断颅骨与血肿关系,行骨瓣制作,进而形成骨窗。

7、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用于定位血肿位置、血肿穿刺角度和方向;皮层造瘘点。

8、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利用混合现实技术快速精确定位脑内血肿的方法其定位精度高,从而实现切口小、骨瓣小、穿刺准确,进而实现手术时间短、麻醉时间短、出血少、颅内感染少的问题,能够快速实现脑组织减压、保护脑功能组织。



技术特征:

1.利用混合现实技术快速精确定位脑内血肿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混合现实技术快速精确定位脑内血肿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s11中,3d查看器为微软windows10操作系统自带的3d查看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混合现实技术快速精确定位脑内血肿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s12中,混合现实技术包括通过连接电脑的摄像头对患者头部进行摄录,同时打开电脑中的3d查看器的内容和摄像头的视频内患者头颅影像相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混合现实技术快速精确定位脑内血肿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9中,通过头皮血肿融合标记血肿位置,从而规划头皮切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混合现实技术快速精确定位脑内血肿的方法,其特征是切开头皮后,暴露颅骨,判断颅骨与血肿关系,行骨瓣制作,进而形成骨窗。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利用混合现实技术快速精确定位脑内血肿的方法的应用,其特征是包括用于定位血肿位置、血肿穿刺角度和方向;皮层造瘘点。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混合现实技术快速精确定位脑内血肿的方法。利用3D‑Slicer技术、合成相机软件及3D查看器等快速精确定位脑内血肿,其定位精度高,从而实现切口小、骨瓣小、穿刺准确,进而实现手术时间短、麻醉时间短、出血少、颅内感染少的问题,同时能够快速实现脑组织减压、保护脑功能组织。

技术研发人员:於永,陈节,陈刚,左延卿,沈仁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铜陵市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