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服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03545发布日期:2023-11-21 23:08阅读:67来源:国知局
液冷服务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液冷散热,尤其涉及一种液冷服务器。


背景技术:

1、随着服务器的内部元件的功耗的不断增高,传统的风冷散热解决方案已无法满足服务器的散热需求,所以,目前各家服务器厂商都在致力于研究新型的服务器液冷散热解决方案。

2、目前主流的单相液冷解决方案主要分为:冷板式液冷、浸没式液冷和封闭式回路(closed loop)液冷。其中,搭载封闭式回路液冷的系统可以将运算元件产生的热量透过导热流体传送至热交换器(或称散热器),再透过热交换器将余热简单地释出到外围的风冷机房,因此不需要对系统和机房做较大的改变。此外,封闭式回路液冷具有较大的对流热交换系数,在搭配相同的热量设计功耗(thermal design power,tdp)的满载测试时,可以将处理器降低至较低的温度。然而,由于封闭式回路液冷的热交换器是设置在服务器机壳内部,所以在散热过程中可能会对其他元件产生热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液冷服务器,可以避免散热器的余热对运算元件产生热影响,以提升液冷服务器整体的散热效率。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液冷服务器,该液冷服务器包括机壳、第一运算元件、以及冷却模块。机壳,具有一出风口;第一运算元件,设置于机壳中;冷却模块,包括:第一冷板、液冷管路、泵、散热器、以及风扇;第一冷板,热接触于第一运算元件,用于对第一运算元件进行热交换;液冷管路,连接于第一冷板,用于输送导热流体;泵,连接于液冷管路,用于泵送导热流体;散热器,连接于液冷管路,用于对导热流体进行热交换;风扇,对应设置于靠近散热器的位置,用于向散热器及出风口产生气流;其中,第一运算元件未设置于散热器与出风口之间。

4、本申请提供的液冷服务器,相较于传统的全空冷散热,例如大容量空冷(extendedvolume air cooling,evac),具有较高的散热效率(约提升了20%)。并且,本申请相较于开放式液冷或浸没式液冷而言,结构较为简单。另外,本申请通过不将运算元件设置于散热器与出风口之间,可避免散热器的余热对运算元件产生热影响,以提升液冷服务器整体的散热效率。

5、可选的,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风扇设置于第一运算元件与散热器之间,且较邻近于散热器。

6、可选的,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散热器设置于出风口与风扇之间。

7、可选的,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液冷服务器还包括:第二运算元件;

8、第二运算元件,设置于机壳中,且未设置于散热器与出风口之间;

9、冷却模块还包括第二冷板,第二冷板热接触于第二运算元件,用于对第二运算元件进行热交换;

10、其中,液冷管路连接于散热器、第一冷板及第二冷板而形成一液冷回路。

11、可选的,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液冷服务器还包括:

12、多个功率元件,多个功率元件设置于机壳中,且未设置于散热器与出风口之间。

13、可选的,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多个功率元件包括多个双列直插式内存模块及多个网络接口控制器。

14、可选的,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运算元件设置于多个双列直插式内存模块中的其中两个双列直插式内存模块之间,且第二运算元件设置于多个双列直插式内存模块中的另外两个双列直插式内存模块之间。

15、可选的,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运算元件及第二运算元件设置于多个网络接口控制器与散热器之间。

16、可选的,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机壳具有两长边侧壁及两短边侧壁,出风口位于两短边侧壁的其中一个,且散热器抵靠两长边侧壁设置。

17、可选的,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液冷服务器基于k880g6服务器的架构实现。

18、在本申请中,对于上述涉及到的设备或功能模块的名称不构成限定,在实际实现中,这些设备或功能模块可以以其他名称出现。只要各个设备或功能模块的功能和本申请类似,均属于本申请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19、本申请的这些方面在以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第一运算元件、以及冷却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一运算元件与所述散热器之间,且较邻近于所述散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设置于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风扇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运算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功率元件包括多个双列直插式内存模块及多个网络接口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算元件设置于所述多个双列直插式内存模块中的其中两个双列直插式内存模块之间,且所述第二运算元件设置于所述多个双列直插式内存模块中的另外两个双列直插式内存模块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算元件及所述第二运算元件设置于所述多个网络接口控制器与所述散热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具有两长边侧壁及两短边侧壁,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两短边侧壁的其中一个,且所述散热器抵靠所述两长边侧壁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服务器基于k880g6服务器的架构实现。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液冷服务器,涉及液冷散热技术领域,可以避免散热器的余热对运算元件产生热影响,以提升液冷服务器整体的散热效率,该液冷服务器包括机壳、第一运算元件、以及冷却模块;机壳,具有一出风口;第一运算元件,设置于机壳中;冷却模块,包括:第一冷板、液冷管路、泵、散热器、以及风扇;第一冷板,热接触于第一运算元件,用于对第一运算元件进行热交换;液冷管路,连接于第一冷板,用于输送导热流体;泵,连接于液冷管路,用于泵送导热流体;散热器,连接于液冷管路,用于对导热流体进行热交换;风扇,对应设置于靠近散热器的位置,用于向散热器及出风口产生气流;其中,第一运算元件未设置于散热器与出风口之间。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平,项品义,张连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