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38396发布日期:2023-12-13 15:44阅读:35来源:国知局
地形数据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属于天气预报,尤其涉及一种地形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目前,我国领土上分布着各种不同尺度的复杂地形,这些地形对大气运动具有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天气预报中的温度、风速和降水等气象要素。因此,准确表示地形效应对于天气预报具有关键作用。然而,相关技术中对地形效应表示的准确性较低,使得天气预报的准确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形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对地形效应表示的准确性较低,使得天气预报的准确性较低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形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3、获取实测地形数据;

4、基于实测地形数据,生成静态地形数据;

5、将静态地形数据输入次网格地形参数化模型,并根据静态地形数据计算地形对大气运动的拖曳力。

6、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实测地形数据包括第一实测地形数据和第二实测地形数据;基于实测地形数据,生成静态地形数据,包括:

7、基于第一实测地形数据,生成第一静态地形数据;

8、将第二实测地形数据与第一静态地形数据合并,得到静态地形数据。

9、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实测地形数据包括第一地形高程数据和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第一静态地形数据包括第二地形高程数据、第一次网格地形方差数据和第二次网格地形方差数据;基于第一实测地形数据,生成第一静态地形数据,包括:

10、将第一地形高程数据和土地利用类型数据插值到第一网格上,得到网格数据;

11、根据模式分辨率对网格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并将滤波处理后的网格数据插值到第二网格上,得到第二地形高程数据、第一次网格地形方差数据和第二次网格地形方差数据。

12、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基于第一实测地形数据,生成第一静态地形数据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13、将第一实测地形数据的数据格式进行合并处理,得到数据格式文件,数据格式文件包含第一地形高程数据和土地利用类型数据。

14、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将第二实测地形数据与第一静态地形数据合并,得到静态地形数据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15、对第二实测地形数据进行平均处理,并将平均处理后的第二实测地形数据插值到第二网格上。

16、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次网格地形参数化模型包括第一次网格地形参数化模型和第二次网格地形参数化模型;将静态地形数据输入次网格地形参数化模型,并根据静态地形数据计算地形对大气运动的拖曳力,包括:

17、将第一次网格地形方差数据和第二实测地形数据输入第一次网格地形参数化模型,并根据第一次网格地形方差数据和第二实测地形数据计算地形对大气运动的拖曳力;

18、和/或,将第二次网格地形方差数据输入第二次网格地形参数化模型,并根据第二次网格地形方差数据计算地形对大气运动的拖曳力。

19、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次网格地形参数化模型还包括第三次网格地形参数化模型;将静态地形数据输入次网格地形参数化模型,并根据静态地形数据计算地形对大气运动的拖曳力,还包括:

20、将第二实测地形数据输入第三次网格地形参数化模型,并根据第二实测地形数据计算地形对大气运动的拖曳力。

21、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形数据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22、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实测地形数据;

23、生成单元,用于基于实测地形数据,生成静态地形数据;

24、处理单元,用于将静态地形数据输入次网格地形参数化模型,并根据静态地形数据计算地形对大气运动的拖曳力。

25、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地形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26、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地形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27、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地形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28、本申请实施例与相关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实施例,获取实测地形数据;基于实测地形数据,生成静态地形数据;将静态地形数据输入次网格地形参数化模型,并根据静态地形数据计算地形对大气运动的拖曳力;可以利用静态地形数据表示地形效应,可以表示地形的具体细节,地形效应表示的准确性较高,从而可以更加精确地反映地形对温度、风速和降水等气象要素的影响,使得天气预报的准确性较高,且可以根据静态地形数据计算出地形对大气运动的拖曳力,即可以确定不同尺度的地形对大气运动的减速作用,也可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具有较强的易用性与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地形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测地形数据包括第一实测地形数据和第二实测地形数据;所述基于所述实测地形数据,生成静态地形数据,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实测地形数据包括第一地形高程数据和土地利用类型数据,所述第一静态地形数据包括第二地形高程数据、第一次网格地形方差数据和第二次网格地形方差数据;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实测地形数据,生成第一静态地形数据,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实测地形数据,生成第一静态地形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第二实测地形数据与所述第一静态地形数据合并,得到所述静态地形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网格地形参数化模型包括第一次网格地形参数化模型和第二次网格地形参数化模型;所述将所述静态地形数据输入次网格地形参数化模型,并根据所述静态地形数据计算地形对大气运动的拖曳力,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网格地形参数化模型还包括第三次网格地形参数化模型;所述将所述静态地形数据输入次网格地形参数化模型,并根据所述静态地形数据计算地形对大气运动的拖曳力,还包括:

8.一种地形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形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适用于天气预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实测地形数据;基于实测地形数据,生成静态地形数据;将静态地形数据输入次网格地形参数化模型,并根据静态地形数据计算地形对大气运动的拖曳力;可以利用静态地形数据表示地形效应,可以表示地形的具体细节,地形效应表示的准确性较高,且可以根据静态地形数据计算出地形对大气运动的拖曳力,从而使得天气预报的准确性较高;具有较强的易用性与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玉龙,万齐林,陈冬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中心(深圳气象创新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