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参数复合砂体模型的砂体构型结构描述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84696发布日期:2024-01-23 11:59阅读:11来源:国知局
基于三参数复合砂体模型的砂体构型结构描述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三参数复合砂体模型的典型砂体构型结构描述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1、复合砂体由多个不同时期发育的单砂体叠置组合而成,纵向上常存在单期砂体边部、单期砂体主体、两期砂体叠置-夹层偏上、两期砂体叠置-夹层偏下4种典型砂体结构类型。不同类型的砂体结构储层连通性差异大,对典型砂体结构的描述与识别对井位部署与油藏开发方式具有重要影响。

2、现有方法主要通过地震属性实现复合砂体储层的描述,但针对复合砂体内部典型砂体结构的识别与预测无成熟做法,常通过多属性聚类变通实现,但利用多属性识别砂体结构缺乏理论依据,多解性较强,精度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三参数复合砂体模型的砂体构型结构描述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基于目标油田地质参数建立海量复合砂体模型,实现目标油田典型砂体结构的描述,为后续砂体构识别奠定基础。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三参数复合砂体模型的砂体构型结构描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基于目标油田的地质参数建立预设数量的三参数复合砂体模型及地震剖面,并解释得到各复合砂体模型储层的顶层面和底层面;

5、以复合砂体模型储层的顶解释层面和底解释层面确定时窗范围,并提取每个地震道储层段对应的每个构型结构描述地震属性数据进行处理,绘制典型砂体构型结构雷达图;

6、对待描述地震道绘制砂体构型结构雷达图,通过与典型砂体构型结构雷达图对比明确待描述地震道砂体构型结构类型。

7、进一步,所述基于目标油田的地质参数建立预设数量的三参数复合砂体模型及地震剖面,并解释得到各复合砂体模型储层的顶层面和底层面,包括:

8、统计目标油田的地质参数,建立预设数量的三参数复合砂体模型及地震剖面,对每个复合砂体模型进行砂体构型结构划分;

9、对所有复合砂体模型储层顶层面和底层面进行解释,使得储层顶解释层面和底解释层面位于地震数据反射波峰或波谷位置。

10、进一步,所述对每个复合砂体模型进行砂体构型结构划分,包括:

11、利用测井、录井资料统计目标油田储层厚度直方图,并利用预设的储层厚度门槛值将每个复合砂体模型储层进行划分,得到储层边部和储层主体;

12、按照预设砂体构型结构类型划分原则,对每个复合砂体模型储层进行砂体构型结构划分。

13、进一步,所述利用预设的储层厚度门槛值将每个复合砂体模型储层进行划分,包括:假设储层厚度门槛值记为t0,将储层厚度小于t0的储层视为储层边部,储层厚度大于或等于t0的储层视为储层主体。

14、进一步,所述预设砂体构型结构类型包括:单期砂体边部、单期砂体主体、两期砂体叠置-夹层偏下、两期砂体叠置-夹层偏上;所述单期砂体边部类型为纵向上存在1套储层且为储层边部;所述单期砂体主体类型为纵向上存在1套储层且为储层主体;所述两期砂体叠置-夹层偏下类型为纵向上存在2套储层同时上部为储层主体、下部为储层边部;所述两期砂体叠置-夹层偏上类型为纵向上存在2套储层同时上部为储层边部、下部为储层主体。

15、进一步,所述以复合砂体模型储层的顶解释层面和底解释层面确定时窗范围,并提取每个地震道储层段对应的每个构型结构描述地震属性数据进行处理,绘制典型砂体构型结构雷达图,包括:

16、确定砂体构型结构描述地震属性,以复合砂体模型储层顶解释层面和底解释层面确定时窗范围,提取每个地震道储层段对应的每个砂体构型结构的描述地震属性数据段;

17、对提取的描述地震属性数据段按照数值从小到大顺序排序,分别计算排序后每个属性的最大值、最小值、前25%数据的平均值、后25%数据平均值;

18、计算得到不同砂体构型结构的属性最大值、最小值、前25%数据均值、后25%数据均值的中位数;

19、利用统计得到的地震属性最大值、最小值、前25%数据均值、后25%数据均值的中位数,绘制典型砂体构型结构雷达图。

20、进一步,所述确定砂体构型结构描述地震属性,包括:地震振幅、瞬时频率、瞬时相位、瞬时能量、均方根振幅、垂向梯度共6种构型结构描述地震属性。

21、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三参数复合砂体模型的砂体构型结构描述系统,包括:

22、砂体构型分类及解释模块,用于基于目标油田的地质参数建立预设数量的三参数复合砂体模型及地震剖面,并解释得到各复合砂体模型储层的顶层面和底层面;

23、典型砂体构型结构雷达图绘制模块,用于以复合砂体模型储层的顶解释层面和底解释层面确定时窗范围,并提取每个地震道储层段对应的每个构型结构描述地震属性数据进行处理,绘制典型砂体构型结构雷达图;

24、砂体构型结构描述模块,用于对待描述地震道绘制砂体构型结构雷达图,通过与典型砂体构型结构雷达图对比明确待描述地震道砂体构型结构类型。

25、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由计算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设备执行所述方法中的任一方法。

26、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所述方法中的任一方法的指令。

27、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通过对油田地质参数进行统计,基于三参数复合砂体模型绘制典型砂体构型结构雷达图,以该典型砂体构型结构雷达图为参照,实现目标油田典型砂体结构的描述,描述方法简单,为后续砂体构识别奠定基础。因此,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三参数复合砂体模型的砂体构型结构描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参数复合砂体模型的砂体构型结构描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目标油田的地质参数建立预设数量的三参数复合砂体模型及地震剖面,并解释得到各复合砂体模型储层的顶层面和底层面,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三参数复合砂体模型的砂体构型结构描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每个复合砂体模型进行砂体构型结构划分,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三参数复合砂体模型的砂体构型结构描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预设的储层厚度门槛值将每个复合砂体模型储层进行划分,包括:假设储层厚度门槛值记为t0,将储层厚度小于t0的储层视为储层边部,储层厚度大于或等于t0的储层视为储层主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三参数复合砂体模型的砂体构型结构描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砂体构型结构类型包括:单期砂体边部、单期砂体主体、两期砂体叠置-夹层偏下、两期砂体叠置-夹层偏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参数复合砂体模型的砂体构型结构描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复合砂体模型储层的顶解释层面和底解释层面确定时窗范围,并提取每个地震道储层段对应的每个构型结构描述地震属性数据进行处理,绘制典型砂体构型结构雷达图,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三参数复合砂体模型的砂体构型结构描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砂体构型结构描述地震属性,包括:地震振幅、瞬时频率、瞬时相位、瞬时能量、均方根振幅、垂向梯度共6种构型结构描述地震属性。

8.一种基于三参数复合砂体模型的砂体构型结构描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由计算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所述方法中的任一方法。

10.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所述方法中的任一方法的指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三参数复合砂体模型的砂体构型结构描述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目标油田的地质参数建立预设数量的三参数复合砂体模型及地震剖面,并解释得到各复合砂体模型储层的顶层面和底层面;以复合砂体模型储层的顶解释层面和底解释层面确定时窗范围,并提取每个地震道储层段对应的每个构型结构描述地震属性数据进行处理,绘制典型砂体构型结构雷达图;对新的地震道绘制砂体构型结构雷达图,通过与典型砂体构型结构雷达图对比明确当前地震道砂体构型结构类型。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范廷恩,杜昕,张显文,董建华,何明薇,马子麟,何荣胜,马良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