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智慧城市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5785239发布日期:2023-10-21 18:13阅读:45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智慧城市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用于智慧城市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环境污染增加,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污水、废气、垃圾、噪声、光污染等,是城市常见污染类型。在污染产生时,不同类型污染源的所产生的影响,可能会相互叠加,进而产生更严重的影响或者后果。现有的城市环境监测方法,通常是针对某个类型或者某个具体的环境指标进行监控,没有形成数据共通,对于污染源之间的相互影响叠加,进而导致的累积效应缺乏有效的监控和预防手段,同时也导致对于污染治理的资源调配效率受到影响。

2、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更全面的城市环境监测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智慧城市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2、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智慧城市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获取待进行环境监测的城市区域的地图信息;

4、根据所述地图信息识别各类污染类型的风险区域,对于同时属于两类及以上污染类型的风险区域,标识为累积效应识别区;

5、获取针对单一污染类型的监控数据;

6、当检测到累积效应识别区内出现对应污染发生的异常数据时,获取异常数据的参数类型和参数信息,以及该累积效应识别区对应的污染类型;

7、将获取的信息作为识别条件输入到环境污染累积效应识别模型中,对出现累积效应的风险进行识别;

8、根据识别结果输出对应所述城市区域的累积效应预警信息。

9、可选地,所述环境污染累积效应识别模型包括已知的各类型环境污染累积效应的产生条件,所述将获取的信息作为识别条件输入到环境污染累积效应识别模型中,对出现累积效应的风险进行识别的步骤,具体包括:

10、将所述识别条件与所述产生条件进行匹配;

11、根据匹配情况输出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累积效应类型。

12、可选地,所述产生条件包括导致环境污染累积效应出现的污染类型,所述将所述识别条件与所述产生条件进行匹配的步骤,具体包括:

13、将累积效应识别区对应的污染类型,与所述产生条件的污染类型进行比对;

14、筛选出污染类型为识别条件的子集的环境污染累积效应类型。

15、可选地,所述产生条件还包括每类污染类型对应的参数类型以及每类参数类型的数值条件,所述将所述识别条件与所述产生条件进行匹配的步骤,具体还包括:

16、从所述针对单一污染类型的监控数据中,获取该累积效应识别区中,对应筛选出的环境污染累积效应类型的参数类型的参数信息;

17、将获取的参数信息与筛选出的环境污染累积效应类型的数值条件进行比对;

18、判断是否达到数值条件对应的标准,如果达到,则判断该环境污染累积效应类型可能出现。

19、可选地,所述将所述识别条件与所述产生条件进行匹配的的步骤,具体还包括:

20、从所述针对单一污染类型的监控数据中,获取该累积效应识别区中,对应筛选出的环境污染累积效应类型的参数类型的参数信息,以及参数信息在预设过去时间范围内的变化趋势;

21、基于获取的参数信息及变化趋势与筛选出的环境污染累积效应类型的数值条件进行比对;

22、评估参数信息是否在预设未来时间范围内达到数值条件对应的标准,如果达到,则判断该环境污染累积效应类型可能出现。

23、可选地,所述产生条件还包括每类环境污染累积效应类型对应的触发条件,所述将所述识别条件与所述产生条件进行匹配的步骤,具体还包括:

24、获取该累积效应识别区中与所述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累积效应类型的触发条件对应的条件参数;

25、将获取的条件参数与所述触发条件进行对比;

26、如果满足触发条件,则判断该环境污染累积效应类型为高概率出现;

27、如果不满足触发条件,则判断该环境污染累积效应类型为低概率出现。

28、可选地,所述根据识别结果输出对应所述城市区域的累积效应预警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

29、确定所述城市区域内环境污染累积效应可能出现的累积效应识别区;

30、分别确定每个累积效应识别区内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累积效应类型,以及出现概率;

31、生成对应所述城市区域的累积效应预警信息。

32、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33、根据所述累积效应预警信息确定对应每个累积效应识别区的污染治理资源。

34、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35、对于所有累积效应识别区的污染治理资源,确定可以复用的部分;

36、基于利用率最大化原则,得到对应所述城市区域的污染治理资源分配方案。

37、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38、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配置为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39、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智慧城市的数据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40、地图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进行环境监测的城市区域的地图信息;

41、区域标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地图信息识别各类污染类型的风险区域,对于同时属于两类及以上污染类型的风险区域,标识为累积效应识别区;

42、数据获取单元,用于针对单一污染类型的监控数据;

43、异常检测单元,用于当检测到累积效应识别区内出现对应污染发生的异常数据时,获取异常数据的参数类型和参数信息,以及该累积效应识别区对应的污染类型;

44、风险识别单元,用于将获取的信息作为识别条件输入到环境污染累积效应识别模型中,对出现累积效应的风险进行识别;

45、预警输出单元,用于将根据识别结果输出对应所述城市区域的累积效应预警信息。

46、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智慧城市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充分利用智慧城市现有的环境检测系统获取的监测数据,基于不同类型污染源之间的相互影响建立识别模型,实现了对环境污染累积效应的有效的监控,使得城市的环境监测更加全面,能够提前避免因累积效应导致的损失。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智慧城市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智慧城市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污染累积效应识别模型包括已知的各类型环境污染累积效应的产生条件,所述将获取的信息作为识别条件输入到环境污染累积效应识别模型中,对出现累积效应的风险进行识别的步骤,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智慧城市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生条件包括导致环境污染累积效应出现的污染类型,所述将所述识别条件与所述产生条件进行匹配的步骤,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智慧城市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生条件还包括每类污染类型对应的参数类型以及每类参数类型的数值条件,所述将所述识别条件与所述产生条件进行匹配的步骤,具体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智慧城市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识别条件与所述产生条件进行匹配的步骤,具体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智慧城市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生条件还包括每类污染类型对应的触发条件,所述将所述识别条件与所述产生条件进行匹配的步骤,具体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应用于智慧城市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识别结果输出对应所述城市区域的累积效应预警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智慧城市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智慧城市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智慧城市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涉及大数据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待进行环境监测的城市区域的地图信息;根据所述地图信息识别各类污染类型的风险区域,对于同时属于两类及以上污染类型的风险区域,标识为累积效应识别区;获取针对单一污染类型的监控数据;当检测到累积效应识别区内出现对应污染发生的异常数据时,获取异常数据的参数类型和参数信息,以及该累积效应识别区对应的污染类型;将获取的信息作为识别条件输入到环境污染累积效应识别模型中,对出现累积效应的风险进行识别;根据识别结果输出对应所述城市区域的累积效应预警信息。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监测数据,建立识别模型,实现对环境污染累积效应的有效监控。

技术研发人员:宋曦,黄尉洪,蒋翔宇,郭飞,贾莉娟,康岩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市智慧蓉城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