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变形缝连接节点设置方法、系统、设备以及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607600发布日期:2024-01-06 23:11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面变形缝连接节点设置方法、系统、设备以及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变形缝连接节点设置,具体涉及一种屋面变形缝连接节点设置方法、系统、设备以及介质。


背景技术:

1、屋面变形缝是一种专门用于处理建筑物屋面结构伸缩、沉降和位移的缝隙,屋面变形缝在建筑物的使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变形缝处安装连接节点时未考虑后续建筑物屋面结构伸缩、沉降和位移对连接节点处的应力作用,在后续使用过程中连接节点会慢慢出现损坏导致变形缝处的墙体出现渗漏等问题,在出现问题后更换连接节点工序不仅繁多,而且还会损伤墙体,因此,如何延长连接节点的使用时间,减少因屋面结构伸缩、沉降和位移导致的连接节点处的损坏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屋面变形缝连接节点设置方法、系统、设备以及介质,用以解决因连接节点安装位置不合理而导致的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因屋面结构伸缩、沉降和位移导致连接节点出现损坏的问题。

2、一种屋面变形缝连接节点设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获取第一数据集合,所述第一数据集合是通过在历史气象数据中获取的当前区域的历史温度的集合;

4、获取第二数据集合,所述第二数据集合是采集的不同的地质数据和其上方建筑物沉降的数据集合;

5、获取第三数据集合,所述第三数据集合是通过勘探得到的当前建筑物所在地的地质数据的集合;

6、获取第四数据集合,所述第四数据集合是建筑物全部参数的集合;

7、将所述第二数据集合作为训练数据集结合建筑沉降数据输入到建筑沉降模型中,对所述建筑沉降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完成的建筑沉降预测模型;

8、将所述第三数据集合和所述第四数据集合输入到所述建筑沉降预测模型中,得到当前建筑物的沉降量数据;

9、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集合和所述第四数据集合计算建筑物膨胀伸缩量的极值;

10、根据当前建筑物的沉降量数据和膨胀伸缩量的极值,计算安装连接节点的位置,同时根据安装条件,生成施工流程。

11、进一步的,当前建筑物的沉降量数据包括变形缝两侧建筑的沉降速度、沉降量、位移量。

12、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条件包括施工空间、施工人员数量、可用施工工具以及施工材料的位置。

1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屋面变形缝连接节点设置系统,包括:动态量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当前建筑物的胀伸缩量的极值以及当前建筑物的沉降量数据;连接节点设置模块,用于计算出安装连接节点的位置;安装优化模块,用于生成出安装连接节点的流程。

14、进一步的,所述动态量计算模块包括:膨胀伸缩量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建筑物膨胀伸缩量的极值;沉降量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当前建筑物的沉降量数据。

15、进一步的,所述安装优化模块包括:变形缝参数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变形缝参数,其中,所述参数包括变形缝的形状以及尺寸;节点参数采集单元,用于获取连接节点的参数;安装设置单元,用于根据建筑物膨胀伸缩量的极值和建筑物的沉降量数据,结合变形缝的形状以及尺寸、连接节点的参数,计算得到安装连接节点的位置。

16、进一步的,所述安装优化模块包括:安装参数导入单元,用于导入安装连接节点的位置和安装条件;安装流程仿真单元,用于根据导入的安装连接节点的位置和安装条件进行安装流程仿真,得到初始施工流程;流程优化单元,用于对初始施工流程进行校验和优化,输出施工流程。

17、进一步的,还包括节点全生命周期监测模块,其中,所述节点全生命周期监测模块包括:环境参数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变形缝处建筑物膨胀伸缩量数据、温度数据和沉降量数据;节点寿命计算单元,根据连接节点的参数,结合上述采集的数据计算连接节点的剩余寿命,在其剩余寿命低于阈值时,发送提示消息。

1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处理器可读的程序代码,当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代码时,执行上述的方法。

19、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由处理器执行时促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的方法。

2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21、本发明通过获取当前建筑所在区域的膨胀伸缩量的极值和沉降量数据,计算出安装连接节点的位置,使安装的连接节点能在建筑物后续的膨胀伸缩以及沉降中保持稳定,避免因屋面结构伸缩、沉降和位移导致的连接节点处的损坏,另一方面,通过对连接节点的施工流程进行优化,还可提升安装的连接节点的质量,使其安装的位置符合计算出的安装连接节点的位置,保障后续的使用效果。

22、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23、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屋面变形缝连接节点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前建筑物的沉降量数据包括变形缝两侧建筑的沉降速度、沉降量、位移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条件包括施工空间、施工人员数量、可用施工工具以及施工材料的位置。

4.一种屋面变形缝连接节点设置系统,应用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量计算模块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优化模块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优化模块包括: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节点全生命周期监测模块,其中,所述节点全生命周期监测模块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10.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由处理器执行时促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一种屋面变形缝连接节点设置方法、系统、设备以及介质,涉及变形缝连接节点设置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第一至第四数据集合,将第二数据集合作为训练数据集结合建筑沉降数据输入到建筑沉降模型中,对建筑沉降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完成的建筑沉降预测模型等步骤,本发明通过获取当前建筑所在区域的膨胀伸缩量的极值和沉降量数据,计算出安装连接节点的位置,使安装的连接节点能在建筑物后续的膨胀伸缩以及沉降中保持稳定,避免因屋面结构伸缩、沉降和位移导致的连接节点处的损坏,另一方面,通过对连接节点的施工流程进行优化,还可提升安装的连接节点的质量,使其安装的位置符合计算出的安装连接节点的位置,保障后续的使用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涂晨星,徐小洋,刘炀,瞿火祥,丁文玲,郑义,张颖,鲍立国,马万军,马歆雅,吴培培,孙立国,张小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