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草地精准补饲方法和装置

文档序号:35975945发布日期:2023-11-09 18:17阅读:39来源:国知局
放牧草地精准补饲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涉及畜牧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牧草地精准补饲方法。


背景技术:

1、人工草地是通过人为播种建植人工草本群落,并实施一系列田间管理,以获取稳产、高产、优质饲草料的草地,一般分为单播和混播两种模式。单播便于田间管理,生物量高,适于生产商品草,缺点为营养成分较为单一。

2、混播一般为豆禾混播,充分地利用光照、土壤养分、水分,有利于提高饲草生长速度,增加株高高度,提高饲草中粗蛋白质含量,降低中性及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提高饲草的饲用价值。同时减少化肥施用,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肥力。缺点为草地组成不稳定,营养成分变化较大。

3、通过人工草地放牧可利用高产饲草实现放牧家畜快速增重,提高饲草转化效率,但是放牧草地营养和生物量有限,需要同时进行人工补饲,又因为草地的营养成分和生物量在持续变化,且不同生长阶段的家畜营养需求量也有所不同,当人工补饲量过少时,家畜难以发挥增重潜力;当人工补饲量过多时,又造成饲料浪费,因此如何做到精准补饲是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放牧草地精准补饲方法和装置,可以提升人工补饲的精确性。

2、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3、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4、一种放牧草地精准补饲方法,包括:

5、获取放牧草地的土壤信息,所述土壤信息包括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养分含量;根据所述放牧草地的土壤信息计算放牧草地的第一饲养属性;

6、获取放牧草地的植被信息,所述植被信息包括植被类型、植被高度、植被面积、植被盖度、植被养分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所述放牧草地的植被信息计算放牧草地的第二饲养属性;

7、获取放牧草地的动物信息,所述动物信息包括动物类型、动物性别、动物数量、动物体重、动物采食量、动物饮水量以及动物活动轨迹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所述放牧草地的动物信息,计算所述放牧草地的第三饲养属性,所述第三饲养属性指所述放牧草地的动物的饲养需求;

8、根据所述第一饲养属性、第二饲养属性计算所述放牧草地的植被的饲养属性;

9、判断所述放牧草地的植被的饲养属性是否符合放牧草地的动物的饲养需求,若不符合饲养需求,则进行人工补饲。

1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11、一种放牧草地精准补饲装置,包括:

12、第一获取模块,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放牧草地的土壤信息,所述土壤信息包括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养分含量;

13、第一计算模块,所述第一计算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放牧草地的土壤信息计算放牧草地的第一饲养属性;

14、第二获取模块,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放牧草地的植被信息,所述植被信息包括植被类型、植被高度、植被面积、植被盖度、植被养分的一种或多种;

15、第二计算模块,所述第二计算模块根据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放牧草地的植被信息计算放牧草地的第二饲养属性;

16、第三获取模块,所述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放牧草地的动物信息,所述动物信息包括动物类型、动物性别、动物数量、动物体重、动物采食量、动物饮水量以及动物活动轨迹的一种或多种;

17、第三计算模块,所述第三计算模块根据所述第三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放牧草地的动物信息计算所述放牧草地的第三饲养属性,所述第三饲养属性指所述放牧草地的动物的饲养需求;

18、第四计算模块,所述第四计算模块通过对第一饲养属性计算得到再生饲养属性;

19、第五计算模块,所述第五计算模块对所述再生饲养属性和所述第二饲养属性求和得到第四饲养属性;

20、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第四饲养属性与第三饲养属性的关系,若所述第四饲养属性小于所述第三饲养属性,则表明所述放牧草地的植被的饲养属性不符合放牧草地的动物的饲养需求,则需要进行人工补饲。

21、本申请实施例获取放牧草地的土壤信息,根据所述放牧草地的土壤信息计算放牧草地的第一饲养属性;获取放牧草地的植被信息,根据所述放牧草地的植被信息计算放牧草地的第二饲养属性;获取放牧草地的动物信息,根据所述放牧草地的动物信息,计算所述放牧草地的第三饲养属性;根据所述第一饲养属性、第二饲养属性计算所述放牧草地的植被的饲养属性;判断所述放牧草地的植被的饲养属性是否符合放牧草地的动物的饲养需求,若不符合饲养需求,则进行人工补饲。

22、以此,通过放牧草地的土壤信息、植被信息和动物信息综合计算放牧草地的植被的饲养属性是否符合动物的饲养需求,进而根据需要确认是否需要进行人工补饲和补饲量,从而提升动物饲养的精确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放牧草地精准补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牧草地精准补饲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饲养属性、第二饲养属性计算所述放牧草地的植被的饲养属性,判断所述放牧草地的植被的饲养属性是否符合放牧草地的动物的饲养需求,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牧草地精准补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饲养属性是否符合放牧草地的植被的生长需求,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牧草地精准补饲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放牧草地的植被信息计算放牧草地的第二饲养属性,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牧草地精准补饲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放牧草地的动物信息,计算所述放牧草地的第三饲养属性,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牧草地精准补饲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放牧草地的动物信息,计算所述放牧草地的第三饲养属性,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牧草地精准补饲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动物的生长阶段计算所述动物的目标体重范围,再根据获取的所述动物的动物体重判断其是否属于目标体重范围,若获取的动物体重不属于目标体重范围,则进行人工补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牧草地精准补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述放牧草地的土壤信息、植被信息、动物信息之前,还获取放牧草地的时间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牧草地精准补饲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无线传感网络、nirs传感器和/或摄像设备获取所述放牧草地的土壤信息、所述放牧草地的植被信息和所述放牧草地的动物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牧草地精准补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放牧草地的土壤信息、获取放牧草地的植被信息、获取放牧草地的动物信息可以实时获取或者周期性获取,所述周期性获取的频率为一天、一周或一个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放牧草地精准补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牧草地的土壤信息的获取频率和所述获取放牧草地的植被信息的获取频率相同,所述放牧草地的植被信息的获取频率和所述放牧草地的动物信息的获取频率不同,所述放牧草地的动物信息的获取频率小于所述放牧草地的植被信息的获取频率。

12.一种放牧草地精准补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牧草地精准补饲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放牧草地的土壤信息得到第一饲养属性;获取放牧草地的植被信息,得到第二饲养属性;获取放牧草地的动物信息,得到第三饲养属性;根据所述第一饲养属性、第二饲养属性计算所述放牧草地的植被的饲养属性,判断其是否符合放牧草地的动物的饲养需求,若不符合饲养需求,则进行人工补饲。以此,通过放牧草地的土壤信息、植被信息和动物信息综合计算放牧草地的植被的饲养属性是否符合动物的饲养需求,进而根据需要确认是否需要进行人工补饲和补饲量,从而提升动物饲养的精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仝宗永,何峰,王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