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碳异常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04485发布日期:2023-12-16 10:24阅读:27来源:国知局
能碳异常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煤炭耗能和二氧化碳排放处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碳异常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工业能耗区域中有多个用户端,根据能耗区域内各用户端的能碳使用和排放情况,需要对各能耗区域的能碳数据进行分析管理,并针对性的进行整改,但现有方案中对于能耗区域内各用户端的能碳数据分析管理需要人工进行分析处理,效率低下且出错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碳异常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以至少解决现有方案中对于能耗区域内各用户端的能碳数据分析管理需要人工进行分析处理而造成分析效率低下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能碳异常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能耗区域内各用户端的各子区域在预定时间段内的能碳数据,得到多个当前能碳数据;对各所述用户端的各子区域的所述当前能碳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得到各所述用户端的各子区域的能碳排放数据和能碳耗能数据,所述能碳排放数据用于表征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所述能碳耗能数据用于表征能源的消耗量;至少根据各所述用户端的各子区域的所述能碳排放数据和所述能碳耗能数据中的一个,确定各所述用户端的异常数据,所述异常数据包括所述能碳排放数据中异常的数据和/或所述能碳耗能数据中异常的数据;根据将各所述用户端的所述异常数据,确定各所述用户端的所有的区域中的异常子区域的标识,将所有的所述异常子区域的标识发送至服务器。

3、可选地,对各所述用户端的各子区域的所述当前能碳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得到各所述用户端的各子区域的能碳排放数据和能碳耗能数据,包括:将各所述用户端的各子区域的所述当前能碳数据作为能碳分类模型的输入,以使得所述能碳分类模型对所述当前能碳数据进行处理,并获取所述能碳分类模型的输出,所述能碳分类模型是使用多组训练数据训练得到的,所述多组训练数据中的每一组训练数据均包括历史时间段内获取的:能碳数据以及与所述能碳数据对应的所述能碳排放数据和所述能碳耗能数据;确定所述能碳分类模型的输出为各所述用户端的各子区域的所述能碳排放数据和所述能碳耗能数据。

4、可选地,至少根据各所述用户端的各子区域的所述能碳排放数据和所述能碳耗能数据中的一个,确定各所述用户端的异常数据,包括:根据所有的所述能碳排放数据,生成能碳排放数据曲线;根据所述能碳排放数据曲线,确定所述能碳排放数据曲线中是否存在第一突变点,其中,与所述第一突变点相邻的两个区域的所述能碳排放数据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一差值阈值;在确定所述能碳排放数据曲线中存在所述第一突变点的情况下,确定与所述第一突变点对应的所述能碳排放数据为所述异常数据。

5、可选地,数据库中存储有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所述能碳排放数据和对应的子区域的标识,根据将各所述用户端的所述异常数据,确定各所述用户端的所有的区域中的异常子区域的标识,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一突变点对应的所述能碳排放数据,确定与所述第一突变点对应的子区域的标识,并确定所述异常子区域的标识为与所述第一突变点对应的子区域的标识。

6、可选地,至少根据各所述用户端的各子区域的所述能碳排放数据和所述能碳耗能数据中的一个,确定各所述用户端的异常数据,包括:根据所有的所述能碳耗能数据,生成能碳耗能数据曲线;根据所述能碳耗能数据曲线,确定所述能碳耗能数据曲线中是否存在第二突变点,其中,与所述第二突变点相邻的两个区域的所述能碳耗能数据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二差值阈值;在确定所述能碳耗能数据曲线中存在所述第二突变点的情况下,确定与所述第二突变点对应的所述能碳耗能数据为所述异常数据。

7、可选地,数据库中存储有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所述能碳耗能数据和对应的子区域的标识,确定与所述第二突变点对应的子区域的标识,包括: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突变点对应的所述能碳耗能数据,确定与所述第二突变点对应的子区域的标识,并确定所述异常子区域的标识为与所述第二突变点对应的子区域的标识。

8、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9、根据确定各子区域在未来时间段内的能源配额,

10、其中,所述能源配额为可利用的能源总量,e为各子区域在未来时间段内的所述能源配额,α、β以及λ分别为预先设定的供电系数、供热系数以及配额系数,pe和ph分别为各子区域的供电功率和供热功率,ey为各子区域的所述能碳耗能数据。

11、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能碳异常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12、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能耗区域内各用户端的各子区域在预定时间段内的能碳数据,得到多个当前能碳数据;

13、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对各所述用户端的各子区域的所述当前能碳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得到各所述用户端的各子区域的能碳排放数据和能碳耗能数据,所述能碳排放数据用于表征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所述能碳耗能数据用于表征能源的消耗量;

14、第二处理单元,用于至少根据各所述用户端的各子区域的所述能碳排放数据和所述能碳耗能数据中的一个,确定各所述用户端的异常数据,所述异常数据包括所述能碳排放数据中异常的数据和/或所述能碳耗能数据中异常的数据;

15、第三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将各所述用户端的所述异常数据,确定各所述用户端的所有的区域中的异常子区域的标识,将所有的所述异常子区域的标识发送至服务器。

16、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任意一种所述的能碳异常处理方法。

17、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任意一种所述的能碳异常处理方法。

18、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先对能耗区域内各用户端的各子区域在预定时间段内的能碳数据进行分类,得到各所述用户端的各子区域的能碳排放数据和能碳耗能数据,再对各所述用户端的各子区域的能碳排放数据和能碳耗能数据进行处理,确定各所述用户端的异常数据,最后根据异常数据,来确定异常数据对应的异常子区域的标识,并将异常子区域的标识发送至服务器中,以便用户端能够知悉哪些子区域为异常子区域,提高了能碳数据的分析效率,从而解决了现有方案中对于能耗区域内各用户端的能碳数据分析管理需要人工进行分析处理而造成分析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能碳异常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各所述用户端的各子区域的所述当前能碳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得到各所述用户端的各子区域的能碳排放数据和能碳耗能数据,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根据各所述用户端的各子区域的所述能碳排放数据和所述能碳耗能数据中的一个,确定各所述用户端的异常数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库中存储有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所述能碳排放数据和对应的子区域的标识,根据将各所述用户端的所述异常数据,确定各所述用户端的所有的区域中的异常子区域的标识,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根据各所述用户端的各子区域的所述能碳排放数据和所述能碳耗能数据中的一个,确定各所述用户端的异常数据,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库中存储有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所述能碳耗能数据和对应的子区域的标识,确定与所述第二突变点对应的子区域的标识,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8.一种能碳异常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能碳异常处理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能碳异常处理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能碳异常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该方法通过先对能耗区域内各用户端的各子区域在预定时间段内的能碳数据进行分类,得到各用户端的各子区域的能碳排放数据和能碳耗能数据,再对各用户端的各子区域的能碳排放数据和能碳耗能数据进行处理,确定各用户端的异常数据,最后根据异常数据,来确定异常数据对应的异常子区域的标识,并将异常子区域的标识发送至服务器中,以便用户端能够知悉哪些子区域为异常子区域,提高了能碳数据的分析效率,从而解决了现有方案中对于能耗区域内各用户端的能碳数据分析管理需要人工进行分析处理而造成分析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韩小地,李秀禄,谭光华,杨鹏飞,苏建江,占磊,李朝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