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足迹评估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68177发布日期:2023-12-14 07:47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足迹评估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属于节能减排,尤其涉及一种碳足迹评估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1、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一个严重环境问题,其中碳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温室气体之一。

2、公共建筑等能耗对象作为城市能耗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能耗和碳排放量较大,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减排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公共建筑等能耗对象的碳足迹进行评估,有助于了解公共建筑等能耗对象的能耗和碳排放情况,进而便于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碳减排措施,减少此类能耗对象的碳排放量,促进碳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3、然而,申请人发现,传统的碳足迹评估方案存在准确度低、可解释性差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碳足迹评估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以改善碳足迹评估技术,克服传统碳足迹评估方案存在的至少部分技术问题。

2、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碳足迹评估方法,包括:

4、获取能耗对象的多维度能耗数据;

5、根据所述多维度能耗数据,确定所述能耗对象的能量消耗强度,所述能量消耗强度表征所述能耗对象在单位面积的能量消耗量;

6、根据所述能耗对象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所消耗能量对应的能源来源和所消耗能量的能量类型中的至少部分数据,确定所述能耗对象对应的碳排放因子;

7、根据所述能耗对象的能量消耗强度和对应的碳排放因子,确定所述能耗对象的碳足迹。

8、可选的,所述获取能耗对象的多维度能耗数据,包括:

9、收集公共建筑的多维度用电数据;所述多维度用电数据至少包括所述公共建筑所对应用户的电表读数、用电时间和用电设备信息。

10、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多维度能耗数据,确定所述能耗对象的能量消耗强度,包括:

11、根据所述多维度用电数据,确定所述公共建筑在所对应时间段的用电量;

12、根据所述用电量和所述公共建筑的面积,确定所述公共建筑的用电强度;所述用电强度表征所述公共建筑在单位面积的用电量。

13、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能耗对象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所消耗能量对应的能源来源和所消耗能量的能量类型中的至少部分数据,确定所述能耗对象对应的碳排放因子,包括:

14、根据所述公共建筑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所对应的电力能源来源以及所消纳的电力类型,确定所述公共建筑对应的电力碳排放因子。

15、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公共建筑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所对应的电力能源来源以及所消纳的电力类型,确定所述公共建筑对应的电力碳排放因子,包括:

16、获取各个目标环境因素所对应的参数数据,作为所述环境参数;所述各个目标环境因素包括以下环境因素中的至少部分因素:所述公共建筑所处地区、对应的时间、所处地区的能源结构、产业分布和气候条件;

17、通过对不同目标环境因素分别进行不确定性分析,确定不同目标环境因素分别对电力碳排放因子估算误差的影响度,得到分析结果;

18、根据所述分析结果和所述公共建筑所对应的电力能源来源以及所消纳的电力类型,确定所述公共建筑对应的电力碳排放因子;其中,所述公共建筑所消纳的电力类型,为不含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电力类型以及含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电力类型中的一种。

19、可选的,所述能耗对象的能量消耗强度为所述公共建筑的用电强度;所述根据所述能耗对象的能量消耗强度和对应的碳排放因子,确定所述能耗对象的碳足迹,包括:

20、如果所述公共建筑所消纳的电力类型为不含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电力类型,根据所述公共建筑的用电强度和第一电力碳排放因子,确定所述公共建筑的碳足迹;所述第一电力碳排放因子为非可再生能源对应的电力碳排放因子;

21、如果所述公共建筑所消纳的电力类型为含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电力类型,根据所述公共建筑的用电强度以及所述第一电力碳排放因子、第二电力碳排放因子,确定所述公共建筑的碳足迹;所述第二电力碳排放因子为可再生能源对应的电力碳排放因子。

22、可选的,所述碳足迹评估方法,还包括以下处理中至少之一:

23、基于预先设定的碳足迹水平评价规则,确定所述能耗对象的碳足迹对应的碳足迹水平,以基于所述碳足迹水平确定对所述能耗对象的处理方式;

24、基于数据可视化技术,对所述能耗对象的碳足迹及对应的解释信息进行可视化处理,以对所述能耗对象的碳足迹进行可视化解释。

25、可选的,所述碳足迹评估方法,在根据所述多维度能耗数据,确定所述能耗对象的能量消耗强度之前,还包括:

26、对所述多维度能耗数据包含的用户隐私数据进行隐私保护处理,以根据隐私保护处理后的能耗数据,确定所述能耗对象的能量消耗强度。

27、一种碳足迹评估装置,包括:

28、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能耗对象的多维度能耗数据;

29、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维度能耗数据,确定所述能耗对象的能量消耗强度,所述能量消耗强度表征所述能耗对象在单位面积的能量消耗量;

30、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能耗对象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所消耗能量对应的能源来源和所消耗能量的能量类型中的至少部分数据,确定所述能耗对象对应的碳排放因子;

31、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能耗对象的能量消耗强度和对应的碳排放因子,确定所述能耗对象的碳足迹。

32、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如上文任一项所述的碳足迹评估方法的程序代码。

33、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碳足迹评估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碳足迹确定方法包括:获取能耗对象的多维度能耗数据;根据所述多维度能耗数据,确定能耗对象的能量消耗强度,所述能量消耗强度表征能耗对象在单位面积的能量消耗量;根据能耗对象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所消耗能量对应的能源来源和所消耗能量的能量类型中的至少部分数据,确定所述能耗对象对应的碳排放因子;根据能耗对象的能量消耗强度和对应的碳排放因子,确定能耗对象的碳足迹。

34、本申请通过获取能耗对象的多维度能耗数据,作为用于对能耗对象进行碳足迹评估的数据基础,可从数据基础层面尽可能保证碳足迹评估所使用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通过根据能耗对象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所消耗能量对应的能源来源和所消耗能量的能量类型中的至少部分数据,确定能耗对象对应的碳排放因子,可实现为能耗对象定制特定的碳排放因子,使其更好地适应能耗对象自身的能源消费特点,保证了能耗对象所对应碳排放因子的准确性,进而可基于能耗对象的多维度能耗数据以及为能耗对象定制的特定碳排放因子,实现对能耗对象碳足迹的准确评估,有效提升了能耗对象碳足迹的评估准确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碳足迹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足迹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能耗对象的多维度能耗数据,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足迹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维度能耗数据,确定所述能耗对象的能量消耗强度,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足迹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能耗对象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所消耗能量对应的能源来源和所消耗能量的能量类型中的至少部分数据,确定所述能耗对象对应的碳排放因子,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足迹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公共建筑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所对应的电力能源来源以及所消纳的电力类型,确定所述公共建筑对应的电力碳排放因子,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足迹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耗对象的能量消耗强度为所述公共建筑的用电强度;所述根据所述能耗对象的能量消耗强度和对应的碳排放因子,确定所述能耗对象的碳足迹,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足迹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能耗对象的能量消耗强度和对应的碳排放因子,确定所述能耗对象的碳足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处理中至少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足迹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多维度能耗数据,确定所述能耗对象的能量消耗强度之前,还包括:

9.一种碳足迹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碳足迹评估方法的程序代码。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碳足迹评估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所公开的方法包括:获取能耗对象的多维度能耗数据;根据所述多维度能耗数据,确定能耗对象的能量消耗强度,所述能量消耗强度表征能耗对象在单位面积的能量消耗量;根据能耗对象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所消耗能量对应的能源来源和所消耗能量的能量类型中的至少部分数据,确定能耗对象对应的碳排放因子;根据能耗对象的能量消耗强度和对应的碳排放因子,确定能耗对象的碳足迹。本申请通过以能耗对象的多维度能耗数据作为用于对能耗对象进行碳足迹评估的数据基础,并为能耗对象定制特定的碳排放因子,能够实现对能耗对象碳足迹的准确评估,提升了碳足迹评估的准确度。

技术研发人员:邢羽,李雪洋,王雪彩,李洪磊,池昊远,王庆伟,史硕,田舒,刘晓杰,王臻,侯增超,乔洁,高振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汇通金财(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