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机构的设计方法、装置和车辆副仪表板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58185发布日期:2024-02-20 21:07阅读:18来源:国知局
旋转机构的设计方法、装置和车辆副仪表板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旋转机构设计的,尤其涉及一种旋转机构的设计方法、装置和车辆副仪表板。


背景技术:

1、车辆副仪表板的旋转机构在设计阶段,造型设计给出初版cas(computerassistant styling,计算机辅助造型曲面)后,工程设计需要进行可行性校核,其中包括干涉校核,以确定旋转结构的开启角度和转轴中心位置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判断当前造型是否可以实现设计功能,常规方法在确定转轴中心位置时,需要进行多次重复选点,并进行多次校核,导致旋转机构设计时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因此,如何提高旋转机构上转轴位置的设计效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旋转机构的设计方法、装置和车辆副仪表板,提高了旋转机构上转轴位置的设计效率。

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方案:

3、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转机构的设计方法,旋转机构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转动部件,转动部件固定设置于第一部件上,第二部件与转动部件转动连接,方法包括:

4、获取旋转机构的目标视图,其中,目标视图为表征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转动部件之间连接关系的平面图;

5、在目标视图上构建第二部件绕转动部件转动的目标曲线,其中,目标曲线为相切于第二部件且未确定圆心的弧形曲线或圆形曲线;

6、根据旋转机构各部件之间的目标距离和旋转角度,确定目标曲线的圆心位置;

7、将圆心位置确定为转动部件的转轴中心位置。

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目标视图上构建第二部件绕转动部件转动的目标曲线,包括:

9、在目标视图上确定第二部件的目标线段,其中,目标线段为第二部件的转动过程中距离第一部件的间隔距离最小的线段;

10、绘制相切于目标线段的第一圆形曲线,并将第一圆形曲线配置至相交于第一部件的轮廓曲线;

11、将第一圆形曲线确定为目标曲线。

1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目标距离包括转动部件与第一部件的内轮廓之间的第一间隔距离,以及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的第二间隔距离;根据旋转机构各部件之间的目标距离和旋转角度,确定目标曲线的圆心位置,包括:

13、根据第一间隔距离和目标曲线,绘制第二圆形曲线,其中,第二圆形曲线与目标曲线的圆心相同;

14、根据旋转角度在目标曲线上绘制与其角度相同的圆心角,并将圆心角的第一端点配置为目标曲线与第二部件的切点;

15、将圆心角的第二端点向第二部件的转动方向移动;

16、在第二端点与第一部件外轮廓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二间隔距离,且第二圆形曲线与内轮廓不相交时,将目标曲线的当前圆心确定为圆心位置。

1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根据第一间隔距离和目标曲线,绘制第二圆形曲线,包括:

18、根据转动部件的转轴直径和目标曲线的圆心,绘制旋转机构的转轴轮廓曲线;

19、根据第一间隔距离将转轴轮廓曲线向外等距处理,以获得第二圆形曲线。

2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将目标曲线的当前圆心确定为圆心位置之前,方法还包括:

21、根据第二间隔距离和目标曲线,绘制第三圆形曲线;

22、移动第二端点所在的半径线段,在半径线段、第三圆形曲线和第一部件的外轮廓相交时,确定目标曲线的当前圆心确定为圆心位置。

2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将目标曲线的当前圆心确定为圆心位置之后,方法还包括:

24、根据第二间隔距离将目标曲线向内等距处理,以获得校核曲线;

25、根据校核曲线确定第二部件绕转动部件转动至终点位置时,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是否存在干涉;

26、若是,则更新旋转角度,并重新确定目标曲线的圆心位置。

27、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副仪表板,车辆副仪表板经第一方面中任一设计方法对其旋转机构进行设计。

28、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旋转机构的设计装置,旋转机构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转动部件,转动部件固定设置于第一部件上,第二部件与转动部件转动连接,装置包括:

29、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旋转机构的目标视图,其中,目标视图为表征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转动部件之间连接关系的平面图;

30、构建模块,用于在目标视图上构建第二部件绕转动部件转动的目标曲线,其中,目标曲线为相切于第二部件且未确定圆心的弧形曲线或圆形曲线;

31、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旋转机构各部件之间的目标距离和旋转角度,确定目标曲线的圆心位置;

32、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将圆心位置确定为转动部件的转轴中心位置。

33、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耦接到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指令,当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使电子设备执行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方法的步骤。

34、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方法的步骤。

35、本发明的一种旋转机构的设计方法、装置和车辆副仪表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36、本发明的设计方法通过获取旋转机构的目标视图,可以确定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转动部件之间连接关系,在目标视图上构建第二部件绕转动部件转动的目标曲线,由于目标曲线为相切于第二部件且未确定圆心的弧形曲线或圆形曲线,根据旋转机构各部件之间的目标距离和旋转角度,对目标曲线所在为位置进行参数化处理,以确定目标曲线的圆心位置,在旋转机构中转动部件固定设置于第一部件上,第二部件与转动部件转动连接,目标曲线与转动部件的转轴中心为同心关系,因此可以将圆心位置确定为转动部件的转轴中心位置。该方法通过构建目标曲线并基于目标距离和旋转角度对其参数化处理,使设计方法科学合理,无需基于设计人员的经验进行多次选点校核,可以高效的完成旋转机构的转轴位置布置,进而提高了旋转机构上转轴位置的设计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旋转机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上,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转动部件转动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机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目标视图上构建所述第二部件绕所述转动部件转动的目标曲线,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机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距离包括所述转动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的内轮廓之间的第一间隔距离,以及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的第二间隔距离;所述根据所述旋转机构各部件之间的目标距离和旋转角度,确定所述目标曲线的圆心位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机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间隔距离和所述目标曲线,绘制第二圆形曲线,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机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标曲线的当前圆心确定为所述圆心位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机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标曲线的当前圆心确定为所述圆心位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7.一种车辆副仪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副仪表板经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设计方法对其旋转机构进行设计。

8.一种旋转机构的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上,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转动部件转动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耦接到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机构的设计方法、装置和车辆副仪表板,涉及旋转机构设计的技术领域。设计方法通过获取旋转机构的目标视图,在目标视图上构建第二部件绕转动部件转动的目标曲线,由于目标曲线为相切于第二部件且未确定圆心的弧形曲线或圆形曲线,根据旋转机构各部件之间的目标距离和旋转角度,对目标曲线所在为位置进行参数化处理,以确定目标曲线的圆心位置,将圆心位置确定为转动部件的转轴中心位置。该方法通过构建目标曲线并对其参数化处理,使设计方法科学合理,无需基于设计人员的经验进行多次选点校核,可以高效的完成旋转机构的转轴位置布置,进而提高了旋转机构上转轴位置的设计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璐璐,李含,左兰,杨龙,罗晓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