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先进工艺下芯片动态调节分辨率的数据可视化方法

文档序号:36634312发布日期:2024-01-06 23:22阅读:26来源:国知局
基于先进工艺下芯片动态调节分辨率的数据可视化方法

本申请属于3d-ic热分析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先进工艺下芯片动态调节分辨率的数据可视化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芯片制作工艺步入3nm,集成电路技术已经逐渐接近了摩尔定律物理极限的边缘。后摩尔时代的到来让半导体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三维集成电路(3d-ic)技术被视为延续摩尔定律的有效技术之一。3d-ic在芯片设计与模拟阶段的广泛应用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工程数据,如何理解这些重要的数据成为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计算机计算能力和交互性能的大幅提高,为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了媒介。

2、在3d-ic热分析领域,常使用有限元分析法或有限体积分析法对芯片结构进行划分,为了在不降低精度的前提下加快运算速度,通常在温度变化较大的区域加密网格,而在其他温度变化平稳的区域降低网格密度。因此,获得的三维空间温度场通常是分布不均匀的数据。

3、与此同时,当前大多数的研究都集中在单一变量场可视化领域,而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多物理场分析和可视化场景应用广泛存在。尤其是随着大规模科学和工程计算领域应用的兴起,科学数据的复杂性呈现出空前的、爆炸式的增长,这些科学数据不仅数据量巨大,而且通常都包含多变量、时变以及高分辨率的特点。

4、目前,对于多变量空间数据场可视化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而与之对应的需求却在不断加大,现有技术无法满足特定领域的高频率、大数据量的数据可视化。随着多变量空间数据场问题的应用领域和涵盖学科逐渐拓宽,提出了更多对多物理量数据计算、结果求解和可视化显示的要求。除了对多变量空间数据场可视化技术本身进行创新改进,研究适用于该呈现方式的交互环境非常关键。

5、当前,大多数可视化分析功能面向的是通用性软件,例如paraview等,缺少一个针对3d-ic的专用型可视化分析程序。而对于有些适用于有限体积法的可视化软件,在显示多达几十gb甚至上百gb的数据时,在保留一定精度的条件下,渲染速度也明显出现了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当前工程数据爆炸式增长,多变量空间数据场可视化速度显著下降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基于先工艺下自适应分辨率渲染的可视化方法,根据图像区域的重要性动态调整分辨率,以达到细节显示和性能优化的目标。

2、本申请技术方案如下:

3、基于先进工艺下芯片动态调节分辨率的数据可视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步骤1:数据集准备与预处理:

5、步骤2:根据芯片结构和功耗构建模型:

6、步骤3:计算分辨率内像素点的坐标;

7、步骤4:将温度值转化为颜色信息,同时生成纹理;

8、步骤5:根据已经构建好的模型,使用不同的像素插值算法计算不同区域内像素点的坐标;

9、步骤6:加载并显示图像;

10、步骤7:等待下一次交互操作,基于交互操作动态调整分辨率。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2、本申请在3d-ic热分析领域,从芯片封装的复杂结构出发,对多物理场耦合的海量数据可视化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使预知的结果更为准确,三维图形渲染时间更快。本申请能够提升大规模多变量数据的可视化速度和效率,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分析、理解原始数据。



技术特征:

1.基于先进工艺下芯片动态调节分辨率的数据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


技术总结
本申请属于3D‑IC热分析领域,提出了基于先进工艺下芯片动态调节分辨率的数据可视化方法,包括步骤:数据集准备与预处理;根据芯片结构和功耗构建模型;计算分辨率内像素点的坐标;将温度值转化为颜色信息,同时生成纹理;根据已经构建好的模型,使用不同的像素插值算法计算不同区域内像素点的坐标;加载并显示图像;等待下一次交互操作,基于交互操作动态调整分辨率。本申请在3D‑IC热分析领域,从芯片封装的复杂结构出发,对多物理场耦合的海量数据可视化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使预知的结果更为准确,三维图形渲染时间更快。本发明能够提升大规模多变量数据的可视化速度和效率,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分析、理解原始数据。

技术研发人员:张蝶,俞经淘,祁佑民,王西鼎,贺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同济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