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美白面膜效果测评方法

文档序号:36804953发布日期:2024-01-23 12:33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美白面膜效果测评方法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具体涉及一种美白面膜效果测评方法。


背景技术:

1、作为市场上最普遍的护肤产品之一的面膜深受消费者喜爱,根据面膜的功效可以将其分为很多种类,其中的美白面膜,顾名思义,主要功能就是改善用户面部肤色,提亮肤色。肤色主要取决于皮肤中黑色素的含量,并不能通过短时间内使用几次面膜就能真正改变用户的面部肤色,所以真正了解美白面膜的效果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并且短时间内的提亮效果并不能很明显的通过肉眼观察到。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美白面膜效果测评方法,通过采集用户在素颜状态下使用面膜前与使用之后的两张图片,将面部区域分为五部分:额头、左侧脸颊、右侧脸颊、鼻子、嘴,分别对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前后的数值变化程度不同判断面膜对不同部位的效果变化。

2、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美白面膜效果测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采集图片进行人脸识别与面部分割;

4、2.将图像由rgb颜色空间转换为hsl;

5、3.对步骤2中转换为的hsl进行数据分析。

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具体为:采集使用面膜前与使用面膜后的两幅图片,相隔15分钟左右,对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并分割出人脸区域,使用的人脸识别算法是基于opencv库的haar分类器方法,将采集的面部图片大小重设为400*400,按照人脸的不同部位将其分割为:额头、左脸、右脸、鼻子、嘴共五部分。

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转换采用的公式为:

8、

9、

10、

11、其中,r为所述像素点的红色分量、g为所述像素点的绿色分量、b为所述像素点的蓝色分量,h、s、l分别为转换后所述像素点的值,max为r、g、b中的最大值,min为r、g、b中的最小值。式中h、s、l值均为归一化的数值,上述公式分别将其范围转换为h[0,179],s[0,255],l[0,255]。

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具体为:在每个部位的区域内随机选取三个半径为20的圆形区域,在圆内随机取十个点,对所取的30个像素点的l值取平均值,比对前后数值变化,通过比较数值变化的大小判断肤色变化的程度,判断面膜即时提亮的效果。

1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使用图像处理技术对使用面膜前后的面部图像进行处理分析,通过其前后数值的变化程度分析面膜的即时提亮效果。与现有需要依托具备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使用专用仪器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仪器采集的数值变化判断面膜效果的技术相比,本发明不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仅需要提供使用面膜前后的面部图片,通过计算机处理后提供的数值,通过数值的变化程度即可判断面膜的效果,简单高效、即时直观的呈现出面膜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美白面膜效果测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白面膜效果测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采集使用面膜前与使用面膜后的两幅图片,相隔15分钟左右,对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并分割出人脸区域,使用的人脸识别算法是基于opencv库的haar分类器方法,将采集的面部图片大小重设为400*400,按照人脸的不同部位将其分割为:额头、左脸、右脸、鼻子、嘴共五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白面膜效果测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转换采用的公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白面膜效果测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为:在每个部位的区域内随机选取三个半径为20的圆形区域,在圆内随机取十个点,对所取的30个像素点的l值取平均值,比对前后数值变化,通过比较数值变化的大小判断肤色变化的程度,判断面膜即时提亮的效果。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美白面膜效果测评方法。包括采集图片进行人脸识别与面部分割、将图像由RGB颜色空间转换为HSL、对HSL进行数据分析。本发明使用图像处理技术对使用面膜前后的面部图像进行处理分析,通过其前后数值的变化程度分析面膜的即时提亮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铭,延欢,汪祖民,张宇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