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配电网动态评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823941发布日期:2024-01-26 16:34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配电网动态评估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属于配电网评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配电网动态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电网特别是配电网的规模不断扩大。配电网位于电力系统末端,与用户端直接联系,体现着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能力。配电网评估为确定电网规划建设优先级提供决策依据,以保证电力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电网快速健康发展。现有的配电网评估方法存在指标设置繁琐、底层指标很难计算等问题,不具有通用性和可操作性,难于推广,很难适应不同地域、不同阶段的配电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配电网动态评估方法,综合考虑了不同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实现了对配电网的动态评估,使电网企业更高效的掌握运营效益发展趋势,该模型可为电网短长期规划提供支撑,提高投资合理性,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配电网动态评估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4、根据评估指标和相关因素的耦合制约关系,从驱动因素、技术支持、中间因素和效果指标四个层级划分变量,构建配电网的指标层级网络;

5、基于层级网络,构建变量因果关系环路结构,得到各变量之间的激励或反馈关系;

6、基于变量因果关系环路结构,通过系统动力学算法建立分模块模型;

7、将所有子模块整体地联接成一个系统,构建配电网动态评估模型。

8、所述构建配电网的指标层级网络具体包括,选取运营效益为配电网动态评估方向,选取配电网投资及gdp为驱动因素层,选取供电负荷、售电量为技术支持层,选取供电负荷变化量、供电面积、售电量变化量、gdp变化量为中间因素层,选取负荷密度、单位投资供电负荷、单位投资售电量、单位售电量gdp为效果指标层,细化出配电网评估在配电网中各方面的表现形式,并根据评估指标和相关因素的耦合制约关系,建立基于运营效益的指标层级网络。

9、所述基于层级网络,构建变量因果关系环路结构具体为,将环路分为主环路以及反馈环路,环路中箭头侧的“+”设置为箭头源对箭头指向变量起到正激励、“-”设置为箭头源对箭头指向变量起到负激励作用。

10、所述建立分模块模型具体包括,

11、供电负荷子模块:

12、ld=ld0+∫gld·dt

13、gld=ld×ldr

14、

15、

16、售电量子模块:

17、psp=psqfac(time)

18、

19、

20、gdp=gdp0+∫ggdp·dt

21、ggdp=gdp×gdpr

22、式中,ldden为负荷密度;ld为供电负荷;gld为新增供电负荷;klr为供电负荷年增长率;psq为售电量;psqfac为售电量年调整因子;inv为配电网投资总额;gdp为国民生产总值;upsqgdp为单位售电量gdp。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4、本发明综合考虑了不同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实现了对配电网的动态评估,使电网企业更高效的掌握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和发展趋势,该模型可为电网短长期规划提供支撑,提高投资合理性,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配电网动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配电网动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配电网的指标层级网络具体包括,选取运营效益为配电网动态评估方向,选取配电网投资及gdp为驱动因素层,选取供电负荷、售电量为技术支持层,选取供电负荷变化量、供电面积、售电量变化量、gdp变化量为中间因素层,选取负荷密度、单位投资供电负荷、单位投资售电量、单位售电量gdp为效果指标层,细化出配电网评估在配电网中各方面的表现形式,并根据评估指标和相关因素的耦合制约关系,建立基于运营效益的指标层级网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配电网动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层级网络,构建变量因果关系环路结构具体为,将环路分为主环路以及反馈环路,环路中箭头侧的“+”设置为箭头源对箭头指向变量起到正激励、“-”设置为箭头源对箭头指向变量起到负激励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配电网动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分模块模型具体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配电网动态评估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根据评估指标和相关因素的耦合制约关系,从驱动因素、技术支持、中间因素和效果指标四个层级划分变量,构建配电网的指标层级网络;基于层级网络,构建变量因果关系环路结构,得到各变量之间的激励或反馈关系;基于变量因果关系环路结构,通过系统动力学算法建立分模块模型;将所有子模块整体地联接成一个系统,构建配电网动态评估模型。本发明综合考虑了不同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实现了对配电网的动态评估,使电网企业更高效的掌握配电网运营效益发展趋势,该模型可为电网短长期规划提供支撑,提高投资合理性,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黄庆祥,刘志松,郭玲,梅维胜,熊瑞屏,田筝,张良蓉,钱雷,梁鑫,刘笑洋,严方晟,秦小安,吴辉,陈晔,李靖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正源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