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东北半球地理实体二维位置码快速编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58707发布日期:2024-02-20 21:08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东北半球地理实体二维位置码快速编码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地理,尤其涉及一种东北半球地理实体二维位置码快速编码方法。


背景技术:

1、新型基础测绘与实景三维是我国当前测绘地理信息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目标方向,特别是实景三维中国已成为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建设内容,是支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数据要素保障资源。实景三维数据主要由地理场景数据和地理实体数据组成,其中地理实体作为挂接各类专业信息的最小粒度地理单元,是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的全面升级,在实景三维建设应用中处于核心地位,而地理实体属性挂接扩展的关键,即地理实体的空间身份唯一编码。

2、现行的地理实体空间身份唯一编码由位置码、分类码、顺序码、扩展码等组成,其中位置码需要根据地理实体的空间定位、尺度、北斗格网、图幅等综合编码,位置信息较为丰富,编码层级较多,通过人工方式很难完成。同时,由于位置编码需要考虑较多的格网空间落位情况,通过复杂的空间关系进行编码计算,计算量极大,不利于地理实体位置编码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东北半球地理实体二维位置码快速编码方法。是一种通过浮点坐标迭代取余数,快速逼近最小格网单元,完全基于纯数学方法,编成地理实体位置码的技术方案。本方法适用于覆盖地球东北范围中国全境内的地理实体二维位置编码,编码成本低、编码快速快、自动化程度高,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效果。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3、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4、s1:从上到下按格网宽度、格网高度、格网列数、格网行数分层网格规格;

5、s2:判断地理实体是否在有效范围内,是-添加总编码sresult东北半球前缀ne,否-退出编码计算;

6、s3:计算地理实体中心点位置;

7、s4:计算地理实体最小格网层级;

8、s5:从上至下循环计算当前层级地理实体的编码,追加到总编码sresult末尾,计算下一级格网拟合偏移余数;

9、s6:判断迭代计算是否达到最小格网层级,否-继续计算下一层格网,是-用x补全26位总位置码sresult,编码完成退出计算。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发明是一种东北半球地理实体二维位置码快速编码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计算方式简化、可实现地理实体位置码的全自动化批量编码,能满足东北半球中国境内全域范围内的地理实体二维位置编码的需要,同时根据编码规范,可与国家北斗格网、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标准分幅联动,实现地理实体的身份标示和最大化信息挂载,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东北半球地理实体二维位置码快速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东北半球地理实体二维位置码快速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东北半球地理实体二维位置码快速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s4具体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东北半球地理实体二维位置码快速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具体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东北半球地理实体二维位置码快速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东北半球地理实体二维位置码快速编码方法,通过浮点坐标迭代取余数,快速逼近最小格网单元,完全基于纯数学方法,编成地理实体位置码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方法计算方式简化、可实现地理实体位置码的全自动化批量编码,能满足东北半球中国境内全域范围内的地理实体二维位置编码的需要,同时根据编码规范,可与国家北斗格网、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标准分幅联动,实现地理实体的身份标示和最大化信息挂载,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晰,耿丽丽,甘荣成,刘建川,曹振宇,廖一铧,何芬,雷庆竹,牟标,邱远昱,龚凡婷,刘路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自然资源部四川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自然资源部四川测绘资料档案馆)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