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着陆引导雷达的航迹分析数据保存及展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934002发布日期:2024-02-02 21:59阅读:21来源:国知局
基于着陆引导雷达的航迹分析数据保存及展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雷达,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保存及展示方法,可用于雷达检测。


背景技术:

1、雷达检测到的目标航迹数据保存是雷达相关数据保存的一种,其中保存的数据包括:批号、距离、高度偏差、航向偏差四个值。对这些数据对保存可方便后期利用其对目标飞行轨迹进行分析。航迹记录保存时,数据保存目的是将同一批次号数据保存在同一txt文件中。高度偏差和航向偏差值隔行保存,每行数据分别为批号、距离、高度偏差和批号、距离、航向偏差值。雷达实际工作时,会存在一些影响数据存储连续性和正确性的雷达丢失目标等情况,造成用户不易理解使用,为避免此类情况干扰数据存储,需要有对应的数据存储策略来解决。

2、申请号为2023106945969对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了一种雷达数据采集与存储方法,其方法为通过雷达接收单元接收反射信号,对提取的反射信号进行目标特征提取,再将目标特征进行加密存储,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存储的数据不够直观,需要进一步分析才能得到目标的具体信息,严重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3、申请号为2021115707439对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了一种雷达数据的存储及读取方法,其调用较为专业的sql数据库,在数据库中建立两张表,一张表为精简表,用于存储目标信息,另一张表为详细数据,用于存储目标所有航迹点;从精简表中查出目标,再根据目标id查询目标轨迹点位置信息。该方法实现较为繁琐,需要调用较为专业sql数据库系统,且对于用户要有数据库专业知识对要求,不够友好直观。

4、申请号为2019109107543对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了一种雷达数据存储方法和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其解析雷达源数据得到雷达观测数据,所获取数据包括多个通道对应的观测数据矩阵,合并所述多个通道对应的观测数据矩阵,形成图像矩阵,将所述图像矩阵转换为便携式网络图形进行存储。该方法对不足之处在于存储的数据只是为了可视化服务,用户无法直接接触原始数据,若想进一步了解和对原始数据进行其他处理则无法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着陆引导雷达的航迹分析数据保存方法,以使存储的数据在具有连续性和正确性的同时,更接近原始数据,更加简单直观的展示,方便用户对数据的理解和调用,且对雷达设备工作时可能出现的雷达丢失目标的情况通过相应数据存储策略来解决。

2、本发明对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思路是:通过解析雷达回传信息将每个降落批次航迹信息以十进制表示出来并存储到单独的txt文件中,通过对每个txt的文件名进行特殊命名来进行区分不同批次,以实现用图形的形式直观展示全程降落情况,便于查看和调用。根据通过设定条件判别区分回传的航迹信息是否属于同一批次,同一批次继续记录在同一txt文件中,不同批次则及时对上一个txt文件进行封装,并建立新txt文件对当前批次航迹信息进行记录,使得一个txt文件只会保存同一批次的航迹数据,避免存储数据混乱,以解决因雷达同时跟踪多个批次目标会出现目标丢失和批次号转移的情况。

3、基于上述思路,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步骤包括如下:

4、(1)接收以16进制输出的目标相关信息,并按着通信协议将其信息解析为易于理解的十进制表示;

5、(2)检测十进制表示信息中的目标批次号:

6、若不存在目标批次号,则无操作,

7、若目标批次号出现,则创建一个新的txt文件,暂以此批次号命名,并在这个txt文件中,提取目标信息并进行存储,执行步骤(3);

8、(3)判断雷达跟踪情况,根据跟踪情况执行不同操作;

9、若雷达正常跟踪目标直至目标降落,则执行步骤(4),

10、若出现雷达丢失目标,则执行步骤(6)。

11、(4)同一批次的航迹数据传输结束后,将存储该批次航迹数据的txt文件,以飞机次号加系统时间即着陆时间加机型的规则重命名,再进行封存,当出现新批次时,创建一个新的txt文件,暂以批次号命名;

12、(5)查看已经封存的txt文件,查阅相关数据,启用航迹分析功能,调用相关已封存的txt文件,对目标航迹信息进行全程的绘图;

13、(6)判断雷达跟踪情况,根据雷达丢失目标情况执行不同操作;

14、若雷达界面正在跟踪的目标消失2秒以上,则执行步骤(7);

15、若雷达界面正在跟踪的目标消失后2秒以内,雷达界面重新出现同一批号的目标,且当前距离上一位置超过2km,则执行步骤(8);

16、若雷达界面当前显示目标超过两个或两个以上,且雷达界面正在跟踪的目标消失后,则执行(9);

17、(7)将当前正在记录数据的txt文件名重命名为批次号加当前时间及机型进行封存;

18、(8)将当前正在记录数据的txt文件名重命名为批次号加当前时间及机型进行封存,对同一批次号目标的航迹数据建立一个以批次号为文件名的新txt文件进行存储;

19、(9)将当前正在记录数据的txt文件名重命名为批次号加当前时间及机型进行封存,雷达将消失目标的批次号赋给另一目标,对被赋批次号目标的航迹数据建立一个以批次号为文件名的新txt文件进行存储。

2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21、第一,本发明由于将存储数据放在txt格式文件中,可方便打开查询和调用,无需太专业的软件和具备相关专业知识;

22、第二,本发明由于对txt文件进行封存时,以批次号和系统当前时间加机型命名,可使用户能直接通过txt文件名区分各批次飞行,方便直接查询对应批次航迹信息;

23、第三,本发明由于在txt文件中设置包括批次号、距离、高度偏差、航向偏差这四类十进制值,便于用户清晰明了的阅读,可读性高,可使不必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也能了解信息值;

24、第四,本发明由于调用已经封存的txt文件对目标航迹信息进行全程绘图,可将目标航迹信息以图形的形式进行直观、简洁对展示,可使用户能直接从飞机着陆的全距离段上对目标航迹信息进行了解;

25、第五,本发明由于根据雷达丢失目标情况对当前txt文件进行相应操作,及时封存当前txt文件及按需创建新的txt文件,可保证每个封存的txt文件存储数据为独立的一个批次航迹数据,不会与其他批次航迹数据冲突,使得数据的正确性及连续性得到了保障,同时通过对目标航迹信息对全程绘图,可正确有效的显示图像,便于用户对本次飞行质量做出判断,使飞行员降落航迹逐步趋向理想航迹线。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着陆引导雷达的航迹分析数据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提取目标信息并进行存储,是从目标信息中提取其包括的目标批次号、距离、高度偏差、航向偏差这四类值,将这四类值在存储数据的txt文件中,以一行数据存储批号、距离、高度偏差值,下一行数据存储批号、距离、航向偏差值的交替方式循环保存。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将存储同一批次的航迹数据的txt文件进行封存,是从计算机系统中读出当前时间,从软件中读取机型信息,将当前时间记为本次降落着陆时间,并用批次号加当前时间和机型信息对txt文件进行重命名。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对目标航迹信息进行全程的绘图,实现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建立一个以批次号为文件名的新txt文件,是从目标相关信息中提取当前批次号,创建一个txt文件,将txt的文件名命名为当前提取的批次号,并作为后期存储相同批次号航迹信息值的存储文件。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着陆引导雷达的航迹分析数据保存及展示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对目标航迹数据保存和展示不直观,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问题。其实现方案是:在雷达开始跟踪目标时持续接收雷达回传数据,并对回传数据进行解析;检测解析数据中存在批次号后,开始建立TXT文档对数据进行存储,其中,对于雷达全程正常跟踪是在着陆结束后对该TXT文件进行封存,对于雷达中途丢失目标情况,是对已存储数据的TXT文档进行封存,并按需创建新的存储文件;调用已封存TXT文档数据对该批次飞行着陆情况进行全距离段绘图展示。本发明对数据保存和展示简洁直观,易于理解调用,对用户专业性要求低,可使用户全面准确掌握理解该批次飞行着陆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陈星光,杨法红,张子良,马浩中,马志伟,金音,刘亮,姚宏伟,张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长岭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